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兵護衛見勢不妙,立馬跳下車,下去就把那人抓住了。又連打了幾下,那人低著頭,一聲也不敢吭。李孝武的馬車立馬趕了過來,問護衛怎麽迴事。護衛將經過說了一下,李孝武氣憤不已,在自己的地盤,和王要是有個意外,自己可是完了。命令眾人將這個人帶迴辦公署,嚴加審問。
江河行也是意外,自己在這裏知道的人並不多啊,何故有突發意外呢?
這次是李孝武押著那人,走在前麵,江河行跟著到了辦公署。
剛迴到辦公署不久,李孝武就笑嗬嗬的走過來,跟江河行說,原來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前幾天江河行在魚市見的老板趙橋。江河行笑道:“趙橋這個名字取的好,偏偏在橋上出事。”
李孝武也跟著笑道:“他以為你是客官,想問問你發財的機會,願意不願意跟他幹。剛才他一再聲明可能是太陽光耀眼,可能看錯人了。”
江河行道:“將他請過來吧。”
不一會,李孝武帶著人,攙著趙橋來到辦公署的會議室。那趙橋並沒有受什麽重傷,隻是有些鼻青臉腫而已。
待他坐下之後,又細細看看江河行,看了一陣,猛地站起來道:“你,你,你……”後麵的話還沒來的及說出來,已經被人牢牢的按在了椅子上。
江河行看了看對麵的趙橋道:“趙老板,我不是什麽客商,前幾天隻是去魚市溜達溜達,所以恐怕不能和你一起發財了。”
趙橋看了看江河行坐在那裏,一旁人都站著,氣勢自是不凡,知道此人不是普通人士。
趙橋腦子轉的很快,轉過頭來問李孝武道:“李郡守,這位先生該怎麽稱唿呢?”
李孝武沒有迴答,猶豫的看看江河行,江河行衝他點點頭。李孝武笑著道:“這位就是我們平州的和王啊。”
趙橋更是坐立不安,想起來,看看身邊的親兵,又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裏了。
江河行笑眯眯的看著趙橋道:“趙老板,抱歉啊,讓你誤會了。”
趙橋連忙擺擺手道:“和王太客氣了,怪我有眼不識泰山。”
江河行看誤會解除,站起身來,給李孝武交代,派人送趙橋迴去。誰知道,趙橋卻說道:“和王,我有事相求?”
江河行看了看趙橋,轉身又坐了下來,問道:“趙老板,有何事?盡管說來。”
趙橋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身子,護衛也不在攔阻他。他走到江河行麵前,先是施禮,然後做在江河行旁邊。眾人都隻是看著,江河行一直是樂嗬嗬的。
趙橋站在江河行麵前說道:“和王,我想修一做城池。”
眾人都是一愣,吃驚的看著趙橋。江河行也是直看著趙橋。
趙橋從江河行麵前,將茶杯端了過來,李孝武剛要發作,江河行衝他擺擺手。
隻見趙橋將杯子端過來,將食指伸進杯子,沾了一下水,然後在桌子上點了一下道:“和王,這裏是夏都。”
江河行點點頭,看著趙橋用手指畫圖。
隻見他用食指在桌子上拉了一條水印,接著說道:“從夏都往東,有個七八百裏之處,此處水流縱橫,河網密布,我們平州之人很少,不過有不少肅慎人再次聚集。此地有三個大河匯集,一條是從夏都過來。水流最大,水流平緩,大小船隻暢通無阻。還有兩條大河,都是從南麵流到此地,通行大的船隻都無障礙。”
趙橋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不斷的在杯子裏沾著水,在桌子上畫出幾條大河的流向。
江河行看了一陣道:“你對這些河流很熟悉嗎?你都去過嗎?”
趙橋道:“這些河一年一半時間都在結冰,探查不易,不過我這幾年都沒少跑,算是都去過。”
江河行道:“你修城所為何事呢?”
趙橋道:“此地漁產甚多,要運到吉林城,路途遙遠,再說吉林本地漁產也是很多。我想在這夏都以東這些河流匯集之處,修一城池,當地的漁產在當地可以做成魚幹和鹹魚,然後向北乘船到黑水,沿黑水直接向東,直通大海,然後再向南可以到鳳凰島,我們再從鳳凰島,可以向各地售賣。遠好過我們在此地,用馬車向外拉。”
江河行道:“這趟可是不近啊,可你想過那裏肅慎人甚多,何以保障以後眾商家安全?”
