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起,花瓣簌簌卷落,一陣沁香入鼻,魚初笙豎起耳朵聽,似乎有低悅的樂聲,在低語的人群裏穿行。
原來這宮宴上,不僅有作詩的,還有彈琴的呢?看來大光王朝的中秋節還真是有趣。
她跟在洛雲清的身後,拽拽他的衣襟,問:“王爺知道是哪裏在彈琴嗎?”
洛雲清迴眸,看著她緊緊地抓著自己衣襟的手,心頭沒來由地一跳。
仍然板著臉,不答反問:“想看?”對她這一副乖巧的樣子還挺受用。
魚初笙趕忙點點頭,好似怕自己晚一些點頭洛雲清就不帶她去看了。
“不去。”洛雲清丟下這句話,繼續往前走,魚初笙抓著他衣襟的手不得不鬆開,衝著他的後背翻了個白眼。
就在這時,魚初笙聽到有人在後麵說:“魚姑娘,我可以帶你去,我方才從那邊過來。”是祁繡影的聲音。
魚初笙轉過頭來,便看到祁如尚跟在祁繡影的身側,昨天在南市雖然也見了麵,但是魚初笙也沒發現,祁如尚似乎是又長高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的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前麵的洛雲清也轉迴了頭,靜靜地站在那裏,是在等魚初笙。
祁如尚還是一副老成模樣,身上明顯沒有像洛似錦和洛景成那樣七八歲孩子該有的天真和活潑。
魚初笙在心裏歎了口氣,依然笑著,跟兩個人打招唿:“祁姑娘,時雨。”
祁繡影和祁如尚信步走來,她的步伐輕盈,是大家閨秀之姿。
直到走到魚初笙跟前,祁如尚才張嘴,輕輕地叫了一聲:“魚姐姐。”眼睛裏盛滿了歡喜。
魚初笙點點頭。
祁繡影想起了什麽似的,笑意盈盈地說:“我剛剛從阿哥那裏過來,聽他說你還會作詩呢?”
魚初笙幹笑兩聲,道:“我哪裏會作詩,隻不過隨意說了兩句,說到左相大人心坎兒了而已。”
而祁如尚則在一邊說:“阿姐,魚姐姐可厲害了呢,會破案還會作詩,哪裏像你,連個荷包都繡不好。”說這話時,他身上才有了九歲孩童該有的神態。
祁繡影的臉蹭的一下就紅了,伸出一隻手拍在他的肩膀上,哂他:“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伶牙俐齒了你?”
魚初笙也不禁笑了起來。一轉眸,又看到祁繡影腰間掛著的薄荷色荷包,底下還有淺黃色的細穗,上麵繡了兩朵小小的梅花,指著問:“這就是你繡的?”
祁繡影輕輕點點頭,說:“剛跟繡娘學的,見笑了。”
魚初笙眼睛一亮,迴頭看了眼洛雲清,他還站在原地等自己,她湊近祁繡影,低聲說:“改日教教我唄!”
祁繡影怪異地看了她幾眼,在她心裏,如魚初笙這般女子,是不會學針線活的,但還是點了點頭,輕聲應好。
魚初笙這才微微側身,說:“那我們一起去看彈琴的吧?”
祁繡影笑著點點頭,說好。
三個人路過洛雲清身邊,魚初笙心頭惡趣味橫生,挑眉看著他道:“王爺怎麽還站在這裏不走?”明明知道他在等她。
果然,洛雲清本來就有些不好的臉色更不好了,眼睛裏的情緒也變得晦暗不明。
他淡淡地掃了魚初笙一眼,語氣一點兒也不好:“本王賞花。”說完,背著手就走了。
剛剛跟祁子舟對詩時,他就不對勁了,沒想到一向高冷的外表下,有顆這麽悶騷的心,魚初笙想。
魚初笙撇了撇嘴,又笑著跟祁繡影說:“我們去吧,你知道彈琴的是什麽人嗎?”
一邊走,祁繡影一邊迴答:“彈的是琵琶,是庫西國的兩個樂妓,她們的技藝真是了得。”
庫西國的?
魚初笙想起那日在街上看到的華麗檀輦,洛雲清說是庫西國每年中秋都會有使者來賀中秋,最後,他似乎還說了一句,這次庫西國來的不止有使者,難道是指的這些樂妓?
見魚初笙在出神,祁繡影拿手在她的眼前晃了晃,道:“怎麽了?”
