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擊敗垚休之後,舜羽將寶石藍色的孔雀羽毛輕輕地粘迴裙擺上,然後輕聲對易丹說道:“我已經隱居深山,不問世事,沒想到他們還是窮追不舍。看來他們不趕盡殺絕,是不會善罷甘休了。”
易丹道:“舜羽公主,您,您就是傳說中的羽仙子吧?”
舜羽道:“武林朋友抬愛,送了這麽個綽號,徒有虛名,讓你們見笑了。”
易丹道:“不,您當然不是徒有虛名,您僅用一片羽毛,就是將惡人製伏。這本事絕對是江湖少有,看來羽仙子這個稱號,您是當之無愧了。”
舜羽問道:“不知姑娘你找我,所為何事?”
易丹道:“在下易丹,從中原洛州而來,特意到來此,是想請仙子出山,助在下完成一件大事。”
舜羽問道:“什麽大事?為什麽會找我呢?”
易丹道:“鏟除暴梁,光複大唐,匡扶天下之正義。”
舜羽微微一笑,冷冷地說道:“我自己都是亡國覆家之人,有何能力助你?”
易丹問道:“仙子您一身本領,難道就不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事情嗎?”
舜羽道:“地要長草,天要變色,皆非人力所能及也。想當年我蒙舍詔先祖,統一五詔,建立南詔國,威震南國諸邦,是何等風光無限,可後來被迫在吐蕃與大唐之間搖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如今更已是煙消雲散,歸於塵土。人世間的功名利祿,不過都是過眼雲煙,轉身就是一抔黃土,何必太過計較?”
易丹見舜羽有些悲觀和逃避現實的想法,於是趕說道:“仙子姐姐,您的佛法造詣,領悟高深,在下自愧不如。話雖如此,但如如今下百姓正在受苦,萬千黎民遭受劫難。在這樣的前提下,就算隻修得自身出塵脫俗,世上所有的苦難也不會隨之消失。儒家說學而優則仕,咱們自身修得了本領,就應該為天下做點事情,您說我說的對嗎?”
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舜羽拿起桌上的葫蘆瓢,抬手接了一點雨水說道:“你看,我昨天放了一瓢水,一個晚上,都蒸發幹了,但現在下雨,它們又迴來了。世間輪迴亦是如此,反反複複更迭不休。永遠沒有盡頭,一切皆是苦,又何必太執著了?”
易丹道:“仙子姐姐,我知道,因為對上一代的事情,你心裏不太好受。但正因如此,你才更不應該任由自己消沉下去。”
“我現在又能如何?我能改變得了什麽?”舜羽反問道。
易丹道:“仙子姐姐,若是真能徹底看透放下,固然很好。但若是因為不能達到心裏的那個自己,愧疚自責,而不能真正放下。那還不如去努力一次,拚一個結果。在下愚鈍,雖不懂佛法,但相信一句話:不入世,何談出世?不經曆,何談放下?咱們都還年輕,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的。仙子姐姐,你說我說的對嗎?”
舜羽道:“你說的很對很好,但我不是不願意幫你,隻是如今我自身都難保,哪裏有這個能力,去給你承諾什麽?”
易丹道:“在下不需要你承諾什麽,隻要羽仙子你的一顆匡扶正義的心,便足以。這幾年來,江湖上一直都傳說,在安南有一位羽仙子,她行俠仗義,心慈麵善,大夥兒都稱她為活菩薩。難道活菩薩那顆俠義慈悲之心,已經沒有了嗎?”
舜羽放下手中飄,對易丹說道:“你們跟我進來吧。”
大夥兒跟著舜羽進到茅屋,隻見屋子中間供奉著南詔最後一個皇帝皇後的靈位。
陳允生道:“看來仙子果真是是前朝的舜羽公主。”
舜羽說道:“當年我父王還沒有立王後,我母親與另外一個妃子同時懷上了孩子。父皇許諾若,若是哪個妃子生下了男嬰,就冊封為太子,母憑子貴,母親就冊封為王後。我母親怕生下個女兒,不能為家族在朝廷裏保住勢力,所以她買通了太醫和宮中女官,在分娩的當天,用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換走了她誕下的那個女嬰。正是因為這一個瞞天過海的計策,讓南詔皇室在後來留下了一絲血脈。而當時被換走的那個女嬰,就是我。”
眾人被舜羽的故事深深吸引,站在一旁,安靜地聽她繼續講述:“當初,眾人建議我的母妃將剛出生的我掐死,埋在花園裏,以免走漏風聲。可母妃心地仁慈,不忍這麽做。她讓一個貼身宮女,將我偷偷抱到高黎貢山的一座尼姑院撫養長大,也沒有告訴尼姑們我的身世。我在尼姑院長到了六歲時,被一位天竺高僧遇見,他見我骨骼仙奇,與佛有緣,於是收我為徒,帶我去了東天竺,傳我武藝和佛學。我的天竺育噶功,也是他傳授的。師父說,我與佛有緣今後定是普度眾生之人,所以讓我到南詔,弘揚佛法。”
易丹道:“請問,那後來你是怎麽知道自己身世的呢?”
