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晉/江式防盜。購買比例50%


    “知道了, 你下去吧。”


    劉氏靠坐在鋪著厚毯的椅子上,重重地揉了揉眉心。


    錦姐兒來迴路上都跟著自己, 哪裏瞧見了什麽乞兒?那手爐鐵定是贈給靖西王的世子了!


    這下兩邊說辭對上了,她倒沒有先前那麽慌張了。


    “錦姐兒還小呢……”半晌,她悠悠地道了這麽一句。


    張氏一直覷著她的臉色, 見她神色如常, 才跟著附和道:“可不是。再說錦姐兒也不記得世子這號人物,還當他是路邊的乞兒, 我下次遇見王妃倒要說道說道,甭以為她的世子是個人見人愛的香餑餑。”


    劉氏漫不經心地應了兩聲,忽又想起一事來, “我讓你替慧姐兒打聽的事兒, 可有結果了?”


    “有倒是有,就不知你滿不滿意。”張氏細細道來,“是今年新科三鼎甲之一, 姓吳, 單名一個萊字。人品才學樣貌件件都好, 後院也幹淨, 如今也算炙手可熱的紅人呢。就是家裏窮了些,祖祖輩輩都是種田的, 到他父親那一輩才考中了舉人, 當了個小官。”


    “家裏窮不要緊, 咱們也不是嫌貧愛富的人家。”其實劉氏心底並不希望宋如慧嫁進大富大貴之家。富貴人家規矩多, 妻妾多, 子嗣也多,她擔心宋如慧疲於應付。倒不如挑一個吳萊這樣的朝廷新貴,將來帶上大筆嫁妝出嫁,何愁在婆家立不住腳?


    “他家還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張氏又道。


    劉氏的眉頭擰了起來,心裏已經不大滿意了。但也沒有推拒得很徹底,隻道:“再看看吧。”


    #


    南軒閣是一間小小的書房,位於靖西王府的西北部。三麵環水,夏涼冬更涼。


    此地一直被華平縣主據為己有,但今天卻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她的兄長,靖西王世子徐牧之。


    華平縣主倚著牆,抱著臂,眉宇間神色不耐,“你到底要找什麽?我讓秋蘅幫你找。”


    翻箱倒櫃的徐牧之直起身,慢悠悠吐出兩個字:“棋譜。”


    “嗬,我沒聽錯吧?”華平縣主繞著徐牧之走了一圈,像看到了什麽新鮮事,“咱們武將之家下什麽棋,玩物喪誌——這話是不是你說的?”


    徐牧之麵上漸漸浮現出被點破的羞惱之色,但仍舊振振有詞:“《易經》有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大丈夫行走於世,自然不能墨守成規。”


    “誰要聽你的詭辯!”華平縣主從桌案上抽出一疊棋譜扔給徐牧之,“趕緊的,拿了走。”


    徐牧之抬手接下飛來的棋譜,輕輕地哼了一聲。


    一出門,便見門口立著靖西王妃。王妃眼光掃過他手上的棋譜,露出和華平縣主如出一轍的訝異,“你怎麽突然看起棋譜了?”


    沒等徐牧之迴答,靖西王妃就笑了起來:“你不說娘也知道為什麽。不就是為了忠勤侯府的錦姐兒?人家一手好棋藝定是自小練出來的,你現在再學可就晚了!”


    徐牧之微微垂著頭,吞吞吐吐道:“娘胡說什麽,弈棋之道乃君子樂事,與他人何幹……”


    靖西王妃欣賞著兒子窘迫的神色,不緊不慢地說:“娘可幫你仔細打聽過了。那個錦姐兒以為你是路邊的乞兒,才把手爐給你的。”


    徐牧之猛地抬頭。


    靖西王妃幸災樂禍地看了他一會兒,轉身進了南軒閣。


    徐牧之一路跑迴了展翊堂,又是羞憤又是氣惱,一腳踹翻了幾案,恨恨地喊了好幾聲:“路邊的乞兒,路邊的乞兒……”幾案上頭的茶杯硯台筆墨紙張散了一地。


    丫頭們聽見聲音,連忙進來收拾。秋蘅一邊扶正幾案,一邊歎氣:“我的小祖宗,誰又招惹您了?”


    徐牧之忽地想起第一次遇見宋如錦的情形——他的衣袍鞋襪都沾著雪,興許還有汙泥。臉被風雪刮得通紅,身旁也沒有帶仆從。


    似乎……真的有些落魄?


