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七十四章
[清朝]“格格”有禮 作者:白孤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為防盜章
隻是他們沒想到, 素日裏胤禛的確看著樸素,這名下的田莊也是真樸素。雖說是田莊,這也是從皇莊裏分出來的, 又靠近西山,更別說此處還有溫泉,擱到別人身上便是不精致修繕,好歹也得弄個像樣的院子。誰成想老四倒是實在, 直接原樣不動,簡直是糟蹋了這個好位置!
康熙倒是興意不減,他雖多次下江南, 卻甚少如此親身接觸到普通的田園生活, 看著百姓搭著鋤頭在遠處經過,嬉鬧的孩童在炊煙下逗貓, 確實讓人心情舒暢不少。
他背著手從土路走過,幾個阿哥見康熙興味正濃, 便無人討沒趣, 個個都表現出興味盎然的模樣, 胤礽和胤褆兩人跟得最近,和康熙說了不少話,逗得康熙哈哈大笑。倒是胤禛這個主人卻走在了後麵。
胤禩笑眯眯地走在胤禛身邊,“四哥不走快點?”
胤禛沉穩地說道,“無礙。”
話音落下的時候, 前頭康熙便喚他過去了。胤禩收斂了手中的扇子, 笑意甚濃。是了, 這可是四哥的莊子,便是他走得再遠,這遇事了,做主人的可不就輕而易舉便被想起來了。
胤禩有點懷念他那幾個不被允許出來的兄弟了,若是他們在,今日倒是可以好好地看戲了。
“禛兒,此處是通往哪裏?”康熙看著偶爾有人來往的小徑頗為好奇。胤禛細心答道,“此乃通往後山的廢田,兒子便是用了這裏試驗作物。這兩日剛有產出,便過來得勤了些,隻是還未統計數目不知多少。”
胤禛當初一分為二,鹽堿地那處是先收成的,這處便留到了今日。
康熙決意往小徑走走,一行人便先後地踩著小徑過去了,隨行的侍衛都眼不錯地看著每一個人,生怕不知不覺便出事了。好在昨夜今日不曾下雪,這路還算可以,一刻鍾的時間,他們便直接到了後頭去了。
這兩畝地並不算大,守著的人卻是不小,擦著汗的莊稼漢滿臉笑意,衝著田埂上的家人說著家鄉話,雖然看到了遠處來的一群人,但距離太遠且莊子上的管家過去了,也便繼續埋頭苦幹,倒是沒說些什麽。
這莊子是一名叫李四的人在管著的,這些天他也一直在和馮國相打交道,此時遠遠見著胤禛陪著人過來,頓時便跟了過去,馮國相更是心裏直打鼓,隱隱有了猜測。
“爺,您過來了。”李四憨厚嘴嚴,也沒想著和胤禛旁邊的人說什麽,俱行了禮後便說道,“旁邊這畝地早晨剛收完了,正派人在整理,過不多時便能知道有多少了。”他雖這麽說著,臉上卻滿滿都是笑意,任誰都知道是豐收了。
康熙捋著胡子,平和地問道,“這種的是何物啊,就隻是這兩畝地?”方才胤禛還沒答複,李四和馮國相便過來了,康熙顯然對這兩人更感興趣,胤禛也沒趕著迴答。
李四不善言語,求助地看了眼馮國相,這段時間來都是這位先生跟在莊子上來迴跑,李四還是挺信任他的。殊不知馮國相心裏也正煎熬著,見李四遞上梯子頓時就順藤摸瓜接過來了,“此乃舶來的作物,這兩畝地種的都是名為番薯土豆的農物。剛開好這畝地的產量雖還未得知確切數據,不過在下估計,定能破七石!”
康熙震撼,皺眉追問,“確能破七石?”