“肅慎人也不是野人,他們靠打漁捕獵為生,也要來跟我們換糧食衣物,這樣我們就能讓肅慎人變為和我們一樣之人。此城可以作為交易之城,也可作為防守之城。如果有事,我們進城,他們沒有能力攻破我們的城池。”
“那趙老板你看,你修城池,要花費多大呢?需要時間多久呢?”
趙橋看江河行並不反對,才慢慢講出自己的計劃。他原本是想在那裏建個交易市場,類似魚市這種,因為當地漁產眾多,很多人根本也賣不出去。這幾天商家都無所事事,他就想到現在吉林城找夠幾個商家,然後一起建個市場。
他說建城,是看到江河行在此地,臨時起意,覺得建城對平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江河行聽罷,點頭同意,提出支持趙橋的建城辦法,並願意派兵保護,前5年此城免稅。5年後按百分之一收取,再過五年提升至百分之二,到最後與平州各地看齊,作為拉攏商家的手段。
趙橋大喜過望,高興的有些手舞足蹈,連聲謝過,說聲告辭,飛一般的跑出門去,大概是拉攏商家去了。
當天晚上,江河行派人去了趙橋家,說明自己過兩天要去夏都之事,看他是否願意一同前往。報信人迴來道,趙橋滿口答應。
又過了兩天,江河行登上河邊的大船,趙橋帶著幾個商人一起上了大船。揮手告別岸邊的李孝武等人,大船扯起帆,緩緩向前而去。
船隻越走越快,身後的吉林城越來越遠,越來越小。雖說陽光照著甲板,但並不是很熱,江河行在甲板上看著兩岸的風景。
樹木已經綠油油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不停的閃著金光。岸邊的田野裏,很多人還忙於播種,播種機有馬拉的,眼看也是跑的飛快,也有人拉的,看起來好像也不太費勁。隻見有兩個人前麵弓著腰,低著頭,肩頭背著繩子,繩子拉著後麵的播種機,雖說沒有馬快,但還是不少人用。
水麵清澈異常,鳥兒在水麵不斷的盤旋,不時從水裏,夾出一條小魚來。江河行來了興趣,坐在船頭,看那鳥兒捕魚。他很少見如此清澈碧藍的江水,隻見過渾濁肮髒的汙水河。
因此,此時的他,感覺特別的心曠神怡,河麵上吹著風,不覺得冷,不覺得熱,雖風不小,尤其是河麵之上,也許是美景讓他忘記了冷暖吧。
船行甚快,兩岸的樹木飛快的向後飛奔,河裏的水鳥不時被大船嚇的四散飛奔。江河行扭過頭去,想看看這裏的莊稼地,發現那趙橋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到自己身邊。
江河行道:“過來怎麽不打聲招唿呢?”
“我看和王,看的入迷,不敢打擾。隻是奇怪和王沒見過嗎,無非是一些水鳥,到處可見啊。”
江河行歎了口氣道:“對你是常事,對別人不一定平常啊。對了,你為何取名趙橋啊?”
那趙橋憨厚的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住在青州一條大河邊上,村裏人過河很不方便,後來有人組織修了一座木橋,我就是修好橋那天出生的,因此被取名趙橋。”
“那你是河邊長大之人了,水性如何?”
趙橋道:“水性尚可,從小就在河裏抓魚摸蝦,家裏麵就靠賣魚為生。所以水性還算說的過去,不過我們那裏河沒這裏河這麽大,所以,也不敢妄言自己水性好。”
“哦,原來如此。和你一起的那些人,也是一樣嗎?”
趙橋搖搖頭道:“他們有些是,差不多也是很小就跟魚打交道的,也有兩個就是看這個生意不錯,後來才接觸這些的。不過我們都是青州之人,我是很早就在顯武城,後來來到吉林城的。”
江河行點點頭,然後接著問道:“你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趙橋有些支支吾吾的想說什麽,可又不敢說,顯然這不是他的主意,也許有商人讓他探問。
江河行道:“我看你膽子挺大的,怎麽現在變的這麽小了。”
趙橋道:“跟我來的,有個叫路遠的。他是什麽生意都做,在魚市也有門麵。他就是想問問,他想在黑河以北,去開些荒地,隻是有些太遠,他希望和王能像支持我們建城一樣,能有些支持。”
“這是好事啊,就是那裏更冷,召集人開荒估計不易吧,那這樣吧,你跟他說,黑河以北之荒地,誰開墾就是誰的,永遠隻收百分之一的稅。”
趙橋,聽完,連連點頭,轉身而去。
船不斷的向北行去,兩岸的綠色越來越濃,農田漸漸變少,草地,森林逐漸多了起來。
水路走了三天,他們到了夏都城,江河行一行人下船,而那些商人在江河行的安排下,在夏都換了一個小船向東而去。
江河行也是意外,自己在這裏知道的人並不多啊,何故有突發意外呢?