魚初笙搖搖頭,轉移了話題:“你還會彈琵琶?”祁繡影可以聽出來庫西國樂妓的技藝了得,那一定是對琵琶有一定了解。
祁如尚先開了口:“我阿姐會的東西確實很多,但是,樣樣不精。”語氣裏好似還有一些惆悵。
祁繡影立馬反駁:“誰說的?我吹簫可是一絕。”
魚初笙失笑,以前一直覺得祁如尚是個被祁子舟調教出來的沒了童真的孩子,祁繡影是個被祁子舟調教出來的溫婉的大家閨秀,沒有想到這姐弟倆還可以這麽有趣呢。
祁繡影話落,便拿出了她隨身帶在身上的玉蕭,那是祁子舟親手雕的。
戰場的血腥風雨她不懂,朝堂的爾虞我詐她也不懂,但其實她心裏知道,她阿哥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許給她和祁如尚一個安寧的未來。
募地,祁繡影又想到了她和錢遠墨初見時,他把她當做想不開的輕生少女,而她把他當做想占她便宜的猥瑣男子,隔著縹緲的晨霧,誰也沒有把誰看真切。
以後,怕是不會見麵了吧,中秋過完,阿哥就要把她和祁如尚送迴柳陽老家,京都會越發不安寧。
相遇是場緣分,有些人卻也隻能相遇。
祁繡影又看了一眼玉蕭,並沒有再說什麽,又悄悄的收了迴去,跟魚初笙和祁如尚一起趕往琵琶聲響的地方。
琵琶聲是從禦花園一處人工湖旁的木亭裏傳出來的,此刻眾人都在遊園,並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角落。
即使聽到了琵琶聲,也很少有人會尋著蹤跡找過來。
遠遠的,魚初笙就瞧見了兩抹身影,一人抱著一琵琶,坐在亭子裏的石凳上。
湖麵起了一層淡淡的漣漪,似乎也被這琵琶聲聽的如癡如醉,波紋緩緩地蕩開來。
祁繡影一邊指著那兩抹身影,一邊說:“剛剛我已經問過了,那是一對兒師徒,師父叫九姬,徒弟叫天雅,不過兩個人年紀不差上下,由此可以看出,九姬可是個高人,年紀輕輕,一手琵琶就談的出神入化。”
魚初笙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自對麵又來了一個墨綠色身影,娉娉婷婷地往亭子裏走去,看打扮不是大光人,應該也是庫西國的。
原來這宮宴上,不僅有作詩的,還有彈琴的呢?看來大光王朝的中秋節還真是有趣。
她跟在洛雲清的身後,拽拽他的衣襟,問:“王爺知道是哪裏在彈琴嗎?”
洛雲清迴眸,看著她緊緊地抓著自己衣襟的手,心頭沒來由地一跳。
仍然板著臉,不答反問:“想看?”對她這一副乖巧的樣子還挺受用。
魚初笙趕忙點點頭,好似怕自己晚一些點頭洛雲清就不帶她去看了。
“不去。”洛雲清丟下這句話,繼續往前走,魚初笙抓著他衣襟的手不得不鬆開,衝著他的後背翻了個白眼。
就在這時,魚初笙聽到有人在後麵說:“魚姑娘,我可以帶你去,我方才從那邊過來。”是祁繡影的聲音。
魚初笙轉過頭來,便看到祁如尚跟在祁繡影的身側,昨天在南市雖然也見了麵,但是魚初笙也沒發現,祁如尚似乎是又長高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的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前麵的洛雲清也轉迴了頭,靜靜地站在那裏,是在等魚初笙。
祁如尚還是一副老成模樣,身上明顯沒有像洛似錦和洛景成那樣七八歲孩子該有的天真和活潑。
魚初笙在心裏歎了口氣,依然笑著,跟兩個人打招唿:“祁姑娘,時雨。”
祁繡影和祁如尚信步走來,她的步伐輕盈,是大家閨秀之姿。
直到走到魚初笙跟前,祁如尚才張嘴,輕輕地叫了一聲:“魚姐姐。”眼睛裏盛滿了歡喜。
魚初笙點點頭。
祁繡影想起了什麽似的,笑意盈盈地說:“我剛剛從阿哥那裏過來,聽他說你還會作詩呢?”
魚初笙幹笑兩聲,道:“我哪裏會作詩,隻不過隨意說了兩句,說到左相大人心坎兒了而已。”
而祁如尚則在一邊說:“阿姐,魚姐姐可厲害了呢,會破案還會作詩,哪裏像你,連個荷包都繡不好。”說這話時,他身上才有了九歲孩童該有的神態。
祁繡影的臉蹭的一下就紅了,伸出一隻手拍在他的肩膀上,哂他:“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伶牙俐齒了你?”