    徐牧之抱著一遝棋譜,魂不守舍地坐了下來。


    #


    “往左邊點,高點兒,再高點……”宋如錦興致勃勃地指揮幾個小廝掛燈籠。


    今兒是除夕,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就連幾個姨娘也在一旁擺了小桌,一塊兒坐著吃。


    “錦妹妹,別玩了快來坐,你再不來,你最愛的八寶年糕可就沒有了!”廳堂內的宋如慧大聲道。


    “就來了,就來了。”宋如錦應和了兩聲,依依不舍地望了一眼紋樣各異的大紅燈籠,轉身走進屋子。


    “祖母新年好。祝祖母長命百歲,萬事如意。”宋如錦乖巧地給宋老夫人見過禮。


    “好好好。”老夫人笑得很開懷,拿出一隻彩線綁好的金元寶放到宋如錦的手心,“好好收著,祖母給的壓歲錢,可別讓你娘拿去了!”


    眾人齊齊笑了起來。老夫人道:“人齊了,開飯罷。”


    眾人遂提筷夾菜,就著新釀的梅花酒推杯換盞,場麵一時其樂融融。


    “娘,華平縣主給我遞了帖子,邀我正月初三去她家做客。”宋如錦喜滋滋地說,“正好可以穿那件新做的撒花洋縐裙。”


    劉氏眉心一跳,正打算找借口推了這事,便聽陳姨娘道:“二姑娘幾時去?不如把你四妹妹也帶上,也好讓她見見王府的世麵。”


    宋如墨也跟著搭腔:“是啊,錦姐姐,我還從來沒去過王府呢!你就帶我一起去嘛!”


    宋如錦下意識地望向劉氏。


    劉氏翹起唇角,儀態萬方道:“華平縣主隻請了錦姐兒一人,若帶上旁人一起去,豈不失禮?墨姐兒,姨娘不懂規矩,你可千萬別跟她學。咱們堂堂侯府,從不做這等沒教養的事。”


    就在這一刻劉氏改了主意。錦姐兒,她的女兒,不僅要去靖西王府,還要多去幾迴!她要讓那對母女好好瞧瞧,她們求之不得的東西,對她來說是多麽稀鬆平常!


    宋如墨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燙,她感覺屋子裏的丫頭仆婦都在盯著她,看她的笑話,興許還在交頭接耳嘲笑她的不自量力……她啟了啟唇,聲音像被卡在了喉嚨裏。


    “是……母親。”宋如墨道。


    這天晚上,宋如墨去陳姨娘的院子裏守歲,一進門便冷言冷語的,沒一個好臉色。陳姨娘問了幾遍“到底怎麽了”,她才委委屈屈喊出來:“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多嘴讓我跟著去王府,我至於那麽沒臉嗎?”


    “你沒臉?難道我就有臉了?”陳姨娘沒想到宋如墨是因為這件事甩臉色,頓時氣得全身發抖,“我在夫人麵前委曲求全,還要聽她當眾斥我沒教養,還不是為了你?還不是為了你!你不領情就算了,還在這跟我生閑氣!”


    宋如墨恍然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但她心裏別扭,所以仍舊昂著頭不肯認錯。


    陳姨娘見宋如墨一副傲氣模樣,忍不住刺她:“罷罷罷,怪我是個妾室,不能給四姑娘掙臉麵。四姑娘還是多多孝敬大夫人,好兒多著呢。”


    庶出的身份一直是宋如墨的心頭刺,聞言頓時惱了:“你也知道!就因為我不是夫人肚子裏爬出來的,處處低人一等!”


    母女倆遂不歡而散。


    正月初三,宋如錦穿著簇新的衣裳踏上了前往靖西王府的馬車。


    因是華平縣主的邀約,劉氏作為長輩同去不妥,是以她遣了周嬤嬤貼身陪著宋如錦,另派了幾個護衛跟在馬車後頭。


    宋如錦一路和疏影暗香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靖西王府。


    “縣主,忠勤侯府的二姑娘來了,這會兒剛過了二門。”婢子恭謹道。


    華平縣主還未說什麽,一旁的少年就急了起來,慌慌張張道:“快快快,秋蘅,把我那件狐狸毛大氅拿來。”


    秋蘅愣了一下,“世子,屋子裏燒了地龍,暖和著呢。”


    徐牧之急得跺腳,“你別管了,讓你拿就去拿。”


