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深夜,眾人拖著疲憊的身軀來的神農架邊緣木魚鎮青天村。因為來神農架旅遊的人大多數都會住在青天村,楊父輕車熟路的帶著李鴨子等人來到青天村其中一家旅館住宿。

    第二日,楊林父女清早便在當地打聽一些關於神農架野人近期的目擊者。

    李鴨子和李剛、小強在青天村轉了轉,順便了解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沒想到看見楊林父女正與一村民聊的火熱,三人便過去打了人招唿。

    村民正唾沫橫飛的向楊林父女講述當天遇到野人的經過:“就前天下午,當時我在山裏采草藥,見前麵的草叢不斷的抖動,當時我以為是風吹的也沒大在意,但采著采著突然發現當時並沒有刮風,當時我心裏就閃出一個念頭,是狗熊。但仔細一琢磨,那並不是狗熊的一貫作風。由於好奇心大起,我就走過去看了看,當時我嚇我一跳,沒想到竟然是野人。野人蹲在草叢中,當時因為嚇壞了也沒大注意那野人在草叢裏幹嘛。那野人見到我還對我咿呀咿呀的笑,那野人笑了一下就伸手要抓我,好在我手臂上套了竹筒,不然我鐵定會被野人抓到。”

    李剛不解的問道:“大爺,手臂上套竹筒,起什麽作用?”

    村民得意一笑,說道:“這你們外地人就不知道了吧,在我們木魚鎮一直都個對付野人的說法。用一節竹筒套在手臂上,當野人要抓你時,你隻要把手伸過去就成,野人肯定會去抓你的手,那野人就抓到竹筒,野人抓到竹筒後發現並沒有抓到人就會害怕,他就會拔腿就跑,不會死追著你不放。”

    小強撇了撇嘴,說道:“萬一野人不抓伸過去的手,那不是死定了。”

    村民說道:“野人一般情況下都是抓手,當然也不包括一些特殊情況時。”

    楊林笑道:“大爺,您家還有多餘的竹筒嗎?我可以跟您買些。”

    村民嚴肅說道:“難道你們要進山?那可不行,就算不碰到野人遇到狗熊或其他猛獸,我不成罪人,不行不行!”

    楊林笑道:“大爺,我們是探險隊的人,我們這次來神農架就是為了解神農架野人之謎。”

    村民笑道:“原來是這樣啊!就前幾天還有幾個外國佬進了山,也是說去找野人。”

    小強說道:“連老外都來神農架尋找野人,看樣子這野人都成名人了。”

    村民笑道:“你們要多少竹筒,也不知道我那夠不夠。”

    楊林說道:“十對,您那有嗎?”

    楊林等人買了十對竹筒後,到旅館與其他人匯合,早飯過後便進入神農架。

    亞芳笑著對楊父,說道:“伯父,可以向我說說關於神農架的事嗎?”

    楊父笑道:“那我就和你說道說道,關於神農架的事。”

    神農架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采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後“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神農炎帝是華夏文明開創者之一,後人將其豐功偉績列陳有八:訓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創農耕,搭架采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由於神農炎帝在神農架架木為梯采草藥救人,後人為紀念神農炎帝,便用於他的姓氏作為紀念,神農架由此而得名。

    而神農架的氣候也非常獨特,位於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區,氣溫偏涼而且多雨,年平均氣溫為12c,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由於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幹冷的大陸高壓的交替影響,以及高山森林對熱量、降水的調節,形成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當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溫時,神農架卻是一片清涼世界。

    神農架的氣候隨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低1c左右,季節相差3--4天。隨海拔增高漸次迭現暖溫帶、中溫帶、寒潮帶等多種氣候類型,境內不同地點的溫度從冬季最低零下20c至夏季最溫37c。九月底到次年四月為神農架的冰霜期。“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神農架立體小氣候明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常有發生。其氣候時空變化較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說。

    神農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成為華中第一峰,神農架因此有“華中屋脊”之稱。

    神農有許多神奇的地質奇觀。在紅花鄉境內有一條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湧,早中晚各漲潮一次,每次持續半小時。漲潮時,水色因季節而不同,幹旱之季,水色混濁,梅雨之季,水色碧清。

    據說宋洛鄉裏有一處水洞,隻要洞外自然溫度在28c以上時,洞內就開始結冰,山縫裏的水沿洞壁滲出形成晶瑩的冰簾,向下延伸可達10餘米,滴在洞底的水則結成冰柱,形態多樣,頂端一般呈蘑菇狀,而且為空心。進入深秋時節,冰就開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內溫度就要高於洞外溫度。

    原本晴朗的天氣,卻突然下起了暴雨。眾人見此,紛紛拿出雨衣。

    亞芳看到眼前的景象,有些許激動的說道:“你們看!”

    李剛邊穿雨衣邊望向亞芳所指處,隻見前方的暴雨一直在下,而他們這邊卻沒有一滴雨水。雨水停留在他們兩米遠的地方傾盆大而下,在他們這個角度看上去極像一道鋪天瀑布的奇觀。

    李剛驚歎道:“難道這就是“東邊日出西邊雨”?”

    楊林笑道:“不錯,這就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用當地的話叫“雨六月雨隔田界”,“東邊日出西邊雨”對神農架來說是種常見的景象。”

    原本一直停留在前方的“東邊日出西邊雨”,片刻間卻極速的向西邊退迴去,眨眼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李剛見眼前瀑布般的雨林用這般奇觀景象落幕,感歎道:“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世間竟有如此壯觀的景象。”

    雨過天晴後,眾人越是往深處走,霧氣就越大。

    楊林有些焦急的說道:“糟了!我們碰到“一日有四季”了。”

    穆峰也是眉頭緊鎖,說道:“神農架狗熊甚多,也有不少毒蟲會在霧氣天氣中出現。”

    資深知識分子周叔說道:“在走一個小時,就到山頂了,那山頂有我們探險隊的根據地,我們去那避一避。”

    越往上行走,氣溫越低,霧氣也隨之越濃,可見度非常低。好在一路上沒碰到狗熊之類的野獸。

    一個半小時後,他們登上山頂來到根據地。所謂的根據地隻不過是在山頂上搭了個簡陋的茅屋而已,設這個根據地隻不過是讓他們在山中考察時,能有個過夜的地方罷了。

    亞芳有些許激動的說道:“阿剛,你看那!”

    李剛順著亞芳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山間籠罩在濃濃的霧中,加上夕陽的餘輝,周圍的山巒群峰仿佛都披上了一件薄薄的金白色絲沙。隻感覺好象被浸在一片白色的海洋裏。白色的霧慢慢開始下沉,此時群山都看不見了,被濃濃的白霧所隔絕,霧間唯獨露出數個尖尖的山頂,好似人間仙境中那仙氣繚繞的宮闕。環繞著山頂的白霧,連成一體,氣勢恢宏,浩浩蕩蕩,仿佛大海上波濤翻湧,一浪推一浪,那山頂就像是浩瀚無邊大海中的一座島嶼,顯得是那樣的高貴與獨特。而這“大海”中的水到了一定水位,就不會再上漲了,山頂猶如是浮著的,輕如浮瓢。

    李剛感覺自己猶如身臨仙境,張開雙臂,雙目禁閉,深深的吸了口氣,哀歎道:“可惜咱們不是來旅行的,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墓巫咒之倒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岸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岸佑並收藏古墓巫咒之倒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