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眾人一起,飲完杯中酒。揚雄放下酒杯,歎口氣道:“和順候,我年輕之時,也是愛好讀書。在我們家鄉,讀書人往往談起司馬相如,因他本是我們蜀地之人。我也特別喜歡他的文章,每次做文章,總是想模仿他。
後來,我漸漸長大,卻發現楚大夫屈原之文章卻另有一番滋味。每每讀起,心緒不平,甚至有時候會為屈原之身世不平。
再後來,來到長安,隨侍成帝左右。當時也寫過不少文章,《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等都是那時候所做。
文章寫的華麗,幾年才得一文。每寫一文,幾乎心力交瘁。
可寫這個有什麽用呢?無非是雕蟲篆刻而已,又豈是壯夫所為?”
剛說到這裏,張猛端起酒杯道:“楊夫子,不瞞您說,我以前在家之際,我哥哥也讓我讀過您的文章。可我天生頑劣,寧肯騎馬放羊,也不願意讀書,實在是看到書都犯困。
對您這樣的老夫子,一向有些成見。可剛剛您之所言,誌氣豪邁,張猛佩服,特敬酒一杯。”
張猛說完,沒有拿麵前的酒杯,而是拿過酒壺,端一黑碗過來,滿滿倒上一碗。
張猛站起身,雙手舉著酒碗,一揚脖,滿滿一碗酒,倒入自己的喉嚨之中。
揚雄道:“張猛,少年豪氣,老夫可沒你這個魄力了”,揚雄一邊說,一邊舉起酒杯,同樣一飲而盡。
張猛道:“老夫子,剛才你說寫文章不是壯夫所為,後來你又做什麽事了,難道你也從軍不成?”
徐朗氣的一抓張猛的脖領子,將他按到椅子上道:“你小子,不懂,不要亂說,聽揚先生講。”
揚雄倒是笑眯眯的看著張猛道:“我所寫辭賦不是壯夫所為,我後來開始探究天地人至理,又寫了一些書。”
張猛歎口氣道:“還是寫書啊,我還以為做什麽事呢?”
徐朗道:“不懂不要亂說,免的人家笑話。”
揚雄道:“張猛不喜歡讀書,這個反應不奇怪。哎,以前我寫書,多少冷嘲熱諷啊。我寫一本《太玄經》,人家冷言冷語。說什麽,你算什麽人,居然也敢寫經。你這些東西能跟五經相提並論嗎?難道你要與孔子相提並論嗎?”
還有人說我,當年成帝之時,我與當今陛下,還有劉歆,同為黃門侍郎。他們已經飛黃騰達,我卻20年官階沒有絲毫升遷。”
江河行歎道:“當年的黃門侍郎,可是出過不少人才啊。當今陛下,劉歆也算得上一時之俊啊。”
揚雄點點頭道:“我們雖在一起,可追求畢竟不同。再說,他們父輩都有人在朝,機會自然不同。再說,成帝在時,賞我終身俸祿,我也沒有後顧之憂。隻願意追求我感興趣之事,各地方言異同,宇宙之奧妙,我都感覺很有意思。
我奏請朝廷,不願做地方官,也不願意做朝內之官,隻願意做個閑散人員。
哎,誰能理解我之心呢?
過了沒幾年,紛紛說我什麽不能讓太皇太後高興,不能讓朝中大員欣賞。
他們哪知道我的樂趣呢?他們以為吃的好,穿的好,前唿後擁,香車寶馬,就是人生最高要求。
對他們來說也許是,對我卻不是。我隻願意沒人打擾,看前人之書,寫出自己之書,說出我之心意。
我寫出《法言》之書,是向孔子學習之作。我寫《太玄經》,是跟《易經》有關,卻又有不同。
我看日月天地之變,看人事變遷也是一樣,都是符合渾天之說。因此,我才仿《易經》,做出這部《太玄經》。”
揚雄有些口吃,為了將話講的完整,特意講的極慢,好不容易講完。
張猛早就等不及了,急切的問道:“揚先生,你能知道天地變化,日月變遷,果然厲害。那這麽好的書,不是整個長安城,家家都要買一本了?”
揚雄低頭又喝一杯酒,抬起頭,看著張猛道:“我有兩個朋友,都看過這書,你說他們看這書?”
張猛道:“你老夫子的朋友,絕對和你差不多的老夫子,也是一天抱著書之人,肯定說好極了。”
揚雄道:“劉歆看過之後說,‘你這書不會有人看,頂多拿來放在醬菜缸上,醃醬菜倒是用的上。’”
眾人一起大笑,張猛接著問道:“老夫子,另一個朋友怎麽說呢?”