馮國相信誓旦旦地點頭,“確能破七石,其中土豆等物被西方作為主食,若是能順利推廣開來,或能夠彌補一二。且此等作物在險惡地麵也能生長,前些時候另一莊子的土質不好,然也有近七石的收獲,在普通土壤,破七石定然不難。”
康熙舒展眉眼,心中大喜,若是真有這等效果,便是在其他地方推展開來也不難。除開糧食大倉的場地外,不少地方都是飽一年荒一年,有此等作物,豈不大好!
“可否領我等前去看看,如此神奇的作物,我還從未見識過。”康熙溫和地說道,看起來就像是個普通中年人。然那若有若無的威壓不是虛假,四貝勒謹慎地跟在他身後不是虛假,更別說還有那麽多位人中龍鳳跟在周邊,馮國相心裏終於肯定那個想法,腳肚子便顫了顫,視線瞄了眼胤禛,立刻說道,“自然是可以的,這邊請。”
他們收起來的作物都暫時堆放到後頭的空地上去了,等過稱後再細細整理,一一做好貯存的工作。堆成小山圓滾滾的土豆上還帶著黑褐色的泥土,然而任何人看到這堆東西都心情舒暢,康熙臉上的笑意更濃,“不若今夜便嚐嚐這個吧。”
胤褆連聲勸阻,雄渾聲線帶著焦急意味,“皇阿瑪,這東西我們不曾知道效果,洋人那邊的東西又有幾個是好東西,還是小心點好。”
胤礽本來心中有些許不暢,見胤褆這麽說便不大痛快了,“你這話又是什麽意思,隻要得用便是好事,還分西洋大清不成。如非如此,皇阿瑪又為何要提倡滿漢相親。隻是皇阿瑪,這東西的確還未經過試驗,您還是別親身試險了。”
康熙滿意地看著太子,又拍了拍他的手背,“太子此言有理。胤褆啊,你切莫輕忽了洋人的能耐,多少東西都是這樣悄然湮滅的。”胤礽溫和一笑,看起來儒雅至極。
胤褆暗自著惱,索性不言了。
“老四,你如何看待?”康熙問著四子,畢竟這是他的莊子,理應他最知曉。
胤禛沉穩地說道,“兒臣當時分開兩份,一份在他處,著人收成後已經以此物為食有半月餘,並未出現問題。兒臣在昨日也嚐試著吃食過,也無症狀出現,當能作為主食。”
“好。”康熙撫掌而笑,“這樣的膽識才是我的好兒子,難道你等認為我連老四都不如?”眾人連道不敢。
康熙並不止於這裏,還讓胤禛帶著他往另一處莊子過去,確認了那處地窖下果真有這般產出,欣喜之下大手一揮,接連賞賜了胤禛不少東西,晚上也便在莊上吃了方才迴去。
胤禛迴府的時候,月明星稀,暖春的風好了些,不再如之前那般冰涼,柔柔地撩起人的衣角,又纏綿離去。他坐在微微搖晃的轎子裏,想起了剛才離開前太子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以及大哥黑沉的臉色,神情也越發冷硬起來。
他靠在後頭閉目養神,些許情感被堅冰再次包裹起來,等胤禛重新睜開眼的時候,他又層層戴上情緒的麵具,漆黑眼中看不出半點心緒,“蘇培盛,去買酒。”
蘇培盛不說府內美酒無數,更沒說時辰已晚,隻是趕緊趕忙地派人去還開門的酒鋪子買酒。
過了數日的傍晚時分,胤禛迴府的時候召了溫涼,遞給他一份折子,“皇阿瑪頒發了命令,此物當能挽救不少人的性命。”隻要朝廷肯下苦功夫去推廣,以這等作物的特性,當是能在饑荒時期救下不少人了。
溫涼接了過來,卻沒看,隻是淡淡說道,“此乃貝勒爺的功勞。”
“這是你的功勞。”胤禛目光微垂,指尖在扶手上敲了敲,方才言道,“隻是這件事上,我報了馮國相的名頭。若你風頭大盛,與你不是好事。”不管是溫涼的喜好也好,他的謀慮也罷,都會成為人的聚焦點。更別說得了康熙興趣的人,哪還能隱瞞下來?屆時溫涼的特殊喜好隻會成為他的災禍。
溫涼拱手,“多謝貝勒爺。”
沒想到這事,倒是胤禛幫他解決了。