    秋蘅應了聲“是”,拿來一件雪白的狐狸毛厚氅,給徐牧之披上。


    宋如錦一進屋,便看見坐在邊上的徐牧之。他頭上戴著赤金嵌寶束髻冠,發間插了一支翡翠鑲金短簪,腰上束著五彩如意長穗宮絛,係一對三羊開泰漢玉佩,手上還在把玩一柄象骨白玉扇。


    “噗——”係統忍不住道,“這世子怎麽打扮得跟聖誕樹似的。”


    徐牧之狀似不經意地抬眼,對上宋如錦的視線,得意地撫了撫大氅上名貴的狐狸毛,笑吟吟地問:“錦妹妹,你瞧我像路邊的乞兒嗎?”


    忠勤侯府的燕飛樓仍舊掌著燈。昨日才下過雪,雪光襯著燈火,更把小樓照亮了幾分。


    “夫人,您迴去歇歇罷,二姑娘有老婦看著呢!”周嬤嬤苦口婆心地勸道。順手抽出帕子,給床榻上的少女擦了擦汗。


    被她稱作“夫人”的,是一位身著秋香色刻絲短棉襖、外罩荼白銀鼠比肩褂的婦人,正是忠勤侯夫人劉氏。她坐在床邊,聞言搖了搖頭,憔悴的神色中夾雜著揮之不去的憂慮,“等錦姐兒醒了我再迴去。她一刻不醒,我這心裏就實在放心不下。若她有什麽好歹……”


    劉氏說到這兒就閉了口,捏著帕子拭了拭眼角。


    “姐兒福分大著呢,一定會平平安安的。”周嬤嬤覷著劉氏的臉色難看,連忙說了兩句中聽的。


    但話說迴來,床上躺著的少女——當今忠勤侯府的二姑娘宋如錦已經燒了一個多時辰,通身滾燙,灌了藥也不見半點起色。王太醫說了,能不能好就看今晚了。今晚醒過來了便罷,若是遲了一時三刻再醒轉,怕也是個頭腦糊塗的廢人了。


    “這事兒,要怪就怪衡哥兒作孽。明知道我們姑娘身子不好,還慫恿她出去玩雪。玩雪便罷了,還把我們姑娘推到雪堆裏。這下好了,他一身瘋骨頭現在還活蹦亂跳的,可憐我們錦姐兒,小小年紀就要受這樣的罪。”周嬤嬤越說越是不忿。


    劉氏的神色也冷了下來,“那個小孽障現在如何了?”


    周嬤嬤答道:“已經關進祠堂了,陳姨娘說她教子無方,本也想一道進去思過,被荷香勸迴去了。”


    “誰稀罕她惺惺作態!侯爺又不在,做戲給誰看呢!”劉氏恨聲道。


    “哎呦,我的夫人哪,您可別怪老婦多嘴,陳姨娘如今正當寵,您可千萬別和她置氣。氣傷了自己身子不說,等過幾天侯爺迴來了,陳姨娘一吹枕邊風,侯爺到底還得怨您不是?”


    “她如今肚子裏還有一個,誰敢欺到她頭上去!”劉氏緊緊攥著帕子,終究還是聽進了勸,“等後半夜你去祠堂看看,遣幾個人送衡哥兒迴鬆竹堂罷。”


    “哎。”周嬤嬤應了一聲。


    這時,昏睡中的宋如錦忽然咕噥了一句:“別吵了。”


    劉氏的臉色頓時和軟下來,“錦姐兒,我的心肝肉兒……周嬤嬤,她是不是要醒了?”


    周嬤嬤仔細瞧了瞧宋如錦,見她眉頭一皺一皺的,不似方才那般死氣沉沉,麵上也現出笑意來:“姐兒有反應了,還能聽見咱們說話呢!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其實宋如錦根本沒聽見她們二人的對話。


    她現在耳朵裏全是“噠噠噠”的聲音,像先時瞧見的西洋鍾走動的聲兒。此外還有人在耳旁念叨:“倒計時二十,十九,十八……”


    話說得倒是字正腔圓,可宋如錦壓根聽不懂是什麽意思,說了別吵了,偏不聽,還在旁邊絮絮叨叨。


    “……五,四,三,二,一。宅鬥係統安裝完成。”


    “係統啟用中,請稍等。”


    “宅鬥係統啟動完成。請選擇模式。”


    “宿主未作出選擇,默認開啟人工智能模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特殊的宅鬥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藕粉圓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藕粉圓子並收藏我有特殊的宅鬥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