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帝大喝:“你把朕的臉都丟盡了!”
李昭儀已經倒地,嘴角掛著笑意,和緩緩流出的鮮紅血液相互交織。
魚初笙有些憐惜她了。
這深宮中的女子,有哪一個是心甘情願的?李昭儀咬舌自盡,無非是,不肯說出和她有染的是誰,保他性命罷了。
如此看來,李昭儀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吧。
但宣文帝是一國之君,他站在權力的頂端,接受百官朝拜,後宮佳麗三千,他怎麽會允許,和自己妃子有染的人存在於這宮中?
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已經倒地身亡的李昭儀,問宋淑妃:“你可知道她和誰有染?”
魚初笙在心底歎了口氣。
宣文帝愛過他的妃嬪們嗎?也許於他而言,她們隻是玩物,隻是傳宗接代,彰顯他帝王身份的工具罷了。
宋淑妃臉上已經沒有任何表情:“臣妾不知,臣妾隻知有一晚上,撞見李昭儀撫琴,有人在她旁邊吹簫以合,夜色模糊,也隻看到個背影。”
魚初笙突然覺得,若是李昭儀沒有摻和進這樁事情就好了。
她和那個男子,應該很相愛吧?
愛而不得,是這世界上最痛心的事情。
魚初笙突然跪倒在地,身子猛烈的震了一下,還把傷口給震痛了,她看了一眼地上躺著的李昭儀,淡淡地說:“陛下,逝者安息,奴婢懇求陛下,此事莫要再查了。”
李昭儀和那男子也許隻是情投意合,染指一事,也許曾未有過。
宣文帝聞言,蹙了蹙眉,他堂堂皇帝,難道就此放過那蕩夫?
洛雲清皺皺兩道俊美的眉毛,看著為不相關的人求情的魚初笙,她這是不想活了麽?
他摩挲著自己的白玉扳指,聲音清冽:“皇兄,臣弟也如此想,此事不值一查,李昭儀和那男子隻是合樂,畢竟,知音難遇。”
魚初笙跪著的身子輕輕地顫了一下,沒敢扭頭看洛雲清。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她開始有些依賴他了。
可這事過後,她是要離開王府的,這是她親口說的。
李昭儀為了那男子已經咬舌自盡了,若說兩個人沒有那層關係,宣文帝自然是不信的。
但是既然洛雲清都說到此處,那李昭儀本也就是樂妓,被他寵幸了一迴,封了個昭儀罷了,宣文帝最終點點頭,表示不再追究。
淩太後許是有些累了,冷著一張臉站起來,對宣文帝說:“皇上,自己家的家務事自己務必好好處理,該怎麽罰就怎麽罰,哀家想到花園走走。”
走到殿門口,她又迴頭,喚:“清兒。”
洛雲清頷首,迴答:“兒臣在。”
她扶了扶額頭,說:“你隨哀家走走吧。”
洛雲清又看了一眼魚初笙,跟唐風點點頭示意,這才迴了一聲“是”,跟著淩太後出了殿。
宋淑妃的人還跪著,許是麻木了,沒人求饒,也許是知道,就算求了,又有何用?就連他們的主子都難以自保,更別說他們了。
宣文帝對魚初笙到底是客氣的,他重新坐到了座位上,說:“魚姑娘起來吧。”
魚初笙這才站了起來。
宣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綠姑,聲音中帶了幾分威嚴:“罪人綠姑,依仗主子為非作歹,欲謀害皇子不得,殺屹歌滅口,間接致公主怪病,又欲毒殺親王近身丫鬟,你說,你這四等罪,你可承認?”
