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莞爾一笑,裝作不在意的輕輕地給了玄夜一個爆栗,淡淡的說道:“有這份心意就行了,如今的我有著你身旁的兩位叔叔以及足足百名武士的守護,哪裏還會有什麽意外,戰場廝殺的事情你還是少參與為妙,你就是不為你自己考慮也要為我考慮考慮!”似乎想到什麽可怕的事情,李清的話語突然一頓。
“你要是出了什麽意外,你義母還不找我拚命,到時候,我可招架不住!”停頓了很大一會,李清才十分不好意思的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但是任由李清好說歹說,麵前的玄夜始終一臉的堅定,沒有半分的退讓,就這樣兩人足足對峙了半刻鍾,李清終於再次敗下陣來,頹然的說道:“說罷,你想要誰教你武藝?”所幸此刻在場的僅僅隻有黃雲、李業兩人,都是自己人,李清並不感覺到丟人,也許是早已麻木的緣故吧。
而對於此刻李清兩人的對峙,李業、黃雲兩大衛首卻是始終的低著頭顱,要麽十分不巧的扭頭看向別處的風景,總之對於麵前的場景,兩人都是盡量的不讓自己看見····直到聽到李清妥協,兩人才把目光移向場中。
李清猶不死心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看著不遠處的李業緩緩地說道:"你願意學藝,也要別人答應才行?“
而站在不遠處的堂堂青龍衛首此刻的表現完全出乎李清的預料,還未等到李清聲音落下,那邊李業就接口說道:“屬下願意!看他那緊張的神態就差說出此子天賦奇佳,絕非池中之物,若是加以調教,定能一飛衝天!”隻不過,若是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那份緊張之下卻包含著難以掩飾的勉強之意。
眼見身為當事人的李業都已答應,李清自然也不好再說別的什麽,其是玄夜能夠拜李業為師,無論是從他自身還是從別的方麵來說,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始終是李清,有這整麽一種師徒關係,隻要玄夜一日不離開李清,那麽李業要想背棄李清也是沒有半分可能。
俗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師徒之間牢固的感情,正是因為如此,原本隻是主從關係的李清與李業兩人,此刻多了這層關係作為紐帶,自然而然的將兩人緊緊的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
可以說,玄夜的一個無心之舉卻做到了以往李清努力想做卻始終無法做到的事情,看著玄夜那一臉得意的小臉,李清甚至都懷疑,這是不是正是因為考慮到此種原因,麵前的玄夜才會有此一請,不過轉眼想到,麵前的玄夜才剛滿十歲,李清就轉而將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拋出腦海。
常年習武的李業自然不看重那些繁複的禮儀,而在李清一言一行影響下的玄夜自然也不會看重這些,不得不說,單就這方麵而言,麵前的這對師徒還真的有點師徒緣分。
僅僅隻是一個象征性的一跪,兩人的師徒關係也就隨著玄夜的額頭與地麵親密接觸的那一刹那而真正確立起來,與此同時李清也將李業這個目前為止自己所見到的武力最強的高手牢牢地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之上。
李業沒有拒絕,也就說明對於兩人的這種關係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眼見心願已經達成,玄夜那滿是稚嫩的小臉上此刻掛著淡淡的滿足的意味,畢竟是小孩子心性,即使偶爾有點超出同齡人的成熟氣息,但是很快的就會隨著願望的達成而逐漸消失。
李清十分鄭重的看著麵前的玄夜,一字一句的說道:“既然你拜李業為師,無論何時,都要遵從使命,練功之時切莫偷奸耍滑,這是你自己的決定,作為男子漢,你可以後悔,但是就算是死也不能退卻,不能半途而廢!
隻要是自己的理想,明知是錯,我也會堅持下去,也許別人會說我執拗,頑固,但是隻有我知道,隻要堅持下去,就沒有創造不了的事情,無所謂對,無所謂錯,最終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沒有權利說它就是錯,我希望你記住一點:有誌者,事竟成!”
