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這次能從全局著手製作並不多,也就18號,74號,109號,還有這個55,91號。”評委組組長邊看投影邊評價。
“分開做得好也能成功,我們不能對中學生要求太高。”一個小胡子評委抱著茶杯嗬嗬樂道,“主要目的還是要提高他們對曆史的興趣以及動手能力。”
“也不能這麽說,能從全局的角度去複古,說明本身不論對曆史細節還是製作的水平,都是很有追求的。所以評分的起評分比其他高十分是非常合理的。”
組長身後的一個評委需要實時監控畫麵,他指著64號的畫麵:“這個應該也算一體化製作吧,雖然剛才一直在考室裏傻轉圈,不過一動起手來,應該是一體化的方向。”
原本拉遠的畫麵一下子被放大到每個評委麵前。
畫麵中一開始處於呆若木雞狀態的是蘇長林。
他表麵上看起來在發呆,實際上正處於狂喜之中。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葉哥的威脅,感謝餘哥的強製學習。
昨天被壓迫學習的一個小時,他可是囫圇吞棗般地背下了五六個複古作品的結構,材料。
這五六個裏就有活塞式內燃機汽車啊!!
第一輛汽車,那必須是卡爾本茨的活塞式衝程汽車。
他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
想到這,他開始對著材料表檢索相關材料。
跟著葉哥和餘哥學習複古製作,短短一個月內,一體化製作的知識掌握了不少。一想到不能拖石像後腿,他便打雞血般決定采用一體化的模式開始複古汽車的整體圖紙。
於此同時,
餘成彥已經在開始編程進行材料種類的歸類篩選了。
時代的進步也帶了編程的簡化。這個時代的編程語言變得更通俗易懂方便。
餘成彥先將他能想到的曆史第一輛汽車可能用到的材料列成表單,然後又將考場提供的材料目錄拷貝進去。
很快,結果出來了。幾種特殊材料被單獨列標紅列了一排。
根據這單列的材料,與之前各類汽車材料進行對比,他能推出的結果就是製作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這可真夠原始的。不過不論結構和原理都相對後來的汽車要簡單。複製起來難度也較低。作為統一命題,他感覺能理解出題方的苦心,降低製作難度,主要考複古裏的“古”。
競賽類製作不適合自己推導製作過程,所需時間過長,不過這難不倒他。
當然這也要多謝左謙舟,為了壓壓驚,他還真把相關複古製作5000優選製作背了個滾瓜爛熟。記憶力好起來實在太方便。
不但要製作工藝好,還得古的原汁原味。
在頭腦裏構思好,他就開始調出考試提供的白板,開始做各個組件的圖紙。
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粗粗看來就是一輛三輪車加一個蒸汽機。然而其中很多設計都與現在不同。比如輪子的大小,前麵設計成一個輪子小,後麵兩個輪子大。
再比如自殺式車門。
自殺式車門,聽起來很嚇人,在仔細一研究,其實就是雙開門設計。它將開門方向設計成朝內。這是因為最初的汽車就是由馬車改裝,動力由馬替換成蒸汽機。
另外它們的選取材料也要受到時代的限製。那時的金屬就是普通的鋼鐵,而不能采用高科技合金。
將列出的幾個時代相近的材料中躊躇一會,他終於選定了心裏判斷正確的一種。
又將整體的汽車3d模擬投影出來,反複檢查。最後才將所有圖紙規整為一份輸入打印機。
設計一個小時,打印出來隻需幾分鍾。
一輛完整的木質蒸汽機汽車出現在打印機的輸出端口。一個指令,作品就被上交。
就在指令發出的同時,監考室也收到了上交的指令。隔壁的作品室立刻出現了餘成彥的作品。
“有人提早交作品了。”
“哪個學校,多少號?”
“花城學校,55號。”
組長站起身:“我記得去年花城中學複古製作出了一個一等獎,是同一個人吧?”
“誰去看看,55號叫什麽?”
“不是去年的一等獎,我記得好像叫葉行。這個55號叫餘成彥。”
“花城中學的複古製作很強啊!”
“那也不一定,提早交不代表做的好。”
“也是,待會看看他的自由作品怎樣。”
現在,考試時間還剩兩小時。
餘成彥還有充裕的時間思考,自由物品該做什麽?
