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碧雲最近常常會想到死。
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糟糕了,死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
其實這幾年過的不錯,她已經很久沒有想過死。上一次自殺還是在二十年前。自從兩個兒子都結了婚,唯一的女兒秀英出嫁,她便越發感到孤獨無助。強烈的痛苦無處訴說,她便又想到死。
熊碧雲至今一共自殺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二十五歲。
楊文修打她。
楊文修經常打她。自從十七歲結婚,除了第一年沒挨打,之後便經常挨打。不是打就是罵,厲聲嗬斥,她見到丈夫就像見了鬼,大聲不敢出,大氣不敢喘。
丈夫比她有文化,比她有本事,她不敢反抗,隻能忍著,躲著,怕著。但是那一次打的太狠了,楊文修直接將她踹在了地上,先是猛甩巴掌,而後上了腳。手腳不夠發泄了,又從柴火堆裏找了一根黃荊棍子,足有三四公分粗,他拿在手上,就跟打牛似的,抽了她整整一個小時。
三個孩子,像三隻小狗似的,齊齊趴在窗子口,爸爸呀,媽媽呀,哇哇呀,哭的陣仗滔天。她疼得很啊,被打的滿鼻子滿臉血,骨頭都要斷了,不知道這痛苦要持續到啥時候。她受不了了。她拚盡全力爬起來,跌跌撞撞衝出家門,跑去村頭的大水庫,毫不猶豫,一個猛子就紮了進去。
自然是沒死成,全村出動,將她從水裏撈了上來。
那年她二十五歲。大女兒秀英剛八歲,大兒子春狗五歲,小兒子猴娃才三歲。事後醒來,她其實有些後悔。她死了便死了,三個孩子沒了娘要遭罪了,才這麽大的小孩子,以後日子咋過。
家裏苦啊。
楊文修在外縣教書,一個月也迴不來一次,掙的錢自己花了,也不給家裏寄一分。她在村裏,要種地,又要到大隊上工掙工分,一個人忙不過來,隻能把三個孩子鎖在家裏,讓姐姐秀英帶兩個弟弟。可就是這樣也難啊,一個人掙的工分供不過四張嘴吃。別人家裏一天吃三頓飯,她帶著孩子,隻能一天吃兩頓水光光的清湯飯。她把湯裏的米都留給三個娃,自己喝湯,每天餓的打晃,兩條腿都站不穩。就是這樣,孩子還是天天喊餓。秀英年紀大,懂事一些,餓也會忍著,還會幫媽媽做事,但春狗和猴娃還很小,每天餓的伸長了脖子。一看到對麵院子,他二爸家裏開飯,兩兄弟就趴到窗口去看,眼巴巴的望著。他二爸家條件好,是大隊的隊長,經常有幹飯吃,有時候看到兩個侄子可憐,就給他們端一碗,讓他們兩個分著吃。但他二媽不滿意,一看到就要罵:“自己家都沒有得吃,還給別人端飯吃!”並且罵熊碧雲:“又不是乞討的,你娃兒餓了,自個當媽的不給弄飯,整天到別人家裏要飯吃?”
天天罵春狗和猴娃“乞討要飯的!”
