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眾人辭別少林後,來到少室山下道別。
“阿彌陀佛,這次佛寶重光,一波三折,勞煩左施主一路相助,貧僧多謝左施主,還有各位英雄了”天寧大師說道。
“哪裏,哪裏。左某實在慚愧,這次能找迴佛寶,也算是有驚無險。左某護送失職,還請天寧大師莫要怪罪才是”左劃天說道。
“左施主客氣了,貧僧一行取道徐州,護請佛寶至金陵,恕不陪同至歙州,還望見諒”天寧說道。
“那好,就請眾位大師一路多加保重,多加小心!”左劃天交代道。
“左施主放心,吳王親自派人護送,應該沒什麽問題了。貧僧眾人這就告辭,希望有緣還會再見,阿彌陀佛”說罷,天寧大師率眾僧離去。
“哎,這次總算是有驚無險。申屠老弟,你昨天在少林後殿確實太魯莽了。為何要去挑戰少林方丈大師?這下要我迴去,該如何向令師古道長交代啊?”左劃天對申屠丘說道。
“不管怎麽說,那舍利子的確是在少林找到的。證明我的逼問沒有錯。若不是我苦苦相逼,說不定現在也不會有什麽結果。少林這出苦肉戲,瞞得過你們,可騙不了我申屠丘,哼”申屠丘咬牙切齒地說道。
“申屠老弟。不管怎麽說,以後不可如此魯莽行事了,若是真的傷了少林大師的性命,恐怕左某也難辭其咎了”左劃天說道。
“申屠大俠,昨日在少林多有得罪,還請莫要見怪。”易丹為了緩解尷尬的氛圍,連忙上前說道。
“算啦,都過去了。現在水落石出,東西也找迴來了,就不要說這些了。”申屠丘擺擺手說道。
“多謝申屠大俠寬宏大量”易丹隻好賠禮道。
這時,左劃天轉過身,對宇文頌先說道:“宇文老弟,這次也辛苦你們了!左某日後定當親赴揚州,登門拜謝”
“左兄哪裏話,小弟這次也沒能幫上什麽忙,真是慚愧。不過我這位小妹,倒是幫到了左兄。你要感謝德哈,就感謝她吧”宇文頌先指著易丹說道。
“沒錯,應該感謝易姑娘才是。若不是你相助,這件事還不知道會怎麽收場,左某在這裏,謝過了!”說著,左劃天便向易丹拜謝。
“左大俠客氣啦,其實我也沒有做什麽,隻是碰巧遇上了而已”易丹說道。
“不管怎麽說,你幫了我順豐押行一個大忙。替我順豐押行挽迴了百年聲譽,這份恩情,我左劃天一定永遠銘記在心。”左劃天說道。
“沒錯,那渡善大師說得對,善有善報。像妹子你這麽善良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渡善大師親傳的少林武功,真是可喜可賀啊”宇文頌先說道。
“是啊師姐,你又學得了一門少林武功。要是爹娘他們知道了,肯定會很開心的。”一旁的佑銘說道。
易丹聽了師弟這話,立馬想起了什麽。於是對另外幾人說道:“對了,在下的師父師娘就住在離這裏不遠的一個山穀。在下也很久沒又見他們了,想迴去看望一下他們,不知道左大俠和宇文大哥可否願意一同前往?”
“好啊,既然來了嵩山,那我也一同去拜會一下理賢大俠”宇文頌先說道。
“早就聽聞理賢大俠,行俠仗義,鋤惡扶弱。還教出了易姑娘你這麽一個俠肝義膽的徒弟,今天既然來到這裏,左某一定要去拜訪一下才是”左劃天說道。
“好啊,既然都來了,那在下也一道去拜會拜會這位理賢大俠唄?”申屠丘說道。
易丹看了看申屠丘,冷冷地說道:“我靈犀穀不歡迎那些心術不正之人”
“易姑娘,申屠老弟也是為了左某的事著急,所以才有所衝動,他本是一片好意,請不要見怪”左劃天趕忙向易丹解釋賠禮。
“左大俠,這不是衝不衝動的問題,某人自以為是,妄圖挑戰少林。我看想挑起武林紛爭的人,恐怕就是那些心術不正的人吧?”易丹話裏帶刺,指責申屠丘。
“你指桑罵槐地說誰想挑起武林紛爭呢?哼,不去就不去,一個破山穀,有什麽了不起?好心當做驢肝肺,我迴黃山便是。”說罷,申屠丘轉身欲走。
“申屠老弟莫生氣,既然易姑娘不想太多人打擾,那就請申屠老弟與順豐押行的弟子們先迴歙縣吧?我們隨後就到”左劃天拉住申屠丘說道。
“那好,在下先行告辭了”說罷,申屠丘轉身朝東奔去。
“師父,易姑娘,那我就先行迴去了,你們也早些迴來了”那宋暉盯著易丹的眼睛說道。
左劃天與宇文頌先二人,在易丹與佑銘的帶領下,沿著嵩山腳下一直往西走,大約一個時辰後,便來到靈犀穀口。
此時,清修居外的亭子裏,苗秋雨拿著佑銘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布玩偶,坐在凳子上思念著兩個孩子。自從易丹和佑銘離開靈犀穀後,苗秋雨天天為兩個孩子的安危擔憂,牽腸掛肚。雖然上次理賢從洞庭湖帶迴了消息,可是作為母親,哪能不擔憂自己的孩子?她天天坐在亭子裏望著穀口,多麽盼望倆孩子能早日迴來。
這時,理賢身背一寶劍,手提野兔從山上下來。
“師妹,又在這裏思念兩個孩子了啊?”理賢問道。
“是啊,兩個孩子都出去好幾個月了,不知道現在在什麽地方,過得好不好?這馬上天氣已經轉涼了,不知他們會不會知道多穿點衣服?哎…”苗秋雨轉頭,憂傷地眼神望著理賢。
“師妹,我早跟你說了,孩子長大了,就該出去鍛煉,鍛煉,哪能一輩子呆在安樂窩裏?再說了,我上次不是去看過他們嘛,離開了咱們,他們不一樣也都很好嘛。而且丹兒的武功大有長進,我相信他們能夠照顧好彼此的,你就放心吧”理賢說道。
“話雖如此,但兒行千裏母擔憂。你不是做母親的人,當然不懂一個母親的心情了。”苗秋雨說道。
“我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咱們家銘兒的性格,我最了解。他乖巧懂事,老實善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你放心吧”理賢說道。
“師兄,你說這次兩個孩子出去,會不會產生感情啊?他們要是能在一起的話,我這樁心事倒算是了了。”苗秋雨問道。
“感情這種事,要順其自然,不能強求。若真的有,你阻也阻止不了。若真的沒有,你強拽硬拉也沒什麽用。就像咱們當年一樣,不是一樣沒人把咱們分開嗎?”說到這裏,理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人家在說孩子們呢,誰又跟你扯當年了?”苗秋雨甜蜜地責備道。
理賢溫柔地說道:“咱們當年就是這樣,彼此心裏有對方,無論是誰都無法拆散咱們,難道不是嗎?”理賢反問道。
“誰跟你說這些沒正經的,我在想念兩個孩子呢”苗秋雨白了理賢一眼。
“你既然這麽想孩子,不如咱們就再生一個吧?”理賢向苗秋雨靠了靠,摟著她的肩膀說道。
“你又開始沒正沒經了,都這麽大年紀了,還生啥孩子?”苗秋雨一把推開理賢。
兩人聊得正高興。突然隱隱約約聽到佑銘唿喊:“爹,娘,我們迴來啦”
苗秋雨楞了一下問道:“師兄,我好像聽到銘兒的聲音,我是不是又幻聽了?”