除了初次見麵的時候李清曾經用如此嚴肅的態度問過玄夜,在此之後,這還是李清首次用如此認真地態度去教導一個孩子,而此刻的玄夜即使在成熟,畢竟始終都是個孩子,除了時間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所以說,對於李清的話語,玄夜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額頭。
雖然不明白衣服的話語,但是自從當日李清收他為義子對他如同親人一般的時候,在他那顆幼小的心靈之中早已植下了一顆不可磨滅的種子:凡是義父所說的,不論對錯,自己都會報以絕對的信任;寧教天下人負我,我決不負義父;不為別的,隻因為自奶奶死後,這天下人雖多,但是除了義父,再沒有人能夠真心對我!”
對於此刻玄夜的心中所想,李清自然不清楚,其實按照李清的所想,並不想讓玄夜在如此幼小的年齡就接受如此殘酷的訓練,不用想也知道,李業以如此年齡就能成就這般武藝,其接受的訓練是何等的殘酷。
武學不比文學,沒有捷徑可走,就算你天賦在高,若是沒有刻苦的訓練,堅韌不拔的意誌終究成不了一代宗師,但是文學卻不同,有的人天生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在記憶、學識方麵比起一般人自然多出了許多先天的優勢,他們無需太過努力,就那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也許有人會質疑,那樣的天才不是隻存在與小說中嗎?現實生活中,沒有被“主角光環”光環籠罩的眾人中又怎麽會出現那般逆天的存在呢?
然而事實是,天下唐人何止千萬,偶而出現那麽幾個天才純屬正常,正是因為文學之路的平坦好走,更襯托出了武道之路的艱難困苦。
所以李清終究不願意讓剛剛走出喪親之痛的小男孩去接受那樣艱苦的訓練,不知不覺中,李清已經把麵前這個偶爾有點調皮搗蛋跟自己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小男孩當做真正的親人了·····
每想到此處,李清內心總忍不住一歎,無奈的自我嘲諷道:“自己終究不夠狠辣決絕啊!比起在長安中手握天下一半權柄的那位,自己終究差了不止一籌啊!”
“你要是出了什麽意外,你義母還不找我拚命,到時候,我可招架不住!”停頓了很大一會,李清才十分不好意思的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但是任由李清好說歹說,麵前的玄夜始終一臉的堅定,沒有半分的退讓,就這樣兩人足足對峙了半刻鍾,李清終於再次敗下陣來,頹然的說道:“說罷,你想要誰教你武藝?”所幸此刻在場的僅僅隻有黃雲、李業兩人,都是自己人,李清並不感覺到丟人,也許是早已麻木的緣故吧。
而對於此刻李清兩人的對峙,李業、黃雲兩大衛首卻是始終的低著頭顱,要麽十分不巧的扭頭看向別處的風景,總之對於麵前的場景,兩人都是盡量的不讓自己看見····直到聽到李清妥協,兩人才把目光移向場中。
李清猶不死心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看著不遠處的李業緩緩地說道:"你願意學藝,也要別人答應才行?“
而站在不遠處的堂堂青龍衛首此刻的表現完全出乎李清的預料,還未等到李清聲音落下,那邊李業就接口說道:“屬下願意!看他那緊張的神態就差說出此子天賦奇佳,絕非池中之物,若是加以調教,定能一飛衝天!”隻不過,若是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那份緊張之下卻包含著難以掩飾的勉強之意。
眼見身為當事人的李業都已答應,李清自然也不好再說別的什麽,其是玄夜能夠拜李業為師,無論是從他自身還是從別的方麵來說,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始終是李清,有這整麽一種師徒關係,隻要玄夜一日不離開李清,那麽李業要想背棄李清也是沒有半分可能。
俗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師徒之間牢固的感情,正是因為如此,原本隻是主從關係的李清與李業兩人,此刻多了這層關係作為紐帶,自然而然的將兩人緊緊的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