熊碧雲能咋辦呢?隻能含羞帶愧的受著。
這種事情,她是絕不敢告訴她那個殘暴又好麵子的丈夫的。
隻是忍,忍不下去了,她就衝去跳了水庫。
這次自殺,讓楊文修足足收斂了有兩年。
還不到兩年,一年半吧,很快循環又開始了。
打。
天天打,月月打,一看到就要打。平常他不在家,一迴來就是罵人,打人。揪頭發、扇耳光都是輕的,拳打腳踢來一場,三天下不來床。隔三差五臉上都是青的,不敢出門去見人。楊文修,一個教書的,走到街麵上去,也是有頭有臉的。說句不怕高抬的話,是文化人,誰見了都要尊稱一句“楊老師”,然而不知道是哪裏來的這麽大的戾氣,專對老婆下狠手,一動手就往死裏打。
第二次她選擇了喝農藥。楊文修在家,發現了,緊急將她送到鄉鎮衛生站洗胃搶救。
這次自殺給她帶來了汙名,因為村裏人都知道了她愛鬧自殺,又總是命大死不了。楊文修嘲諷她說:“懦弱的人,連死都死不利索,一輩子沒出息的樣。”
楊文修說:“我要是自殺,我不會去跳水,也不會喝農藥,還專門等別人來搶救。”
他指著廚房那把獵.槍——黑色的,銅管的獵.槍,他問她:“你看到那把槍沒有?我要是自殺,我直接將槍膛上滿火.藥,對著自己的腦袋開槍,一槍斃命,這才叫幹淨利落。跳水喝藥算啥?窩囊廢才選這種死法。”
那天晚上,熊碧雲悄悄琢磨了那獵.槍。
摸到冰冷的槍身時,她感到了恐懼和顫抖,砂鐵子彈穿過頭顱,腦漿爆出來的畫麵讓她直打哆嗦。她害怕,她確實不敢朝自己腦袋的開槍。她是個膽小的女人。天知道啊!她連殺雞都不敢!但她知道楊文修說的是真話!他能幹出那種事兒!楊文修是個很剛烈的人。熊碧雲見過他殺豬,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那血嘩嘩的,她都要暈過去了,他還很平常。他都不覺得疼嗎?熊碧雲覺得,他甚至敢殺人。
熊碧雲後來不敢自殺了。反而一看到那杆槍,她就害怕。她總懷疑楊文修哪天會突然用那把槍斃了她。她將那槍放到雜物間看不到的地方,並且將房門上了死鎖。
她怕死。
怕死,也舍不得三個孩子。
她是個母親,再多的苦,為了孩子,也能撐下去。但而今,支撐她的力量漸漸倒塌了。
女兒出嫁了。
兩個兒子,她也不愛了。
兒子像他們的父親一樣,隻會斥責她,把她當牛馬使喚,連罵她的話,都跟楊文修學的一模一樣:“你這個木腦殼。”
她不是木腦殼,她知冷知熱,也曉得痛,隻是無人在意。
她的一顆心,無處托寄,隻能放在楊鑫身上。然而楊鑫還是個奶娃娃,隻會吃奶,啥都不懂。楊鑫要是有七八歲就好了,也能聽懂她的話,也能陪著她。
可惜。
奶娃娃。
要幾十年才能長大。
她感覺,自己已經活不了幾十年了。
六十年代的大饑.荒,七十年代的文.革,她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整個青年歲月,幾乎都是在饑餓和勞作當中度過的。那些年提心吊膽,挨打受餓都沒死,咬著牙熬過來了,好不容易熬到現在,有飯吃了,日子能過了,再說死,咋想也不劃算。這個念頭,隻是偶爾在她心裏閃過。她隻是太寂寞了。
她想女兒秀英。
以前不管再苦再累,有秀英在身邊,秀英陪著她一起扛。她生病了,秀英給她煮飯,她受氣了,秀英會安慰她保護她,替她說丈夫,罵弟弟,秀英是她的支柱。
秀英嫁了,她的支柱也沒了。
她想秀英。
