平原茫茫,草木依依,一襲青衫疾馳而過,驚起飛鴻無數……
李慕玄法力充沛,神完氣足,帶著意氣風發的懾人神韻;體內的魔心不斷地滲出淡金色的漿液,隨著氣血運行散布全身,潛移默化的改造他的肉身,如今一天一夜過去了,效果十分驚人。
李慕玄毫無顧忌的運行著水火遁行步法,越奔越快,如同天雷現世一般轟然前行,隻覺無比的快意,憑空生出上天入地,唯我獨尊的意氣來,不由放聲長嘯,聲震百裏!
長嘯既罷,李慕玄忽的心生警醒,他一向是中正平和的性子,為何此時反倒狂喜難抑?
於是收攝心神,平心靜氣,將水火遁行慢慢調整,力求不發出如此大的動靜。半日之後,李慕玄遁行間已然不聞水火風雷之聲,可速度卻絲毫不減,甚至於悄無聲息之中愈加迅疾三分。
這一路行來,李慕玄隻顧趕路,對於沿途可能得到的機緣毫不顧及。他深知獲得星君傳承和魔心已然是天大天大的機緣,若是一味貪求,失了常性,反要受不測之禍。須知世事想來福禍相倚,難以預料,又怎能不知進退?誠如先賢所言:抱殘守缺,全身之道也。
兩日之後,李慕玄來到了秘境的出口:一處以幻陣掩飾的傳送陣旁。
幻陣從外麵看來就像是一小片灌木叢,李慕玄依著地圖的指引,打出一道法訣,就輕鬆的進入了幻陣,來到了傳送陣旁。這座傳送陣十分簡陋,以三座小石柱組成,平淡無奇,一次隻能傳送三人以內。卻不知其他弟子是如何進出秘境的,大概是通過大型挪移法術罷。
李慕玄站在傳送陣的中心,試著打入引導的法訣,三座石柱漸漸亮起,閃爍出十分繁複的靈紋,更有幾道光柱探入了李慕玄的體內,似乎在探究著什麽。又過了片刻,傳送陣中白光一熾,李慕玄的身形驟然消失不見,傳送陣再次閃過幾縷白光,隨後沉寂了下來……
李慕玄隻覺天旋地轉,甫一現身,已在演道坪的中心位置——道鼎所在。按理說道鼎周圍設有許多陣法禁製,等閑金丹修士也難以破解,而李慕玄卻直接出現在了道鼎旁,且未觸發任何陣法禁製,奇哉怪也。
不過此時的李慕玄也沒有心思想那麽多了,因為他正被無數道神識牢牢鎖定,還有十數位心急的金丹修士,已然從看台上飛躍至道鼎的陣法外,緊緊盯著他看,眼中閃爍著好奇、羨豔、探尋的光芒。
“師兄!”李慕玄渾身緊繃,這是被無數神識和目光籠罩的結果。所以當他看到了四師兄的身影,就連忙上前行禮。
隻見道鼎周圍的陣法微微波動兩下,就輕易的將李慕玄放了出去。這讓眾位金丹宗師又驚奇了一番,因為就在他們剛來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陣法一觸即發的狀態,使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李慕玄竟然直接走了出來,沒有引動陣法的攻擊。
“小師弟,你終於出來了!你怎麽沒有被方長老接引,就直接進入了秘境?還有怎麽現在才出來?讓為兄好生擔憂,害怕你出什麽意外。”鄭晨快步上前,拍了拍李慕玄的肩膀,關切的問。
“師兄,我這次……”李慕玄正待要說,天空中傳來雲水道人淡淡的聲音:“慕玄,須知機緣二字,從來福禍難料,你此番自入秘境,是福是禍,皆由自己承擔,靜觀演化便是,還是莫要將這段因果告訴他人罷!播散福緣禍根,終為不美。且自迴去,好生體悟,莫給他人徒增憂擾!”
