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張家莊,安頓好之後。江河行去找張凱,詢問他羊皮收購之情況,一進張凱院子,發現非常熱鬧。有一人有些像張凱,正站在園中和張凱之子張原閑聊。張原對那人道:“二叔,這就是江先生。”
原來此人就是張凱的二弟張捷,前些時候江河行住的就是他的院子。
張捷快步走到江河行麵前,深施一禮道:“張捷見過江先生,小侄原兒蒙先生搭救,家兄一家蒙先生惠顧良多,在下謝過了。”
“張先生,客氣了,其實感謝的應該是我。剛來時一文不名,若非張凱大哥一家多多照顧,恐怕我現在不知流落到哪兒呢。”
“二弟啊,江先生,你們這些人就是麻煩,都自家兄弟,還謝來謝去的,客氣的都成外人了。”張凱從屋裏走了出來,邊走邊說道“今天我們好好喝酒,也跟張捷接風,有什麽話酒桌上說好了。”
三人哈哈大笑,江河行和張捷手一起攜手進屋。
酒過三巡,張捷就問道:“江先生,聽我大哥說,你要買羊皮。為此,大哥特地托人叫我迴來。不知先生所需量多大,我好有個準備。”
“現在還沒開始,銷量打開估計也要一段時間,新東西大家也要一個適應過程,估計要個半年左右時間,需求量就會大起來。初期我打算先買1000張左右,試一下效果。以後的需求我估計會很大,至於多大,現在不太好講。我想最少一年幾萬張羊皮是需要的。不過再有半個月,我打算就開始生產了,不知二哥這段時間內可否買夠1000張。”
聽江河行認真的迴答,張捷心裏有了底,看起來江河行不是空口說大話的人,以後自己就是專門收購羊皮,這個生意也不得了啊。不過第一次合作,還是要做的漂亮才好,以後才會有大的合作。
想到這裏,心裏有了計較,便問道:“江先生,現在羊皮收購120錢一張,不知張先生廠裏打算出什麽價格大批收購呢。”
“收購價120錢,我這裏就要出150錢,我比你收購價高出四分之一,你看如何?”
“看起來利潤不高,不過這個是周轉的生意,要的就是周轉速度。一張羊皮有10錢淨利就是好生意了。這個生意我接了。”
張凱畢竟沒做過什麽生意,聽的一頭霧水,一方麵是親弟弟,一方麵是好友合作夥伴。他不知道這個價格誰會吃虧。
江河行看著張凱,大致知道你擔心什麽:“大哥,你管進貨,隻管羊皮好不好,不管價格,不要說150錢,就是120錢我們收購,他們這幫人也能賺到錢,不要為他們擔心好了。我出這個價格主要是為賣羊皮的考慮的。以後做的久你就明白了”
張凱越發迷茫起來,張捷猶如遇到知己般看著江河行“江先生,你以前做過這些生意嗎,怎麽這麽門清呢。知我者,江先生也。”
酒吃的很開心,江河行確認張捷是適合的人。便取了5斤金做為定金,交給張捷,剩下的10金,待羊皮運到無誤後再付清。
冬小麥完全種好了,鄭三來到紙廠匯報工作,這是鄭三第二次到這裏了,剛好也是第一批試驗紙張做好的日子。在江河行的桌麵上,擺著幾張土黃色的紙張,被切割成整整齊齊長方形,摞在一起。
“鄭三啊,你看看,這個寫字怎麽樣,做書如何?”
“做書極好,不過看起來不便宜吧,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有見識,一張羊皮能做四張紙{a4大小},一張紙不賣個150錢,就不劃算了。鄭三啊,你們那群人中,可還有識文斷字的人嗎?”
“有不少呢,其中有幾個相當不錯,以前家境也是好的,這次遭災,家也被人搶了,隻能和我們一樣逃難了。”
“哦,你找幾個合適的我認識下,再挑個年齡大些的,有威望的,在田地那邊看著。你以後就在紙廠這邊,先熟悉起來,以後你就管起來。我們這個活可是又髒又累的,工人們住的地方,不能太差。我都交給你了,好好辦。”
鄭三點頭稱是,但猶豫看著江河行,有些欲言又止。
江河行問道:“鄭三,有什麽事情直接說,能幫的我一定幫你。”
鄭三說起他們一起來的家人,不少人家路上因為遇到亂匪,被衝散了,再也沒有找到,現在自己安頓下來,他想讓他二兒子帶著人去來的路上找找。江河行答應了,並給了他們足夠的錢,讓他們安心尋找。
江河行安排好鄭三,拿了10張做好的紙張,趕去縣裏去找劉縣令了。
劉縣令拿過紙張端詳了一番,扭頭問道:“此物何用?”
