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時光飛逝,又過了兩年。易丹已經是一個二十歲的大姑娘了,依然天天跟師弟在靈犀穀練功、讀書,過著悠閑快樂的愜意日子。


    這天,一個江湖信使來到靈犀穀,在上虛居找到了理賢後,問道:“請問是上修派的理賢大俠嗎?”


    理賢走出門來,疑惑地說道:“不敢,在下已離開上修派多年,請問閣下是哪位?”


    “在下是磨刀幫,幽州總部的弟子,奉了總部持德長老之命,特來嵩山給理賢大俠送英雄帖”那信差說道。


    “請貴幫有何事?”理賢問道。


    “磨刀幫幽州總部,於今年五月初五在幽州永義山莊,召開武林大會。屆時,磨刀幫有重要消息要向天下英雄公布,還請理賢大俠一定前來捧場”說罷,那信差雙手恭敬地拜上一張請帖。


    理賢雙手恭敬地接過英雄帖後,說道:“好的,請迴去幫我迴複賀長老,在下一定準時參加”


    “那好,在下還要去別家送請帖,就先行告辭了”


    “恩好,勞煩了,恕不遠送”


    信使離開後,理賢便在屋子裏整理行裝,準備接下來趕往幽州,赴磨刀幫的武林大會。


    這時,聽聞此事的易丹,蹦蹦跳跳地來到上虛居,找道理賢。易丹地進屋後,便好奇地問道:“師父啊,我聽師娘說你要去幽州參加什麽武林大會了,是不是真的?”


    理賢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道:“是啊,磨刀幫五月初五召開武林大會,天下武林人士都要去參加”


    “什麽磨刀幫啊?是魔鬼的‘魔’嗎?”易丹問道。


    “當然不是了,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磨’”理賢解釋道。


    “那這個磨刀幫是幹什麽的啊?”易丹好奇地追問道。


    理賢一邊紮包袱,一邊說道:“磨刀幫是武林第一大幫派,總部在幽州,幫眾遍布天下,他們以走街串巷,替人磨剪子、磨刀,還有打鐵、鑄劍的手藝,為生存基礎,刺探敵情、行俠仗義,為中原武林和大唐天下,掃清潛在的障礙和威脅”


    “啊?原來街上那些吆喝磨剪子磨刀的人,都是磨刀幫的人啊?我之前在附近的鎮子上也見到過這樣的人,我看他們穿得破破爛爛的,還以為是乞丐呢”易丹一臉驚訝地說道。


    “他們當然不是乞丐啦,乞丐好吃懶做,隻知道向人伸手要錢,怎麽可能承擔起天下的責任?不過街頭磨刀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磨刀幫的,他們有一套嚴格的區分方法,外人很難混進去的”理賢說道。


    “哦,原來如此,看來真是低估他們了,好像我聽師娘也說起過。師父剛才你說,這磨刀幫是為大唐天下掃清障礙,可大唐不是已經滅亡十幾年了嗎?現在天下已經叫‘大梁’了啊”


    “這件事說來話長,以後我慢慢告訴你”理賢想用三言兩語打發易丹。


    “哦,好吧,師父,我聽師弟說,好像以前很多皇帝都是不允許民間習武的,大家隻是偷偷在練而已。為什麽現在,江湖上突然就出現了這麽多武功門派呢?而且像這個什麽磨刀幫,竟然還如此張揚,自稱什麽天下第一大幫,難道就不怕朝廷找他們麻煩啊?”


    “沒錯,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怕民間習武之人太多,會造反作亂、難以控製,所以幹脆都禁止了民間習武。但自從少林僧兵,助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奪得天下以後,大唐便慢慢開始默許了民間習武,但也不能太張揚,所以武林各派都暗中潛伏,沒有露出水麵。直到安史之亂以後,武林各派助朝廷平亂,各路藩鎮也都需要武藝高強之人助陣,所以才慢慢地放開了禁令。不過,這磨刀幫原本不屬於江湖幫派,自然也就不受這些規則的約束”


    “哦?那這磨刀幫是何來曆啊?竟然有這麽大的能耐,還自稱天下第一大幫,請師父給我講講吧”易丹一臉好奇地望著理賢,盼望他能講更多。


    理賢放下手中的包袱,說道:“既然你這麽好奇想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吧”