“爹,娘,我們迴來啦”佑銘的唿喊再次傳來。
理賢喜出望外,瞪大眼睛說道:“沒錯,不是幻聽,我也聽見了。的確是銘兒的聲音”
“師父,師娘,我們迴來啦,你們在不在啊?”易丹又接著喊道。
“沒錯,是他們的聲音,是兩個孩子迴來了”理賢說道。
“真的嗎?我不是在做夢吧?”說罷,苗秋雨朝穀口大聲迴應道:“丹兒,銘兒,我們在這兒呢…”一邊喊,一邊朝穀口跑去。
理賢緊跟其後,跑了出來。
“師父,師娘。我們迴來看你們來了”易丹遠遠地看到苗秋雨往穀外跑,連忙加緊跑上前去。
“爹娘,孩兒也迴來看你們了”佑銘跟在後麵,高興地喊道。
“好,太好了,太好了,娘可算把你們盼迴來了。”苗秋雨拉著二人的手,熱淚盈眶。三人緊緊地抱作一團。
理賢上前,見宇文頌先與左劃天二人,連忙問道:“丹兒,請問這兩位是?”
“師父,我來介紹一下吧”說著,易丹指著左劃天介紹道:“這位是歙縣順豐押行的左大俠”
“莫非,閣下就是大刀一出劃青天,歙州左劃天,左大俠?”理賢瞪大眼睛問道。
“豈敢豈敢,在下正是左劃天”左劃天拱手說道。
“左大俠俠名遠播,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理賢讚譽道。
“豈敢豈敢,理賢大俠你才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俠客,在下也仰慕已久”左劃天迴敬道。
“左大俠客氣啦”
“師父,這位是磨刀幫揚州掌部人宇文大俠”易丹指著宇文頌先,繼續向理賢介紹。
理賢聽了這話,連忙轉頭朝宇文頌先上下打量一番,瞪大眼睛說道:“哦是嗎?在下早就聽聞磨刀幫的持法長老宇文大俠,仗義豪爽,義薄雲天。一直以來都沒有機會拜會,沒想到今日僅能在此相遇,實乃在下榮幸”
“哈哈,哈哈,哪裏,哪裏。理賢大俠早就名揚武林了。在下宇文頌先,給理賢大俠行禮了”宇文頌先拱手說道。。
“既然來了,都是朋友。兩位英雄千萬不用客氣”理賢笑道。
“兩位,這是我的師娘”易丹向二人介紹苗秋雨。
“在下苗秋雨,見過兩位英雄”苗秋雨高興地說道。
“好好好,有禮啦!”二人哈哈大笑。
“兩位英雄,這裏風大,若不嫌棄,請先迴寒舍再聊吧”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客氣,這裏幽靜雅致,真乃隱居修身的好歸處,我二人就打擾理賢大俠了”左劃天說道。
“不打擾,不打擾,兩位快快裏邊請吧”說罷,理賢將眾人引入穀中。
在理賢的上虛居內,易丹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理賢、苗秋雨說了個清楚。
“原來你們此次迴來,是上少林化解誤會啊?我就說嘛,天下武林這麽大,你們怎麽會這麽快就跑完了”
“是啊爹,這武林太大了,我們才跑兩三個地方。要是都跑完,還不得跑上兩三年才行啊?”佑銘說道。
“我還以為你倆吃不了苦,提前打道迴穀了呢”苗秋雨說道。
“使命在身,再苦弟子也不怕苦。”易丹堅定地說道。
“孩子,外麵奔波太辛苦,撐不下去就算了,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我們在這裏天天想念你們,時時刻刻都盼著你們早些迴來。”苗秋雨說道。
“師娘,請原諒弟子不孝。等弟子了卻了心願,一定會來常伴你左右。”易丹說道。
“哎,事已至此,我又能說什麽呢”苗秋雨感歎道。
“兩位,這次令徒易姑娘,替我順豐押行、齊雲寺跟少林寺之間,化解了一場誤會,可謂功勞不小。沒想到易姑娘年紀輕輕,就如此有為,實乃師父教導有方。在下更加欽佩與感激二位了”左劃天說道。
“左大俠不必客氣,劣徒沒有給你們帶來什麽麻煩,在下就已經非常感激了”理賢謙虛道。
“理賢大俠謙虛了,令徒一個俠義,一個儒雅,我們都很喜歡。都是兩位教導有功啊”宇文頌先說道。
“客氣客氣了。丹兒,銘兒,我要與兩位貴客聊聊,你們快去燒些水,泡點茶來吧”理賢吩咐道。
“是師父”易丹應允後,拉著佑銘一道走出上虛居。
易丹見上虛居外棗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棗子,於是對佑銘說道:“師弟,我去給摘幾顆棗子泡茶,你去燒水怎麽樣啊?”
“恩好啊師姐,那咱們就分頭行動。你要小心棗樹上的刺,不要紮著手了”佑銘關心道。
“放心吧,這點小事兒,難不倒我”說罷,佑銘直奔上虛居廚房而去。而易丹站在高大的棗樹下,輕輕一躍,飛上了枝頭,揀最大罪紅的棗子摘了幾顆。
“啊…”突然聽見廚房裏,佑銘大喊一聲。
“怎麽了師弟?”易丹趕緊從棗樹上跳下跑去廚房,見佑銘在往門口退,正好撞上易丹。
“師弟你怎麽了?一驚一乍的?”易丹捧著棗子問道。
“師姐,這裏有老鼠啊”佑銘恐懼道。
“這天下的房屋都是土木做的,就算是皇宮也會有老鼠,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呢?”易丹若無其事地說道。
“但是,以前我跟爹住在上虛居,他天天都把這裏整理得幹幹淨淨,從來沒有老鼠啊,為什麽現在會有老鼠了呢?”