她想啊想,盼了盼,盼了足兩個月,秀英終於迴娘家了。
熊碧雲高興的不行,張羅著給女兒煮飯。她坐在灶門前燒火,秀英急忙搶過來,說:“媽,你去歇著,我來煮就是了。”
熊碧雲說:“你是客,難得迴來一趟,哪能自己上灶煮飯呢。”
秀英說:“啥客呀,這是我自己家,你是我媽。”
熊碧雲聽到這樣的話,心裏有點欣慰,這世上還是有人心疼她的。
秀英燒火,熊碧雲坐在旁邊,母女兩一塊說話。秀英拉著她的手,說:“媽,我想跟你說件事。”
秀英說:“我想接你去我家住。”
她低著頭小聲說:“我曉得你在家裏過的不好,爸爸總是罵你,弟弟們又總讓你幹活。你身體不好,我又不在身邊,你一個人咋過啊。我跟他說了,讓你去我們家裏住,我們養你,他答應的。媽,你不用擔心,他是個好人,他啥都聽我的。我跟他說我們家的事,他總是說你辛苦,讓我把你接過去。去了,不要你幹活,你好好養身體就是了。”
熊碧雲聽了,又歡喜又不安,說:“那咋行,他也不是一個人,上麵還有兩個老人,你們又有兩個孩子。”
秀英說:“不相幹的,他爸媽不跟我們一起住,跟他兄弟一起住。他們家房子大,十幾間呢。而且,他是個木匠,他會手藝,天天出去外麵掙錢,養得起你的。”
熊碧雲手足無措。
秀英說:“我這次來,就是來接你過去的,吃了午飯咱們就一起迴去。”
熊碧雲說:“說走就走啊,那鑫鑫咋辦。”
秀英說:“讓大嫂她自己帶吧。”
飯桌上,秀英將要把她媽接走的事情,跟她爸,還有兄弟們說了。
楊文修沒反對。
他也曉得,熊碧雲跟兩個兒子過不下去。她跟秀英感情深,秀英願意孝敬她,把她接過去,那就接吧,接過去她也好過一點。
但春狗猴娃兄弟堅決反對。
兩個兒子在這呢,老母親卻要去女兒家裏住,那不是要讓十裏八鄉的人戳他們兄弟脊梁骨,說他們不孝嗎?兄弟兩丟不起這人。猴娃拍著胸脯說:“姐姐,媽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曉得你擔心啥,你放心,隻要有我在,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少她一口吃。現在家裏又不是以前那樣窮,雖然我們家條件不如你們家,但一個人的口糧總供得起。”
他很信誓旦旦說:“大不了我養一個閑人嘛,又不是養不起。你放心,肯定不會讓她餓肚子。”
弟弟的話很刺耳。
啥叫養個閑人?媽天天在家給他們幹活,啥時候閑過了?媽是全家最操勞最辛苦的,在他們眼裏,卻是個閑人。弟弟的話,一聽就不是好話。話都說成這樣,連嘴上都要占便宜,還指望他們咋孝敬媽。
秀英拉著臉,表情很難看。
春狗則說:“姐姐,我們知道你想孝敬媽。隻是那個家又不是你當家作主,人家上有老下有小。你願意,人家家裏的老人不願意。哪有女兒出嫁了,娘家的媽還跟過去一起過日子的,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再說,你這樣讓爸爸和媽分開,也不像個樣子。他們年紀大了,老兩個在一塊才有話說,少年的夫妻老來的伴,要不你把爸一塊接過去,要不你兩個都別接,免得人說閑話。你為啥隻養媽不養爸爸?”
秀英說:“爸爸有工資,他自己能照顧自己,爸爸你們養,我沒事迴來看看他。媽我來養。”
春狗毛著臉來了一句:“哦?四五十歲的人了,還要離婚咯?”