    “好好好,多謝師父了”易丹點點頭,坐下來,倒了一杯茶,遞給理賢,然後說道:“師父,請喝口水再說吧”


    理賢接過茶杯,喝了一口。接著,又開始繪聲繪色地給講了起來:“這磨刀幫可是大有來曆的。大唐初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統天下、安定四海,被億兆黎民共同尊奉為:天可汗。大唐的疆域南繼交趾、北抵陰山,不但如此,還和親吐蕃、光複西域,一舉恢複了漢武大帝時期的強盛。而唯有遼東,被高句麗阻擋一直不能統一”


    “高句麗?是不是師弟跟我說過的那個,讓隋煬帝亡了國,讓唐太宗送了命的高句麗?”易丹插話問道。


    “沒錯,就是這個高句麗。不過,遼東本是:漢四郡所在,舊中國所有。太宗皇帝立誌一定要收複四郡,天下才算圓滿。為此,他特地組建了一支絕密的軍情搜集隊,喚作‘聽風堂’,設在幽州,專門打探遼東的軍情。這就是磨刀幫的前身”


    易丹驚訝地說道:“聽風堂?這個我倒是聽說過,據說聽風堂幾百年來英雄輩出,原來磨刀幫的前身,竟然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聽風堂啊?”


    “是啊,太宗皇帝設立聽風堂的深謀遠略,在他去世後沒多久,便得到了豐厚的迴報,後來聽風堂搜集消息,為唐高宗李治平定高句麗,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統一整個大東北,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麽說來,這個聽風堂的確很了不起。不過,既然這聽風堂原本隻是設在幽州,為什麽現在又成為了遍布天下的磨刀幫了呢?”易丹追問道。


    “那是因為,曾經武後當政時期,一心想要登基稱帝,但在朝堂和民間,都有許多反對的聲音”


    “為什麽他們要反對她呢?”易丹打斷道。


    “因為武後是女人啊”理賢解釋道。


    “女人又怎麽啦?女人就不能當皇帝嗎?”易丹疑惑問道。


    “這世界是男人的天下,女人當然不能當皇帝了”理賢淡淡地說道。


    “我覺得,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隻有才能的話,都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啊”易丹不解地說道。


    “你這丫頭,想法倒是跟別人不一樣,可世上多數人不會像你這樣想,大家都認為,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男主外、女主內才是天道。而皇帝是天子,所以女人是不能染指皇權”理賢說道。


    “這種說法太荒謬了吧?我覺得隻要有才能,皇帝是男人或者是女人又有什麽關係呢?他們費盡心機,阻礙武後,最後那武後,不也一樣當了皇帝嗎?”易丹說道。


    “是啊,不過她的皇位來得,很是艱難。她為了掃清阻礙自己登基的障礙,除了不擇手段任用酷吏,替她殺那些反對的人之外,還設立銅匭,讓官員相互揭露、告發。最後她還將聽風堂這個秘密機構,悄悄地遍設全國,為她搜集各地官員和民間百姓的心聲,所以從那時起,聽風堂便是一個遍及天下的機構了。”


    “果有其事?那為何不見史書記載呢?”易丹疑惑地問道。


    “聽風堂是絕密機構,隻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所以上至朝堂的史官,下至民間的百姓,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不入史冊”理賢解釋道。


    “哦,我明白了”


    易丹聚精會神地聽師父講著。見師父說得嗓子有些幹了,於是又倒上一杯水,看著理賢的眼睛,問道:“師父,那後來呢?”


    理賢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後來安史之亂,天下破碎、諸侯割據,破敗不堪的大唐朝廷,再也沒有能力繼續有效地控製聽風堂了,聽風堂也就漸漸脫離了朝廷,成為一個半朝廷,半江湖的武林幫派。因為他們是以磨刀打鐵為營生,自給自足,所以江湖上都戲稱他們為磨刀幫,但是他們依然除暴安良、為國分憂”


    “他們如此盡心盡力保家衛國,還不用朝廷供給,真乃大義也”易丹感歎地說道。


    “是啊,其實在先秦時期,許多貴族都是自備車、自備錢糧兵馬,上陣打仗,那種以國是為己任的氣節,後世都不多見了,咱們武林中人,多以先秦的俠士們為榜樣,所以才有如此豪情”理賢說道。