可以說,玄夜的一個無心之舉卻做到了以往李清努力想做卻始終無法做到的事情,看著玄夜那一臉得意的小臉,李清甚至都懷疑,這是不是正是因為考慮到此種原因,麵前的玄夜才會有此一請,不過轉眼想到,麵前的玄夜才剛滿十歲,李清就轉而將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拋出腦海。
常年習武的李業自然不看重那些繁複的禮儀,而在李清一言一行影響下的玄夜自然也不會看重這些,不得不說,單就這方麵而言,麵前的這對師徒還真的有點師徒緣分。
僅僅隻是一個象征性的一跪,兩人的師徒關係也就隨著玄夜的額頭與地麵親密接觸的那一刹那而真正確立起來,與此同時李清也將李業這個目前為止自己所見到的武力最強的高手牢牢地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之上。
李業沒有拒絕,也就說明對於兩人的這種關係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眼見心願已經達成,玄夜那滿是稚嫩的小臉上此刻掛著淡淡的滿足的意味,畢竟是小孩子心性,即使偶爾有點超出同齡人的成熟氣息,但是很快的就會隨著願望的達成而逐漸消失。
李清十分鄭重的看著麵前的玄夜,一字一句的說道:“既然你拜李業為師,無論何時,都要遵從使命,練功之時切莫偷奸耍滑,這是你自己的決定,作為男子漢,你可以後悔,但是就算是死也不能退卻,不能半途而廢!
隻要是自己的理想,明知是錯,我也會堅持下去,也許別人會說我執拗,頑固,但是隻有我知道,隻要堅持下去,就沒有創造不了的事情,無所謂對,無所謂錯,最終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沒有權利說它就是錯,我希望你記住一點:有誌者,事竟成!”
除了初次見麵的時候李清曾經用如此嚴肅的態度問過玄夜,在此之後,這還是李清首次用如此認真地態度去教導一個孩子,而此刻的玄夜即使在成熟,畢竟始終都是個孩子,除了時間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所以說,對於李清的話語,玄夜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額頭。
雖然不明白衣服的話語,但是自從當日李清收他為義子對他如同親人一般的時候,在他那顆幼小的心靈之中早已植下了一顆不可磨滅的種子:凡是義父所說的,不論對錯,自己都會報以絕對的信任;寧教天下人負我,我決不負義父;不為別的,隻因為自奶奶死後,這天下人雖多,但是除了義父,再沒有人能夠真心對我!”
對於此刻玄夜的心中所想,李清自然不清楚,其實按照李清的所想,並不想讓玄夜在如此幼小的年齡就接受如此殘酷的訓練,不用想也知道,李業以如此年齡就能成就這般武藝,其接受的訓練是何等的殘酷。
武學不比文學,沒有捷徑可走,就算你天賦在高,若是沒有刻苦的訓練,堅韌不拔的意誌終究成不了一代宗師,但是文學卻不同,有的人天生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在記憶、學識方麵比起一般人自然多出了許多先天的優勢,他們無需太過努力,就那個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也許有人會質疑,那樣的天才不是隻存在與小說中嗎?現實生活中,沒有被“主角光環”光環籠罩的眾人中又怎麽會出現那般逆天的存在呢?
然而事實是,天下唐人何止千萬,偶而出現那麽幾個天才純屬正常,正是因為文學之路的平坦好走,更襯托出了武道之路的艱難困苦。
所以李清終究不願意讓剛剛走出喪親之痛的小男孩去接受那樣艱苦的訓練,不知不覺中,李清已經把麵前這個偶爾有點調皮搗蛋跟自己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小男孩當做真正的親人了·····
每想到此處,李清內心總忍不住一歎,無奈的自我嘲諷道:“自己終究不夠狠辣決絕啊!比起在長安中手握天下一半權柄的那位,自己終究差了不止一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