易丹聽佑銘這麽一說,於是來到灶台前,見廚台和碗筷都落上了一層灰,於是眯著眼睛笑道:“我知道了,師父已經很久沒在這裏做過飯了”
“啊?你怎麽知道的啊?”佑銘驚奇地問道。
“你笨啊,你看這些碗筷都有灰塵了,證明師父很久都沒有用過這些東西了啊”易丹說道。
“那,那我爹吃什麽啊?”佑銘一本正經地疑問道。
易丹嘻嘻一笑,不作迴答。
“師姐你笑什麽啊?我問你話呢?”佑銘說道。
“傻瓜,你這都看不明白嗎?你爹肯定是搬過去和你娘一起住了啊”易丹眯著眼睛笑道。
佑銘傻傻地說道:“啊?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這裏都有老鼠了,原來是爹很久沒打理了”
“哎,我的好師弟啊,你真是傻得真可愛啊”易丹調侃道。
“這,這有什麽奇怪的?以前咱們在家的時候,爹娘從來沒有住一起過,我哪裏想得到這些嘛”佑銘傻裏傻氣地說道。
“他們是你爹娘,在一起住很正常啊,你連這都想不到,真是笨蛋娘給笨蛋開門,笨蛋到家了,哈哈哈哈”易丹笑著說道。
“哦,我爹娘現在一定是和好了吧?是不是咱們離開了這裏,他們也沒人聊天了,所以就住一起了?”佑銘傻傻地問道。
“你這次倒是挺聰明的嘛,以前咱們住在穀裏,他們要照顧咱們,所以沒有太多在一起的時間。現在咱們離開了,他們才能有單獨在一起相處的機會。”易丹說道。
“恩,那咱們這次咱們早點走吧,不然他們又要分開了”佑銘說道。
“師父和師娘以前是因為怕別人的眼光,現在一切都釋懷了,所以也不會太在意這些了,所以沒關係咯”易丹說道。
“好吧,我明白了,咱們趕緊燒水吧,一會兒他們都等不及了”佑銘說道。
“好啊,但是以後見了老鼠,別再一驚一乍的了?要像個男子漢一樣,你知道嗎?”易丹說道。
“好吧,我知道啦”佑銘抓抓腦袋,尷尬地說道。
不一會兒,佑銘和易丹二人,將熱騰騰的茶水和大棗送到了上虛居堂內。見理賢苗秋雨,和宇文頌先、左劃天二人聊得正歡。
“左大俠,宇文大哥,茶水和大棗來了,請幾位喝一點吧。”易丹端上茶水說道。
理賢聽了易丹這話,連忙製止道:“丹兒,怎能如此沒禮貌?宇文先生是江湖英雄,比你大一輪還多,連我都要尊稱兄弟,你怎能沒大沒小地直唿大哥呢?”
易丹一臉委屈,剛想開口解釋。這時,一旁的宇文頌先連忙說道:“理賢大俠誤會了,是我讓她這麽叫的。我這個人,從來不拘小節。隻要投緣的人,管他男女老少,都是兄弟。我與令徒十分投緣,所以沒有計較這些。都是江湖好兒女,哪管長幼與尊卑”
“哈哈,哈哈,宇文大俠不拘小節,快意江湖,真乃在下欽佩之人也,來,咱們喝茶吧”理賢說道。
佑銘替大家倒上茶水,說道:“是啊爹,宇文先生不但快意江湖,而且還滑稽風趣。孩兒都覺得,倍感親切呢”
“聽宇文大俠的姓氏,應該出自鮮卑複姓,敢問宇文大俠祖居何地啊?”理賢話鋒一轉問道。
“理賢大俠猜得沒錯,在下的祖上,的確可追溯到漠北鮮卑故地”宇文頌先說道。
“這麽說,宇文大俠祖上真鮮卑人了?”理賢眼前一亮。
“是啊,據祖輩們說,我們宇文部,原是漠北草原上的匈奴與東胡鮮卑人混居演化而來。十六國時期,南下融入了漢人之中”宇文頌先說道。
“太好了,在下的祖上,也東胡鮮卑歸化而來,咱們還算是同根同源了”理賢高興地說道。
“是嗎?請問理賢大俠貴姓?”宇文頌先問道。
理賢道:“哦在下原本姓‘元’名‘忠理’,理賢隻是在下的道號”理賢說道。
“真是沒想到,理賢大俠竟是北魏皇族後裔。在下失敬失敬”宇文頌先作揖道。
“哪裏哪裏,都是幾百年前的舊事了,現在早已沒有什麽皇族,咱們都是普通百姓,宇文大俠不必客氣了”理賢說道。
“沒錯,想當年我宇文氏,也是北周皇族。不過早已是過眼煙雲,浮世塵埃了。正應了那句話,隻有千年的百姓,沒有千年的帝王啊”理賢聽了宇文頌先這話,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一旁的佑銘看著理賢,一臉茫然地問道:“爹,你說什麽?原來我不是唐人啊?”
“你怎麽不是唐人啊?你母親是唐人,咱們世代習唐俗、寫唐字、住唐地,行唐禮。但咱們早就已經是唐人”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說得沒錯,想當年先祖宇文泰,曾對胡漢融合做過不少事情。從他那時起,胡漢融合之種,便已生根發芽”宇文頌先說道。
“沒錯,先祖拓跋氏也做過這樣的事。隻是被人蓄意破壞,沒有成功。而宇文公接力將這件事情推下去,也是成果頗豐”理賢說道。
“先父為在下取名‘頌先’,就是寓意讚頌先賢們的智慧。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英明決斷,才有咱們今天,不分胡漢,不分你我,共享天下的融合局麵”
“是啊,咱們真應該好好感謝,那些古聖先賢們”理賢說道。
“爹,據我所知,拓跋部原本是鮮卑人,當初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南侵中原,你爭我奪,血腥殺戮,攪得天下不得安寧。如此殘暴不仁之事,豈是我輩讀書明理之人願意接受?我可不願再當什麽鮮卑人了,我不要姓元,我要改姓”佑銘執拗地說道。
“孩子你多慮了,先輩南下之後,都融入漢人之中,世上早已沒有了鮮卑人。如今不管是姓元,還是姓宇文的人,都是泱泱華夏的一份子了。再說,據算是鮮卑匈奴,那又如何?他們也曾驍勇善戰,英雄蓋世,都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啊”理賢說道。
“爹你說的都是真的嗎?”佑銘疑惑地問道。
“當然是真的了,難道爹還會欺瞞你不成?”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此言差矣,其實還有少量的鮮卑人留存於世的。隻不過他們所在之地,已不再是鮮卑人說了算了。”宇文頌先說道。
“真的嗎?果真還有少量鮮卑人留存於世?請問他們今在何處?”理賢問道。
“據祖輩們講,在遙遠北方的小海一帶,還有少量鮮卑人後裔存在。他們在小海以打漁為生,世代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宇文頌先說道。
“小海?那得是多遠的地方了啊?”佑銘問道。
“從這裏一直往北走,少說也有上萬裏吧”宇文頌先說道。
“書上說,越往北走,天氣就會越冷。上萬裏的話,那得是多苦寒的地方啊?”佑銘說道。
“那裏雖然寒冷,但是倒也不苦。”宇文頌先說道。
“此話怎講啊?”佑銘問道。
“那小海巨大無比,深不可測。有豐富的魚蝦和肥美的草原,足夠他們世世代代,安樂無憂地生活了”宇文頌先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麽迴事。真沒想到,原來我竟是北方胡人”佑銘還在小聲地喋喋不休。
