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看著藺相如,侃侃而談。
“現在,且讓我來分析一下除了大趙和魏國之外的其他五個國家。
首先,秦國和齊國連大王都被我們大趙擒獲,燕國人參產業也被我們任意掌控,這三個國家對我們全部都是懷恨在心,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是韓國,韓國原本是七雄之中最弱的國家,這個國家一直以來擅長的就是當牆頭草,哪邊強大哪邊倒。
所以要是其他國家都一起來攻打大趙的話,韓國必然會立刻站到大趙的對立麵去。”
藺相如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那不是還有楚國嗎?
楚國可是我們大趙的鐵杆盟友。
隻要趙楚同盟還在,秦齊燕就不敢輕舉妄動,韓國也不會站到大趙的對立麵去。”
趙括一拍巴掌,道:“文信君說得對,但楚國……嗬嗬,恕我直言,楚國這個盟友現在恐怕也是不穩固了,應該這兩天就能聽到楚國出兵的消息了!”
趙括話音落下,大殿之中趙國君臣臉色同時大變。
太後忍不住開口道:“楚國當真會背盟?”
趙括點頭,心道就李園那個態度,楚國不背盟才有鬼了。
但這種話趙括是不可能直接說出來的,不然的話豈不是證明趙括暗中和他國國君有來往?
這可是大罪。
所以趙括隻能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來得出結論。
趙括分析道:“楚國的都城是陳城,陳城就在楚國和魏國交界不遠處。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如果大趙攻克了大梁,滅掉了魏國。
那麽楚國都城陳城就會立刻暴露在大趙的兵鋒下。
楚國人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們絕對不會讓魏國被大趙滅掉。
我聽說之前楚國已經派使者前來邯鄲,希望能夠調解和趙魏之間的戰爭,但卻以失敗告終。
如此一來,楚國除了背叛和大趙之間的盟約去援助魏國之外就沒有其他出路了!”
趙括這一番分析下來,其他人不由開始思考。
越是思考,越覺得……好像很有道理啊。
藺相如還不願意服輸,繼續道:“大趙的國都邯鄲也距離趙齊、趙魏邊境很近,大趙怎麽就沒有這麽激烈的反應?”
趙括笑了起來,道:“誰說沒有?
大趙自從遷都到邯鄲以來,和魏國、齊國之間爆發戰爭的次數是最多的。
為何如此?
還不就是因為邯鄲距離這兩個國家的邊境實在太近了麽。
楚國的都城一直以來都在郢都,那是非常大後方的地方。
後來被白起攻陷不得已遷到了陳城,那是為了和我們韓趙魏三國守望相助。
但楚國沒有想到現在居然是我們大趙強大了起來,取代了秦國成為了最強國。
所以現在我們才是天下諸侯心目之中最大的威脅,即便是在楚國這樣的盟友心中也是如此。”
趙括這一番話說完,藺相如也無言以對了。
論嘴炮,尤其是在軍事方麵的嘴炮,趙括也不是說誰。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放在這裏,現代和古代的趙括合二為一,在座的各位全是垃圾,謝謝。
太後看著這一幕,心中開始有些動搖。
平心而論,太後確實是很希望有一個人來在軍方和趙括分庭抗禮的,所以才會同意樂乘滅亡魏國的戰爭請求。
但那僅僅是屬於一個君王對內的製衡手段,如果事情和國家利益相關的話,那又不同。
趙括在軍事方麵的天才那是眾所周知,所有人都必須要承認的事情。
之前不聽趙括的話,被打臉的情形那是曆曆在目啊。
廉頗不就是因此才會被罷官的嗎?
如果樂乘這一次也重蹈廉頗覆轍,把十五萬大軍葬送在了魏國的話……太後身體一顫,頓時下定決心。
不行,看來確實是要把樂乘撤迴來了。
太後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麽……”一個年輕、還帶著幾分明顯稚嫩的聲音突然打斷了太後的話:“撤兵之事,萬不可行!”
大殿之中所有人同時驚訝的投去目光,鎖定在了——趙王身上。
少年趙王似乎是因為激動而顯得臉龐通紅,重複了一句:“不能撤兵!”