炒了一桌菜,一筷子沒動,一家人為這事,爭的臉紅脖子粗的,各自聲音都激動地高了起來。春狗喝了兩杯酒,說話像吵架。秀英和弟弟們爭,爭到最後,哭出來了,眼睛通紅,兩行眼淚珠子嘩嘩往下落,拿手不住地抹眼淚。
春狗和猴娃看見他姐姐哭了,才都小了聲,沉默下來。
秀英撲在熊碧雲懷裏痛哭:“媽……”
熊碧雲沒想到自己的事引起了全家人的爭吵,她慌張地安慰秀英,拍著女兒的背:“沒事,沒事,我在哪住都可以,哪住都一樣,你莫跟他們吵了。”
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糟糕了,死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
其實這幾年過的不錯,她已經很久沒有想過死。上一次自殺還是在二十年前。自從兩個兒子都結了婚,唯一的女兒秀英出嫁,她便越發感到孤獨無助。強烈的痛苦無處訴說,她便又想到死。
熊碧雲至今一共自殺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二十五歲。
楊文修打她。
楊文修經常打她。自從十七歲結婚,除了第一年沒挨打,之後便經常挨打。不是打就是罵,厲聲嗬斥,她見到丈夫就像見了鬼,大聲不敢出,大氣不敢喘。
丈夫比她有文化,比她有本事,她不敢反抗,隻能忍著,躲著,怕著。但是那一次打的太狠了,楊文修直接將她踹在了地上,先是猛甩巴掌,而後上了腳。手腳不夠發泄了,又從柴火堆裏找了一根黃荊棍子,足有三四公分粗,他拿在手上,就跟打牛似的,抽了她整整一個小時。
三個孩子,像三隻小狗似的,齊齊趴在窗子口,爸爸呀,媽媽呀,哇哇呀,哭的陣仗滔天。她疼得很啊,被打的滿鼻子滿臉血,骨頭都要斷了,不知道這痛苦要持續到啥時候。她受不了了。她拚盡全力爬起來,跌跌撞撞衝出家門,跑去村頭的大水庫,毫不猶豫,一個猛子就紮了進去。
自然是沒死成,全村出動,將她從水裏撈了上來。
那年她二十五歲。大女兒秀英剛八歲,大兒子春狗五歲,小兒子猴娃才三歲。事後醒來,她其實有些後悔。她死了便死了,三個孩子沒了娘要遭罪了,才這麽大的小孩子,以後日子咋過。
家裏苦啊。
楊文修在外縣教書,一個月也迴不來一次,掙的錢自己花了,也不給家裏寄一分。她在村裏,要種地,又要到大隊上工掙工分,一個人忙不過來,隻能把三個孩子鎖在家裏,讓姐姐秀英帶兩個弟弟。可就是這樣也難啊,一個人掙的工分供不過四張嘴吃。別人家裏一天吃三頓飯,她帶著孩子,隻能一天吃兩頓水光光的清湯飯。她把湯裏的米都留給三個娃,自己喝湯,每天餓的打晃,兩條腿都站不穩。就是這樣,孩子還是天天喊餓。秀英年紀大,懂事一些,餓也會忍著,還會幫媽媽做事,但春狗和猴娃還很小,每天餓的伸長了脖子。一看到對麵院子,他二爸家裏開飯,兩兄弟就趴到窗口去看,眼巴巴的望著。他二爸家條件好,是大隊的隊長,經常有幹飯吃,有時候看到兩個侄子可憐,就給他們端一碗,讓他們兩個分著吃。但他二媽不滿意,一看到就要罵:“自己家都沒有得吃,還給別人端飯吃!”並且罵熊碧雲:“又不是乞討的,你娃兒餓了,自個當媽的不給弄飯,整天到別人家裏要飯吃?”
天天罵春狗和猴娃“乞討要飯的!”
