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樊嘉的事,江河行也不多問,江河行要忙於整個平州各方麵事宜,那有多少時間關心樊嘉的生意。雖說天寒地凍,大雪封路,平州之事今年特別多,尤其是移民之事,雖說天氣寒冷,但陸陸續續邊郡依然向平州湧來。江河行和李孝文天天忙碌這些雜事,緊急做各方麵的應對。


    這個時候,**親自來找江河行,原來是張猛的消息迴來了。張猛經過幾個月的追殺,在荒漠之中,將左賢王的伏兵殺的大敗,然後又追左賢王穿過漠南。幾乎快到新朝地界了,終於將左賢王給生擒活捉。


    他生擒活捉左賢王的地方,離受降城不遠。剛好被新朝的官員得知消息,便以給張猛祝賀為由,將張猛一幹人等請進受降城,大擺筵席,宴請張猛全軍將士。


    宴請張猛的將軍叫藺包、戴級,張猛大為感動。酒席宴上,兩位將軍輪番勸酒,祝賀張猛和平州軍為邊郡百姓報仇,並拿出很多金子犒賞張猛,張猛莫名其妙,不過很是為兩位將軍為國為民之心折服。


    不僅是兩位將軍,張猛手下所有士兵都受到新朝士兵熱情款待。


    這二位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就在受降城駐紮,受降城太小,大多還駐紮在受降城一周。當夜,兩軍大聯歡,人困馬乏的張猛特種師,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幾乎都醉的一灘泥般。


    那知道,大喜之後是大悲,當天夜裏,藺包、戴級並沒有喝多,趁著張猛特種師喝多,居然帶著人馬將左賢王等俘虜帶走。張猛軍中,有幾個沒喝多的,也起不了什麽作用,被人當場捉拿,捆綁起來。


    第二天。張猛醒來,發現左賢王已經被搶走,藺包和戴級,還有一萬騎兵。早已經跑遠,受降城就剩一空城。


    派出人去找,二人早已經跑的沒了蹤跡,還發現藺包留給張猛的書信,說是左賢王是朝廷要帶走。二人也是迫不得已。


    張猛氣的大罵,但特種師為了過沙漠,幾乎沒帶馬匹,拉戰車的基本都是駱駝,而藺包戴級等人卻是清一色的騎兵,特種師再有能耐,也追不上了。


    無奈,張猛隻得打道迴府,迴平州府向江河行請罪。


    這些事情,提前告知**。張猛現在從揚武城帶齊自己的馬匹,頂風冒雪,走在迴平州府的路上。


    江河行哭笑不得,張猛還是太年輕,什麽戰術,什麽惡劣的環境都演練過,居然被人幾句話輕飄飄的騙到,看來這特種師,還是經驗少,一切等他迴來再說吧。


    左賢王被朝廷帶走。匈奴右賢王,逃迴自己的王庭,自立為匈奴大單於。又加封各個王侯,將漠南和匈奴西部地區。重新控製起來。右穀蠡王,日逐王等以前沒怎麽聽說過的人現在都得以重用,好像又一股氣勢起來,在西域附近一帶,還有河套一帶,甚至漠南一帶。耀武揚威。


    這些匈奴人到底想幹什麽,難道要激怒我,匈奴人明知道這個時候他們難以進兵,就在這個時候在原右賢王王庭大造聲勢,還聲明要為老單於報仇等等。


    江河行看匈奴人折騰的氣勢這麽大,有點色厲內荏的感覺,心裏暗笑,再讓他們猖狂幾天,過完年再看馬援去收拾他們吧。


    天氣越來越冷,積雪越來越厚,出門也開始變的困難。正在這時候,吳漢帶著獨立師,從平武城撤退到平州府,江河行讓他們住在城外的軍營,安營紮寨,做平州府的屏障。


    江河行詢問吳漢迴來事宜,吳漢動身之際,馬援已經將匈奴牧民,牛羊集中起來。李孝全一直向北掃蕩有上千裏地,所過之處,匈奴牧民再也沒有藏身之地。雖說,李孝全所過麵積很大,但畢竟匈奴地域過於廣大,早就進入冬天,李孝全等已經迴到平武城休整。馬援在原來的單於庭又修一個簡單的城堡,比平武城小不少,但是馬援,吳奎,馬彪等都在單於庭駐紮。準備來年再對付右賢王。


    江河行命吳漢先行休整,準備明年去冀州。吳漢領命,迴去挑選人馬,進行各方麵籌備,尤其是派一些人直接到鳳凰島,去學習製鹽之法,等候明年開春,直接去冀州。


    江河行想了想明年的安排,吳漢這裏也非常關鍵。吳漢來這裏幾年了,自己見他不是很多,談不上很熟悉,能重用很多程度是因為他信任吳奎,吳奎大力舉薦吳漢,江河行就將吳漢從軍中抽出,準備讓他獨當一麵。


    吳漢長途奔波,剛剛迴到平州府休整。江河行想去看看迴來的將士,順便和吳漢聊聊。


    太陽懶洋洋的掛在東南的天際,天氣依舊寒冷,江河行將渾身包裹嚴實,乘著馬車,向平州府西南角的軍營而去。


    一路之上,行人稀少,路兩旁的積雪變的汙黑不堪,馬蹄踩著冰凍的路麵,嗒塔的馬蹄聲特別的清脆。


    眼看離軍營不遠,路上馬車多了起來。他們所行甚快,紛紛超過江河行。


    江河行坐在馬車上向前看去,隻見前麵軍營大門口,停了一排車,數了數有八輛。最前麵的兩輛車上,車廂密封著,顯然寒冬之際,裏麵坐人更暖和一些。後麵的六輛車都是貨車,貨車車廂上蓋著帆布,鼓鼓囊囊的,看不出裏麵是什麽東西。


    前麵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江河行扭頭命令親兵停下馬車,就在隊伍的後麵觀察一會。


    最前麵那輛車上車門一開,一個高大的黑衣大漢,從車上下來。走到軍營大門口,一抱拳,衝著站崗的士兵道:“我是南陽李軼,與吳漢將軍都是南陽人。還請兄弟通報一聲,我來拜會吳漢將軍。”


    那站崗的士兵,抬頭看看這個高大的青年漢子,輕輕說道:“李先生,抱歉,前天吳師長有令,現在軍務繁忙,訪客概不接待,若有要事,我可以幫你記下,若沒有要事,您請迴。”


    這個小兵不卑不亢的講完,那黑衣大漢愣了半天,顯然沒想到。過了半天道:“這位兄弟,我家和吳師長家不遠,今天來此,也算是故人來訪,請你幫忙通傳一聲。”


    說著話,那大漢從脖子裏摘下一塊碧綠的玉石,顯然是一塊好玉。李軼將玉托在手裏,笑嗬嗬的看著那年輕的士兵道:“兄弟,這是我們南陽的特產,送給你做個紀念吧。”


    那士兵也是嗬嗬一笑道:“謝謝李先生,這玉是好玉,不過第一我不能收,第二我不會幫你通傳,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還請不要讓我為難。”


    李軼搖搖頭,歎口氣道:“哎,這軍紀果然不一樣,我大哥果然沒有騙我。”


    李軼一揮手,高喊一聲道:“迴去。”


    李軼上了馬車,關上車門。車隊緩緩開動,在路上畫個圓弧,調轉方向,順原路迴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西漢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孤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孤舟並收藏來到西漢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