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女主病,炮灰命[快穿] 作者:蔣小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想成為她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在外人看來,她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過得瀟灑,姿態清高而灑脫,言談間的觀點總能輕易地令旁人認為她說得對,她精神獨立,內心強大。
事實卻是,她早已患上抑鬱症。
隻是,她太愛麵子,不肯讓人看出她一絲絲的脆弱、狼狽、無助。她害怕,她怕一旦別人看出她並不強大,頓時從小綿羊化身為猛獸,開始對她指指點點,開始用同情憐憫的嘴臉看她,開始用他們的語言化作利爪撕碎她。
她隻是在尋求精神上的獨立,戒斷自己對別人的依賴,戒斷自己尋求認可的本能。她從不曾真的獨立,對於沒得到的那些東西,她仿佛有一種病態的渴求。
比如父愛。
比如母愛。
比如愛情。
比如親密無間的友情。
然而,她的經歷、她的性格註定令她得不到。因為病態的渴求的背麵,是強烈的排斥。她有一顆千瘡百孔的心,她想得到,卻又害怕得到又失去。
最怕的是,交付信任後的背叛。
比如初中時代的那位捏造她說人壞話、嘲笑她四肢不協調踢正步總呀慢半拍總是同手同腳、她曾經無比信任的朋友方燕。
比如高中時代她以為的摯友李子儀。
她們都背叛了她。
到了大學,友誼間就多了幾分客套不走心,比初中高中疏離許多。到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非利益二字打頭。
……
她不敢再信任任何人。
她的世界裏沒有愛恨,沒有期待,沒有目標,沒有希望……每時每刻都在期待著解脫。
然而,在前幾個世界中,她總是有永不背叛的摯友和摯愛陪伴在身旁,她曾經不曾得到的,都在前幾個世界中得到。
傷口在愛意中,一點點地,緩慢地被修復。
哪怕除了第一個世界外,她都不曾帶著現實世界的記憶。不得不說,不帶有現實中的記憶,令她容易去追求、去接受、在每一個世界中愛、充滿希望與憧憬、擁有每時每刻獨屬於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共情的同時,她偶爾也下意識地做了自己,且因為原身的性格、家庭背景等設定令她擁有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評價的底氣。
在這個模擬現實世界的世界中和孟飛白的交往、她對孟飛白的猜想,都讓她開始信任這個人,甚至於,有些病態地將自己所有的任性、情感需求都向他傾瀉而出。
像是青蛙在絕望的死水裏唱出了歌聲,然後這聲音越來越大。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
她要吵,要鬧,要親,要抱,要全神貫注的關注,要全心全意的重視,要獨一無二的擁有。
在陸之韻穿來這個世界的第158天,她先和孟飛白吃了很辣的火鍋,又喝了一杯外送的冷飲,結果喝完沒多久,胃就疼起來。
孟飛白去買了藥迴來,將疼得像是蝦米一樣蜷縮著的陸之韻從被窩裏挖出來:「吃點藥。」
陸之韻耷拉著眼:「不要,你都不說點好聽的。」
孟飛白對陸之韻總是很有耐心的:「寶貝,吃藥了。」
她麵色慘白,有氣無力:「我不。」
孟飛白皺了皺眉,顯然是沒有哄過這樣任性的陸之韻。大部分時候,陸之韻都是很講理的,很少胡攪蠻纏。
但,真開口時,他卻仿佛無師自通:「乖,良藥苦口,吃了就好了。」
陸之韻抬眼看他,興致缺缺地說:「你這種哄人技能,點錯了時間。任你再會哄,藥我是不吃的。你不如留著攢著,在床上的時候說。」
她在這種時候還不忘說騷話,孟飛白真是又好笑又好氣,板著臉道:「現在就是在床上。」
陸之韻身子一翻,背對著孟飛白,聲音仍舊有氣無力:「哼,你是在哄我吃藥,又不是哄我doi,我又不傻。」
她像隻蜷縮著身子瑟瑟發抖的小貓咪,軟軟的,渾身都寫著淒涼二字。
孟飛白又是氣又是心疼又是心軟,還有一點無措。
他是百分百加載了共情係統的,因此,談戀愛時,對現實中十五歲到二十七歲間的大部分記憶,仿佛霧裏看花一樣的朦朧。
唯有陸之韻兩度追求他又和他分手的記憶,是怎麽都淡不下去。當然,陸之韻之於他,就像是張愛玲書中範柳原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或者,這句話並不那麽貼切,應當改成「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就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當孟飛白經歷第一次分手時,下意識地以為陸之韻在耍他,明顯沒有認真。而自己在交往的短短兩個小時期間有多興奮,在被陸之韻甩時就有多屈辱。於是,他努力地讓自己不去關注她,隻專注於學業,卻仍舊下意識地在意她,甚至在她不知道時偷偷看她。
當然,這些都是他自己一個人的秘密,朋友不知道,陸之韻也不知道。
高二時,他得知陸之韻的過去那一刻,他就知道,不論她對他做什麽,他都能原諒。不再有屈辱,是在翻閱過相關心理學書籍後,試圖站在她的立場上,結合她的性格去理解她,遂至於心疼難當。