舜羽道:“我迴到南詔之後,去高黎貢山看望撫養過我的尼姑。可我剛到了那裏,就發現她們都已經被人殺害。此時的南召,已經被鄭買嗣篡位,改名為大長和國了。我一路追查殺害尼姑的兇手,終於追到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在一間秘密牢房裏,見到了當年那個抱我到高黎貢山的宮女。那宮女她將當年的事情全都告訴了我。不幸的是,這一切都被鄭買嗣的人暗中偷聽到了。他們一路追殺我,我萬般無奈,隻好逃到了安南。本以為在安南可以平安度過這一生,可他們依舊不依不饒,到處追查我的下落。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泄露了行蹤,隻好離開了安南。”
易丹歎了一口氣道:“哎,原來仙子你的身世如此坎坷,你出生就被拋棄,一生都沒有見到親生爹娘,卻為他們背負了一輩子的債,真是難為你了。”
舜羽道:“哎,你說的沒錯,自從生下來被抱走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爹娘,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張什麽樣子,他倆就被人害死了。想來真是太惋惜了。還好遇到好心的尼姑,和我的授業恩師。是他們將我撫養長大。所以當我知道尼姑師父們被殺,心裏無比沉痛,卻又無可奈何。或許,這就是命吧。”
易丹道:“對了,請問仙子你的尊名如何?”
舜羽道:“你不用如此客氣。我在天竺時,就特別喜愛孔雀,有一次見一隻孔雀掉了一片羽毛,我趕緊彎腰撿起來,愛不釋手地捧在手裏。師父見我如此喜愛這孔雀羽毛,就給我取命一個羽字。後來知道了自己身世,加之那宮女說以我南詔王族的規矩,要以父王名諱最後一個字做姓,我父王叫隆舜,我自然姓了舜,此後我就叫做舜羽。”
易丹點點頭道:“嗯,原來是這樣。仙子姐姐,請問你被人這樣追殺,難道就不恨他們嗎?”
舜羽道:“我曾聽說,鄭買嗣將我皇族八百餘人全部殺害,那時的確對他們恨之入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法的感化,我的仇恨也沒有那麽深了。當年我母妃寧願要一個不相幹的男孩做他的兒子,也不願意將我留在身邊。但我卻因禍得福,平安地活了下來。或許這一切都是天意吧?天意如此,強求不得。隻要南詔的百姓不再遭受苦難,我就別無它求了。”未完待續。
擊敗垚休之後,舜羽將寶石藍色的孔雀羽毛輕輕地粘迴裙擺上,然後輕聲對易丹說道:“我已經隱居深山,不問世事,沒想到他們還是窮追不舍。看來他們不趕盡殺絕,是不會善罷甘休了。”
易丹道:“舜羽公主,您,您就是傳說中的羽仙子吧?”
舜羽道:“武林朋友抬愛,送了這麽個綽號,徒有虛名,讓你們見笑了。”
易丹道:“不,您當然不是徒有虛名,您僅用一片羽毛,就是將惡人製伏。這本事絕對是江湖少有,看來羽仙子這個稱號,您是當之無愧了。”
舜羽問道:“不知姑娘你找我,所為何事?”
易丹道:“在下易丹,從中原洛州而來,特意到來此,是想請仙子出山,助在下完成一件大事。”
舜羽問道:“什麽大事?為什麽會找我呢?”
易丹道:“鏟除暴梁,光複大唐,匡扶天下之正義。”
舜羽微微一笑,冷冷地說道:“我自己都是亡國覆家之人,有何能力助你?”
易丹問道:“仙子您一身本領,難道就不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事情嗎?”
舜羽道:“地要長草,天要變色,皆非人力所能及也。想當年我蒙舍詔先祖,統一五詔,建立南詔國,威震南國諸邦,是何等風光無限,可後來被迫在吐蕃與大唐之間搖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如今更已是煙消雲散,歸於塵土。人世間的功名利祿,不過都是過眼雲煙,轉身就是一抔黃土,何必太過計較?”
易丹見舜羽有些悲觀和逃避現實的想法,於是趕說道:“仙子姐姐,您的佛法造詣,領悟高深,在下自愧不如。話雖如此,但如如今下百姓正在受苦,萬千黎民遭受劫難。在這樣的前提下,就算隻修得自身出塵脫俗,世上所有的苦難也不會隨之消失。儒家說學而優則仕,咱們自身修得了本領,就應該為天下做點事情,您說我說的對嗎?”
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舜羽拿起桌上的葫蘆瓢,抬手接了一點雨水說道:“你看,我昨天放了一瓢水,一個晚上,都蒸發幹了,但現在下雨,它們又迴來了。世間輪迴亦是如此,反反複複更迭不休。永遠沒有盡頭,一切皆是苦,又何必太執著了?”