“銘兒,你不是讀過史書嗎?難道不知道這些?”理賢問道。
“我是讀過史書啊,隻知道北方原為匈奴、鮮卑,還有突厥人聚居,原以為那些陳年舊事,與我沒有任何關係,所以都是一目掃過,不加多想。但今天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事情,竟然跟我有著密切關係”佑銘迴答。
“當然了,你看你隻知道讀書,卻不知道思考。曆史發生的事情,跟咱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息息相關。如若不然,古往今來的人們,為何要記錄它呢?”理賢說道。
“是啊,摸著那本史冊上的一條線,不管往上還是往下,都能找到根,找到源。太史公司馬先生,和曆代史官們,的確做了不少好事”宇文頌先說道。
“我明白了,難怪魏征先生曾說過‘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鑒知興衰’”佑銘說道。
“沒錯。想當年,顯赫一時的鮮卑人,先後建立了那麽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可如今僅剩下些散居五湖四海的百姓了”
“宇文先生說的沒錯,就像那輝煌一世的大唐帝國,當初是多麽的光芒萬丈,照耀四海。如今不也都灰飛煙滅,盡歸塵土了嗎?”佑銘說道。
“是啊,繁華一夢,隻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哪比得上我輩江湖兒女,仗劍攜酒,逍遙天下來得自在啊?”左劃天說道。
“不錯不錯,左兄說得對極了。管它什麽江山天下、宏圖霸業,隻不過都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人生得逍遙才是真真切切地活了一場”宇文頌先說罷,三人皆開懷大笑。
而易丹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幾位前輩們談話,沒有作聲。
理賢向屋外天空望去,然後起身說道,“兩位貴客,咱們閑聊了這麽久,還沒吃午飯。走,咱們一起到對麵的清修居吃個午飯吧”
眾人一行出了上虛居大門。易丹和佑銘走在最後麵,她對佑銘使了個眼色,小聲說道:“你看,我猜對了吧,咱們是去清修居吃飯,不是在這裏啊”
“恩,師姐你最聰明了”佑銘誇讚道。
“那還用說嘛,我是誰啊?你師姐啊”易丹得意地說道。
飯後不久,易丹、佑銘二人牽著馬,在清修居外的小溪邊,與二老告別。苗秋雨從屋裏抱出兩件厚衣,對兩個孩子說道:“孩子們,天氣漸漸涼了,把這件羊毛襖帶上,在外麵要好好照顧自己”
易丹接過羊毛襖,苗秋雨幫她理了理頭飾說道:“我知道勸不住你。順從自己的內心,該做的事情就去做吧。不過凡事量力而為,不可逞強,明白嗎?若想家了,就迴來看看我和你師父,方便的時候,也可以捎個信迴來,我們都盼著你們平安的消息”
此刻,易丹的眼淚早已泛濫:“請師父、師娘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照顧好師弟,你們不必為我們擔憂了”
“孩子,盡你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天意不允,你也別太過強求,委屈自己。我和你師娘都是你的父母,我們也盼望你早日歸來,你知道嗎?”理賢說道。
“恩,丹兒明白。也請師父師娘好好保重”易丹哭著說道。
這時,理賢拿出一瓶蟲草九珍丹,說道:“上次在幽州那瓶蟲草九珍丹,應該已經用完了吧?這瓶是滿的,帶在身上吧,行走江湖,這個東西總會有用得上的時候”
“師父,我知道太白山人參已被那大德教獨霸。咱們現在再也製不出蟲草九珍丹了,這些丹藥也更加彌足珍貴了,你們自己也留點吧,以備不時之需”易丹推辭道。
“我需要的時候不多,你們剛開始行走江湖,要多備上點才是。若是能救濟他人,也是一種積德。千萬不可吝嗇,要多結善緣,將來才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幫助你,你明白了嗎?”理賢叮囑道。
“嗯那好,謝謝師父教導,丹兒記住了”易丹說道。
“你們倆在外麵,要好好照顧自己。師父知道,現除了給你這些丹藥,也幫不上你什麽忙了,但是請你記住,我們永遠都站在你身後,是你們堅實的依靠。若飛累了,迴家歇歇腳。”理賢說道。
“是啊孩子,你們若是累了,隨時迴來聚一聚也行啊”苗秋雨說道。
“希望有一天,你能得償所願!但是切記在外麵,不可惹事,不可招搖。要知道江湖險惡,不比在自己家裏。”理賢叮囑道。
“爹你就放心吧,師姐現在的武功,又進步了不少。昨天在少林寺,渡善方丈還親傳了師姐一套,‘少林六淨四空手’我估計現在就算是爹你,恐怕也都不是師姐的對手了”佑銘看著易丹,得意地說道。
“丹兒你聰慧靈巧,能得少林渡善大師的指點,當然是好事。但一定要記住,千萬不可驕傲自負。,越有本事,有修為之人,越是內斂謙虛。要知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再說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兇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可不能仗著有一點武功,就逞能炫耀。師父的話你記住了嗎?”理賢一字一句地叮囑道。
“恩師父放心吧,丹兒一定謹記師父教導,行走江湖絕,不會莽撞任性,驕縱胡來的”易丹答曰。
“恩那就好。還有你銘兒,你要懂得學會照顧你師姐,師姐武功再高,也是個女子。你不要處處都指著師姐來保護你,要學會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是”理賢對佑銘叮囑道。
“好的爹,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照顧師姐,你們就放心好了”佑銘說道。
理賢對左劃天和宇文頌先說道:“還請兩位大俠,多多關照我這兩個孩子,他們雖已乘攆,但心性純善,其實內心都還是兩個孩子。不懂江湖規矩,還請幾位不吝指教才是”
“理賢大俠客氣啦,我看這兩個孩子,十分知書達理,聰明善良,特別是丹兒這丫頭,不但武功高強,還頗具俠義之心。我左劃天闖蕩江湖幾十年,都自歎不如,我看將來可成大器”左劃天止不住讚譽道。
“是啊,我一見他倆,就覺得特別投緣。理賢大俠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的。再說了,孩子大了,就是要讓他們獨自闖一闖。哪能一輩子呆在安樂窩裏,你說是吧?”宇文頌先說道。