“若是在此上麵兩麵書寫,做成書,學富五車恐怕不易了吧,嗬嗬。”江河行揶揄劉縣令道,“以後怕是刀筆吏,無下刀之處了,我們一起做此大事,你看如何?”
“哈哈,無處下刀怕是難不住他們,他們有筆怕是一樣如刀犀利啊。”一邊說著,一邊在羊皮紙上書寫,字體大小如同蠅頭小楷般,不過他寫的好像是隸書。
寫完之後,劉縣令看看羊皮紙,感覺效果不錯。轉頭問江河行:“先生此來怕不隻是讓我見見這紙的。此物一出,大利天下。先生可是想進獻朝廷的?”
這什麽人啊,什麽好東西都要進獻朝廷。江河行說道:“我想做這個生意,以後賣紙糊口。此物推廣開來,多少人將受益啊。隻是推廣第一步,有些難。我想劉縣令推廣石磨,造福於人。紙張推廣百倍於石磨推廣,想此為天下人造福之事,劉縣令不肯列於人後吧。”
“石磨是個好東西,可還有人隻肯吃麥飯,不想吃麵食,看來推廣也要個過程啊。你這個紙怎麽推廣法?”
“這個很簡單,縣令隻需拿錢來買一些,以後給太守或其他同僚書信來往,用此紙張就可,還有給朝廷的奏章用此紙張即可。”
“這個價格多少?”
“一張紙150錢。先買者優惠120錢即可。”
劉縣令聽到這裏,手一哆嗦。“這個也太貴了,平民之家如何用的起,中等之家一年收入萬錢已是好收成。在整個代郡,用的起你這個紙的估計不到百家。”
“我目標本不是平民之用,先有錢人用起來就好了,至少大家免去竹簡之苦。”
劉縣令發現江河行已經快成奸商了,前麵講那麽多什麽為民造福的大話,目標隻有想賺錢而已。他原本也想再次為民造福,好好幫幫這個“共和國”來的朋友,可沒想到這小子這麽快就鑽錢眼裏了,看來聖人的教導他是一點都不知道。也是,共和元年的時候,孔子都還沒有呢,怪不得他滿腦子奸商思想。可前麵人家畢竟幫過他大忙,思慮良久,他也為江河行出個主意。劉縣令建議江河行找人用紙寫成書,爭取送到長安,那裏才是用的起的地方。
劉縣令的主意雖好,可不是一下子能成。江河行無奈,隻好先行迴去。
天氣有點冷了,草木蕭瑟,枯黃一片。江河行想來這裏應經兩個多月了吧,總覺得少點什麽。這幾天一直培訓那幫難民了,本來工序都是很簡單的,他們接受起來這個難啊,講課的江河行差點跳起來打人了。每個人隻學一點點,隻是自己的工序而已。還有人居然看到熟石灰當成麵粉,差點出事故。就鄭三還不錯,隻是略通而已,不過也算很好了,畢竟時日尚短。原來還擔心這技術被外人竊取,看來不是專業人士,別說竊取,解釋都要半天。熟石灰是自己招人在山裏燒的,光這個東西,大家都整不明白。哎,也許時代差距吧。
這兩天閑暇下來,感覺自己忙來忙去,連個自己的窩都沒有,心裏挺不是滋味的。現在手裏還那麽多錢,房子今年是建不成了,先住在廠裏再說吧。看來總要把錢流動起來,不然放在那裏也是巨大的浪費。做事要靠人的,可人呢?
“鄭三!鄭三!”