    “原來如此,那現在大唐滅亡了,那聽風堂是不是幹脆就脫離了朝廷,徹底變成了一個江湖幫派了啊?”易丹問道。


    “是啊,朱溫篡唐之後,聽風堂毅然決斷和朱梁撇清關係,從此徹底脫離了朝廷控製,不再稱為‘聽風堂’而是幹脆順應江湖朋友送予的那個玩笑稱唿,正式改名為磨刀幫了”理賢說道。


    “那照師父你這麽說,這磨刀幫不但來曆大,而且還很謙遜、誠懇,尊重江湖朋友的意見”易丹說道。


    “是啊,其實如今天下武林之中,有很多門派的創立人,都曾是聽風堂的弟子。就連安南交趾的‘交武堂’,也是前些年從聽風堂分出去的。所以聽風堂在天下武林之中,有一唿百應的力量。雖然他們改名‘磨刀幫’還沒多久,但也是大家公認的天下第一大幫了”理賢說道。


    “哦,我今天終於明白了,原來天下第一大幫就是大名鼎鼎的聽風堂演變來的,難怪他們有如此大的氣魄了”易丹點著頭說道。


    “不過,近些年聽風堂出現了內訌,分為南北兩個派係。前幾年,老堂主秦正翱突然去世了,把位置傳給了一個叫做歐陽予承的年輕人,歐陽予承也做了磨刀幫改名之後的,第一任幫主”理賢說道。


    “歐陽予承?是不是師父你說過的那位,前幾年剛登上《止戈名譜》武功錄裏麵第一名的,那個歐陽予承?”易丹驚喜地問道。


    “沒錯,就是這位歐陽幫主,聽聞他年紀二十七八,英俊瀟灑、英雄了得,一手磨刀幫絕技刀鋒掌,能徒手隔空砍斷大樹,所以刀鋒掌,又被稱作天下第一掌”理賢說道。


    易丹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眼神,說道:“真的嗎?世上竟有如此厲害的武功?看來這磨刀幫真是太讓人期待,要是能見上一麵這個歐陽幫主該多好啊”


    “前幾年,磨刀幫的的力量,已經南遷到了廣州,歐陽幫主也在廣州”理賢說道。


    “這磨刀幫的主要力量,為何會在廣州呢?是因為內鬥輸了,所以逃到廣州的嗎?”易丹問道。


    “當然不是了,聽風堂以幽州為總部,以廣州為副總部已經三十多年了,內鬥隻是近十來年的事情”理賢解釋道。


    “那為何他們會遷到廣州,那麽偏僻的地方呢?我聽師弟講,書上說過,嶺南蠻荒煙瘴,那裏的人與鳥獸為伍,連衣服都不穿,是這樣的嗎?”易丹好奇地問道。


    “這些都是不了解的人,胡亂編造的偏見直言。你看你隻知道練功,對外界的事情卻知之甚少了吧”理賢說道。


    “師父,你也從來都沒有帶我離開過靈犀穀,我對外麵的世界當然不了解了,不過師父你可以跟我講講啊”


    “廣州,乃大唐非常重要的海上貨貿大港,繁華富庶、熱鬧非凡,那裏聚集了大江南北,和海外番邦的大量商人”理賢說道。


    “那這和磨刀幫遷往廣州,有什麽關係呢?難道他們也做買賣不成?”易丹問道。


    “當然不是。你想啊,人多了,自然是非就多了。大唐自開國以來,就十分的開放包容,特別是對海外商人待遇優厚,允許他們在廣州買房置地、繁衍生息,甚至允許他們在廣州,建立他們信奉的教派廟宇自由供奉。天長日久,那些番商們也就漸漸地在廣州落地生根,還落下了好幾代人。可他們不但不感激大唐的寬放,反而後來趁大唐空虛之際,大肆屠殺廣州城裏的大唐百姓,當年參與暴亂的番商,曾一度達到幾十萬人,聲勢浩大、不可阻擋,儼然有列土封疆、自立一國的氣勢。”理賢解釋道。