揚雄緩緩地說道:“他說這個漚糞還可以,上到田地裏,麥田能長的更好。”
張猛笑的站來道:“老夫子,你這都什麽朋友啊?”
揚雄倒是嗬嗬一笑道:“他們是懂這書之人。”
江河行一揮手,示意張猛不要再說。
張猛坐下來,好奇的看著江河行。
江河行舉起酒杯道:“揚先生,曲高和寡,古來如此,何必介懷,你那書,想必我也看不懂,因為我連《周易》都看不懂。不過,我還是佩服你,超越聖賢又有何不可。古之聖賢也非天生就是聖賢,我們比他們思考的多,看的多,超越他們是正常的。總會有人知道你的價值。來,我先敬你一杯酒,下麵我有話要說。”
揚雄十分爽快,將麵前之酒再次喝幹。
江河行再次開口道:“揚先生,我雖看不懂你的書,但是,我可以為你製作幾本書。你可聽說羊皮書?”
揚雄道:“你說那羊皮書啊,我也見過,這幾年來,長安慢慢多起來,隻是太貴啊,隻有大富大貴之家,才能有此書啊。”
徐朗插嘴道:“揚先生,你都不記得,這羊皮書,就是這和順候先做的啊。現在不管羊皮書,我們平州還有新的用紙做之書。”
揚雄一拍腦袋道:“哎,我都忘了,這今天都是看你們平州的紙書,我都忘了,我的書,也可以寫在這紙上。若我的書,能寫這紙上,能寫幾本,能傳於後世。我,我,我……”
揚雄再也說不下去,低頭低聲啜泣起來。
徐朗過來,拍拍揚雄的肩膀道:“老朋友,這是大喜之事,怎麽還哭了呢?”
揚雄道:“劉歆整理古書,不知道多少古書都是在他手裏重見天日。我也怕,我的書,以後卻難見天日啊。今日有劉歆來整理古書,可以後未必就有劉歆一樣之人啊。太史公之書,也是多少年,才重見天日。今日得和順候應允,我到平州,別的事不做,先將我自己的書,都抄寫一遍。”(未完待續。)。
眾人一起,飲完杯中酒。揚雄放下酒杯,歎口氣道:“和順候,我年輕之時,也是愛好讀書。在我們家鄉,讀書人往往談起司馬相如,因他本是我們蜀地之人。我也特別喜歡他的文章,每次做文章,總是想模仿他。
後來,我漸漸長大,卻發現楚大夫屈原之文章卻另有一番滋味。每每讀起,心緒不平,甚至有時候會為屈原之身世不平。
再後來,來到長安,隨侍成帝左右。當時也寫過不少文章,《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等都是那時候所做。
文章寫的華麗,幾年才得一文。每寫一文,幾乎心力交瘁。
可寫這個有什麽用呢?無非是雕蟲篆刻而已,又豈是壯夫所為?”
剛說到這裏,張猛端起酒杯道:“楊夫子,不瞞您說,我以前在家之際,我哥哥也讓我讀過您的文章。可我天生頑劣,寧肯騎馬放羊,也不願意讀書,實在是看到書都犯困。
對您這樣的老夫子,一向有些成見。可剛剛您之所言,誌氣豪邁,張猛佩服,特敬酒一杯。”
張猛說完,沒有拿麵前的酒杯,而是拿過酒壺,端一黑碗過來,滿滿倒上一碗。
張猛站起身,雙手舉著酒碗,一揚脖,滿滿一碗酒,倒入自己的喉嚨之中。
揚雄道:“張猛,少年豪氣,老夫可沒你這個魄力了”,揚雄一邊說,一邊舉起酒杯,同樣一飲而盡。
張猛道:“老夫子,剛才你說寫文章不是壯夫所為,後來你又做什麽事了,難道你也從軍不成?”
徐朗氣的一抓張猛的脖領子,將他按到椅子上道:“你小子,不懂,不要亂說,聽揚先生講。”
揚雄倒是笑眯眯的看著張猛道:“我所寫辭賦不是壯夫所為,我後來開始探究天地人至理,又寫了一些書。”
張猛歎口氣道:“還是寫書啊,我還以為做什麽事呢?”