等溫涼過來後,胤禛還未等他行禮便招手讓他走到書桌前,轉手遞給他一封書信,“看看吧,這是剛傳來的暗報。”就在溫涼低頭看信的時候,蘇培盛正在茶房裏泡茶,胤禛對別的東西都沒有太大的要求,唯獨茶香要求極高,蘇培盛也是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弄了這麽一手恰合胤禛喜好的手藝。
這常年在宮中待著的人就需要有個能讓主子記住的手藝,若不成的話,那麽多個伺候的人,為何就偏偏注意到蘇培盛呢?這就是有的人隻能一輩子被踩在腳下,有的人能迅速出頭。在宮裏活著,這良心可就不能要了。
他得意地哼著小曲兒,完全沒有半個時辰前憂心忡忡的模樣,張起麟帶著王以誠王朝卿兩人匆匆走過茶房,衝著蘇培盛搖頭罵了兩句,這又趕著去做事。
剛剛要命的差事被張起麟推給了個小內侍去做了,裏麵的氣壓低沉得小內侍出來就直接軟倒在地。但這兩個黑心肝在確定警報解除後,又伸直了腰板各自做事去了。至於剛才趟雷的家夥,那是誰?
等蘇培盛奉著兩盞茶迴到外書房的時候,溫涼剛好看完了書信上的內容,這封書信上正是胤禛的暗探截留下來的信件,在謄寫了一份後又把原先的真信原路放迴,這份謄抄的書信被呈現在了胤禛的桌案上。
裏麵正是索額圖與太子胤礽在康熙三十八年來往的書信,信中提及到的內容恰好是這幾年關於朝政大局的事情,內裏索額圖還隱約提及到皇位之事,若是曝光出去引起了朝廷動蕩,皇上震怒,這太子之位難保,更莫說誰也不知康熙的心意。
“你以為如何?”胤禛詢問道,他並不隻叫了溫涼一人,隻是他突然想先聽聽他的意見。
“這封信是假的。”溫涼肯定地晃了晃手頭的書信,指尖在紙邊滑過,“不管是索額圖還是太子殿下,他們兩位身居高位多年,不論如何,想這樣幾近指名道姓的書信在閱讀後定然會被焚燒。若真出現遺落,以這樣丟三落四的習慣,索額圖也不可能身處如今的位置。”
“不錯。”胤禛背著手從書桌後走出來,“雖粗看上去很正常,然仔細思索後卻幾乎處處都透露著破綻。不管出手的人是誰,索額圖和太子都有麻煩了。”即便他們不信,可這樣的書信能被他們隨隨便便就攔截下來,其他的人自然也能。更妙的是,他們不需要去管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隻需要有這個由頭就好了。
等溫涼和胤禛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剖析,還沒等徹底說完,門外便傳來守門內侍的聲音,“貝勒爺,幾位先生過來了。”
胤禛微蹙眉,少頃便鬆開來,“讓他們進來吧。”
走進門來的人恰好是半天前剛發生吵鬧的幾人,馮國相和沈竹之間還是存著火氣,兩人各自走在最邊上。沈竹的視線和溫涼搭上的時候,他衝著溫涼點點頭。溫涼雖沒有如同沈竹這般明顯的表態,卻也微微頷首。
因著溫涼是第一個過來的人,他身處的位置距離胤禛最近,馮國相在注意到這點後,心思又活絡開了,更帶著許多不滿。馮國相是老資格了,至少比溫涼要早個幾年,他在胤禛身邊的時間這麽長,然實際上並不怎麽受胤禛重視。
四阿哥不過二十一,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雖性子淡漠,仍帶著年輕人的朝氣。馮國相不同,如今三十出頭,對大多數事都帶著謹慎保守的建議,更帶著暮氣沉沉的感覺。且馮國相有能耐也有忠心,然而性子卻過於狹窄了。
隻是他們沒想到, 素日裏胤禛的確看著樸素,這名下的田莊也是真樸素。雖說是田莊,這也是從皇莊裏分出來的, 又靠近西山,更別說此處還有溫泉,擱到別人身上便是不精致修繕,好歹也得弄個像樣的院子。誰成想老四倒是實在, 直接原樣不動,簡直是糟蹋了這個好位置!