    “這些番邦商人還真是可惡,忘恩負義、趁火打劫,那後來他們被鎮壓下去了吧?”易丹問道。


    “沒錯,聽風堂得知此事後,堂內許多英雄都南下,在廣州和曾經從聽風堂分裂出去的,安南交武堂一起,協助軍隊平亂,保家衛國,一舉殲滅了幾十萬,野心勃勃的外邦番商,重新光複了嶺南”理賢說道。


    “恩,幹得好,沒想到大唐末年,虛弱無能之時,還能做出這等大快人心之事,實在是讓人痛快極了。聽風堂的英雄們抵禦外敵保家衛國,也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易丹忍不住大加讚美道。


    “這件事不是大唐朝廷做的,當時大唐朝廷已經虛弱不堪,根本應付不了那麽大的挑戰”理賢道。


    “啊?不是大唐朝廷做的?那難道是磨刀幫一家做的不成?”易丹問道。


    “當然也不是了,幾十萬番商在廣州,盤根錯節、聲勢浩大,聽風堂雖然也人多,但都散居各地、無法聚集,所以僅憑聽風堂一家,是沒有能力鏟除他們”理賢解釋道。


    “那就奇怪了,那究竟是誰做的呢?”


    “是黃巢的起義軍”理賢道。


    “師父,我聽糊塗了,黃巢軍不是反叛大唐朝廷的嗎?磨刀幫當時不也是朝廷麾下的聽風堂嗎?為什麽他們會幫著黃巢軍呢?朝廷不會怪罪他們嗎?”易丹疑惑地問道。


    “你這就不懂了吧,黃巢軍雖然反叛朝廷,但畢竟是我華夏子孫,怎能容忍那些番商在我大唐作亂,占我疆土、殺我百姓?當時黃巢軍也剛起義不久,無用武之地。急需占領一點地盤,來穩固自己的根基,所以就揮軍南下,在廣州殲滅了那些,企圖列土封疆的波斯商人。也為自己搶占了一塊根基之地,可謂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他們就義無反顧地做了”


    “我明白了,不管是朝廷,還是起義軍,都不能容忍外敵欺負我們的百姓,所以他們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態度是一致的”易丹說道。


    “不錯,無論哪朝哪代,無論任何立場的人,隻要是我華夏子民,都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後來大唐朝廷對聽風堂,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追究他們暗助黃巢軍,奪迴廣州的事情了”


    “恩,那是不是聽風堂從此就在廣州紮根,鎮守邊疆了?”聰明的易丹,連忙問道。


    “沒錯,聽風堂在廣州參與平叛後,大部分根基就留在了廣州。前幾年,聽風堂內鬥嚴重,所以秦堂主幹脆將主要力量都南遷廣州,而幽州,作為磨刀幫的創立之地,也是太宗皇帝李世民親自選定的總部,作為一個象征一直沒有改變。整個磨刀幫的曆史,大致就是這樣的,現在你明白了嗎?”理賢說道。


    “恩,我明白了師父,看來這磨刀幫,還真是為國為民的俠義之幫”易丹說道。


    “是啊,習武之人就應該為家國天下,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殺人越貨,做土匪強盜”理賢帶著訓導的口氣對易丹說道。


    “恩,我明白啦,謝謝師父的教導!”易丹點點頭說道。


    “你這丫頭,還真是聰明”理賢誇讚道。


    這時,易丹的眼珠兩轉,一個鬼主意油然而生。於是她俏皮地對理賢說道:“師父幽州離這裏好像也有一千多裏地是吧?”


    “是啊,怎麽了?”理賢說道。


    易丹鬼靈精地說道:“既然要走那麽遠的路,肯定很累咯,如果這一路上,有人幫師父拿拿包袱、捏捏背什麽的,是不是就舒服多了啊?”


    “你這鬼靈精,師父是騎馬去,幾天時間就能到。你還是在家好好練功讀書吧,外麵兵荒馬亂的,很危險,就不要出去受罪啦”理賢說道。


    “師父啊,天天看書練劍,悶死了,我可沒師弟那麽受得住。要麽?師父你就帶上我一起去吧,我可以幫你刷刷馬、喂喂馬啊什麽的,有個人陪著多好啊,你說是吧師父?”易丹問道。


    “不行,外麵兵荒馬亂的,再說你師娘也不會同意你去的”


    “你先別管師娘同不同意,隻要師父你同意了,師娘那邊我自會跟她講的。再說了這磨刀幫的武林大會,天下群雄都在,多熱鬧的場麵啊。師父、師娘,教我們讀書習武,不就是為了將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嗎?這麽好的機會,應該去認識、認識那些江湖上的英雄好漢才是啊,你說是不是啊師父?”易丹振振有詞地說道。


    “你個鬼丫頭,好吧,你今年也有二十了,我就帶你出去見見世麵也好,不過,你得先去問你師娘,若她同意了,我就帶你去,怎麽樣?”