這次是李孝武押著那人,走在前麵,江河行跟著到了辦公署。
剛迴到辦公署不久,李孝武就笑嗬嗬的走過來,跟江河行說,原來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前幾天江河行在魚市見的老板趙橋。江河行笑道:“趙橋這個名字取的好,偏偏在橋上出事。”
李孝武也跟著笑道:“他以為你是客官,想問問你發財的機會,願意不願意跟他幹。剛才他一再聲明可能是太陽光耀眼,可能看錯人了。”
江河行道:“將他請過來吧。”
不一會,李孝武帶著人,攙著趙橋來到辦公署的會議室。那趙橋並沒有受什麽重傷,隻是有些鼻青臉腫而已。
待他坐下之後,又細細看看江河行,看了一陣,猛地站起來道:“你,你,你……”後麵的話還沒來的及說出來,已經被人牢牢的按在了椅子上。
江河行看了看對麵的趙橋道:“趙老板,我不是什麽客商,前幾天隻是去魚市溜達溜達,所以恐怕不能和你一起發財了。”
趙橋看了看江河行坐在那裏,一旁人都站著,氣勢自是不凡,知道此人不是普通人士。
趙橋腦子轉的很快,轉過頭來問李孝武道:“李郡守,這位先生該怎麽稱唿呢?”
李孝武沒有迴答,猶豫的看看江河行,江河行衝他點點頭。李孝武笑著道:“這位就是我們平州的和王啊。”
趙橋更是坐立不安,想起來,看看身邊的親兵,又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裏了。
江河行笑眯眯的看著趙橋道:“趙老板,抱歉啊,讓你誤會了。”
趙橋連忙擺擺手道:“和王太客氣了,怪我有眼不識泰山。”
江河行看誤會解除,站起身來,給李孝武交代,派人送趙橋迴去。誰知道,趙橋卻說道:“和王,我有事相求?”
江河行看了看趙橋,轉身又坐了下來,問道:“趙老板,有何事?盡管說來。”
趙橋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身子,護衛也不在攔阻他。他走到江河行麵前,先是施禮,然後做在江河行旁邊。眾人都隻是看著,江河行一直是樂嗬嗬的。
趙橋站在江河行麵前說道:“和王,我想修一做城池。”
眾人都是一愣,吃驚的看著趙橋。江河行也是直看著趙橋。
趙橋從江河行麵前,將茶杯端了過來,李孝武剛要發作,江河行衝他擺擺手。
隻見趙橋將杯子端過來,將食指伸進杯子,沾了一下水,然後在桌子上點了一下道:“和王,這裏是夏都。”
江河行點點頭,看著趙橋用手指畫圖。
隻見他用食指在桌子上拉了一條水印,接著說道:“從夏都往東,有個七八百裏之處,此處水流縱橫,河網密布,我們平州之人很少,不過有不少肅慎人再次聚集。此地有三個大河匯集,一條是從夏都過來。水流最大,水流平緩,大小船隻暢通無阻。還有兩條大河,都是從南麵流到此地,通行大的船隻都無障礙。”
趙橋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不斷的在杯子裏沾著水,在桌子上畫出幾條大河的流向。
江河行看了一陣道:“你對這些河流很熟悉嗎?你都去過嗎?”
趙橋道:“這些河一年一半時間都在結冰,探查不易,不過我這幾年都沒少跑,算是都去過。”
江河行道:“你修城所為何事呢?”
趙橋道:“此地漁產甚多,要運到吉林城,路途遙遠,再說吉林本地漁產也是很多。我想在這夏都以東這些河流匯集之處,修一城池,當地的漁產在當地可以做成魚幹和鹹魚,然後向北乘船到黑水,沿黑水直接向東,直通大海,然後再向南可以到鳳凰島,我們再從鳳凰島,可以向各地售賣。遠好過我們在此地,用馬車向外拉。”
江河行道:“這趟可是不近啊,可你想過那裏肅慎人甚多,何以保障以後眾商家安全?”
“肅慎人也不是野人,他們靠打漁捕獵為生,也要來跟我們換糧食衣物,這樣我們就能讓肅慎人變為和我們一樣之人。此城可以作為交易之城,也可作為防守之城。如果有事,我們進城,他們沒有能力攻破我們的城池。”
“那趙老板你看,你修城池,要花費多大呢?需要時間多久呢?”