聽到江河行喊他,他飛一般跑過來,“我讓你找的人呢,這兩天一忙,我都忘了,你小子也不吭一聲。”江河行質問道。
看江河行臉色鐵青,鄭三心裏打鼓道:“人是找好了,你從縣城一迴來,天天讓學羊皮紙。我以為你是準備讓我們學好之後再和他們幾個見麵呢。另外,再找幾個會紡紗和織布的,我要事情安排。”
他這個廠子位於張家莊和他田地中間,按現在的距離基本各有一千米左右。約有一個小時左右時間,人都到了。六個男的,五個女的。男的都是短發,女的都包了頭巾。看氣色都還好,至少最近能吃飽了,一個個又煥發了精神。
看到江河行,他們都要下跪,江河行趕忙攔住,時間都耽誤這些禮節上了。看江河行不讓大家跪,一個個低著頭,幾個女的還手搓衣角,看來鄭三選的精英有點不適應自己的要求。
他讓幾個女的進屋,拿出自己的帆布包,和以前穿的牛仔褲,讓大家先看著。交代完自己就出來了,免的別人不自在。
鄭三一一介紹他推薦的人,年紀最大的那個看起來和鄭三差不多,雖是短發,已經看出不少白發,叫何鳴。看起來是個憨厚的人,據說是個種地的老把式。江河行簡單問他幾句,發現是不錯的人,管地裏那一攤絕對沒問題。
還有個稍微小一些的,穿著女人的衣服,叫趙光。趙光是個教書的,脾氣極好,能寫一筆好字。
有兩兄弟一起的,叫分別盧信、盧義。最後還有兩個都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一個叫李孝全,一個叫馬彪。李孝全長的很是精壯,雖然前期餓的不輕,看起來恢複的差不多了,叫做李孝全。李孝全據說力量極大,飯量也是極大,以前在家裏的時候都吃不飽,此人不光讀書識字,還能騎馬射箭,上次安排住宿蓋的跟軍營一樣就是他的主意。馬彪也是身高體壯之人,麵色黝黑。
江河行暫安排趙光在廠裏做文書,負責謄寫記錄之事。盧信、盧義都是讀書人,先迴去教小孩子讀書識字,迴頭統一安排。
最後江河行笑笑看看李孝全:“聽說你老是吃不飽,現在能吃飽了嗎?”李孝全不安的看看鄭三,慌張地說道:“吃的飽,吃的飽。”江河行知道他肯定沒怎麽吃飽過,畢竟糧食是按正常人發的,有種人能吃幾個人的分量,就算鄭三照顧也吃不飽。
“李孝全,馬彪,你們做廠裏的保安,晚上輪流巡夜,看好廠裏安全,發糧食加倍。”
李孝全高興的隻想蹦,看鄭三瞪他一下,他老老實實地聽候安排。馬彪一直隻是點頭。
原來此人就是張凱的二弟張捷,前些時候江河行住的就是他的院子。
張捷快步走到江河行麵前,深施一禮道:“張捷見過江先生,小侄原兒蒙先生搭救,家兄一家蒙先生惠顧良多,在下謝過了。”
“張先生,客氣了,其實感謝的應該是我。剛來時一文不名,若非張凱大哥一家多多照顧,恐怕我現在不知流落到哪兒呢。”
“二弟啊,江先生,你們這些人就是麻煩,都自家兄弟,還謝來謝去的,客氣的都成外人了。”張凱從屋裏走了出來,邊走邊說道“今天我們好好喝酒,也跟張捷接風,有什麽話酒桌上說好了。”
三人哈哈大笑,江河行和張捷手一起攜手進屋。
酒過三巡,張捷就問道:“江先生,聽我大哥說,你要買羊皮。為此,大哥特地托人叫我迴來。不知先生所需量多大,我好有個準備。”
“現在還沒開始,銷量打開估計也要一段時間,新東西大家也要一個適應過程,估計要個半年左右時間,需求量就會大起來。初期我打算先買1000張左右,試一下效果。以後的需求我估計會很大,至於多大,現在不太好講。我想最少一年幾萬張羊皮是需要的。不過再有半個月,我打算就開始生產了,不知二哥這段時間內可否買夠1000張。”
聽江河行認真的迴答,張捷心裏有了底,看起來江河行不是空口說大話的人,以後自己就是專門收購羊皮,這個生意也不得了啊。不過第一次合作,還是要做的漂亮才好,以後才會有大的合作。
想到這裏,心裏有了計較,便問道:“江先生,現在羊皮收購120錢一張,不知張先生廠裏打算出什麽價格大批收購呢。”
“收購價120錢,我這裏就要出150錢,我比你收購價高出四分之一,你看如何?”