    “謝謝師父啦!”說罷,易丹退出上虛居,興高采烈地往小溪對岸的清修居跑去。


    此時,苗秋雨正在屋子裏整理包袱。易丹看到苗秋雨便問:“師娘啊,我想跟你商量個事兒”


    苗秋雨把收拾好的包袱遞給她,說道:“你都已經說通你師父了,還跟我商量什麽啊?去吧,路上和你師父有個照應,第一次出遠門記得小心點,凡事要聽你師父的話,不可恣意妄為、闖禍、惹事兒明白嗎?”


    易丹接過包袱,撒嬌地說:“恩,明白了。謝謝師娘,師娘你真體貼人,難怪師父那麽喜歡你呢。”


    “你這丫頭,還真是長大了,竟敢取笑你師娘了?”苗秋雨笑著說道。


    “丹兒不敢,哦,對了師娘,師弟他要跟我們去嗎?”易丹問道。


    “你師弟的性格,你是知道的,哪兒像你啊,那麽愛湊熱鬧、看稀奇。他不去了,你和你師父兩人一起去吧”說罷,苗秋雨又將一個暗紅色的小瓶子,遞到易丹麵前,說道:“來,把這個拿上,以備不時之需”


    “這是什麽啊?”易丹問道。


    “這叫‘蟲草九珍丹’。是用昆侖山上,冬天是蟲、夏天變草的珍稀藥材搗碎之後,再加上太白山千年人參、鮮卑利亞森林裏的千年靈芝,和另外九種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的名貴藥材,熬煮三天三夜之後,取其精華,揉搓成藥丸,晾曬風幹後製成的。是我碭山上修派的,獨門療傷神藥,對內傷、外傷皆有療效。你一定要帶好它,以備不時之需”苗秋雨說道。


    易丹接過瓶子,答曰:“好的,謝謝師娘了,師娘你真好,你就是我的親娘”說罷,易丹在苗秋雨的臉上親了一口。


    “你這孩子,要聽師父的話,早去早迴哦”苗秋雨一臉幸福地說道。


    “明白,謝謝師娘,師娘,那我這就走咯”易丹有些迫不及待地說著。


    “嗯,好的,快去給你師父牽馬吧”苗秋雨說道。


    終於,易丹如願以償離開了靈犀穀,有機會到外麵的世界走走看看了。她一路跟著師父理賢一起,各自騎一匹,北上度過黃河之後進入孟州境內。在這一路,看到了大梁統治下的百姓,衣不蔽體、枯瘦如柴,並且都拖家帶口紛紛北上逃荒。


    不一會兒,在路邊見到一個老奶奶,她拖著沉重的步子,帶著一個年幼的孫子,艱難地朝北邊行徑著。


    走著,走著,那老奶奶突然暈倒在地,幼小的孩子在一旁邊大喊道:“奶奶,奶奶”


    可那老奶奶依然躺在路上,喘著大氣卻沒有力氣爬起來。易丹立即下馬,來到老奶奶身邊,拿出身上的水袋,給她喂了幾口水。老奶奶慢慢蘇醒過來,有氣無力地對易丹說道:“謝謝你啊姑娘,你真是個好人啊”


    “舉手之勞嘛,沒事的。奶奶你年紀這麽大了,孤身一人帶著孩子,這是要去哪兒啊?”易丹問道。


    “姑娘,我們這一帶的老百姓,都在往北邊逃荒,說是在晉王治下的北邊,還能有口飯吃,所以老婆子我就領著孫子往北走了”


