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李行嵐雖然不至於冷汗下來了,但多少有些無語。倒不是做為現代人看不上這樣的行為,而是……他雖然是個雙,但他更喜歡小廝而不是丫頭……二姨娘和三姨娘並沒有多坐多久,茶都沒喝就走了,一直坐著不吭聲的二小姐臨行前也對李行嵐道:“三哥好好保養身體。”李行嵐笑了笑,她叫哥兒,那她就是妹了,以後見麵總好叫人了。一連半個月李行嵐都是這麽保養著的身子,張大夫每隔兩天來請個脈,四姨娘是天天盯著,沈夫人來迴一次,二姨娘和三姨娘也都來過。不過古代的日子過的實在很無聊,李行嵐也知道自己這個身體不好,是該好好保養。但保養之餘,李行嵐也不禁開始琢磨現在這一家子的事,從丫頭婆子,還有四姨娘那裏,李行嵐大概得知,這家老爺,也就是他爹是大半年前去世的。然後大少爺,也就是沈夫人的親生兒子在幾歲的時候就夭折了。二少爺李行秀,是一個通房丫頭生的,生的時候丫頭難產死了。後來就抱在沈夫人跟前養,但在兩個月前,外出的時候遇上匪寇,遇難死了。屍體都沒找著,隻是建了個衣冠塚。也就是因為李行秀的突然去世,這個完全不被重視的三少爺成了家裏寶貝,李行嵐對於這點倒是好理解。在古代,家產必須得有兒子來繼承,要是沒有兒子那就必須得在宗祖裏過繼,要是宗祖勢大,有居心不良的趁勢欺負寡婦那更是沒地哭去,沈夫人不管多厲害,要是沒個兒子她守不住家產。李行嵐唯獨想不通的是,他病這大個月李家上下都來看過他,但姨娘裏頭隻有二姨娘和三姨娘兩個,小姐也隻有一位。隻有一位小姐沒什麽好奇怪,怪的是隻有這兩個姨娘。從沈夫人算起,到四姨娘,四位太太那可是有各有風情,而且年齡相差的並不大。隻從[論方麵就可以推測,他去世的那個親爹肯定是個風流種子。再看四姨娘現在住的房子,受的待遇,就是生了兒子也不是個受寵的。那位親爹又是大半年前才去世的,中間這些年來,李行嵐很難相信他是守著這四個太太過的。五姨娘,六姨娘,甚至於排到兩位數,李行嵐都不奇怪。那自己病著,她們為什麽不來?侍寵而嬌,老爺子都死了,她們跟誰嬌,看四姨娘的態度也能知道,沈夫人不是吃素的。那剩下的這些個姨娘怎麽就沒來看他呢?當然就算是姨娘也是奴才,沈夫人想發落她們容易的很,己經被打發了嗎?“三爺,起風了,進屋吧。”遙兒走過來輕聲說著。李行嵐笑著看看她,實話實話遙兒和靜兒這兩個丫頭對他是極好的,可能派過來的時候沈夫人都把話說明白了。像她們這樣的丫頭,能在爺們房裏當個姨娘算是極好的出路了,不然也就是拉出去配個小子,以後怎麽樣前途完全不可知。李行嵐不是不知道這姐妹對他的細心關愛,但是……他想要小廝書僮啊,通房丫環之類的,真的不用啊……“沒事,現在是春天,春風暖,我曬曬太陽。”李行嵐笑著說著,心裏卻開始盤算著,什麽時候跟沈夫人提小廝的事,久居女兒國實在很讓人鬱悶。不一定怎麽樣,好歹也能過過眼癮。“那我給爺換杯茶。”遙兒笑著說著就端起小桌上的茶杯進屋掉茶。李行嵐隻是笑笑,現代的時候他家裏就有保姆司機,他倒是很習慣被人侍侯著。但是……他想要電燈,電腦,網線……古代的少爺跟現代的少爺還是不能比啊。遙兒端茶過來,李行嵐也覺得有點渴了,隻是不等李行嵐接過來。就見崔婆子滿臉笑意的進了院子,看到李行嵐正在院子裏坐著,走過來道:“哥兒這幾天可好些了,外頭起風了,哥兒還是小心才好。”