“看起來利潤不高,不過這個是周轉的生意,要的就是周轉速度。一張羊皮有10錢淨利就是好生意了。這個生意我接了。”
張凱畢竟沒做過什麽生意,聽的一頭霧水,一方麵是親弟弟,一方麵是好友合作夥伴。他不知道這個價格誰會吃虧。
江河行看著張凱,大致知道你擔心什麽:“大哥,你管進貨,隻管羊皮好不好,不管價格,不要說150錢,就是120錢我們收購,他們這幫人也能賺到錢,不要為他們擔心好了。我出這個價格主要是為賣羊皮的考慮的。以後做的久你就明白了”
張凱越發迷茫起來,張捷猶如遇到知己般看著江河行“江先生,你以前做過這些生意嗎,怎麽這麽門清呢。知我者,江先生也。”
酒吃的很開心,江河行確認張捷是適合的人。便取了5斤金做為定金,交給張捷,剩下的10金,待羊皮運到無誤後再付清。
冬小麥完全種好了,鄭三來到紙廠匯報工作,這是鄭三第二次到這裏了,剛好也是第一批試驗紙張做好的日子。在江河行的桌麵上,擺著幾張土黃色的紙張,被切割成整整齊齊長方形,摞在一起。
“鄭三啊,你看看,這個寫字怎麽樣,做書如何?”
“做書極好,不過看起來不便宜吧,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有見識,一張羊皮能做四張紙{a4大小},一張紙不賣個150錢,就不劃算了。鄭三啊,你們那群人中,可還有識文斷字的人嗎?”
“有不少呢,其中有幾個相當不錯,以前家境也是好的,這次遭災,家也被人搶了,隻能和我們一樣逃難了。”
“哦,你找幾個合適的我認識下,再挑個年齡大些的,有威望的,在田地那邊看著。你以後就在紙廠這邊,先熟悉起來,以後你就管起來。我們這個活可是又髒又累的,工人們住的地方,不能太差。我都交給你了,好好辦。”
鄭三點頭稱是,但猶豫看著江河行,有些欲言又止。
江河行問道:“鄭三,有什麽事情直接說,能幫的我一定幫你。”
鄭三說起他們一起來的家人,不少人家路上因為遇到亂匪,被衝散了,再也沒有找到,現在自己安頓下來,他想讓他二兒子帶著人去來的路上找找。江河行答應了,並給了他們足夠的錢,讓他們安心尋找。
江河行安排好鄭三,拿了10張做好的紙張,趕去縣裏去找劉縣令了。
劉縣令拿過紙張端詳了一番,扭頭問道:“此物何用?”
“若是在此上麵兩麵書寫,做成書,學富五車恐怕不易了吧,嗬嗬。”江河行揶揄劉縣令道,“以後怕是刀筆吏,無下刀之處了,我們一起做此大事,你看如何?”
“哈哈,無處下刀怕是難不住他們,他們有筆怕是一樣如刀犀利啊。”一邊說著,一邊在羊皮紙上書寫,字體大小如同蠅頭小楷般,不過他寫的好像是隸書。
寫完之後,劉縣令看看羊皮紙,感覺效果不錯。轉頭問江河行:“先生此來怕不隻是讓我見見這紙的。此物一出,大利天下。先生可是想進獻朝廷的?”
這什麽人啊,什麽好東西都要進獻朝廷。江河行說道:“我想做這個生意,以後賣紙糊口。此物推廣開來,多少人將受益啊。隻是推廣第一步,有些難。我想劉縣令推廣石磨,造福於人。紙張推廣百倍於石磨推廣,想此為天下人造福之事,劉縣令不肯列於人後吧。”
“石磨是個好東西,可還有人隻肯吃麥飯,不想吃麵食,看來推廣也要個過程啊。你這個紙怎麽推廣法?”
“這個很簡單,縣令隻需拿錢來買一些,以後給太守或其他同僚書信來往,用此紙張就可,還有給朝廷的奏章用此紙張即可。”
“這個價格多少?”
