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下午時分,江河行和陳茂再次來到未央宮,甄邯早就來到未央宮等著。


    江河行一直沒注意過甄邯,隻見甄邯雖是大司馬,但是像個老夫子一般,身著官服,麵色憂鬱。


    看到江河行和陳茂到來,甄邯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向前兩步道:“和順候,知道你很久,一直沒有機會跟你認識,今日老夫有幸,能得和順候鼎力支持,在下感激不盡。”


    江河行連忙道:“大司馬,別客氣,我是願意合作,隻是陛下還沒說什麽呢。我們還是盡快給他說說,如果陛下同意,我們盡快去辦,你看可好?”


    甄邯連連點頭道:“好好好。”


    王莽果然是個工作狂,江河行、甄邯和陳茂被帶進宮來,在大殿之外,足足等候了一個時辰,幾個人都快曬出鹽了,才有宦官將幾個人引進大殿。


    進到大殿,霎時間外麵的酷熱消失,陰涼的感覺讓江河行直接打一冷顫。


    向殿內望去,王莽坐在龍書案後,低頭看著奏章,前麵香煙彌漫,身後有宮女舉著扇子,輕輕扇動。


    三人來到書案前,撩衣跪倒施禮,口稱萬歲。


    施禮已畢,江河行聽到王莽言道:“你們都起來吧,怎麽你們三個一起來了,有什麽事嗎?”


    甄邯道:“陛下,最近臣一直為軍糧之事煩惱。剛剛從和順候處得知,和順候在泉州港之地,設立一市場。平州糧食可大量銷售。我有一主意,我們可以從此地采購軍糧,然後沿著桑幹河運到代郡等地。這樣就可以緩解我軍糧之難題。”


    王莽看看下麵的三個人,沒有說話。一時間,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甄邯的腦袋上再次冒出汗珠,不知道是熱,還是緊張,連忙低下頭去。


    過了許久,王莽才開口道:“甄邯,我們新朝廣有四海,疆土萬裏,人民幾千萬之多,還要從外麵買糧食嗎?我們每個郡都要出糧出人,這麽多郡縣,難道都要跑到泉州買糧嗎?”


    王莽一席話,甄邯一下子清涼許多,嘴巴更是凍上一般,上下嘴唇有些哆嗦,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陳茂還是膽子大一些,開口道:“陛下,我新朝雖廣有萬裏疆土,可運輸軍糧太遠,耗費實在巨大。若是能在泉州港附近買糧,耗費可以減少一大半以上。泉州靠海,平州之船可從海上而來。泉州附近,河流密布,水渠縱橫,行船十分方便。若從此地運糧往並州各地,雲中郡、五原郡、雁門郡等地軍糧不會有大的麻煩。運糧之人,可以減少,征發服役減少百萬之人,農田可多耕千萬畝。


    陛下,若從此地購糧。節省糧食,節省勞役,節省花費,我們不用征用太多勞役,田地也不會太多荒蕪……”


    陳茂還沒講完,王莽一拍書案道:“陳茂,放肆。”


    陳茂嚇的一激靈,再也不敢多說。


    隻聽的王莽冷笑道:“我泱泱大國,一點點軍糧還是問題嗎?30萬人馬算什麽,當年賑災那麽多人,我們不也救了。那時候連國庫都沒用多少。現在可是頃全國之力,怎麽就辦不到呢?”


    王莽說的振振有辭,甄邯、陳茂唯唯諾諾。


    江河行看王莽這一番話下來,自己泉州港的生意看來隻能給嚴尤做了,畢竟在漁陽郡地麵上,王莽不會說什麽吧?


    王莽轉過頭來,看看江河行,語重心長地說道:“和順候,你也是一方諸侯,平州雖是大新朝之地,全在你的管轄。可有話一直想說,做諸侯應有諸侯的樣子。你可不能像個商人,到處招攬生意。和順候,你為什麽天天就是要做這麽多生意呢?”


    江河行看王莽詰難自己,心裏有些不爽,我之所以願意稱臣,在我看來也是一個生意,能帶來好處而已。


    江河行道:“陛下,我所做之事,都為我平州人之福祉。”


    王莽伸手往書案裏探,拿出一個羊皮紙的書冊,在手裏晃一晃說道:“和順候,你可知是什麽書嗎?”


    江河行搖搖頭。


    王莽道:“這是用你們平州方法,讓人抄寫的《周禮》,專門寫在這羊皮紙上,就為了時時能看一眼。前幾天,專門給你一本《周禮》。看來你是沒明白啊。平州的百姓該怎麽過啊?沒有這《周禮》?他們能過上好生活嗎?”


    說到這裏,王莽一指江河行,接著說道:“那天晚上在天祿閣本想跟你說明白的,沒想到,你沒明白,結果還是天天忙你們平州的生意。和順候,當以百姓為重啊。《周禮》不可不看,不可不用啊。”


    江河行看王莽進入讀書人的某種狀態,非要推銷他的********,看來今天不說明白,他以後非要繼續說下去。


    尤其是現在,王莽覺得江河行老是跟他的各路大員打交道,不是他有什麽陰謀,而是天天打算做什麽生意,這怎麽能行呢?


    江河行抬頭道:“陛下,我看過《周禮》,也仔細想過《周禮》之事,用此書為本,必將導致國家的災難。”


    剛說到這裏,身旁的陳茂趕緊捅一下江河行,示意他不要這麽說。


    台上的王莽,倒是沒生氣,哈哈大笑。用手點指陳茂道:“陳茂,讓和順候說,居然敢說《周禮》會對治國不好”,說到這裏,王莽一指江河行道:“和順候,口氣不小,你今天說個明白。看看你怎麽評《周禮》。”


    陳茂連忙退到一邊,那個大司馬甄邯更是退的快找不到人影。


    江河行微微一笑道:“要我說,《周禮》之錯,是根本的錯。首先是擺不清官府的位置,更擺不清百姓的位置。把百姓當做小孩子一般,就是不把他們當做成人。百姓可不是孩子,要把他們當人看,他們能處理自己的生活。


    把百姓當孩子看,導致什麽樣的結果呢?官府什麽都不放心,什麽都要為民眾操心。”


    王莽道:“這樣難道不好嗎?愛民如子,把百姓看做孩子有何不好呢,你說清楚。”


    江河行接著說道:“哪裏不好呢,在於管的多,必然官員多。對於百姓生活來說,官府介入的環節太多。這樣就需要官員都是好人,能夠真正按朝廷要求辦事。”


    王莽道:“官員按章程辦事,若是辦不好,我還能派人來監管,誰犯錯,朝廷自然來糾正。”


    江河行歎口氣道:“可惜啊,把官員都當好人,或者說監管的人是好人,聽起來不錯。可問題在於,他們都是自利之人啊。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自利之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西漢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孤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孤舟並收藏來到西漢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