李行嵐看她過來就連忙站起身來,嘴裏笑著道:“崔媽媽快坐,靜兒,倒茶。”崔婆子雖然是沈夫人的奶媽,後來跟著一起陪嫁過來,但怎麽也不敢坐李行嵐的位子,隻是站著道。遙兒素來是個有眼色的,連忙叫小丫頭一起搬了把椅子出來,靜兒又連忙把茶端過來。崔婆子倒也沒客氣,這才坐了下來,李行嵐也跟著坐下,卻是笑問:“媽媽這時候來可是有什麽事?”自從張大夫說了他不用吃藥之後,崔婆子就又迴到沈夫人身邊侍侯,雖然也常過來也是帶沈夫人過來看看他的情況,但一般都是晚飯時間,過來把丫頭們叮囑一番,現在還不到中飯時間,她突然間過來,估計是有事。崔婆子笑著道:“前些時候哥兒病著,大夫也說一動不如一靜,也就耽擱了。哥兒如今大了,再在四姨娘這裏擠,多少有些不像樣子。再者屋裏人頭多了,也不利於哥兒靜養,太太就讓人把秋風齋給收拾出來了,現在正讓人打掃呢,後天就是黃道吉日,就讓哥兒搬過去。”李行嵐聽到這話倒是一點不吃驚,以前他是可有可無的庶子,現在成了正經公子,搬到沈夫人那裏,或者另找住處也就理所當然。主要是四姨娘這三間房實在小的有點不像樣子,以後讀書也不方便。崔婆子看李行嵐沒什麽反應,便對他身後站著的遙兒和靜兒道:“雖然沒什麽東西,但你們也領著小丫們收拾收拾,別到時候亂了手腳。”遙兒和靜兒似乎還在怔忡中,遙兒反應快一步,福身向崔婆子道:“媽媽放心,我們必然收拾妥當。”崔婆子聽到這話也很是滿意,又叮囑兩句就迴去了。李行嵐自然用起身送他,遙兒和靜兒起身相送,本來李行嵐還挺高興的。不是四姨娘不好,而是……屋子確實太小了,小丫頭是住在傭人房裏,但是遙兒和靜兒卻是要守夜,因為屋子實在小,就在旁邊榻上睡下,兩人擠一處,平夜李行嵐想小便都極不方便。隻是遙兒和靜兒送完崔媽媽轉身迴來,臉上神情多少有點古怪。李行嵐心下覺得奇怪,按理說換大房子,她們姐妹也會跟著住好房子,她們該高興才對。難道那個秋風齋有什麽古怪不成?想想李行嵐又覺得不對,沈夫人沒有害他的理由,想反的沈夫人還巴得他活的好呢。至於以後管家之類的,李行嵐才這個年齡,應該是擔心不著的。李行嵐想不出其中緣由,到中午跟四姨娘一起吃了中午飯,遙兒和靜兒收拾好,自去吃飯。李行嵐想了想便對四姨娘道:“剛才太太派崔媽媽來傳話,讓我後天搬到秋風齋去。”四姨娘臉色迅速變了,倒也不是多擔心,神情跟遙兒和靜兒相似,很古怪。也不是不好,隻是覺得往那裏搬很詭異。李行嵐想了想,道:“娘,哪裏不妥嗎?”直問四姨娘是沒什麽的,她跟遙兒和靜兒還完全不同,就是說錯一句半句,四姨娘疑心也不會害他。四姨娘看看李行嵐,道:“你這孩子怎麽不想想,那裏是七姨娘的住處,就是她現在在另院待產,那總是她的院子。太太突然間讓你搬到那裏住,那以後七姨娘……”第3章 搬家 …李行嵐傻眼了,他本來就有點疑心姨娘怎麽會如此少,看來姨娘是有,果然己被沈夫人打發了。但是待產……李行嵐心裏開始擔心。雖然李行嵐跟沈夫人隻見過兩迴,但讓李先嵐說,這樣的女人放到現代絕對能在死了老公後扛起大梁,隻是古代的社會環境,容不得女人坐大。但沈夫人需要的也隻是一個兒子,讓自己的家產不至於外流。在沒有親生兒子的情況下,一個半成年的兒子跟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選哪一個還不是明擺著的。慈禧選光緒皇帝時隻選小的,為的就是好弄權,現在也是一樣的道理。