從競賽的角度來說,複古作品應該具備兩點,夠古,夠製作精良。
而對他來說,當然是越熟悉的東西越不會出錯。
鑒於有了製作計算機的經驗,他決定把自由作品定位,在之前的時代使用最廣泛的手機。當然選擇這個的更充分的原因是,他已經做過了。
在做完電腦之後,他對3d打印的興趣依然濃厚,於是嚐試複製了手機等一係列電器。
如果不是社團的材料限製,他甚至想將粒子對撞機給弄出來。
對於他這種行為,方銳勇敢地進行製止,並給了個喪心病狂的評價。
一開始,他還在考慮,在那麽多代手機裏挑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手機來複古。
智能手機代表ipone和第一部手機摩托拉拉大哥大真的難以取舍。
躊躇好一會,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思維走入了誤區。
為什麽一定要做一部呢!
既然比賽提供了那麽多材料,他不如來次有趣的嚐試。
有了思路,他就馬上開始構思圖紙。
首先出爐的是第一代移動電話,摩托拉拉8000x。采用1g模擬蜂窩網絡。
然後是第二代移動電話,諾基牙8250.采用2ggsm網絡
接著是第三代移動電話,蘋果ipone 采用3g高速ip網絡
原本還想構思第四代4g,第五代5g時,程序提醒他某種特殊材料不足,他才作罷。
勉強用這三部代表手機的1,2,3g網絡的變遷吧。
比賽時間一共三個小時。
快接近結束時,餘成彥終於完成了三部手機。
他站直身體,長長伸了個懶腰。長時間伏案工作還是有點辛苦啊。
這時結束提示聲響起。
他毫無眷戀地離開了考場,與灰色石像其他幾名成員匯合。
“真難啊!”
“是啊!怎麽會是汽車。”
“隻能指望自選了。”
穿梭在人群裏,他不時聽到參賽人員抱怨考題的難度。
“餘哥,這裏!葉哥,這裏!”老遠聽見小蘇的聲音,就瞧見他揮舞著手,火急火燎地站在教學樓下邊的大樹下。
這逗比看起來有點興奮啊!
餘成彥快速走過去攬住他脖子:“考得很好?”
“嘿嘿。”小蘇傻樂,“是不是汽車?是不是汽車!幸好昨晚背了。餘哥,你就是我的福星!”
他一激動,聲音也尖銳起來,引起了周邊考生的敵視。
葉行也走到了樹下,一個栗子敲在了蘇長林的額頭上:“汽車也不一定對。”
半張這嘴的蘇長林將笑容凝固在臉上:“哈?為什麽?”
“咱們先去吃飯,下午還有比賽。”餘成彥覺得站在這裏說話既不方便,也容易影響人的心情。於是推著兩人向前,離開考場。
在考生們離場後,評委們就抓緊時間來到作品室對作品進行打分。打分分兩輪:第一輪由人工智能先篩選出30%的獲獎名額,然後再由評委給分評出等級。
不到半個小時,統計結果就到了每個評委的手裏。
“18號,海都中學,84分。”
“39號,湘城中學,90分。”
“55號,花城中學,99+2分。”
“74號,杭市中學,88分。”
“91號,北都中學,92分。”
“109號,花城中學,96分。”
……
“之前那些一體化製作都進了獲獎名額了。不過這個99加2分時什麽意思啊?” 一個評委奇怪的問道。
“那個分我給的。55號很有意思。”評委組長示意旁邊的人跟過來,指著手機“他的層次已經不是簡單的仿古複製,還考慮到時代與作品的變遷。他做了三樣移動電話,那麽我就額外給他兩分。”
“看來複古製作的一等獎又要花落花城中學了。”另一個評委搖頭晃腦給了自己的看法。
“我發現花城中學三個選手都有獎項,看來他們團體獎項也不會少。”
……
旅館早備好了自助餐等著饑腸轆轆的考生們。
吃飯時,小蘇一臉輕鬆,而早迴來半小時的曆史社團幾個人看起臉色有些陰沉。
他們在迴程途中,也聽到很多關於曆史筆試部分很難的消息。看樣子形式不太樂觀。
好在大家都知道不討論比賽情況,這樣才不會影響下午的比賽。
午飯後的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悄然而過。
“分開做得好也能成功,我們不能對中學生要求太高。”一個小胡子評委抱著茶杯嗬嗬樂道,“主要目的還是要提高他們對曆史的興趣以及動手能力。”
“也不能這麽說,能從全局的角度去複古,說明本身不論對曆史細節還是製作的水平,都是很有追求的。所以評分的起評分比其他高十分是非常合理的。”
組長身後的一個評委需要實時監控畫麵,他指著64號的畫麵:“這個應該也算一體化製作吧,雖然剛才一直在考室裏傻轉圈,不過一動起手來,應該是一體化的方向。”
原本拉遠的畫麵一下子被放大到每個評委麵前。
畫麵中一開始處於呆若木雞狀態的是蘇長林。
他表麵上看起來在發呆,實際上正處於狂喜之中。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葉哥的威脅,感謝餘哥的強製學習。
昨天被壓迫學習的一個小時,他可是囫圇吞棗般地背下了五六個複古作品的結構,材料。
這五六個裏就有活塞式內燃機汽車啊!!