康熙倒是興意不減,他雖多次下江南, 卻甚少如此親身接觸到普通的田園生活, 看著百姓搭著鋤頭在遠處經過,嬉鬧的孩童在炊煙下逗貓, 確實讓人心情舒暢不少。
他背著手從土路走過,幾個阿哥見康熙興味正濃, 便無人討沒趣, 個個都表現出興味盎然的模樣, 胤礽和胤褆兩人跟得最近,和康熙說了不少話,逗得康熙哈哈大笑。倒是胤禛這個主人卻走在了後麵。
胤禩笑眯眯地走在胤禛身邊,“四哥不走快點?”
胤禛沉穩地說道,“無礙。”
話音落下的時候, 前頭康熙便喚他過去了。胤禩收斂了手中的扇子, 笑意甚濃。是了, 這可是四哥的莊子,便是他走得再遠,這遇事了,做主人的可不就輕而易舉便被想起來了。
胤禩有點懷念他那幾個不被允許出來的兄弟了,若是他們在,今日倒是可以好好地看戲了。
“禛兒,此處是通往哪裏?”康熙看著偶爾有人來往的小徑頗為好奇。胤禛細心答道,“此乃通往後山的廢田,兒子便是用了這裏試驗作物。這兩日剛有產出,便過來得勤了些,隻是還未統計數目不知多少。”
胤禛當初一分為二,鹽堿地那處是先收成的,這處便留到了今日。
康熙決意往小徑走走,一行人便先後地踩著小徑過去了,隨行的侍衛都眼不錯地看著每一個人,生怕不知不覺便出事了。好在昨夜今日不曾下雪,這路還算可以,一刻鍾的時間,他們便直接到了後頭去了。
這兩畝地並不算大,守著的人卻是不小,擦著汗的莊稼漢滿臉笑意,衝著田埂上的家人說著家鄉話,雖然看到了遠處來的一群人,但距離太遠且莊子上的管家過去了,也便繼續埋頭苦幹,倒是沒說些什麽。
這莊子是一名叫李四的人在管著的,這些天他也一直在和馮國相打交道,此時遠遠見著胤禛陪著人過來,頓時便跟了過去,馮國相更是心裏直打鼓,隱隱有了猜測。
“爺,您過來了。”李四憨厚嘴嚴,也沒想著和胤禛旁邊的人說什麽,俱行了禮後便說道,“旁邊這畝地早晨剛收完了,正派人在整理,過不多時便能知道有多少了。”他雖這麽說著,臉上卻滿滿都是笑意,任誰都知道是豐收了。
康熙捋著胡子,平和地問道,“這種的是何物啊,就隻是這兩畝地?”方才胤禛還沒答複,李四和馮國相便過來了,康熙顯然對這兩人更感興趣,胤禛也沒趕著迴答。
李四不善言語,求助地看了眼馮國相,這段時間來都是這位先生跟在莊子上來迴跑,李四還是挺信任他的。殊不知馮國相心裏也正煎熬著,見李四遞上梯子頓時就順藤摸瓜接過來了,“此乃舶來的作物,這兩畝地種的都是名為番薯土豆的農物。剛開好這畝地的產量雖還未得知確切數據,不過在下估計,定能破七石!”
康熙震撼,皺眉追問,“確能破七石?”
馮國相信誓旦旦地點頭,“確能破七石,其中土豆等物被西方作為主食,若是能順利推廣開來,或能夠彌補一二。且此等作物在險惡地麵也能生長,前些時候另一莊子的土質不好,然也有近七石的收獲,在普通土壤,破七石定然不難。”
康熙舒展眉眼,心中大喜,若是真有這等效果,便是在其他地方推展開來也不難。除開糧食大倉的場地外,不少地方都是飽一年荒一年,有此等作物,豈不大好!