聽到近身丫鬟四個字,魚初笙的嘴角,一頓亂抽。
綠姑閉了閉眼睛,聲音顫抖:“奴婢認罪。”
“賜死。”宣文帝兩個字,便宣告了綠姑的命運。
她還算有自知之明,並沒有求饒。
她這種人,魚初笙真是覺得她死一萬次也不夠。
宣文帝又冷冷地瞥了一眼被砍掉右手的侍衛宮女,語氣淩厲:“琉雲宮中其他人,雖有罪在身,然罪不至死,遷至庶奴宮,終生不得出。”
“謝主隆恩!”眾人磕頭,總算是命沒有丟。
庶奴宮是皇宮中最低等的奴才住的地方,吃的食物不是人吃的,幹的活也是最低等的活。
他們失去了一隻手,隻怕,活著還不如死了。
隻剩下宋淑妃了。
宣文帝無比失望地看了她一眼,她的眉梢依舊可見幾縷風情,但臉色慘白,再也不複平日裏的媚眼如絲。
半晌,宣文帝才幽幽的下了評判:“淑妃宋氏,指使近侍做盡歹事,不顧後果,朕念你族中有恩蔭,打入冷宮,且好好思過。”
宣文帝對宋淑妃,是有感情的,魚初笙是能看的出來的。
宋淑妃低聲:“謝皇上。”
李昭儀的屍體被抬了下去,宋淑妃和她的人也都被拉了下去,這一場熱鬧,算是到了底了。
上午時光已經過了大半,昨日風雨一過,今日是個不錯的晴天。
花園裏各種香味交織,若是春天,恐怕會有滿院的蝴蝶飛舞了。
淩太後站在一株桂樹前,目光停在那半開的桂花上,鼻尖還有淡淡的桂花香。
洛雲清隻是跟在她身後,靜默不語,他自小雖入了淩太後門下,一直感念她,但性子本就偏冷,一向是話不多的。
遠處的群山,在秋陽整個爬出雲層後,輪廓更為明顯了。
還是淩太後打破了這一園寂靜,她確像個母親般,問洛雲清:“清兒,你今年也二十又二了吧?”
洛雲清頷首,聲音似一泓清泉,不悲不喜:“是。”
他早就猜到,不管是宣文帝還是淩太後,總是還要插手他的婚事的。
他已經二十又二,尋常男子隻怕娃子都已經幾歲了,他到現在王府卻連個通房侍妾都沒有。
他一心沙場殺敵,一心除外患,想穩固洛雲得的帝位,從未想過兒女情長。
洛雲得登基沒多久就給他指婚前左相葉英之女,誰知眾人都想嫁安寧王,那女子偏偏和別人珠胎暗結還尋了死。
他一直,都是寂寞的,卻一直,不曾渴望有人陪他。
卻不知,是因為他想要的人還沒出現罷了。
淩太後輕歎一口氣,語氣含了幾分憐惜:“你是如此優秀的男兒,本來給你指的婚事也不差,卻不料……”
“母後,過去的事,兒臣已經不在意,母後也勿要再傷神。”洛雲清說。
他知道,淩太後又要給他指婚了。
淩太後點點頭,又說:“你能看開自然很好,但你確實該納個正妃了,如今官家小姐與你適合的,哀家知道的倒是有兩個。”
李昭儀已經倒地,嘴角掛著笑意,和緩緩流出的鮮紅血液相互交織。
魚初笙有些憐惜她了。
這深宮中的女子,有哪一個是心甘情願的?李昭儀咬舌自盡,無非是,不肯說出和她有染的是誰,保他性命罷了。
如此看來,李昭儀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吧。
但宣文帝是一國之君,他站在權力的頂端,接受百官朝拜,後宮佳麗三千,他怎麽會允許,和自己妃子有染的人存在於這宮中?
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已經倒地身亡的李昭儀,問宋淑妃:“你可知道她和誰有染?”
魚初笙在心底歎了口氣。
宣文帝愛過他的妃嬪們嗎?也許於他而言,她們隻是玩物,隻是傳宗接代,彰顯他帝王身份的工具罷了。
宋淑妃臉上已經沒有任何表情:“臣妾不知,臣妾隻知有一晚上,撞見李昭儀撫琴,有人在她旁邊吹簫以合,夜色模糊,也隻看到個背影。”
魚初笙突然覺得,若是李昭儀沒有摻和進這樁事情就好了。
她和那個男子,應該很相愛吧?
愛而不得,是這世界上最痛心的事情。
魚初笙突然跪倒在地,身子猛烈的震了一下,還把傷口給震痛了,她看了一眼地上躺著的李昭儀,淡淡地說:“陛下,逝者安息,奴婢懇求陛下,此事莫要再查了。”
李昭儀和那男子也許隻是情投意合,染指一事,也許曾未有過。
宣文帝聞言,蹙了蹙眉,他堂堂皇帝,難道就此放過那蕩夫?
洛雲清皺皺兩道俊美的眉毛,看著為不相關的人求情的魚初笙,她這是不想活了麽?