“……是,師父。”李慕玄若有所思的應道。
“去吧,小師弟。是為兄失了分寸,聽師父的話,迴到洞府好好感悟一番,自己把握住機緣便是。”鄭晨突然想起了十六日之前的場景,恍然說道。
話說當日李慕玄在演道坪的比鬥中直接消失,令眾位金丹宗師大吃一驚,不知出了何事。隨後就有幾位見聞廣博的修士想起了宗門秘典中的記載:若有修士被演道秘境的陣法接引進入秘境,即是大機緣,可得上古祖師傳承,乃宗門之幸也。
一念及此,眾位金丹宗師再也坐不住了,可稱上古祖師的均是化神修為,其傳承的價值可謂無量。
當下,不少金丹宗師臉色變幻,暗中傳音,甚至有幾位已經發出了傳音飛劍,也不知是向何人傳音,不過飛劍不能飛出宗門大陣,想來也隻有向同門好友或元嬰老祖傳音。
此後,一眾金丹宗師都未曾離開看台,倒是陸續有不少金丹宗師來到了看台,與其他同門打聽情況,竊竊私語。七八天後,看台上就聚集了不下六十位金丹宗師,一起等著看李慕玄能否迴歸,究竟有何機緣。再後來就出現了李慕玄剛剛出現,就被團團圍住的一幕。
之前發生的事情李慕玄自是不知,他聽從了師父師兄的囑咐,向著眼前的眾位宗師行了一禮,徑自迴洞府去了。
有雲水道人出麵,縱然有些金丹宗師心中不甘,卻也絲毫不敢造次,默默讓出了一條道路,隻是眾人久久地盯著李慕玄離去的身影,仿佛能透過他,看到化神大道的影子……
雖說玉清門乃是道家正統,最講究簡事漫心,清靜自守,但麵對這天大的機緣,不少金丹修士都是心中火熱,有些修士心中暗想:“這演道秘境之中所留的傳承都是祖師的福蔭,李慕玄不過是煉氣期小輩,就算有些天賦,又何德何能獨占此大福緣?”
卻不想他們當年也是小輩時,也曾進入過演道秘境,不過是資質機緣不夠罷了。
且言雲水道人見此事已告一段落,雖然有些人可能會有小動作,但也翻不出什麽大浪來,於是就調轉雲頭,迴返洞府。
就在這時,一道淡然的聲音響起:“王師弟果是慧眼識才,琢磨有道,觀慕玄此子,不僅資質過人,且器宇超凡,假以時日,必可光大門派。”
雲水道人目光一閃,就見著一位身形魁梧,麵容英武的勁裝大漢立在半空,笑容滿麵的說道。
這大漢話音未落,虛空中又閃出了一位枯瘦的老道,撚動著兩撇半黑半白的胡須,眼中連連轉動,接著說道:“對極,對極!這李慕玄好大的機緣,日後說不定遠超我等呢!”