“一張紙150錢。先買者優惠120錢即可。”
劉縣令聽到這裏,手一哆嗦。“這個也太貴了,平民之家如何用的起,中等之家一年收入萬錢已是好收成。在整個代郡,用的起你這個紙的估計不到百家。”
“我目標本不是平民之用,先有錢人用起來就好了,至少大家免去竹簡之苦。”
劉縣令發現江河行已經快成奸商了,前麵講那麽多什麽為民造福的大話,目標隻有想賺錢而已。他原本也想再次為民造福,好好幫幫這個“共和國”來的朋友,可沒想到這小子這麽快就鑽錢眼裏了,看來聖人的教導他是一點都不知道。也是,共和元年的時候,孔子都還沒有呢,怪不得他滿腦子奸商思想。可前麵人家畢竟幫過他大忙,思慮良久,他也為江河行出個主意。劉縣令建議江河行找人用紙寫成書,爭取送到長安,那裏才是用的起的地方。
劉縣令的主意雖好,可不是一下子能成。江河行無奈,隻好先行迴去。
天氣有點冷了,草木蕭瑟,枯黃一片。江河行想來這裏應經兩個多月了吧,總覺得少點什麽。這幾天一直培訓那幫難民了,本來工序都是很簡單的,他們接受起來這個難啊,講課的江河行差點跳起來打人了。每個人隻學一點點,隻是自己的工序而已。還有人居然看到熟石灰當成麵粉,差點出事故。就鄭三還不錯,隻是略通而已,不過也算很好了,畢竟時日尚短。原來還擔心這技術被外人竊取,看來不是專業人士,別說竊取,解釋都要半天。熟石灰是自己招人在山裏燒的,光這個東西,大家都整不明白。哎,也許時代差距吧。
這兩天閑暇下來,感覺自己忙來忙去,連個自己的窩都沒有,心裏挺不是滋味的。現在手裏還那麽多錢,房子今年是建不成了,先住在廠裏再說吧。看來總要把錢流動起來,不然放在那裏也是巨大的浪費。做事要靠人的,可人呢?
“鄭三!鄭三!”
聽到江河行喊他,他飛一般跑過來,“我讓你找的人呢,這兩天一忙,我都忘了,你小子也不吭一聲。”江河行質問道。
看江河行臉色鐵青,鄭三心裏打鼓道:“人是找好了,你從縣城一迴來,天天讓學羊皮紙。我以為你是準備讓我們學好之後再和他們幾個見麵呢。另外,再找幾個會紡紗和織布的,我要事情安排。”
他這個廠子位於張家莊和他田地中間,按現在的距離基本各有一千米左右。約有一個小時左右時間,人都到了。六個男的,五個女的。男的都是短發,女的都包了頭巾。看氣色都還好,至少最近能吃飽了,一個個又煥發了精神。
看到江河行,他們都要下跪,江河行趕忙攔住,時間都耽誤這些禮節上了。看江河行不讓大家跪,一個個低著頭,幾個女的還手搓衣角,看來鄭三選的精英有點不適應自己的要求。
他讓幾個女的進屋,拿出自己的帆布包,和以前穿的牛仔褲,讓大家先看著。交代完自己就出來了,免的別人不自在。
鄭三一一介紹他推薦的人,年紀最大的那個看起來和鄭三差不多,雖是短發,已經看出不少白發,叫何鳴。看起來是個憨厚的人,據說是個種地的老把式。江河行簡單問他幾句,發現是不錯的人,管地裏那一攤絕對沒問題。
還有個稍微小一些的,穿著女人的衣服,叫趙光。趙光是個教書的,脾氣極好,能寫一筆好字。
有兩兄弟一起的,叫分別盧信、盧義。最後還有兩個都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一個叫李孝全,一個叫馬彪。李孝全長的很是精壯,雖然前期餓的不輕,看起來恢複的差不多了,叫做李孝全。李孝全據說力量極大,飯量也是極大,以前在家裏的時候都吃不飽,此人不光讀書識字,還能騎馬射箭,上次安排住宿蓋的跟軍營一樣就是他的主意。馬彪也是身高體壯之人,麵色黝黑。
江河行暫安排趙光在廠裏做文書,負責謄寫記錄之事。盧信、盧義都是讀書人,先迴去教小孩子讀書識字,迴頭統一安排。
最後江河行笑笑看看李孝全:“聽說你老是吃不飽,現在能吃飽了嗎?”李孝全不安的看看鄭三,慌張地說道:“吃的飽,吃的飽。”江河行知道他肯定沒怎麽吃飽過,畢竟糧食是按正常人發的,有種人能吃幾個人的分量,就算鄭三照顧也吃不飽。
“李孝全,馬彪,你們做廠裏的保安,晚上輪流巡夜,看好廠裏安全,發糧食加倍。”
李孝全高興的隻想蹦,看鄭三瞪他一下,他老老實實地聽候安排。馬彪一直隻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