他摩挲著自己的白玉扳指,聲音清冽:“皇兄,臣弟也如此想,此事不值一查,李昭儀和那男子隻是合樂,畢竟,知音難遇。”
魚初笙跪著的身子輕輕地顫了一下,沒敢扭頭看洛雲清。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她開始有些依賴他了。
可這事過後,她是要離開王府的,這是她親口說的。
李昭儀為了那男子已經咬舌自盡了,若說兩個人沒有那層關係,宣文帝自然是不信的。
但是既然洛雲清都說到此處,那李昭儀本也就是樂妓,被他寵幸了一迴,封了個昭儀罷了,宣文帝最終點點頭,表示不再追究。
淩太後許是有些累了,冷著一張臉站起來,對宣文帝說:“皇上,自己家的家務事自己務必好好處理,該怎麽罰就怎麽罰,哀家想到花園走走。”
走到殿門口,她又迴頭,喚:“清兒。”
洛雲清頷首,迴答:“兒臣在。”
她扶了扶額頭,說:“你隨哀家走走吧。”
洛雲清又看了一眼魚初笙,跟唐風點點頭示意,這才迴了一聲“是”,跟著淩太後出了殿。
宋淑妃的人還跪著,許是麻木了,沒人求饒,也許是知道,就算求了,又有何用?就連他們的主子都難以自保,更別說他們了。
宣文帝對魚初笙到底是客氣的,他重新坐到了座位上,說:“魚姑娘起來吧。”
魚初笙這才站了起來。
宣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綠姑,聲音中帶了幾分威嚴:“罪人綠姑,依仗主子為非作歹,欲謀害皇子不得,殺屹歌滅口,間接致公主怪病,又欲毒殺親王近身丫鬟,你說,你這四等罪,你可承認?”
聽到近身丫鬟四個字,魚初笙的嘴角,一頓亂抽。
綠姑閉了閉眼睛,聲音顫抖:“奴婢認罪。”
“賜死。”宣文帝兩個字,便宣告了綠姑的命運。
她還算有自知之明,並沒有求饒。
她這種人,魚初笙真是覺得她死一萬次也不夠。
宣文帝又冷冷地瞥了一眼被砍掉右手的侍衛宮女,語氣淩厲:“琉雲宮中其他人,雖有罪在身,然罪不至死,遷至庶奴宮,終生不得出。”
“謝主隆恩!”眾人磕頭,總算是命沒有丟。
庶奴宮是皇宮中最低等的奴才住的地方,吃的食物不是人吃的,幹的活也是最低等的活。
他們失去了一隻手,隻怕,活著還不如死了。
隻剩下宋淑妃了。
宣文帝無比失望地看了她一眼,她的眉梢依舊可見幾縷風情,但臉色慘白,再也不複平日裏的媚眼如絲。
半晌,宣文帝才幽幽的下了評判:“淑妃宋氏,指使近侍做盡歹事,不顧後果,朕念你族中有恩蔭,打入冷宮,且好好思過。”
宣文帝對宋淑妃,是有感情的,魚初笙是能看的出來的。
宋淑妃低聲:“謝皇上。”
李昭儀的屍體被抬了下去,宋淑妃和她的人也都被拉了下去,這一場熱鬧,算是到了底了。
上午時光已經過了大半,昨日風雨一過,今日是個不錯的晴天。
花園裏各種香味交織,若是春天,恐怕會有滿院的蝴蝶飛舞了。
淩太後站在一株桂樹前,目光停在那半開的桂花上,鼻尖還有淡淡的桂花香。
洛雲清隻是跟在她身後,靜默不語,他自小雖入了淩太後門下,一直感念她,但性子本就偏冷,一向是話不多的。
遠處的群山,在秋陽整個爬出雲層後,輪廓更為明顯了。
還是淩太後打破了這一園寂靜,她確像個母親般,問洛雲清:“清兒,你今年也二十又二了吧?”
洛雲清頷首,聲音似一泓清泉,不悲不喜:“是。”
他早就猜到,不管是宣文帝還是淩太後,總是還要插手他的婚事的。
他已經二十又二,尋常男子隻怕娃子都已經幾歲了,他到現在王府卻連個通房侍妾都沒有。
他一心沙場殺敵,一心除外患,想穩固洛雲得的帝位,從未想過兒女情長。
洛雲得登基沒多久就給他指婚前左相葉英之女,誰知眾人都想嫁安寧王,那女子偏偏和別人珠胎暗結還尋了死。
他一直,都是寂寞的,卻一直,不曾渴望有人陪他。
卻不知,是因為他想要的人還沒出現罷了。
淩太後輕歎一口氣,語氣含了幾分憐惜:“你是如此優秀的男兒,本來給你指的婚事也不差,卻不料……”
“母後,過去的事,兒臣已經不在意,母後也勿要再傷神。”洛雲清說。
他知道,淩太後又要給他指婚了。
淩太後點點頭,又說:“你能看開自然很好,但你確實該納個正妃了,如今官家小姐與你適合的,哀家知道的倒是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