“李師兄,方師兄,這話就折煞了這些晚輩。慕玄不過煉氣修為,大道茫茫,步步天塹,能到哪一步尚未可知。我等做長輩的,隻需盡心盡力便罷,剩下的都看他們的造化罷了。”雲水道人長歎一聲,向著兩位師兄稽首作別,駕雲而去。
望著雲水道人離去的背影,中年大漢佇立良久,說了句:“可惜,可惜!”就化為一道長虹遁走。
幹枯老道摸了摸唇邊兩撇半黑半白的胡須,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倏忽消失不見……
且言李慕玄迴到洞府,閉了府門,端坐於靜室之中,將這一次在演道秘境的機緣細細的整理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機緣自然是星君傳承,它們都靜靜地烙印在李慕玄的神魂深處,浩如煙海,以至於李慕玄隻把最表層的內容瀏覽整理一番,就已經過去了十日光陰。
李慕玄在星君傳承中迷醉忘懷,迴過神來,發現已過十日,自己也大為吃驚。須知十日時間不飲不食,不眠不休,放在以前早已損傷了元氣,而如今卻依然神采奕奕。
李慕玄猜想,應當是由於自己的神魂與肉身,俱都經曆了星光淬煉和魔心強化,所以開始慢慢轉變氣質,變得超凡脫俗起來。
這十日使李慕玄受益頗多,太古之末的星君傳承,果然不凡。如今李慕玄對於修煉之路的認識和把握,可謂高屋建瓴,撥雲見日:
太古修士,注重修煉三才之道,特別是在煉氣期,被認為是大道啟蒙,重中之重,一定要打牢根基,方可希求大道。
三才者,天地人也:立天之道,成就天才,與天命相合,陰陽反複,淬煉神魂,浩渺清明;立地之道,成就地才,與地運相承,剛柔並濟,磨煉肉身,廣博深沉;立人之道,成就人才,與天地交感,順逆由心,凝煉法力,變化萬千……
星君在傳承中數次警示後人,若是未能踏足三才之道,切莫貿然築基,否則就是自毀道途,終身化神難望,遑論大道;若是能夠在煉氣期紮牢根基,立足三才,日後才能成就不凡,大道可期。
星光淬體,堪稱是助人踏足天道的捷徑。因為修士經無量星辰之力的洗練,必定會對天道產生朦朧的感悟和親近,不僅神魂強大,而且更加容易領悟天道。
魔心輔助,是幫助修士踏足地道的巨大臂助。蓋魔心自有無數煉體奧妙,潛移默化中就可使人與地運相合,對於磨煉肉身可謂是最佳法寶,隻是還須修士自身領悟得宜,方可成就。
玉清法決,化繁為簡,直指大道,於法力修煉中引人明悟天地至理,更能凝練法力,築牢根基,堪稱修煉法力的無上妙法。
三才之道,人居中位,上達於天,下繼於地,可謂卓然而立。隻有在道途中立住人道,才能真正逍遙於天地之間,得大自在。
有此見知,李慕玄更堅求道之心,自此立下大願,此生定要超脫樊籠,叩問大道之門!
李慕玄法力充沛,神完氣足,帶著意氣風發的懾人神韻;體內的魔心不斷地滲出淡金色的漿液,隨著氣血運行散布全身,潛移默化的改造他的肉身,如今一天一夜過去了,效果十分驚人。
李慕玄毫無顧忌的運行著水火遁行步法,越奔越快,如同天雷現世一般轟然前行,隻覺無比的快意,憑空生出上天入地,唯我獨尊的意氣來,不由放聲長嘯,聲震百裏!
長嘯既罷,李慕玄忽的心生警醒,他一向是中正平和的性子,為何此時反倒狂喜難抑?
於是收攝心神,平心靜氣,將水火遁行慢慢調整,力求不發出如此大的動靜。半日之後,李慕玄遁行間已然不聞水火風雷之聲,可速度卻絲毫不減,甚至於悄無聲息之中愈加迅疾三分。
這一路行來,李慕玄隻顧趕路,對於沿途可能得到的機緣毫不顧及。他深知獲得星君傳承和魔心已然是天大天大的機緣,若是一味貪求,失了常性,反要受不測之禍。須知世事想來福禍相倚,難以預料,又怎能不知進退?誠如先賢所言:抱殘守缺,全身之道也。
兩日之後,李慕玄來到了秘境的出口:一處以幻陣掩飾的傳送陣旁。