“宇文大俠說的沒錯,那就麻煩各位了”理賢說道。
“好的沒關係,那咱們就告辭了,兩位後會有期”
理賢和苗秋雨二人,將易丹眾人送到穀口,依依不舍地看著他們的身影越走越遠,最後消失在茫茫的天際。
眾人辭別少林後,來到少室山下道別。
“阿彌陀佛,這次佛寶重光,一波三折,勞煩左施主一路相助,貧僧多謝左施主,還有各位英雄了”天寧大師說道。
“哪裏,哪裏。左某實在慚愧,這次能找迴佛寶,也算是有驚無險。左某護送失職,還請天寧大師莫要怪罪才是”左劃天說道。
“左施主客氣了,貧僧一行取道徐州,護請佛寶至金陵,恕不陪同至歙州,還望見諒”天寧說道。
“那好,就請眾位大師一路多加保重,多加小心!”左劃天交代道。
“左施主放心,吳王親自派人護送,應該沒什麽問題了。貧僧眾人這就告辭,希望有緣還會再見,阿彌陀佛”說罷,天寧大師率眾僧離去。
“哎,這次總算是有驚無險。申屠老弟,你昨天在少林後殿確實太魯莽了。為何要去挑戰少林方丈大師?這下要我迴去,該如何向令師古道長交代啊?”左劃天對申屠丘說道。
“不管怎麽說,那舍利子的確是在少林找到的。證明我的逼問沒有錯。若不是我苦苦相逼,說不定現在也不會有什麽結果。少林這出苦肉戲,瞞得過你們,可騙不了我申屠丘,哼”申屠丘咬牙切齒地說道。
“申屠老弟。不管怎麽說,以後不可如此魯莽行事了,若是真的傷了少林大師的性命,恐怕左某也難辭其咎了”左劃天說道。
“申屠大俠,昨日在少林多有得罪,還請莫要見怪。”易丹為了緩解尷尬的氛圍,連忙上前說道。
“算啦,都過去了。現在水落石出,東西也找迴來了,就不要說這些了。”申屠丘擺擺手說道。
“多謝申屠大俠寬宏大量”易丹隻好賠禮道。
這時,左劃天轉過身,對宇文頌先說道:“宇文老弟,這次也辛苦你們了!左某日後定當親赴揚州,登門拜謝”
“左兄哪裏話,小弟這次也沒能幫上什麽忙,真是慚愧。不過我這位小妹,倒是幫到了左兄。你要感謝德哈,就感謝她吧”宇文頌先指著易丹說道。
“沒錯,應該感謝易姑娘才是。若不是你相助,這件事還不知道會怎麽收場,左某在這裏,謝過了!”說著,左劃天便向易丹拜謝。
“左大俠客氣啦,其實我也沒有做什麽,隻是碰巧遇上了而已”易丹說道。
“不管怎麽說,你幫了我順豐押行一個大忙。替我順豐押行挽迴了百年聲譽,這份恩情,我左劃天一定永遠銘記在心。”左劃天說道。
“沒錯,那渡善大師說得對,善有善報。像妹子你這麽善良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渡善大師親傳的少林武功,真是可喜可賀啊”宇文頌先說道。
“是啊師姐,你又學得了一門少林武功。要是爹娘他們知道了,肯定會很開心的。”一旁的佑銘說道。
易丹聽了師弟這話,立馬想起了什麽。於是對另外幾人說道:“對了,在下的師父師娘就住在離這裏不遠的一個山穀。在下也很久沒又見他們了,想迴去看望一下他們,不知道左大俠和宇文大哥可否願意一同前往?”
“好啊,既然來了嵩山,那我也一同去拜會一下理賢大俠”宇文頌先說道。
“早就聽聞理賢大俠,行俠仗義,鋤惡扶弱。還教出了易姑娘你這麽一個俠肝義膽的徒弟,今天既然來到這裏,左某一定要去拜訪一下才是”左劃天說道。
“好啊,既然都來了,那在下也一道去拜會拜會這位理賢大俠唄?”申屠丘說道。
易丹看了看申屠丘,冷冷地說道:“我靈犀穀不歡迎那些心術不正之人”
“易姑娘,申屠老弟也是為了左某的事著急,所以才有所衝動,他本是一片好意,請不要見怪”左劃天趕忙向易丹解釋賠禮。
“左大俠,這不是衝不衝動的問題,某人自以為是,妄圖挑戰少林。我看想挑起武林紛爭的人,恐怕就是那些心術不正的人吧?”易丹話裏帶刺,指責申屠丘。
“你指桑罵槐地說誰想挑起武林紛爭呢?哼,不去就不去,一個破山穀,有什麽了不起?好心當做驢肝肺,我迴黃山便是。”說罷,申屠丘轉身欲走。
“申屠老弟莫生氣,既然易姑娘不想太多人打擾,那就請申屠老弟與順豐押行的弟子們先迴歙縣吧?我們隨後就到”左劃天拉住申屠丘說道。
“那好,在下先行告辭了”說罷,申屠丘轉身朝東奔去。
“師父,易姑娘,那我就先行迴去了,你們也早些迴來了”那宋暉盯著易丹的眼睛說道。
左劃天與宇文頌先二人,在易丹與佑銘的帶領下,沿著嵩山腳下一直往西走,大約一個時辰後,便來到靈犀穀口。
此時,清修居外的亭子裏,苗秋雨拿著佑銘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布玩偶,坐在凳子上思念著兩個孩子。自從易丹和佑銘離開靈犀穀後,苗秋雨天天為兩個孩子的安危擔憂,牽腸掛肚。雖然上次理賢從洞庭湖帶迴了消息,可是作為母親,哪能不擔憂自己的孩子?她天天坐在亭子裏望著穀口,多麽盼望倆孩子能早日迴來。
這時,理賢身背一寶劍,手提野兔從山上下來。
“師妹,又在這裏思念兩個孩子了啊?”理賢問道。
“是啊,兩個孩子都出去好幾個月了,不知道現在在什麽地方,過得好不好?這馬上天氣已經轉涼了,不知他們會不會知道多穿點衣服?哎…”苗秋雨轉頭,憂傷地眼神望著理賢。
“師妹,我早跟你說了,孩子長大了,就該出去鍛煉,鍛煉,哪能一輩子呆在安樂窩裏?再說了,我上次不是去看過他們嘛,離開了咱們,他們不一樣也都很好嘛。而且丹兒的武功大有長進,我相信他們能夠照顧好彼此的,你就放心吧”理賢說道。
“話雖如此,但兒行千裏母擔憂。你不是做母親的人,當然不懂一個母親的心情了。”苗秋雨說道。
“我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咱們家銘兒的性格,我最了解。他乖巧懂事,老實善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你放心吧”理賢說道。
“師兄,你說這次兩個孩子出去,會不會產生感情啊?他們要是能在一起的話,我這樁心事倒算是了了。”苗秋雨問道。
“感情這種事,要順其自然,不能強求。若真的有,你阻也阻止不了。若真的沒有,你強拽硬拉也沒什麽用。就像咱們當年一樣,不是一樣沒人把咱們分開嗎?”說到這裏,理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人家在說孩子們呢,誰又跟你扯當年了?”苗秋雨甜蜜地責備道。
理賢溫柔地說道:“咱們當年就是這樣,彼此心裏有對方,無論是誰都無法拆散咱們,難道不是嗎?”理賢反問道。
“誰跟你說這些沒正經的,我在想念兩個孩子呢”苗秋雨白了理賢一眼。
“你既然這麽想孩子,不如咱們就再生一個吧?”理賢向苗秋雨靠了靠,摟著她的肩膀說道。
“你又開始沒正沒經了,都這麽大年紀了,還生啥孩子?”苗秋雨一把推開理賢。
兩人聊得正高興。突然隱隱約約聽到佑銘唿喊:“爹,娘,我們迴來啦”
苗秋雨楞了一下問道:“師兄,我好像聽到銘兒的聲音,我是不是又幻聽了?”