熊碧雲能咋辦呢?隻能含羞帶愧的受著。
這種事情,她是絕不敢告訴她那個殘暴又好麵子的丈夫的。
隻是忍,忍不下去了,她就衝去跳了水庫。
這次自殺,讓楊文修足足收斂了有兩年。
還不到兩年,一年半吧,很快循環又開始了。
打。
天天打,月月打,一看到就要打。平常他不在家,一迴來就是罵人,打人。揪頭發、扇耳光都是輕的,拳打腳踢來一場,三天下不來床。隔三差五臉上都是青的,不敢出門去見人。楊文修,一個教書的,走到街麵上去,也是有頭有臉的。說句不怕高抬的話,是文化人,誰見了都要尊稱一句“楊老師”,然而不知道是哪裏來的這麽大的戾氣,專對老婆下狠手,一動手就往死裏打。
第二次她選擇了喝農藥。楊文修在家,發現了,緊急將她送到鄉鎮衛生站洗胃搶救。
這次自殺給她帶來了汙名,因為村裏人都知道了她愛鬧自殺,又總是命大死不了。楊文修嘲諷她說:“懦弱的人,連死都死不利索,一輩子沒出息的樣。”
楊文修說:“我要是自殺,我不會去跳水,也不會喝農藥,還專門等別人來搶救。”
他指著廚房那把獵.槍——黑色的,銅管的獵.槍,他問她:“你看到那把槍沒有?我要是自殺,我直接將槍膛上滿火.藥,對著自己的腦袋開槍,一槍斃命,這才叫幹淨利落。跳水喝藥算啥?窩囊廢才選這種死法。”
那天晚上,熊碧雲悄悄琢磨了那獵.槍。
摸到冰冷的槍身時,她感到了恐懼和顫抖,砂鐵子彈穿過頭顱,腦漿爆出來的畫麵讓她直打哆嗦。她害怕,她確實不敢朝自己腦袋的開槍。她是個膽小的女人。天知道啊!她連殺雞都不敢!但她知道楊文修說的是真話!他能幹出那種事兒!楊文修是個很剛烈的人。熊碧雲見過他殺豬,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那血嘩嘩的,她都要暈過去了,他還很平常。他都不覺得疼嗎?熊碧雲覺得,他甚至敢殺人。
熊碧雲後來不敢自殺了。反而一看到那杆槍,她就害怕。她總懷疑楊文修哪天會突然用那把槍斃了她。她將那槍放到雜物間看不到的地方,並且將房門上了死鎖。
她怕死。
怕死,也舍不得三個孩子。
她是個母親,再多的苦,為了孩子,也能撐下去。但而今,支撐她的力量漸漸倒塌了。
女兒出嫁了。
兩個兒子,她也不愛了。
兒子像他們的父親一樣,隻會斥責她,把她當牛馬使喚,連罵她的話,都跟楊文修學的一模一樣:“你這個木腦殼。”
她不是木腦殼,她知冷知熱,也曉得痛,隻是無人在意。
她的一顆心,無處托寄,隻能放在楊鑫身上。然而楊鑫還是個奶娃娃,隻會吃奶,啥都不懂。楊鑫要是有七八歲就好了,也能聽懂她的話,也能陪著她。
可惜。
奶娃娃。
要幾十年才能長大。
她感覺,自己已經活不了幾十年了。
六十年代的大饑.荒,七十年代的文.革,她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整個青年歲月,幾乎都是在饑餓和勞作當中度過的。那些年提心吊膽,挨打受餓都沒死,咬著牙熬過來了,好不容易熬到現在,有飯吃了,日子能過了,再說死,咋想也不劃算。這個念頭,隻是偶爾在她心裏閃過。她隻是太寂寞了。
她想女兒秀英。
以前不管再苦再累,有秀英在身邊,秀英陪著她一起扛。她生病了,秀英給她煮飯,她受氣了,秀英會安慰她保護她,替她說丈夫,罵弟弟,秀英是她的支柱。
秀英嫁了,她的支柱也沒了。
她想秀英。
她想啊想,盼了盼,盼了足兩個月,秀英終於迴娘家了。
熊碧雲高興的不行,張羅著給女兒煮飯。她坐在灶門前燒火,秀英急忙搶過來,說:“媽,你去歇著,我來煮就是了。”
熊碧雲說:“你是客,難得迴來一趟,哪能自己上灶煮飯呢。”
秀英說:“啥客呀,這是我自己家,你是我媽。”