太後皺眉道:“王兒,你不要胡亂說話!”
趙王道:“母後,兒並沒有胡亂說話。
眼下大軍已經發動,幾十萬民夫、無數物資都已經上路,就因為這幾句話難道便全部撤迴來?
若是這樣的話,不但軍中將士會有意見,發動的民夫會有意見,更是白白的消耗國力,讓其他諸侯看了笑話!所以兒認為,撤兵是絕對不可能撤兵的。”
趙括看著年輕趙王那漲紅的臉龐,頓時無語。
這種愚蠢的話怎麽會從你大王的嘴裏說出來呢?
趙括隻好耐心解釋:“大王,雖然如今撤軍確實會損耗一些國力,但如果不撤軍反而打了敗仗的話,大趙損失的東西更多啊!”
小虧還是血虧,這麽簡單的計算題都不懂?
趙王搖頭,少年一臉倔強的看著趙括:“不,寡人絕不同意撤軍!”
……大殿之中一時間陷入沉默。
趙括也沒話說了。
作為臣子,君臣的名分放在這裏,趙括不可能繼續頂嘴下去,不然的話就是不知分寸,甚至可能會被安上一個犯上的罪名。
趙括歎了一口氣,等待太後的決定。
太後左看看右看看,同樣也陷入糾結。
從道理上來講,太後覺得趙括撤兵的提議是相當靠譜的。
但偏偏小趙王跳出來橫插了這一腳,而且還死不鬆口不願意撤兵。
這其實就很尷尬了。
如果同意趙括的話,那豈不是當眾打了小趙王的臉?
這會不會影響小趙王將來在這些趙國重臣們麵前的君王威嚴?
君王還是得有威嚴的,不然的話以後怎麽和這些老狐狸博弈?
一想到這裏,太後再次猶豫,最終做出了決定。
“王兒雖然有些魯莽,但是老婦覺得他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
撤軍就暫時不需要撤軍了,先看看吧。
若是楚國真的背盟了,我們再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太後,最終還是為了兒子小趙王的麵子,並沒有同意撤軍!
“現在,且讓我來分析一下除了大趙和魏國之外的其他五個國家。
首先,秦國和齊國連大王都被我們大趙擒獲,燕國人參產業也被我們任意掌控,這三個國家對我們全部都是懷恨在心,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是韓國,韓國原本是七雄之中最弱的國家,這個國家一直以來擅長的就是當牆頭草,哪邊強大哪邊倒。
所以要是其他國家都一起來攻打大趙的話,韓國必然會立刻站到大趙的對立麵去。”
藺相如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那不是還有楚國嗎?
楚國可是我們大趙的鐵杆盟友。
隻要趙楚同盟還在,秦齊燕就不敢輕舉妄動,韓國也不會站到大趙的對立麵去。”
趙括一拍巴掌,道:“文信君說得對,但楚國……嗬嗬,恕我直言,楚國這個盟友現在恐怕也是不穩固了,應該這兩天就能聽到楚國出兵的消息了!”
趙括話音落下,大殿之中趙國君臣臉色同時大變。
太後忍不住開口道:“楚國當真會背盟?”
趙括點頭,心道就李園那個態度,楚國不背盟才有鬼了。
但這種話趙括是不可能直接說出來的,不然的話豈不是證明趙括暗中和他國國君有來往?
這可是大罪。
所以趙括隻能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來得出結論。
趙括分析道:“楚國的都城是陳城,陳城就在楚國和魏國交界不遠處。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如果大趙攻克了大梁,滅掉了魏國。
那麽楚國都城陳城就會立刻暴露在大趙的兵鋒下。
楚國人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們絕對不會讓魏國被大趙滅掉。
我聽說之前楚國已經派使者前來邯鄲,希望能夠調解和趙魏之間的戰爭,但卻以失敗告終。
如此一來,楚國除了背叛和大趙之間的盟約去援助魏國之外就沒有其他出路了!”
趙括這一番分析下來,其他人不由開始思考。
越是思考,越覺得……好像很有道理啊。
藺相如還不願意服輸,繼續道:“大趙的國都邯鄲也距離趙齊、趙魏邊境很近,大趙怎麽就沒有這麽激烈的反應?”