“爹,娘,我們迴來啦”佑銘的唿喊再次傳來。
理賢喜出望外,瞪大眼睛說道:“沒錯,不是幻聽,我也聽見了。的確是銘兒的聲音”
“師父,師娘,我們迴來啦,你們在不在啊?”易丹又接著喊道。
“沒錯,是他們的聲音,是兩個孩子迴來了”理賢說道。
“真的嗎?我不是在做夢吧?”說罷,苗秋雨朝穀口大聲迴應道:“丹兒,銘兒,我們在這兒呢…”一邊喊,一邊朝穀口跑去。
理賢緊跟其後,跑了出來。
“師父,師娘。我們迴來看你們來了”易丹遠遠地看到苗秋雨往穀外跑,連忙加緊跑上前去。
“爹娘,孩兒也迴來看你們了”佑銘跟在後麵,高興地喊道。
“好,太好了,太好了,娘可算把你們盼迴來了。”苗秋雨拉著二人的手,熱淚盈眶。三人緊緊地抱作一團。
理賢上前,見宇文頌先與左劃天二人,連忙問道:“丹兒,請問這兩位是?”
“師父,我來介紹一下吧”說著,易丹指著左劃天介紹道:“這位是歙縣順豐押行的左大俠”
“莫非,閣下就是大刀一出劃青天,歙州左劃天,左大俠?”理賢瞪大眼睛問道。
“豈敢豈敢,在下正是左劃天”左劃天拱手說道。
“左大俠俠名遠播,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理賢讚譽道。
“豈敢豈敢,理賢大俠你才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俠客,在下也仰慕已久”左劃天迴敬道。
“左大俠客氣啦”
“師父,這位是磨刀幫揚州掌部人宇文大俠”易丹指著宇文頌先,繼續向理賢介紹。
理賢聽了這話,連忙轉頭朝宇文頌先上下打量一番,瞪大眼睛說道:“哦是嗎?在下早就聽聞磨刀幫的持法長老宇文大俠,仗義豪爽,義薄雲天。一直以來都沒有機會拜會,沒想到今日僅能在此相遇,實乃在下榮幸”
“哈哈,哈哈,哪裏,哪裏。理賢大俠早就名揚武林了。在下宇文頌先,給理賢大俠行禮了”宇文頌先拱手說道。。
“既然來了,都是朋友。兩位英雄千萬不用客氣”理賢笑道。
“兩位,這是我的師娘”易丹向二人介紹苗秋雨。
“在下苗秋雨,見過兩位英雄”苗秋雨高興地說道。
“好好好,有禮啦!”二人哈哈大笑。
“兩位英雄,這裏風大,若不嫌棄,請先迴寒舍再聊吧”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客氣,這裏幽靜雅致,真乃隱居修身的好歸處,我二人就打擾理賢大俠了”左劃天說道。
“不打擾,不打擾,兩位快快裏邊請吧”說罷,理賢將眾人引入穀中。
在理賢的上虛居內,易丹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理賢、苗秋雨說了個清楚。
“原來你們此次迴來,是上少林化解誤會啊?我就說嘛,天下武林這麽大,你們怎麽會這麽快就跑完了”
“是啊爹,這武林太大了,我們才跑兩三個地方。要是都跑完,還不得跑上兩三年才行啊?”佑銘說道。
“我還以為你倆吃不了苦,提前打道迴穀了呢”苗秋雨說道。
“使命在身,再苦弟子也不怕苦。”易丹堅定地說道。
“孩子,外麵奔波太辛苦,撐不下去就算了,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我們在這裏天天想念你們,時時刻刻都盼著你們早些迴來。”苗秋雨說道。
“師娘,請原諒弟子不孝。等弟子了卻了心願,一定會來常伴你左右。”易丹說道。
“哎,事已至此,我又能說什麽呢”苗秋雨感歎道。
“兩位,這次令徒易姑娘,替我順豐押行、齊雲寺跟少林寺之間,化解了一場誤會,可謂功勞不小。沒想到易姑娘年紀輕輕,就如此有為,實乃師父教導有方。在下更加欽佩與感激二位了”左劃天說道。
“左大俠不必客氣,劣徒沒有給你們帶來什麽麻煩,在下就已經非常感激了”理賢謙虛道。
“理賢大俠謙虛了,令徒一個俠義,一個儒雅,我們都很喜歡。都是兩位教導有功啊”宇文頌先說道。
“客氣客氣了。丹兒,銘兒,我要與兩位貴客聊聊,你們快去燒些水,泡點茶來吧”理賢吩咐道。
“是師父”易丹應允後,拉著佑銘一道走出上虛居。
易丹見上虛居外棗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棗子,於是對佑銘說道:“師弟,我去給摘幾顆棗子泡茶,你去燒水怎麽樣啊?”
“恩好啊師姐,那咱們就分頭行動。你要小心棗樹上的刺,不要紮著手了”佑銘關心道。
“放心吧,這點小事兒,難不倒我”說罷,佑銘直奔上虛居廚房而去。而易丹站在高大的棗樹下,輕輕一躍,飛上了枝頭,揀最大罪紅的棗子摘了幾顆。
“啊…”突然聽見廚房裏,佑銘大喊一聲。
“怎麽了師弟?”易丹趕緊從棗樹上跳下跑去廚房,見佑銘在往門口退,正好撞上易丹。
“師弟你怎麽了?一驚一乍的?”易丹捧著棗子問道。
“師姐,這裏有老鼠啊”佑銘恐懼道。
“這天下的房屋都是土木做的,就算是皇宮也會有老鼠,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呢?”易丹若無其事地說道。
“但是,以前我跟爹住在上虛居,他天天都把這裏整理得幹幹淨淨,從來沒有老鼠啊,為什麽現在會有老鼠了呢?”