熊碧雲聽到這樣的話,心裏有點欣慰,這世上還是有人心疼她的。
秀英燒火,熊碧雲坐在旁邊,母女兩一塊說話。秀英拉著她的手,說:“媽,我想跟你說件事。”
秀英說:“我想接你去我家住。”
她低著頭小聲說:“我曉得你在家裏過的不好,爸爸總是罵你,弟弟們又總讓你幹活。你身體不好,我又不在身邊,你一個人咋過啊。我跟他說了,讓你去我們家裏住,我們養你,他答應的。媽,你不用擔心,他是個好人,他啥都聽我的。我跟他說我們家的事,他總是說你辛苦,讓我把你接過去。去了,不要你幹活,你好好養身體就是了。”
熊碧雲聽了,又歡喜又不安,說:“那咋行,他也不是一個人,上麵還有兩個老人,你們又有兩個孩子。”
秀英說:“不相幹的,他爸媽不跟我們一起住,跟他兄弟一起住。他們家房子大,十幾間呢。而且,他是個木匠,他會手藝,天天出去外麵掙錢,養得起你的。”
熊碧雲手足無措。
秀英說:“我這次來,就是來接你過去的,吃了午飯咱們就一起迴去。”
熊碧雲說:“說走就走啊,那鑫鑫咋辦。”
秀英說:“讓大嫂她自己帶吧。”
飯桌上,秀英將要把她媽接走的事情,跟她爸,還有兄弟們說了。
楊文修沒反對。
他也曉得,熊碧雲跟兩個兒子過不下去。她跟秀英感情深,秀英願意孝敬她,把她接過去,那就接吧,接過去她也好過一點。
但春狗猴娃兄弟堅決反對。
兩個兒子在這呢,老母親卻要去女兒家裏住,那不是要讓十裏八鄉的人戳他們兄弟脊梁骨,說他們不孝嗎?兄弟兩丟不起這人。猴娃拍著胸脯說:“姐姐,媽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曉得你擔心啥,你放心,隻要有我在,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少她一口吃。現在家裏又不是以前那樣窮,雖然我們家條件不如你們家,但一個人的口糧總供得起。”
他很信誓旦旦說:“大不了我養一個閑人嘛,又不是養不起。你放心,肯定不會讓她餓肚子。”
弟弟的話很刺耳。
啥叫養個閑人?媽天天在家給他們幹活,啥時候閑過了?媽是全家最操勞最辛苦的,在他們眼裏,卻是個閑人。弟弟的話,一聽就不是好話。話都說成這樣,連嘴上都要占便宜,還指望他們咋孝敬媽。
秀英拉著臉,表情很難看。
春狗則說:“姐姐,我們知道你想孝敬媽。隻是那個家又不是你當家作主,人家上有老下有小。你願意,人家家裏的老人不願意。哪有女兒出嫁了,娘家的媽還跟過去一起過日子的,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再說,你這樣讓爸爸和媽分開,也不像個樣子。他們年紀大了,老兩個在一塊才有話說,少年的夫妻老來的伴,要不你把爸一塊接過去,要不你兩個都別接,免得人說閑話。你為啥隻養媽不養爸爸?”
秀英說:“爸爸有工資,他自己能照顧自己,爸爸你們養,我沒事迴來看看他。媽我來養。”
春狗毛著臉來了一句:“哦?四五十歲的人了,還要離婚咯?”
炒了一桌菜,一筷子沒動,一家人為這事,爭的臉紅脖子粗的,各自聲音都激動地高了起來。春狗喝了兩杯酒,說話像吵架。秀英和弟弟們爭,爭到最後,哭出來了,眼睛通紅,兩行眼淚珠子嘩嘩往下落,拿手不住地抹眼淚。
春狗和猴娃看見他姐姐哭了,才都小了聲,沉默下來。
秀英撲在熊碧雲懷裏痛哭:“媽……”
熊碧雲沒想到自己的事引起了全家人的爭吵,她慌張地安慰秀英,拍著女兒的背:“沒事,沒事,我在哪住都可以,哪住都一樣,你莫跟他們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