“可否領我等前去看看,如此神奇的作物,我還從未見識過。”康熙溫和地說道,看起來就像是個普通中年人。然那若有若無的威壓不是虛假,四貝勒謹慎地跟在他身後不是虛假,更別說還有那麽多位人中龍鳳跟在周邊,馮國相心裏終於肯定那個想法,腳肚子便顫了顫,視線瞄了眼胤禛,立刻說道,“自然是可以的,這邊請。”
他們收起來的作物都暫時堆放到後頭的空地上去了,等過稱後再細細整理,一一做好貯存的工作。堆成小山圓滾滾的土豆上還帶著黑褐色的泥土,然而任何人看到這堆東西都心情舒暢,康熙臉上的笑意更濃,“不若今夜便嚐嚐這個吧。”
胤褆連聲勸阻,雄渾聲線帶著焦急意味,“皇阿瑪,這東西我們不曾知道效果,洋人那邊的東西又有幾個是好東西,還是小心點好。”
胤礽本來心中有些許不暢,見胤褆這麽說便不大痛快了,“你這話又是什麽意思,隻要得用便是好事,還分西洋大清不成。如非如此,皇阿瑪又為何要提倡滿漢相親。隻是皇阿瑪,這東西的確還未經過試驗,您還是別親身試險了。”
康熙滿意地看著太子,又拍了拍他的手背,“太子此言有理。胤褆啊,你切莫輕忽了洋人的能耐,多少東西都是這樣悄然湮滅的。”胤礽溫和一笑,看起來儒雅至極。
胤褆暗自著惱,索性不言了。
“老四,你如何看待?”康熙問著四子,畢竟這是他的莊子,理應他最知曉。
胤禛沉穩地說道,“兒臣當時分開兩份,一份在他處,著人收成後已經以此物為食有半月餘,並未出現問題。兒臣在昨日也嚐試著吃食過,也無症狀出現,當能作為主食。”
“好。”康熙撫掌而笑,“這樣的膽識才是我的好兒子,難道你等認為我連老四都不如?”眾人連道不敢。
康熙並不止於這裏,還讓胤禛帶著他往另一處莊子過去,確認了那處地窖下果真有這般產出,欣喜之下大手一揮,接連賞賜了胤禛不少東西,晚上也便在莊上吃了方才迴去。
胤禛迴府的時候,月明星稀,暖春的風好了些,不再如之前那般冰涼,柔柔地撩起人的衣角,又纏綿離去。他坐在微微搖晃的轎子裏,想起了剛才離開前太子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以及大哥黑沉的臉色,神情也越發冷硬起來。
他靠在後頭閉目養神,些許情感被堅冰再次包裹起來,等胤禛重新睜開眼的時候,他又層層戴上情緒的麵具,漆黑眼中看不出半點心緒,“蘇培盛,去買酒。”
蘇培盛不說府內美酒無數,更沒說時辰已晚,隻是趕緊趕忙地派人去還開門的酒鋪子買酒。
過了數日的傍晚時分,胤禛迴府的時候召了溫涼,遞給他一份折子,“皇阿瑪頒發了命令,此物當能挽救不少人的性命。”隻要朝廷肯下苦功夫去推廣,以這等作物的特性,當是能在饑荒時期救下不少人了。
溫涼接了過來,卻沒看,隻是淡淡說道,“此乃貝勒爺的功勞。”
“這是你的功勞。”胤禛目光微垂,指尖在扶手上敲了敲,方才言道,“隻是這件事上,我報了馮國相的名頭。若你風頭大盛,與你不是好事。”不管是溫涼的喜好也好,他的謀慮也罷,都會成為人的聚焦點。更別說得了康熙興趣的人,哪還能隱瞞下來?屆時溫涼的特殊喜好隻會成為他的災禍。
溫涼拱手,“多謝貝勒爺。”
沒想到這事,倒是胤禛幫他解決了。
等溫涼過來後,胤禛還未等他行禮便招手讓他走到書桌前,轉手遞給他一封書信,“看看吧,這是剛傳來的暗報。”就在溫涼低頭看信的時候,蘇培盛正在茶房裏泡茶,胤禛對別的東西都沒有太大的要求,唯獨茶香要求極高,蘇培盛也是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弄了這麽一手恰合胤禛喜好的手藝。