第一輛汽車,那必須是卡爾本茨的活塞式衝程汽車。
他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
想到這,他開始對著材料表檢索相關材料。
跟著葉哥和餘哥學習複古製作,短短一個月內,一體化製作的知識掌握了不少。一想到不能拖石像後腿,他便打雞血般決定采用一體化的模式開始複古汽車的整體圖紙。
於此同時,
餘成彥已經在開始編程進行材料種類的歸類篩選了。
時代的進步也帶了編程的簡化。這個時代的編程語言變得更通俗易懂方便。
餘成彥先將他能想到的曆史第一輛汽車可能用到的材料列成表單,然後又將考場提供的材料目錄拷貝進去。
很快,結果出來了。幾種特殊材料被單獨列標紅列了一排。
根據這單列的材料,與之前各類汽車材料進行對比,他能推出的結果就是製作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這可真夠原始的。不過不論結構和原理都相對後來的汽車要簡單。複製起來難度也較低。作為統一命題,他感覺能理解出題方的苦心,降低製作難度,主要考複古裏的“古”。
競賽類製作不適合自己推導製作過程,所需時間過長,不過這難不倒他。
當然這也要多謝左謙舟,為了壓壓驚,他還真把相關複古製作5000優選製作背了個滾瓜爛熟。記憶力好起來實在太方便。
不但要製作工藝好,還得古的原汁原味。
在頭腦裏構思好,他就開始調出考試提供的白板,開始做各個組件的圖紙。
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粗粗看來就是一輛三輪車加一個蒸汽機。然而其中很多設計都與現在不同。比如輪子的大小,前麵設計成一個輪子小,後麵兩個輪子大。
再比如自殺式車門。
自殺式車門,聽起來很嚇人,在仔細一研究,其實就是雙開門設計。它將開門方向設計成朝內。這是因為最初的汽車就是由馬車改裝,動力由馬替換成蒸汽機。
另外它們的選取材料也要受到時代的限製。那時的金屬就是普通的鋼鐵,而不能采用高科技合金。
將列出的幾個時代相近的材料中躊躇一會,他終於選定了心裏判斷正確的一種。
又將整體的汽車3d模擬投影出來,反複檢查。最後才將所有圖紙規整為一份輸入打印機。
設計一個小時,打印出來隻需幾分鍾。
一輛完整的木質蒸汽機汽車出現在打印機的輸出端口。一個指令,作品就被上交。
就在指令發出的同時,監考室也收到了上交的指令。隔壁的作品室立刻出現了餘成彥的作品。
“有人提早交作品了。”
“哪個學校,多少號?”
“花城學校,55號。”
組長站起身:“我記得去年花城中學複古製作出了一個一等獎,是同一個人吧?”
“誰去看看,55號叫什麽?”
“不是去年的一等獎,我記得好像叫葉行。這個55號叫餘成彥。”
“花城中學的複古製作很強啊!”
“那也不一定,提早交不代表做的好。”
“也是,待會看看他的自由作品怎樣。”
現在,考試時間還剩兩小時。
餘成彥還有充裕的時間思考,自由物品該做什麽?