趙橋看江河行並不反對,才慢慢講出自己的計劃。他原本是想在那裏建個交易市場,類似魚市這種,因為當地漁產眾多,很多人根本也賣不出去。這幾天商家都無所事事,他就想到現在吉林城找夠幾個商家,然後一起建個市場。
他說建城,是看到江河行在此地,臨時起意,覺得建城對平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江河行聽罷,點頭同意,提出支持趙橋的建城辦法,並願意派兵保護,前5年此城免稅。5年後按百分之一收取,再過五年提升至百分之二,到最後與平州各地看齊,作為拉攏商家的手段。
趙橋大喜過望,高興的有些手舞足蹈,連聲謝過,說聲告辭,飛一般的跑出門去,大概是拉攏商家去了。
當天晚上,江河行派人去了趙橋家,說明自己過兩天要去夏都之事,看他是否願意一同前往。報信人迴來道,趙橋滿口答應。
又過了兩天,江河行登上河邊的大船,趙橋帶著幾個商人一起上了大船。揮手告別岸邊的李孝武等人,大船扯起帆,緩緩向前而去。
船隻越走越快,身後的吉林城越來越遠,越來越小。雖說陽光照著甲板,但並不是很熱,江河行在甲板上看著兩岸的風景。
樹木已經綠油油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不停的閃著金光。岸邊的田野裏,很多人還忙於播種,播種機有馬拉的,眼看也是跑的飛快,也有人拉的,看起來好像也不太費勁。隻見有兩個人前麵弓著腰,低著頭,肩頭背著繩子,繩子拉著後麵的播種機,雖說沒有馬快,但還是不少人用。
水麵清澈異常,鳥兒在水麵不斷的盤旋,不時從水裏,夾出一條小魚來。江河行來了興趣,坐在船頭,看那鳥兒捕魚。他很少見如此清澈碧藍的江水,隻見過渾濁肮髒的汙水河。
因此,此時的他,感覺特別的心曠神怡,河麵上吹著風,不覺得冷,不覺得熱,雖風不小,尤其是河麵之上,也許是美景讓他忘記了冷暖吧。
船行甚快,兩岸的樹木飛快的向後飛奔,河裏的水鳥不時被大船嚇的四散飛奔。江河行扭過頭去,想看看這裏的莊稼地,發現那趙橋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到自己身邊。
江河行道:“過來怎麽不打聲招唿呢?”
“我看和王,看的入迷,不敢打擾。隻是奇怪和王沒見過嗎,無非是一些水鳥,到處可見啊。”
江河行歎了口氣道:“對你是常事,對別人不一定平常啊。對了,你為何取名趙橋啊?”
那趙橋憨厚的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住在青州一條大河邊上,村裏人過河很不方便,後來有人組織修了一座木橋,我就是修好橋那天出生的,因此被取名趙橋。”
“那你是河邊長大之人了,水性如何?”
趙橋道:“水性尚可,從小就在河裏抓魚摸蝦,家裏麵就靠賣魚為生。所以水性還算說的過去,不過我們那裏河沒這裏河這麽大,所以,也不敢妄言自己水性好。”
“哦,原來如此。和你一起的那些人,也是一樣嗎?”
趙橋搖搖頭道:“他們有些是,差不多也是很小就跟魚打交道的,也有兩個就是看這個生意不錯,後來才接觸這些的。不過我們都是青州之人,我是很早就在顯武城,後來來到吉林城的。”
江河行點點頭,然後接著問道:“你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趙橋有些支支吾吾的想說什麽,可又不敢說,顯然這不是他的主意,也許有商人讓他探問。
江河行道:“我看你膽子挺大的,怎麽現在變的這麽小了。”
趙橋道:“跟我來的,有個叫路遠的。他是什麽生意都做,在魚市也有門麵。他就是想問問,他想在黑河以北,去開些荒地,隻是有些太遠,他希望和王能像支持我們建城一樣,能有些支持。”
“這是好事啊,就是那裏更冷,召集人開荒估計不易吧,那這樣吧,你跟他說,黑河以北之荒地,誰開墾就是誰的,永遠隻收百分之一的稅。”
趙橋,聽完,連連點頭,轉身而去。
船不斷的向北行去,兩岸的綠色越來越濃,農田漸漸變少,草地,森林逐漸多了起來。
水路走了三天,他們到了夏都城,江河行一行人下船,而那些商人在江河行的安排下,在夏都換了一個小船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