趙括笑了起來,道:“誰說沒有?
大趙自從遷都到邯鄲以來,和魏國、齊國之間爆發戰爭的次數是最多的。
為何如此?
還不就是因為邯鄲距離這兩個國家的邊境實在太近了麽。
楚國的都城一直以來都在郢都,那是非常大後方的地方。
後來被白起攻陷不得已遷到了陳城,那是為了和我們韓趙魏三國守望相助。
但楚國沒有想到現在居然是我們大趙強大了起來,取代了秦國成為了最強國。
所以現在我們才是天下諸侯心目之中最大的威脅,即便是在楚國這樣的盟友心中也是如此。”
趙括這一番話說完,藺相如也無言以對了。
論嘴炮,尤其是在軍事方麵的嘴炮,趙括也不是說誰。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放在這裏,現代和古代的趙括合二為一,在座的各位全是垃圾,謝謝。
太後看著這一幕,心中開始有些動搖。
平心而論,太後確實是很希望有一個人來在軍方和趙括分庭抗禮的,所以才會同意樂乘滅亡魏國的戰爭請求。
但那僅僅是屬於一個君王對內的製衡手段,如果事情和國家利益相關的話,那又不同。
趙括在軍事方麵的天才那是眾所周知,所有人都必須要承認的事情。
之前不聽趙括的話,被打臉的情形那是曆曆在目啊。
廉頗不就是因此才會被罷官的嗎?
如果樂乘這一次也重蹈廉頗覆轍,把十五萬大軍葬送在了魏國的話……太後身體一顫,頓時下定決心。
不行,看來確實是要把樂乘撤迴來了。
太後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麽……”一個年輕、還帶著幾分明顯稚嫩的聲音突然打斷了太後的話:“撤兵之事,萬不可行!”
大殿之中所有人同時驚訝的投去目光,鎖定在了——趙王身上。
少年趙王似乎是因為激動而顯得臉龐通紅,重複了一句:“不能撤兵!”
太後皺眉道:“王兒,你不要胡亂說話!”
趙王道:“母後,兒並沒有胡亂說話。
眼下大軍已經發動,幾十萬民夫、無數物資都已經上路,就因為這幾句話難道便全部撤迴來?
若是這樣的話,不但軍中將士會有意見,發動的民夫會有意見,更是白白的消耗國力,讓其他諸侯看了笑話!所以兒認為,撤兵是絕對不可能撤兵的。”
趙括看著年輕趙王那漲紅的臉龐,頓時無語。
這種愚蠢的話怎麽會從你大王的嘴裏說出來呢?
趙括隻好耐心解釋:“大王,雖然如今撤軍確實會損耗一些國力,但如果不撤軍反而打了敗仗的話,大趙損失的東西更多啊!”
小虧還是血虧,這麽簡單的計算題都不懂?
趙王搖頭,少年一臉倔強的看著趙括:“不,寡人絕不同意撤軍!”
……大殿之中一時間陷入沉默。
趙括也沒話說了。
作為臣子,君臣的名分放在這裏,趙括不可能繼續頂嘴下去,不然的話就是不知分寸,甚至可能會被安上一個犯上的罪名。
趙括歎了一口氣,等待太後的決定。
太後左看看右看看,同樣也陷入糾結。
從道理上來講,太後覺得趙括撤兵的提議是相當靠譜的。
但偏偏小趙王跳出來橫插了這一腳,而且還死不鬆口不願意撤兵。
這其實就很尷尬了。
如果同意趙括的話,那豈不是當眾打了小趙王的臉?
這會不會影響小趙王將來在這些趙國重臣們麵前的君王威嚴?
君王還是得有威嚴的,不然的話以後怎麽和這些老狐狸博弈?
一想到這裏,太後再次猶豫,最終做出了決定。
“王兒雖然有些魯莽,但是老婦覺得他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
撤軍就暫時不需要撤軍了,先看看吧。
若是楚國真的背盟了,我們再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太後,最終還是為了兒子小趙王的麵子,並沒有同意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