    “為什麽家裏沒飯吃了呢?是不是遭天災了?”易丹問道。


    “哪裏是什麽天災啊,分明就是人禍”老奶奶道。


    “為什麽這麽說呢?”易丹問道。


    “朝廷連年打仗,所有糧食都被征光,連種子都沒給留下,能吃的樹皮草根,全都吃光了。有些甚至連人肉都在吃了,哎,苦啊…”老奶奶一邊說,一邊搖頭。


    “怎麽會這樣呢?這皇帝和官員幹嘛都不管啊?”易丹問道。


    “大梁皇帝昏庸無道,荒淫好色,聽說還在抓民夫修宮殿,滿朝都是奸臣小人,老百姓哪有什麽好日子過啊,我們頭上的父母官,更是榨幹了最後一滴油才肯罷休”老奶奶悲苦地說道。


    “這可惡的狗皇帝,怎麽會如此混賬”易丹咬牙切齒地說道。


    “那您怎麽會一個老人家,獨自帶著孩子趕路啊?你兒子沒跟你一起走啊?”


    “我有四個兒子,三個都被抓去當兵,死在戰場上了,還剩一個最小的兒子,也已經餓死啦。現在全家就剩我這老婆子,和這個四歲的孫子啦。哎,就盼著北上,能有條活路”老奶奶說道。


    易丹看老奶奶說話有氣無力,肯定是餓了,於是她拿出包袱裏的幹糧餅子,遞了一個給老奶奶,說道:“你是不是餓了?來吃點東西吧”


    老奶奶接過餅子,說道:“姑娘你人真好,好人會有好報的”說罷,老奶奶把餅子撕開,留了一半揣兜裏,剩下一半給了那個四歲的小孫子,還對孫子說道:“孫兒,來,好心姐姐人給咱們東西吃啦,快謝謝這位姐姐”


    四歲孩子,接過餅子對易丹說道:“謝謝姐姐!”


    這時,理賢騎著馬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易丹說道:“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我說了不讓你跟出來,你偏不信,看到這些,你心裏好受嗎?”


    易丹站起來對理賢說道:“師父,這位老奶奶好可伶啊”


    “比這更可伶的,還大有人在。這隻是這個混亂世道的,滄海一粟、九牛一毛”理賢說道。


    “以前在靈犀穀,雖然沒有錦衣玉食,倒也衣食無憂,聽師父、師娘跟我描述過外麵的世界,我都半信半疑。現在,親眼看到了這些事情,才總算是相信了。沒想到,這個世界真的有那麽多淒慘的事。師父,你說為什麽那些有錢有勢的人,都隻顧自己,而不管別人死活啊?為什麽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竟然會有那麽大呢?”易丹感慨地問道


    “世人大多都自私,所以到處都有杜甫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事情發生”理賢說道


    “師父,那些沒有軍隊整天打打殺殺,是為了爭什麽啊?他們為何不管百姓死活呢?”易丹問道。


    “他們爭地盤、爭虛名、爭三妻四妾、爭榮華富貴,就是沒人爭,誰能讓天下百姓過得更好”理賢說道。


    “可是師父,那些聖賢書上,可都不是這樣寫的啊,那些人難道都沒有讀過書嗎?”易丹疑惑地問道。


    “他們當然讀過書,而且有很多人,比你讀的書,都還多得多,可那又怎麽樣呢”理賢說道。


    “既然他們都讀過書,那為何不明白這些道理呢?”易丹問道。


    “因為他們一旦有了權勢以後,就都變了啊”


    “他們為什麽會變呢?”易丹問道。


    “因為他們害怕得到手的東西,又再失去。所以就會不擇手段地,去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沒人再顧得上百姓的死活了”理賢說道。


    “看來人心,真的好可怕啊”易丹感歎道。


    “人的心一旦壞了,會比那毒蛇、猛獸,還要可怕一千倍,一萬倍,所以,才有我輩江湖兒女,除暴安良、匡扶正義。就是為了維持這個世界,最後的一點良知和底線”理賢說道。


    這時,易丹此時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稍顯沉重地說道:“師父,這次我跟你出來看到的這些,帶給我的震撼,實在太大了,以後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好好習武,跟師父你一樣,做一個行俠仗義的大俠,除暴安良、匡扶正義,你說好不好啊?”


    “好啊,哈哈,哈哈,這可是你說的哦,你要好好努力哦,師父這可就算是後繼有人了”理賢哈哈笑道。


    “恩,我一定的”易丹點點頭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丹心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夢初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夢初醒並收藏丹心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