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府內,江河行拿著幾枚新出的錢樣,細細端詳,還有幾個大商人也在場。江河行道:“我們這裏五銖錢照樣用,大家先放心。另外,我們也要自己造錢了。你們幾個也看看,畢竟你們用的最多。”
楊弘、孔氏兄弟,還有杜邦老漢,看著桌子上的新錢,一個個拿到手裏細細端詳。杜邦問道:“和王,這個錢我看比五銖錢輕不少啊,兩個也沒一個五銖錢重啊。”
江河行手裏托著新的銅錢道:“那是當然了,我這個10個是一兩,一個一錢重呢。你說說這五銖錢多重啊?”
杜邦哈哈一笑道:“五銖錢是五銖重啊,一兩24銖,差不多5枚錢就一兩多。”
江河行道:“這個發多少錢可是要害啊,不在於大小,而在於要跟產出多少要適應,太多太少都有麻煩。我們先不發,先有多少五銖錢在這裏,先來兌換,三年後再考慮發新錢,到時候心裏也有個數,不能亂來。”
楊弘、杜邦、還有孔氏兄弟都表示讚同。
孔飛拿起一枚銀錢道:“和王,這個銀錢如果大點就好了。”
江河行看著他道:“怎麽說?”
孔飛道:“有時候我們買東西,拉的銅錢比要買的東西還重,如果是銀子就方便,可小銀錢也麻煩,能有大的銀塊就好了。”
江河行眼前一亮道:“你這個建議不錯,以後我們會做的,不會讓你們帶太重的錢,不然也是太麻煩。”
他們幾個都很高興。
江河行本來請來他們是想問下紡織的事情,還有收割機的事情,還有商會的一些事宜,剛好張捷送樣錢過來,江河行也就給他們也看一下。
杜邦告訴江河行棉布已經做出不少,不過看的人多,用的人少,大家好像都不太習慣。本來也做的不多,因為去年大家都堵住家門給他要棉花,他看大家喜歡棉花,能賣就先賣了不少,反正能同樣賺錢,他也省不少事。
江河行安慰他道,新東西的推廣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棉布慢慢來,將來人家習慣了,說不定麻布穿的就不多了。平州天氣嚴寒,棉花做被子是個好主意,棉布也可以先用在被子上,不一定都要做成衣服。
杜邦點頭稱是。
孔飛講了自己做播種機的事,還有籌備收割機的事,他說按照江河行的吩咐,一個個都是做成標準化的零件,到各個縣才讓他們拚裝,做的又快,運輸也很方便,不過前一段播種機的任務看來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實在是一下子量來的太多。又說了籌備收割機的事情,鋼鐵都不成問題,現在手裏熟手工匠也多,完成應該不成問題。
江河行點頭,比較滿意孔氏兄弟的配合,沒有他們,光靠王柯組織的生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推廣到平州。
最後江河行看著楊弘道:“楊弘啊,今年以後,很多事要麻煩你了。”
楊弘滿麵笑容道:“和王,我最愛有和王給我交代任務。”
江河行一笑道:“楊弘,你一直是商會會長,我呢,看你各方麵關係維持的不錯。希望你做的長久一些,再說對你的生意隻有好處,絕對沒有壞處。這兩年絲綢沒少賺錢,不過這次給你的任務要耽誤你賺錢了。”
楊弘還是繼續滿麵笑容說道:“不管賺不賺錢,我都願意為平州多做點事。”
江河行說道:“我估計最近一段時間,長安,洛陽,南陽,邯鄲等地的商人,可能來的更多,到時候你要多幫忙,最要看著不要讓人欺負。你知道同行是冤家,雖說有些事按法還可以,可背後陰招也許很多,也令人無奈,就是做的讓你惡心。我要你代我傳個話,正常的生意我不會管,不會問。誰若是欺生,就是跟我過不去。我們認識好幾年了,你也了解我的,能體諒大家的,我盡量體諒大家的難處。”
楊弘滿臉嚴肅起來,連連點頭道:“和王一向對我等優容有加,我不敢忘記和王大恩。”
江河行接著說道:“我也不是對人沒有優待,我隻是希望到時候可能生意會沒有現在好賺錢,有些人心裏會不舒服,對新來之人,多方刁難。你要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有些人你覺的實在為難的話,直接告訴我。我看到時候誰敢找茬。”
江河行說著這話也是滿臉嚴肅。
杜邦和何氏兄弟聽到這裏,也是身體一顫,麵色嚴肅起來。杜邦膽子大一些,紅著臉道:“和王,可是聽到什麽消息了?”