這常年在宮中待著的人就需要有個能讓主子記住的手藝,若不成的話,那麽多個伺候的人,為何就偏偏注意到蘇培盛呢?這就是有的人隻能一輩子被踩在腳下,有的人能迅速出頭。在宮裏活著,這良心可就不能要了。
他得意地哼著小曲兒,完全沒有半個時辰前憂心忡忡的模樣,張起麟帶著王以誠王朝卿兩人匆匆走過茶房,衝著蘇培盛搖頭罵了兩句,這又趕著去做事。
剛剛要命的差事被張起麟推給了個小內侍去做了,裏麵的氣壓低沉得小內侍出來就直接軟倒在地。但這兩個黑心肝在確定警報解除後,又伸直了腰板各自做事去了。至於剛才趟雷的家夥,那是誰?
等蘇培盛奉著兩盞茶迴到外書房的時候,溫涼剛好看完了書信上的內容,這封書信上正是胤禛的暗探截留下來的信件,在謄寫了一份後又把原先的真信原路放迴,這份謄抄的書信被呈現在了胤禛的桌案上。
裏麵正是索額圖與太子胤礽在康熙三十八年來往的書信,信中提及到的內容恰好是這幾年關於朝政大局的事情,內裏索額圖還隱約提及到皇位之事,若是曝光出去引起了朝廷動蕩,皇上震怒,這太子之位難保,更莫說誰也不知康熙的心意。
“你以為如何?”胤禛詢問道,他並不隻叫了溫涼一人,隻是他突然想先聽聽他的意見。
“這封信是假的。”溫涼肯定地晃了晃手頭的書信,指尖在紙邊滑過,“不管是索額圖還是太子殿下,他們兩位身居高位多年,不論如何,想這樣幾近指名道姓的書信在閱讀後定然會被焚燒。若真出現遺落,以這樣丟三落四的習慣,索額圖也不可能身處如今的位置。”
“不錯。”胤禛背著手從書桌後走出來,“雖粗看上去很正常,然仔細思索後卻幾乎處處都透露著破綻。不管出手的人是誰,索額圖和太子都有麻煩了。”即便他們不信,可這樣的書信能被他們隨隨便便就攔截下來,其他的人自然也能。更妙的是,他們不需要去管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隻需要有這個由頭就好了。
等溫涼和胤禛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剖析,還沒等徹底說完,門外便傳來守門內侍的聲音,“貝勒爺,幾位先生過來了。”
胤禛微蹙眉,少頃便鬆開來,“讓他們進來吧。”
走進門來的人恰好是半天前剛發生吵鬧的幾人,馮國相和沈竹之間還是存著火氣,兩人各自走在最邊上。沈竹的視線和溫涼搭上的時候,他衝著溫涼點點頭。溫涼雖沒有如同沈竹這般明顯的表態,卻也微微頷首。
因著溫涼是第一個過來的人,他身處的位置距離胤禛最近,馮國相在注意到這點後,心思又活絡開了,更帶著許多不滿。馮國相是老資格了,至少比溫涼要早個幾年,他在胤禛身邊的時間這麽長,然實際上並不怎麽受胤禛重視。
四阿哥不過二十一,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雖性子淡漠,仍帶著年輕人的朝氣。馮國相不同,如今三十出頭,對大多數事都帶著謹慎保守的建議,更帶著暮氣沉沉的感覺。且馮國相有能耐也有忠心,然而性子卻過於狹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