易丹聽佑銘這麽一說,於是來到灶台前,見廚台和碗筷都落上了一層灰,於是眯著眼睛笑道:“我知道了,師父已經很久沒在這裏做過飯了”
“啊?你怎麽知道的啊?”佑銘驚奇地問道。
“你笨啊,你看這些碗筷都有灰塵了,證明師父很久都沒有用過這些東西了啊”易丹說道。
“那,那我爹吃什麽啊?”佑銘一本正經地疑問道。
易丹嘻嘻一笑,不作迴答。
“師姐你笑什麽啊?我問你話呢?”佑銘說道。
“傻瓜,你這都看不明白嗎?你爹肯定是搬過去和你娘一起住了啊”易丹眯著眼睛笑道。
佑銘傻傻地說道:“啊?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這裏都有老鼠了,原來是爹很久沒打理了”
“哎,我的好師弟啊,你真是傻得真可愛啊”易丹調侃道。
“這,這有什麽奇怪的?以前咱們在家的時候,爹娘從來沒有住一起過,我哪裏想得到這些嘛”佑銘傻裏傻氣地說道。
“他們是你爹娘,在一起住很正常啊,你連這都想不到,真是笨蛋娘給笨蛋開門,笨蛋到家了,哈哈哈哈”易丹笑著說道。
“哦,我爹娘現在一定是和好了吧?是不是咱們離開了這裏,他們也沒人聊天了,所以就住一起了?”佑銘傻傻地問道。
“你這次倒是挺聰明的嘛,以前咱們住在穀裏,他們要照顧咱們,所以沒有太多在一起的時間。現在咱們離開了,他們才能有單獨在一起相處的機會。”易丹說道。
“恩,那咱們這次咱們早點走吧,不然他們又要分開了”佑銘說道。
“師父和師娘以前是因為怕別人的眼光,現在一切都釋懷了,所以也不會太在意這些了,所以沒關係咯”易丹說道。
“好吧,我明白了,咱們趕緊燒水吧,一會兒他們都等不及了”佑銘說道。
“好啊,但是以後見了老鼠,別再一驚一乍的了?要像個男子漢一樣,你知道嗎?”易丹說道。
“好吧,我知道啦”佑銘抓抓腦袋,尷尬地說道。
不一會兒,佑銘和易丹二人,將熱騰騰的茶水和大棗送到了上虛居堂內。見理賢苗秋雨,和宇文頌先、左劃天二人聊得正歡。
“左大俠,宇文大哥,茶水和大棗來了,請幾位喝一點吧。”易丹端上茶水說道。
理賢聽了易丹這話,連忙製止道:“丹兒,怎能如此沒禮貌?宇文先生是江湖英雄,比你大一輪還多,連我都要尊稱兄弟,你怎能沒大沒小地直唿大哥呢?”
易丹一臉委屈,剛想開口解釋。這時,一旁的宇文頌先連忙說道:“理賢大俠誤會了,是我讓她這麽叫的。我這個人,從來不拘小節。隻要投緣的人,管他男女老少,都是兄弟。我與令徒十分投緣,所以沒有計較這些。都是江湖好兒女,哪管長幼與尊卑”
“哈哈,哈哈,宇文大俠不拘小節,快意江湖,真乃在下欽佩之人也,來,咱們喝茶吧”理賢說道。
佑銘替大家倒上茶水,說道:“是啊爹,宇文先生不但快意江湖,而且還滑稽風趣。孩兒都覺得,倍感親切呢”
“聽宇文大俠的姓氏,應該出自鮮卑複姓,敢問宇文大俠祖居何地啊?”理賢話鋒一轉問道。
“理賢大俠猜得沒錯,在下的祖上,的確可追溯到漠北鮮卑故地”宇文頌先說道。
“這麽說,宇文大俠祖上真鮮卑人了?”理賢眼前一亮。
“是啊,據祖輩們說,我們宇文部,原是漠北草原上的匈奴與東胡鮮卑人混居演化而來。十六國時期,南下融入了漢人之中”宇文頌先說道。
“太好了,在下的祖上,也東胡鮮卑歸化而來,咱們還算是同根同源了”理賢高興地說道。
“是嗎?請問理賢大俠貴姓?”宇文頌先問道。
理賢道:“哦在下原本姓‘元’名‘忠理’,理賢隻是在下的道號”理賢說道。
“真是沒想到,理賢大俠竟是北魏皇族後裔。在下失敬失敬”宇文頌先作揖道。
“哪裏哪裏,都是幾百年前的舊事了,現在早已沒有什麽皇族,咱們都是普通百姓,宇文大俠不必客氣了”理賢說道。
“沒錯,想當年我宇文氏,也是北周皇族。不過早已是過眼煙雲,浮世塵埃了。正應了那句話,隻有千年的百姓,沒有千年的帝王啊”理賢聽了宇文頌先這話,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一旁的佑銘看著理賢,一臉茫然地問道:“爹,你說什麽?原來我不是唐人啊?”
“你怎麽不是唐人啊?你母親是唐人,咱們世代習唐俗、寫唐字、住唐地,行唐禮。但咱們早就已經是唐人”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說得沒錯,想當年先祖宇文泰,曾對胡漢融合做過不少事情。從他那時起,胡漢融合之種,便已生根發芽”宇文頌先說道。
“沒錯,先祖拓跋氏也做過這樣的事。隻是被人蓄意破壞,沒有成功。而宇文公接力將這件事情推下去,也是成果頗豐”理賢說道。
“先父為在下取名‘頌先’,就是寓意讚頌先賢們的智慧。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英明決斷,才有咱們今天,不分胡漢,不分你我,共享天下的融合局麵”
“是啊,咱們真應該好好感謝,那些古聖先賢們”理賢說道。
“爹,據我所知,拓跋部原本是鮮卑人,當初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南侵中原,你爭我奪,血腥殺戮,攪得天下不得安寧。如此殘暴不仁之事,豈是我輩讀書明理之人願意接受?我可不願再當什麽鮮卑人了,我不要姓元,我要改姓”佑銘執拗地說道。
“孩子你多慮了,先輩南下之後,都融入漢人之中,世上早已沒有了鮮卑人。如今不管是姓元,還是姓宇文的人,都是泱泱華夏的一份子了。再說,據算是鮮卑匈奴,那又如何?他們也曾驍勇善戰,英雄蓋世,都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啊”理賢說道。
“爹你說的都是真的嗎?”佑銘疑惑地問道。
“當然是真的了,難道爹還會欺瞞你不成?”理賢說道。
“理賢大俠此言差矣,其實還有少量的鮮卑人留存於世的。隻不過他們所在之地,已不再是鮮卑人說了算了。”宇文頌先說道。
“真的嗎?果真還有少量鮮卑人留存於世?請問他們今在何處?”理賢問道。
“據祖輩們講,在遙遠北方的小海一帶,還有少量鮮卑人後裔存在。他們在小海以打漁為生,世代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宇文頌先說道。
“小海?那得是多遠的地方了啊?”佑銘問道。
“從這裏一直往北走,少說也有上萬裏吧”宇文頌先說道。
“書上說,越往北走,天氣就會越冷。上萬裏的話,那得是多苦寒的地方啊?”佑銘說道。
“那裏雖然寒冷,但是倒也不苦。”宇文頌先說道。
“此話怎講啊?”佑銘問道。
“那小海巨大無比,深不可測。有豐富的魚蝦和肥美的草原,足夠他們世世代代,安樂無憂地生活了”宇文頌先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麽迴事。真沒想到,原來我竟是北方胡人”佑銘還在小聲地喋喋不休。
“銘兒,你不是讀過史書嗎?難道不知道這些?”理賢問道。