江河行道:“這倒沒有,我隻是提早做個預防罷了,你們兩個也將話放出去,到時候別讓老楊一個人為難。”
杜邦道:“雖說這是一方麵,來的人多,做生意的機會就更多,大多數時候還是好事。我們有機會一定將和王的心意說出去,給那些想做小動作的一個警惕。”
何氏兄弟也是如此表態,江河行很是滿意。
他們走後,江河行仔細梳理了平州的事情,近期的事情基本料理,江河行想想老呆在這裏,也不是個事。過段時間,周邊地方都去看看,也好做到心裏有數。打定主意,江河行便將事情交代張凱,李孝文他們。
他迴家了一段時間,陪陪趙清漪,看看樊嬌,抱抱孩子,安心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有些地方春耕已經開始了。
江河行收拾行裝,告別妻兒,帶著幾個親兵,輕裝簡從,乘著兩輛馬車,出了平州府,向東而去。
一路之上,走的甚慢,江河行看著道路兩旁忙於春耕的人們,播種機被大量的使用,今年的種植麵積看的出,比往年大多了。一路上看到忙碌的農民,雖然忙碌,臉上並不憂愁之色,各個忙於這塊地之後,又要趕往下一塊田,一副急匆匆的樣子。
一路走走停停,看著路邊的農田,隻是這個時候太過於忙碌,不能到人家家裏去看看。江河行略有遺憾,路上走了四天,這才到了吉林城。
吉林城變了模樣,不像以前,都在河東一側,現在河西也同樣蓋了好多房子。江河行下了車,下去轉轉,發現前麵有個很大的市場。
江河行帶著兩個親兵,走到市場入口之處,一股魚腥衝撲麵而來。市場很大。寬敞的大路之上,兩麵都是高大的門麵店。一個個招牌掛的都是很顯眼,有的還掛木製的扁魚掛在門口。江河行注意到,大路的兩麵都是跟魚相關的。
江河行邁步走了進來,裏麵沒什麽人,各個店門口的夥計無精打采的站在門口。看到江河行衣著打扮,各個睜大眼睛看著他,嘴裏高聲叫喊。一個喊道:“客官,這邊來瞧瞧哎,新鮮的活魚,剛剛運到的,你來瞧瞧。”另一個則喊著:“先生,瞧瞧吧,新鮮的活魚,吉林城最大的活魚。”
江河行反正也無所事事,打算全部看看。他先走進了靠近市場門口的第一家店,這家店招牌做的大,上寫著“趙家魚行”四個大字,招牌黑底,字則是金黃的,似乎還抹了金粉,顯得光彩奪目,異常耀眼。兩個年輕的夥計,利索的短發,黑帆布的製服,腳下穿著長長的鹿皮靴子。衣服上還有不少泥點和魚鱗,看起來有點髒兮兮的感覺。不過兩位看到江河行一行人,立馬站到門口兩邊,高聲喊道:“客官請進。”
楊弘、孔氏兄弟,還有杜邦老漢,看著桌子上的新錢,一個個拿到手裏細細端詳。杜邦問道:“和王,這個錢我看比五銖錢輕不少啊,兩個也沒一個五銖錢重啊。”
江河行手裏托著新的銅錢道:“那是當然了,我這個10個是一兩,一個一錢重呢。你說說這五銖錢多重啊?”
杜邦哈哈一笑道:“五銖錢是五銖重啊,一兩24銖,差不多5枚錢就一兩多。”
江河行道:“這個發多少錢可是要害啊,不在於大小,而在於要跟產出多少要適應,太多太少都有麻煩。我們先不發,先有多少五銖錢在這裏,先來兌換,三年後再考慮發新錢,到時候心裏也有個數,不能亂來。”
楊弘、杜邦、還有孔氏兄弟都表示讚同。
孔飛拿起一枚銀錢道:“和王,這個銀錢如果大點就好了。”
江河行看著他道:“怎麽說?”