徐朗道:“不懂不要亂說,免的人家笑話。”
揚雄道:“張猛不喜歡讀書,這個反應不奇怪。哎,以前我寫書,多少冷嘲熱諷啊。我寫一本《太玄經》,人家冷言冷語。說什麽,你算什麽人,居然也敢寫經。你這些東西能跟五經相提並論嗎?難道你要與孔子相提並論嗎?”
還有人說我,當年成帝之時,我與當今陛下,還有劉歆,同為黃門侍郎。他們已經飛黃騰達,我卻20年官階沒有絲毫升遷。”
江河行歎道:“當年的黃門侍郎,可是出過不少人才啊。當今陛下,劉歆也算得上一時之俊啊。”
揚雄點點頭道:“我們雖在一起,可追求畢竟不同。再說,他們父輩都有人在朝,機會自然不同。再說,成帝在時,賞我終身俸祿,我也沒有後顧之憂。隻願意追求我感興趣之事,各地方言異同,宇宙之奧妙,我都感覺很有意思。
我奏請朝廷,不願做地方官,也不願意做朝內之官,隻願意做個閑散人員。
哎,誰能理解我之心呢?
過了沒幾年,紛紛說我什麽不能讓太皇太後高興,不能讓朝中大員欣賞。
他們哪知道我的樂趣呢?他們以為吃的好,穿的好,前唿後擁,香車寶馬,就是人生最高要求。
對他們來說也許是,對我卻不是。我隻願意沒人打擾,看前人之書,寫出自己之書,說出我之心意。
我寫出《法言》之書,是向孔子學習之作。我寫《太玄經》,是跟《易經》有關,卻又有不同。
我看日月天地之變,看人事變遷也是一樣,都是符合渾天之說。因此,我才仿《易經》,做出這部《太玄經》。”
揚雄有些口吃,為了將話講的完整,特意講的極慢,好不容易講完。
張猛早就等不及了,急切的問道:“揚先生,你能知道天地變化,日月變遷,果然厲害。那這麽好的書,不是整個長安城,家家都要買一本了?”
揚雄低頭又喝一杯酒,抬起頭,看著張猛道:“我有兩個朋友,都看過這書,你說他們看這書?”
張猛道:“你老夫子的朋友,絕對和你差不多的老夫子,也是一天抱著書之人,肯定說好極了。”
揚雄道:“劉歆看過之後說,‘你這書不會有人看,頂多拿來放在醬菜缸上,醃醬菜倒是用的上。’”
眾人一起大笑,張猛接著問道:“老夫子,另一個朋友怎麽說呢?”
揚雄緩緩地說道:“他說這個漚糞還可以,上到田地裏,麥田能長的更好。”
張猛笑的站來道:“老夫子,你這都什麽朋友啊?”
揚雄倒是嗬嗬一笑道:“他們是懂這書之人。”
江河行一揮手,示意張猛不要再說。
張猛坐下來,好奇的看著江河行。
江河行舉起酒杯道:“揚先生,曲高和寡,古來如此,何必介懷,你那書,想必我也看不懂,因為我連《周易》都看不懂。不過,我還是佩服你,超越聖賢又有何不可。古之聖賢也非天生就是聖賢,我們比他們思考的多,看的多,超越他們是正常的。總會有人知道你的價值。來,我先敬你一杯酒,下麵我有話要說。”
揚雄十分爽快,將麵前之酒再次喝幹。
江河行再次開口道:“揚先生,我雖看不懂你的書,但是,我可以為你製作幾本書。你可聽說羊皮書?”
揚雄道:“你說那羊皮書啊,我也見過,這幾年來,長安慢慢多起來,隻是太貴啊,隻有大富大貴之家,才能有此書啊。”
徐朗插嘴道:“揚先生,你都不記得,這羊皮書,就是這和順候先做的啊。現在不管羊皮書,我們平州還有新的用紙做之書。”
揚雄一拍腦袋道:“哎,我都忘了,這今天都是看你們平州的紙書,我都忘了,我的書,也可以寫在這紙上。若我的書,能寫這紙上,能寫幾本,能傳於後世。我,我,我……”
揚雄再也說不下去,低頭低聲啜泣起來。
徐朗過來,拍拍揚雄的肩膀道:“老朋友,這是大喜之事,怎麽還哭了呢?”
揚雄道:“劉歆整理古書,不知道多少古書都是在他手裏重見天日。我也怕,我的書,以後卻難見天日啊。今日有劉歆來整理古書,可以後未必就有劉歆一樣之人啊。太史公之書,也是多少年,才重見天日。今日得和順候應允,我到平州,別的事不做,先將我自己的書,都抄寫一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