幻陣從外麵看來就像是一小片灌木叢,李慕玄依著地圖的指引,打出一道法訣,就輕鬆的進入了幻陣,來到了傳送陣旁。這座傳送陣十分簡陋,以三座小石柱組成,平淡無奇,一次隻能傳送三人以內。卻不知其他弟子是如何進出秘境的,大概是通過大型挪移法術罷。
李慕玄站在傳送陣的中心,試著打入引導的法訣,三座石柱漸漸亮起,閃爍出十分繁複的靈紋,更有幾道光柱探入了李慕玄的體內,似乎在探究著什麽。又過了片刻,傳送陣中白光一熾,李慕玄的身形驟然消失不見,傳送陣再次閃過幾縷白光,隨後沉寂了下來……
李慕玄隻覺天旋地轉,甫一現身,已在演道坪的中心位置——道鼎所在。按理說道鼎周圍設有許多陣法禁製,等閑金丹修士也難以破解,而李慕玄卻直接出現在了道鼎旁,且未觸發任何陣法禁製,奇哉怪也。
不過此時的李慕玄也沒有心思想那麽多了,因為他正被無數道神識牢牢鎖定,還有十數位心急的金丹修士,已然從看台上飛躍至道鼎的陣法外,緊緊盯著他看,眼中閃爍著好奇、羨豔、探尋的光芒。
“師兄!”李慕玄渾身緊繃,這是被無數神識和目光籠罩的結果。所以當他看到了四師兄的身影,就連忙上前行禮。
隻見道鼎周圍的陣法微微波動兩下,就輕易的將李慕玄放了出去。這讓眾位金丹宗師又驚奇了一番,因為就在他們剛來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陣法一觸即發的狀態,使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李慕玄竟然直接走了出來,沒有引動陣法的攻擊。
“小師弟,你終於出來了!你怎麽沒有被方長老接引,就直接進入了秘境?還有怎麽現在才出來?讓為兄好生擔憂,害怕你出什麽意外。”鄭晨快步上前,拍了拍李慕玄的肩膀,關切的問。
“師兄,我這次……”李慕玄正待要說,天空中傳來雲水道人淡淡的聲音:“慕玄,須知機緣二字,從來福禍難料,你此番自入秘境,是福是禍,皆由自己承擔,靜觀演化便是,還是莫要將這段因果告訴他人罷!播散福緣禍根,終為不美。且自迴去,好生體悟,莫給他人徒增憂擾!”
“……是,師父。”李慕玄若有所思的應道。
“去吧,小師弟。是為兄失了分寸,聽師父的話,迴到洞府好好感悟一番,自己把握住機緣便是。”鄭晨突然想起了十六日之前的場景,恍然說道。
話說當日李慕玄在演道坪的比鬥中直接消失,令眾位金丹宗師大吃一驚,不知出了何事。隨後就有幾位見聞廣博的修士想起了宗門秘典中的記載:若有修士被演道秘境的陣法接引進入秘境,即是大機緣,可得上古祖師傳承,乃宗門之幸也。
一念及此,眾位金丹宗師再也坐不住了,可稱上古祖師的均是化神修為,其傳承的價值可謂無量。
當下,不少金丹宗師臉色變幻,暗中傳音,甚至有幾位已經發出了傳音飛劍,也不知是向何人傳音,不過飛劍不能飛出宗門大陣,想來也隻有向同門好友或元嬰老祖傳音。
此後,一眾金丹宗師都未曾離開看台,倒是陸續有不少金丹宗師來到了看台,與其他同門打聽情況,竊竊私語。七八天後,看台上就聚集了不下六十位金丹宗師,一起等著看李慕玄能否迴歸,究竟有何機緣。再後來就出現了李慕玄剛剛出現,就被團團圍住的一幕。
之前發生的事情李慕玄自是不知,他聽從了師父師兄的囑咐,向著眼前的眾位宗師行了一禮,徑自迴洞府去了。
有雲水道人出麵,縱然有些金丹宗師心中不甘,卻也絲毫不敢造次,默默讓出了一條道路,隻是眾人久久地盯著李慕玄離去的身影,仿佛能透過他,看到化神大道的影子……
雖說玉清門乃是道家正統,最講究簡事漫心,清靜自守,但麵對這天大的機緣,不少金丹修士都是心中火熱,有些修士心中暗想:“這演道秘境之中所留的傳承都是祖師的福蔭,李慕玄不過是煉氣期小輩,就算有些天賦,又何德何能獨占此大福緣?”