魚初笙也不禁笑了起來。一轉眸,又看到祁繡影腰間掛著的薄荷色荷包,底下還有淺黃色的細穗,上麵繡了兩朵小小的梅花,指著問:“這就是你繡的?”
祁繡影輕輕點點頭,說:“剛跟繡娘學的,見笑了。”
魚初笙眼睛一亮,迴頭看了眼洛雲清,他還站在原地等自己,她湊近祁繡影,低聲說:“改日教教我唄!”
祁繡影怪異地看了她幾眼,在她心裏,如魚初笙這般女子,是不會學針線活的,但還是點了點頭,輕聲應好。
魚初笙這才微微側身,說:“那我們一起去看彈琴的吧?”
祁繡影笑著點點頭,說好。
三個人路過洛雲清身邊,魚初笙心頭惡趣味橫生,挑眉看著他道:“王爺怎麽還站在這裏不走?”明明知道他在等她。
果然,洛雲清本來就有些不好的臉色更不好了,眼睛裏的情緒也變得晦暗不明。
他淡淡地掃了魚初笙一眼,語氣一點兒也不好:“本王賞花。”說完,背著手就走了。
剛剛跟祁子舟對詩時,他就不對勁了,沒想到一向高冷的外表下,有顆這麽悶騷的心,魚初笙想。
魚初笙撇了撇嘴,又笑著跟祁繡影說:“我們去吧,你知道彈琴的是什麽人嗎?”
一邊走,祁繡影一邊迴答:“彈的是琵琶,是庫西國的兩個樂妓,她們的技藝真是了得。”
庫西國的?
魚初笙想起那日在街上看到的華麗檀輦,洛雲清說是庫西國每年中秋都會有使者來賀中秋,最後,他似乎還說了一句,這次庫西國來的不止有使者,難道是指的這些樂妓?
見魚初笙在出神,祁繡影拿手在她的眼前晃了晃,道:“怎麽了?”
魚初笙搖搖頭,轉移了話題:“你還會彈琵琶?”祁繡影可以聽出來庫西國樂妓的技藝了得,那一定是對琵琶有一定了解。
祁如尚先開了口:“我阿姐會的東西確實很多,但是,樣樣不精。”語氣裏好似還有一些惆悵。
祁繡影立馬反駁:“誰說的?我吹簫可是一絕。”
魚初笙失笑,以前一直覺得祁如尚是個被祁子舟調教出來的沒了童真的孩子,祁繡影是個被祁子舟調教出來的溫婉的大家閨秀,沒有想到這姐弟倆還可以這麽有趣呢。
祁繡影話落,便拿出了她隨身帶在身上的玉蕭,那是祁子舟親手雕的。
戰場的血腥風雨她不懂,朝堂的爾虞我詐她也不懂,但其實她心裏知道,她阿哥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許給她和祁如尚一個安寧的未來。
募地,祁繡影又想到了她和錢遠墨初見時,他把她當做想不開的輕生少女,而她把他當做想占她便宜的猥瑣男子,隔著縹緲的晨霧,誰也沒有把誰看真切。
以後,怕是不會見麵了吧,中秋過完,阿哥就要把她和祁如尚送迴柳陽老家,京都會越發不安寧。
相遇是場緣分,有些人卻也隻能相遇。
祁繡影又看了一眼玉蕭,並沒有再說什麽,又悄悄的收了迴去,跟魚初笙和祁如尚一起趕往琵琶聲響的地方。
琵琶聲是從禦花園一處人工湖旁的木亭裏傳出來的,此刻眾人都在遊園,並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角落。
即使聽到了琵琶聲,也很少有人會尋著蹤跡找過來。
遠遠的,魚初笙就瞧見了兩抹身影,一人抱著一琵琶,坐在亭子裏的石凳上。
湖麵起了一層淡淡的漣漪,似乎也被這琵琶聲聽的如癡如醉,波紋緩緩地蕩開來。
祁繡影一邊指著那兩抹身影,一邊說:“剛剛我已經問過了,那是一對兒師徒,師父叫九姬,徒弟叫天雅,不過兩個人年紀不差上下,由此可以看出,九姬可是個高人,年紀輕輕,一手琵琶就談的出神入化。”
魚初笙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自對麵又來了一個墨綠色身影,娉娉婷婷地往亭子裏走去,看打扮不是大光人,應該也是庫西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