其實,這並不符合他的戀愛觀,他以為自己應當會是索取型,沒想到對上陸之韻,卻成了奉獻型。
</br>
在外人看來,她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過得瀟灑,姿態清高而灑脫,言談間的觀點總能輕易地令旁人認為她說得對,她精神獨立,內心強大。
事實卻是,她早已患上抑鬱症。
隻是,她太愛麵子,不肯讓人看出她一絲絲的脆弱、狼狽、無助。她害怕,她怕一旦別人看出她並不強大,頓時從小綿羊化身為猛獸,開始對她指指點點,開始用同情憐憫的嘴臉看她,開始用他們的語言化作利爪撕碎她。
她隻是在尋求精神上的獨立,戒斷自己對別人的依賴,戒斷自己尋求認可的本能。她從不曾真的獨立,對於沒得到的那些東西,她仿佛有一種病態的渴求。
比如父愛。
比如母愛。
比如愛情。
比如親密無間的友情。
然而,她的經歷、她的性格註定令她得不到。因為病態的渴求的背麵,是強烈的排斥。她有一顆千瘡百孔的心,她想得到,卻又害怕得到又失去。
最怕的是,交付信任後的背叛。
比如初中時代的那位捏造她說人壞話、嘲笑她四肢不協調踢正步總呀慢半拍總是同手同腳、她曾經無比信任的朋友方燕。
比如高中時代她以為的摯友李子儀。
她們都背叛了她。
到了大學,友誼間就多了幾分客套不走心,比初中高中疏離許多。到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非利益二字打頭。
……
她不敢再信任任何人。
她的世界裏沒有愛恨,沒有期待,沒有目標,沒有希望……每時每刻都在期待著解脫。
然而,在前幾個世界中,她總是有永不背叛的摯友和摯愛陪伴在身旁,她曾經不曾得到的,都在前幾個世界中得到。
傷口在愛意中,一點點地,緩慢地被修復。
哪怕除了第一個世界外,她都不曾帶著現實世界的記憶。不得不說,不帶有現實中的記憶,令她容易去追求、去接受、在每一個世界中愛、充滿希望與憧憬、擁有每時每刻獨屬於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共情的同時,她偶爾也下意識地做了自己,且因為原身的性格、家庭背景等設定令她擁有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評價的底氣。
在這個模擬現實世界的世界中和孟飛白的交往、她對孟飛白的猜想,都讓她開始信任這個人,甚至於,有些病態地將自己所有的任性、情感需求都向他傾瀉而出。
像是青蛙在絕望的死水裏唱出了歌聲,然後這聲音越來越大。
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
她要吵,要鬧,要親,要抱,要全神貫注的關注,要全心全意的重視,要獨一無二的擁有。
在陸之韻穿來這個世界的第158天,她先和孟飛白吃了很辣的火鍋,又喝了一杯外送的冷飲,結果喝完沒多久,胃就疼起來。
孟飛白去買了藥迴來,將疼得像是蝦米一樣蜷縮著的陸之韻從被窩裏挖出來:「吃點藥。」
陸之韻耷拉著眼:「不要,你都不說點好聽的。」
孟飛白對陸之韻總是很有耐心的:「寶貝,吃藥了。」
她麵色慘白,有氣無力:「我不。」
孟飛白皺了皺眉,顯然是沒有哄過這樣任性的陸之韻。大部分時候,陸之韻都是很講理的,很少胡攪蠻纏。
但,真開口時,他卻仿佛無師自通:「乖,良藥苦口,吃了就好了。」
陸之韻抬眼看他,興致缺缺地說:「你這種哄人技能,點錯了時間。任你再會哄,藥我是不吃的。你不如留著攢著,在床上的時候說。」
她在這種時候還不忘說騷話,孟飛白真是又好笑又好氣,板著臉道:「現在就是在床上。」
陸之韻身子一翻,背對著孟飛白,聲音仍舊有氣無力:「哼,你是在哄我吃藥,又不是哄我doi,我又不傻。」
她像隻蜷縮著身子瑟瑟發抖的小貓咪,軟軟的,渾身都寫著淒涼二字。
孟飛白又是氣又是心疼又是心軟,還有一點無措。
他是百分百加載了共情係統的,因此,談戀愛時,對現實中十五歲到二十七歲間的大部分記憶,仿佛霧裏看花一樣的朦朧。
唯有陸之韻兩度追求他又和他分手的記憶,是怎麽都淡不下去。當然,陸之韻之於他,就像是張愛玲書中範柳原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或者,這句話並不那麽貼切,應當改成「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就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當孟飛白經歷第一次分手時,下意識地以為陸之韻在耍他,明顯沒有認真。而自己在交往的短短兩個小時期間有多興奮,在被陸之韻甩時就有多屈辱。於是,他努力地讓自己不去關注她,隻專注於學業,卻仍舊下意識地在意她,甚至在她不知道時偷偷看她。
當然,這些都是他自己一個人的秘密,朋友不知道,陸之韻也不知道。
高二時,他得知陸之韻的過去那一刻,他就知道,不論她對他做什麽,他都能原諒。不再有屈辱,是在翻閱過相關心理學書籍後,試圖站在她的立場上,結合她的性格去理解她,遂至於心疼難當。
其實,這並不符合他的戀愛觀,他以為自己應當會是索取型,沒想到對上陸之韻,卻成了奉獻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