卻不想他們當年也是小輩時,也曾進入過演道秘境,不過是資質機緣不夠罷了。
且言雲水道人見此事已告一段落,雖然有些人可能會有小動作,但也翻不出什麽大浪來,於是就調轉雲頭,迴返洞府。
就在這時,一道淡然的聲音響起:“王師弟果是慧眼識才,琢磨有道,觀慕玄此子,不僅資質過人,且器宇超凡,假以時日,必可光大門派。”
雲水道人目光一閃,就見著一位身形魁梧,麵容英武的勁裝大漢立在半空,笑容滿麵的說道。
這大漢話音未落,虛空中又閃出了一位枯瘦的老道,撚動著兩撇半黑半白的胡須,眼中連連轉動,接著說道:“對極,對極!這李慕玄好大的機緣,日後說不定遠超我等呢!”
“李師兄,方師兄,這話就折煞了這些晚輩。慕玄不過煉氣修為,大道茫茫,步步天塹,能到哪一步尚未可知。我等做長輩的,隻需盡心盡力便罷,剩下的都看他們的造化罷了。”雲水道人長歎一聲,向著兩位師兄稽首作別,駕雲而去。
望著雲水道人離去的背影,中年大漢佇立良久,說了句:“可惜,可惜!”就化為一道長虹遁走。
幹枯老道摸了摸唇邊兩撇半黑半白的胡須,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倏忽消失不見……
且言李慕玄迴到洞府,閉了府門,端坐於靜室之中,將這一次在演道秘境的機緣細細的整理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機緣自然是星君傳承,它們都靜靜地烙印在李慕玄的神魂深處,浩如煙海,以至於李慕玄隻把最表層的內容瀏覽整理一番,就已經過去了十日光陰。
李慕玄在星君傳承中迷醉忘懷,迴過神來,發現已過十日,自己也大為吃驚。須知十日時間不飲不食,不眠不休,放在以前早已損傷了元氣,而如今卻依然神采奕奕。
李慕玄猜想,應當是由於自己的神魂與肉身,俱都經曆了星光淬煉和魔心強化,所以開始慢慢轉變氣質,變得超凡脫俗起來。
這十日使李慕玄受益頗多,太古之末的星君傳承,果然不凡。如今李慕玄對於修煉之路的認識和把握,可謂高屋建瓴,撥雲見日:
太古修士,注重修煉三才之道,特別是在煉氣期,被認為是大道啟蒙,重中之重,一定要打牢根基,方可希求大道。
三才者,天地人也:立天之道,成就天才,與天命相合,陰陽反複,淬煉神魂,浩渺清明;立地之道,成就地才,與地運相承,剛柔並濟,磨煉肉身,廣博深沉;立人之道,成就人才,與天地交感,順逆由心,凝煉法力,變化萬千……
星君在傳承中數次警示後人,若是未能踏足三才之道,切莫貿然築基,否則就是自毀道途,終身化神難望,遑論大道;若是能夠在煉氣期紮牢根基,立足三才,日後才能成就不凡,大道可期。
星光淬體,堪稱是助人踏足天道的捷徑。因為修士經無量星辰之力的洗練,必定會對天道產生朦朧的感悟和親近,不僅神魂強大,而且更加容易領悟天道。
魔心輔助,是幫助修士踏足地道的巨大臂助。蓋魔心自有無數煉體奧妙,潛移默化中就可使人與地運相合,對於磨煉肉身可謂是最佳法寶,隻是還須修士自身領悟得宜,方可成就。
玉清法決,化繁為簡,直指大道,於法力修煉中引人明悟天地至理,更能凝練法力,築牢根基,堪稱修煉法力的無上妙法。
三才之道,人居中位,上達於天,下繼於地,可謂卓然而立。隻有在道途中立住人道,才能真正逍遙於天地之間,得大自在。
有此見知,李慕玄更堅求道之心,自此立下大願,此生定要超脫樊籠,叩問大道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