“我是讀過史書啊,隻知道北方原為匈奴、鮮卑,還有突厥人聚居,原以為那些陳年舊事,與我沒有任何關係,所以都是一目掃過,不加多想。但今天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事情,竟然跟我有著密切關係”佑銘迴答。
“當然了,你看你隻知道讀書,卻不知道思考。曆史發生的事情,跟咱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息息相關。如若不然,古往今來的人們,為何要記錄它呢?”理賢說道。
“是啊,摸著那本史冊上的一條線,不管往上還是往下,都能找到根,找到源。太史公司馬先生,和曆代史官們,的確做了不少好事”宇文頌先說道。
“我明白了,難怪魏征先生曾說過‘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鑒知興衰’”佑銘說道。
“沒錯。想當年,顯赫一時的鮮卑人,先後建立了那麽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可如今僅剩下些散居五湖四海的百姓了”
“宇文先生說的沒錯,就像那輝煌一世的大唐帝國,當初是多麽的光芒萬丈,照耀四海。如今不也都灰飛煙滅,盡歸塵土了嗎?”佑銘說道。
“是啊,繁華一夢,隻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哪比得上我輩江湖兒女,仗劍攜酒,逍遙天下來得自在啊?”左劃天說道。
“不錯不錯,左兄說得對極了。管它什麽江山天下、宏圖霸業,隻不過都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人生得逍遙才是真真切切地活了一場”宇文頌先說罷,三人皆開懷大笑。
而易丹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幾位前輩們談話,沒有作聲。
理賢向屋外天空望去,然後起身說道,“兩位貴客,咱們閑聊了這麽久,還沒吃午飯。走,咱們一起到對麵的清修居吃個午飯吧”
眾人一行出了上虛居大門。易丹和佑銘走在最後麵,她對佑銘使了個眼色,小聲說道:“你看,我猜對了吧,咱們是去清修居吃飯,不是在這裏啊”
“恩,師姐你最聰明了”佑銘誇讚道。
“那還用說嘛,我是誰啊?你師姐啊”易丹得意地說道。
飯後不久,易丹、佑銘二人牽著馬,在清修居外的小溪邊,與二老告別。苗秋雨從屋裏抱出兩件厚衣,對兩個孩子說道:“孩子們,天氣漸漸涼了,把這件羊毛襖帶上,在外麵要好好照顧自己”
易丹接過羊毛襖,苗秋雨幫她理了理頭飾說道:“我知道勸不住你。順從自己的內心,該做的事情就去做吧。不過凡事量力而為,不可逞強,明白嗎?若想家了,就迴來看看我和你師父,方便的時候,也可以捎個信迴來,我們都盼著你們平安的消息”
此刻,易丹的眼淚早已泛濫:“請師父、師娘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照顧好師弟,你們不必為我們擔憂了”
“孩子,盡你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天意不允,你也別太過強求,委屈自己。我和你師娘都是你的父母,我們也盼望你早日歸來,你知道嗎?”理賢說道。
“恩,丹兒明白。也請師父師娘好好保重”易丹哭著說道。
這時,理賢拿出一瓶蟲草九珍丹,說道:“上次在幽州那瓶蟲草九珍丹,應該已經用完了吧?這瓶是滿的,帶在身上吧,行走江湖,這個東西總會有用得上的時候”
“師父,我知道太白山人參已被那大德教獨霸。咱們現在再也製不出蟲草九珍丹了,這些丹藥也更加彌足珍貴了,你們自己也留點吧,以備不時之需”易丹推辭道。
“我需要的時候不多,你們剛開始行走江湖,要多備上點才是。若是能救濟他人,也是一種積德。千萬不可吝嗇,要多結善緣,將來才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幫助你,你明白了嗎?”理賢叮囑道。
“嗯那好,謝謝師父教導,丹兒記住了”易丹說道。
“你們倆在外麵,要好好照顧自己。師父知道,現除了給你這些丹藥,也幫不上你什麽忙了,但是請你記住,我們永遠都站在你身後,是你們堅實的依靠。若飛累了,迴家歇歇腳。”理賢說道。
“是啊孩子,你們若是累了,隨時迴來聚一聚也行啊”苗秋雨說道。
“希望有一天,你能得償所願!但是切記在外麵,不可惹事,不可招搖。要知道江湖險惡,不比在自己家裏。”理賢叮囑道。
“爹你就放心吧,師姐現在的武功,又進步了不少。昨天在少林寺,渡善方丈還親傳了師姐一套,‘少林六淨四空手’我估計現在就算是爹你,恐怕也都不是師姐的對手了”佑銘看著易丹,得意地說道。
“丹兒你聰慧靈巧,能得少林渡善大師的指點,當然是好事。但一定要記住,千萬不可驕傲自負。,越有本事,有修為之人,越是內斂謙虛。要知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再說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兇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可不能仗著有一點武功,就逞能炫耀。師父的話你記住了嗎?”理賢一字一句地叮囑道。
“恩師父放心吧,丹兒一定謹記師父教導,行走江湖絕,不會莽撞任性,驕縱胡來的”易丹答曰。
“恩那就好。還有你銘兒,你要懂得學會照顧你師姐,師姐武功再高,也是個女子。你不要處處都指著師姐來保護你,要學會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是”理賢對佑銘叮囑道。
“好的爹,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照顧師姐,你們就放心好了”佑銘說道。
理賢對左劃天和宇文頌先說道:“還請兩位大俠,多多關照我這兩個孩子,他們雖已乘攆,但心性純善,其實內心都還是兩個孩子。不懂江湖規矩,還請幾位不吝指教才是”
“理賢大俠客氣啦,我看這兩個孩子,十分知書達理,聰明善良,特別是丹兒這丫頭,不但武功高強,還頗具俠義之心。我左劃天闖蕩江湖幾十年,都自歎不如,我看將來可成大器”左劃天止不住讚譽道。
“是啊,我一見他倆,就覺得特別投緣。理賢大俠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的。再說了,孩子大了,就是要讓他們獨自闖一闖。哪能一輩子呆在安樂窩裏,你說是吧?”宇文頌先說道。
“宇文大俠說的沒錯,那就麻煩各位了”理賢說道。
“好的沒關係,那咱們就告辭了,兩位後會有期”
理賢和苗秋雨二人,將易丹眾人送到穀口,依依不舍地看著他們的身影越走越遠,最後消失在茫茫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