從競賽的角度來說,複古作品應該具備兩點,夠古,夠製作精良。
而對他來說,當然是越熟悉的東西越不會出錯。
鑒於有了製作計算機的經驗,他決定把自由作品定位,在之前的時代使用最廣泛的手機。當然選擇這個的更充分的原因是,他已經做過了。
在做完電腦之後,他對3d打印的興趣依然濃厚,於是嚐試複製了手機等一係列電器。
如果不是社團的材料限製,他甚至想將粒子對撞機給弄出來。
對於他這種行為,方銳勇敢地進行製止,並給了個喪心病狂的評價。
一開始,他還在考慮,在那麽多代手機裏挑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手機來複古。
智能手機代表ipone和第一部手機摩托拉拉大哥大真的難以取舍。
躊躇好一會,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思維走入了誤區。
為什麽一定要做一部呢!
既然比賽提供了那麽多材料,他不如來次有趣的嚐試。
有了思路,他就馬上開始構思圖紙。
首先出爐的是第一代移動電話,摩托拉拉8000x。采用1g模擬蜂窩網絡。
然後是第二代移動電話,諾基牙8250.采用2ggsm網絡
接著是第三代移動電話,蘋果ipone 采用3g高速ip網絡
原本還想構思第四代4g,第五代5g時,程序提醒他某種特殊材料不足,他才作罷。
勉強用這三部代表手機的1,2,3g網絡的變遷吧。
比賽時間一共三個小時。
快接近結束時,餘成彥終於完成了三部手機。
他站直身體,長長伸了個懶腰。長時間伏案工作還是有點辛苦啊。
這時結束提示聲響起。
他毫無眷戀地離開了考場,與灰色石像其他幾名成員匯合。
“真難啊!”
“是啊!怎麽會是汽車。”
“隻能指望自選了。”
穿梭在人群裏,他不時聽到參賽人員抱怨考題的難度。
“餘哥,這裏!葉哥,這裏!”老遠聽見小蘇的聲音,就瞧見他揮舞著手,火急火燎地站在教學樓下邊的大樹下。
這逗比看起來有點興奮啊!
餘成彥快速走過去攬住他脖子:“考得很好?”
“嘿嘿。”小蘇傻樂,“是不是汽車?是不是汽車!幸好昨晚背了。餘哥,你就是我的福星!”
他一激動,聲音也尖銳起來,引起了周邊考生的敵視。
葉行也走到了樹下,一個栗子敲在了蘇長林的額頭上:“汽車也不一定對。”
半張這嘴的蘇長林將笑容凝固在臉上:“哈?為什麽?”
“咱們先去吃飯,下午還有比賽。”餘成彥覺得站在這裏說話既不方便,也容易影響人的心情。於是推著兩人向前,離開考場。
在考生們離場後,評委們就抓緊時間來到作品室對作品進行打分。打分分兩輪:第一輪由人工智能先篩選出30%的獲獎名額,然後再由評委給分評出等級。
不到半個小時,統計結果就到了每個評委的手裏。
“18號,海都中學,84分。”
“39號,湘城中學,90分。”
“55號,花城中學,99+2分。”
“74號,杭市中學,88分。”
“91號,北都中學,92分。”
“109號,花城中學,96分。”
……
“之前那些一體化製作都進了獲獎名額了。不過這個99加2分時什麽意思啊?” 一個評委奇怪的問道。
“那個分我給的。55號很有意思。”評委組長示意旁邊的人跟過來,指著手機“他的層次已經不是簡單的仿古複製,還考慮到時代與作品的變遷。他做了三樣移動電話,那麽我就額外給他兩分。”
“看來複古製作的一等獎又要花落花城中學了。”另一個評委搖頭晃腦給了自己的看法。
“我發現花城中學三個選手都有獎項,看來他們團體獎項也不會少。”
……
旅館早備好了自助餐等著饑腸轆轆的考生們。
吃飯時,小蘇一臉輕鬆,而早迴來半小時的曆史社團幾個人看起臉色有些陰沉。
他們在迴程途中,也聽到很多關於曆史筆試部分很難的消息。看樣子形式不太樂觀。
好在大家都知道不討論比賽情況,這樣才不會影響下午的比賽。
午飯後的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悄然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