四姨娘看他這個反應,還以來他在擔心七姨娘的將來,便小聲道:“你也不用多想,你好歹是李家少爺,總有你一口飯吃。”這麽一說李行嵐多少有點放心,也是,最多再迴到不受重視的時候。以前李家有李行秀的時候,李行嵐不也活的好好的,倒是沒什麽性命之憂。李行嵐現代時都能白手起家自己發跡,現在到了古代,有家業當然好,窮光蛋一個也沒什麽。遙兒和靜兒兩個倒是手腳快的,主要是李行嵐的東西也著實在不多。衣服本來就不多,而且多半是舊衣,遙兒和靜兒兩個挑撿之後扔了不少,還有就是李行嵐書業課本了,李行嵐倒早看到過。看的李行嵐非常頭大,認識倒是認識,寫就有點困難了。說是後天搬,其實是後天李行嵐過去,東西類的早就打掃好了。崔婆子親自過來,又怕李行嵐病剛好受累了,讓小廝們抬了軟轎過來。要是平時李行嵐鐵定覺得這太娘了,但也不知道是原本這身體體太弱,還是這場病病的太重,這麽靜養半個月了,李行嵐多走了兩步就覺得頭暈。現在上了轎子,倒也覺得不錯。軟轎隻是幾個竹杆抬起來椅子,李行嵐坐在上麵倒是不妨礙看四周環境。說起來這還是李行嵐第一個四姨娘那個院子,出院門的時候,李行嵐還特意迴頭看了看,結果門上啥匾都沒有。其實就是四姨娘這院子也是小的可憐,就三間正房,並不寬敞,然後有兩間廂房是丫頭們住的。不過做為一個被冷落的姨娘能分到這樣的房子,李行嵐覺得這個家是真富貴的。李行嵐病的這麽久,倒是有掌櫃之類的人過來看過,再看沈夫人的穿著,好是好,但要是說是官家太太……李行嵐總覺得不像。李行嵐要是估計不錯,應該是經商的。商人是在古代是沒什麽地位,但卻真有錢,而且說到商人地位也得看朝代,在明末的時候,商人還好。說是看看環境,李行嵐看到都是高高的牆,院子一節連著一節。轎子的迅速並不快,但從坐上轎開始,李行嵐估摸著也有半個小時了,看樣子李家不但有錢,是非常有錢。正想關軟轎在一間大門前停了下來。李行嵐抬頭看上麵的匾,果然是秋風齋三個字。崔婆子是跟著一起過來的,比李行嵐先一步進去,笑著又道:“屋裏都收拾幹淨了,床帳子之類的換了,要裏頭擺設哥兒不喜歡,再按您的意思換。”李行嵐笑著跟著崔婆子進門,隻是院子就比四姨娘那裏大了四倍不止,抬頭是五間正房,兩旁是抄手遊廊,中間種的是各種奇花異草,收拾的極為漂亮。本來李行嵐還覺得四姨娘那院子不錯,現在一看這裏,那裏差不多就是豬窩了。快到門口的時候,門口站著的兩個小丫頭挑起簾子,李行嵐先行進去,隻覺得眼前一片金碧輝煌。屋裏比外麵看著還寬敞些,五間房並不是完全隔開的,中間進的正廳,旁邊都是用簾子遮著的。李行嵐看著多少有點驚訝,實在想不到同樣是姨娘,差距竟然是十萬八千裏。這還隻是姨娘住的,那沈夫人那裏,又該是如何的氣派。崔婆子知道李行嵐是大病剛好,身體還弱的很,進了屋就連忙讓遙兒和靜兒扶著李行嵐坐好,又把茶水倒好,看李行嵐似乎緩過勁來了。這才笑著道:“哥兒一直在四姨娘屋裏,用的丫頭婆子也都是四姨娘那裏的,現在分開住了,自然不能把姨娘的丫頭帶出來。除了太太己經派來的遙兒靜兒外,太太又特意挑了四個丫頭供哥兒使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古代去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秋並收藏迴到古代去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