易丹道:“仙子姐姐,我知道,因為對上一代的事情,你心裏不太好受。但正因如此,你才更不應該任由自己消沉下去。”
“我現在又能如何?我能改變得了什麽?”舜羽反問道。
易丹道:“仙子姐姐,若是真能徹底看透放下,固然很好。但若是因為不能達到心裏的那個自己,愧疚自責,而不能真正放下。那還不如去努力一次,拚一個結果。在下愚鈍,雖不懂佛法,但相信一句話:不入世,何談出世?不經曆,何談放下?咱們都還年輕,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的。仙子姐姐,你說我說的對嗎?”
舜羽道:“你說的很對很好,但我不是不願意幫你,隻是如今我自身都難保,哪裏有這個能力,去給你承諾什麽?”
易丹道:“在下不需要你承諾什麽,隻要羽仙子你的一顆匡扶正義的心,便足以。這幾年來,江湖上一直都傳說,在安南有一位羽仙子,她行俠仗義,心慈麵善,大夥兒都稱她為活菩薩。難道活菩薩那顆俠義慈悲之心,已經沒有了嗎?”
舜羽放下手中飄,對易丹說道:“你們跟我進來吧。”
大夥兒跟著舜羽進到茅屋,隻見屋子中間供奉著南詔最後一個皇帝皇後的靈位。
陳允生道:“看來仙子果真是是前朝的舜羽公主。”
舜羽說道:“當年我父王還沒有立王後,我母親與另外一個妃子同時懷上了孩子。父皇許諾若,若是哪個妃子生下了男嬰,就冊封為太子,母憑子貴,母親就冊封為王後。我母親怕生下個女兒,不能為家族在朝廷裏保住勢力,所以她買通了太醫和宮中女官,在分娩的當天,用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換走了她誕下的那個女嬰。正是因為這一個瞞天過海的計策,讓南詔皇室在後來留下了一絲血脈。而當時被換走的那個女嬰,就是我。”
眾人被舜羽的故事深深吸引,站在一旁,安靜地聽她繼續講述:“當初,眾人建議我的母妃將剛出生的我掐死,埋在花園裏,以免走漏風聲。可母妃心地仁慈,不忍這麽做。她讓一個貼身宮女,將我偷偷抱到高黎貢山的一座尼姑院撫養長大,也沒有告訴尼姑們我的身世。我在尼姑院長到了六歲時,被一位天竺高僧遇見,他見我骨骼仙奇,與佛有緣,於是收我為徒,帶我去了東天竺,傳我武藝和佛學。我的天竺育噶功,也是他傳授的。師父說,我與佛有緣今後定是普度眾生之人,所以讓我到南詔,弘揚佛法。”
易丹道:“請問,那後來你是怎麽知道自己身世的呢?”
舜羽道:“我迴到南詔之後,去高黎貢山看望撫養過我的尼姑。可我剛到了那裏,就發現她們都已經被人殺害。此時的南召,已經被鄭買嗣篡位,改名為大長和國了。我一路追查殺害尼姑的兇手,終於追到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在一間秘密牢房裏,見到了當年那個抱我到高黎貢山的宮女。那宮女她將當年的事情全都告訴了我。不幸的是,這一切都被鄭買嗣的人暗中偷聽到了。他們一路追殺我,我萬般無奈,隻好逃到了安南。本以為在安南可以平安度過這一生,可他們依舊不依不饒,到處追查我的下落。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泄露了行蹤,隻好離開了安南。”
易丹歎了一口氣道:“哎,原來仙子你的身世如此坎坷,你出生就被拋棄,一生都沒有見到親生爹娘,卻為他們背負了一輩子的債,真是難為你了。”
舜羽道:“哎,你說的沒錯,自從生下來被抱走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爹娘,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張什麽樣子,他倆就被人害死了。想來真是太惋惜了。還好遇到好心的尼姑,和我的授業恩師。是他們將我撫養長大。所以當我知道尼姑師父們被殺,心裏無比沉痛,卻又無可奈何。或許,這就是命吧。”
易丹道:“對了,請問仙子你的尊名如何?”
舜羽道:“你不用如此客氣。我在天竺時,就特別喜愛孔雀,有一次見一隻孔雀掉了一片羽毛,我趕緊彎腰撿起來,愛不釋手地捧在手裏。師父見我如此喜愛這孔雀羽毛,就給我取命一個羽字。後來知道了自己身世,加之那宮女說以我南詔王族的規矩,要以父王名諱最後一個字做姓,我父王叫隆舜,我自然姓了舜,此後我就叫做舜羽。”
易丹點點頭道:“嗯,原來是這樣。仙子姐姐,請問你被人這樣追殺,難道就不恨他們嗎?”
舜羽道:“我曾聽說,鄭買嗣將我皇族八百餘人全部殺害,那時的確對他們恨之入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法的感化,我的仇恨也沒有那麽深了。當年我母妃寧願要一個不相幹的男孩做他的兒子,也不願意將我留在身邊。但我卻因禍得福,平安地活了下來。或許這一切都是天意吧?天意如此,強求不得。隻要南詔的百姓不再遭受苦難,我就別無它求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