孔飛道:“有時候我們買東西,拉的銅錢比要買的東西還重,如果是銀子就方便,可小銀錢也麻煩,能有大的銀塊就好了。”
江河行眼前一亮道:“你這個建議不錯,以後我們會做的,不會讓你們帶太重的錢,不然也是太麻煩。”
他們幾個都很高興。
江河行本來請來他們是想問下紡織的事情,還有收割機的事情,還有商會的一些事宜,剛好張捷送樣錢過來,江河行也就給他們也看一下。
杜邦告訴江河行棉布已經做出不少,不過看的人多,用的人少,大家好像都不太習慣。本來也做的不多,因為去年大家都堵住家門給他要棉花,他看大家喜歡棉花,能賣就先賣了不少,反正能同樣賺錢,他也省不少事。
江河行安慰他道,新東西的推廣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棉布慢慢來,將來人家習慣了,說不定麻布穿的就不多了。平州天氣嚴寒,棉花做被子是個好主意,棉布也可以先用在被子上,不一定都要做成衣服。
杜邦點頭稱是。
孔飛講了自己做播種機的事,還有籌備收割機的事,他說按照江河行的吩咐,一個個都是做成標準化的零件,到各個縣才讓他們拚裝,做的又快,運輸也很方便,不過前一段播種機的任務看來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實在是一下子量來的太多。又說了籌備收割機的事情,鋼鐵都不成問題,現在手裏熟手工匠也多,完成應該不成問題。
江河行點頭,比較滿意孔氏兄弟的配合,沒有他們,光靠王柯組織的生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推廣到平州。
最後江河行看著楊弘道:“楊弘啊,今年以後,很多事要麻煩你了。”
楊弘滿麵笑容道:“和王,我最愛有和王給我交代任務。”
江河行一笑道:“楊弘,你一直是商會會長,我呢,看你各方麵關係維持的不錯。希望你做的長久一些,再說對你的生意隻有好處,絕對沒有壞處。這兩年絲綢沒少賺錢,不過這次給你的任務要耽誤你賺錢了。”
楊弘還是繼續滿麵笑容說道:“不管賺不賺錢,我都願意為平州多做點事。”
江河行說道:“我估計最近一段時間,長安,洛陽,南陽,邯鄲等地的商人,可能來的更多,到時候你要多幫忙,最要看著不要讓人欺負。你知道同行是冤家,雖說有些事按法還可以,可背後陰招也許很多,也令人無奈,就是做的讓你惡心。我要你代我傳個話,正常的生意我不會管,不會問。誰若是欺生,就是跟我過不去。我們認識好幾年了,你也了解我的,能體諒大家的,我盡量體諒大家的難處。”
楊弘滿臉嚴肅起來,連連點頭道:“和王一向對我等優容有加,我不敢忘記和王大恩。”
江河行接著說道:“我也不是對人沒有優待,我隻是希望到時候可能生意會沒有現在好賺錢,有些人心裏會不舒服,對新來之人,多方刁難。你要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有些人你覺的實在為難的話,直接告訴我。我看到時候誰敢找茬。”
江河行說著這話也是滿臉嚴肅。
杜邦和何氏兄弟聽到這裏,也是身體一顫,麵色嚴肅起來。杜邦膽子大一些,紅著臉道:“和王,可是聽到什麽消息了?”
江河行道:“這倒沒有,我隻是提早做個預防罷了,你們兩個也將話放出去,到時候別讓老楊一個人為難。”
杜邦道:“雖說這是一方麵,來的人多,做生意的機會就更多,大多數時候還是好事。我們有機會一定將和王的心意說出去,給那些想做小動作的一個警惕。”
何氏兄弟也是如此表態,江河行很是滿意。
他們走後,江河行仔細梳理了平州的事情,近期的事情基本料理,江河行想想老呆在這裏,也不是個事。過段時間,周邊地方都去看看,也好做到心裏有數。打定主意,江河行便將事情交代張凱,李孝文他們。
他迴家了一段時間,陪陪趙清漪,看看樊嬌,抱抱孩子,安心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有些地方春耕已經開始了。
江河行收拾行裝,告別妻兒,帶著幾個親兵,輕裝簡從,乘著兩輛馬車,出了平州府,向東而去。
一路之上,走的甚慢,江河行看著道路兩旁忙於春耕的人們,播種機被大量的使用,今年的種植麵積看的出,比往年大多了。一路上看到忙碌的農民,雖然忙碌,臉上並不憂愁之色,各個忙於這塊地之後,又要趕往下一塊田,一副急匆匆的樣子。
一路走走停停,看著路邊的農田,隻是這個時候太過於忙碌,不能到人家家裏去看看。江河行略有遺憾,路上走了四天,這才到了吉林城。
吉林城變了模樣,不像以前,都在河東一側,現在河西也同樣蓋了好多房子。江河行下了車,下去轉轉,發現前麵有個很大的市場。
江河行帶著兩個親兵,走到市場入口之處,一股魚腥衝撲麵而來。市場很大。寬敞的大路之上,兩麵都是高大的門麵店。一個個招牌掛的都是很顯眼,有的還掛木製的扁魚掛在門口。江河行注意到,大路的兩麵都是跟魚相關的。
江河行邁步走了進來,裏麵沒什麽人,各個店門口的夥計無精打采的站在門口。看到江河行衣著打扮,各個睜大眼睛看著他,嘴裏高聲叫喊。一個喊道:“客官,這邊來瞧瞧哎,新鮮的活魚,剛剛運到的,你來瞧瞧。”另一個則喊著:“先生,瞧瞧吧,新鮮的活魚,吉林城最大的活魚。”
江河行反正也無所事事,打算全部看看。他先走進了靠近市場門口的第一家店,這家店招牌做的大,上寫著“趙家魚行”四個大字,招牌黑底,字則是金黃的,似乎還抹了金粉,顯得光彩奪目,異常耀眼。兩個年輕的夥計,利索的短發,黑帆布的製服,腳下穿著長長的鹿皮靴子。衣服上還有不少泥點和魚鱗,看起來有點髒兮兮的感覺。不過兩位看到江河行一行人,立馬站到門口兩邊,高聲喊道:“客官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