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治喪是大事,盡管朱慈烺對自己的身後事已作出了批示,可再怎麽縮減,也不可能讓天子像普通民眾那樣,三天搞完就下葬的。


    所以這場喪事整整舉行了七天,然後將梓宮放入幹清宮,待滿四十九日後,由大臣太子扶棺,親自送入陵寢。


    這段時間內,所有人的神經都是緊繃著的。一些對左弗有所懷疑的人都在提防著左弗,生怕她當場兵變,自己登基做皇帝。而更讓人揪心的是,天子一死,安靜了很多年的皇後便開始大包大攬,與諸臣衝突不斷,而左弗顯然是不會買帳的人,他們生怕皇後激怒左弗,本不想反的左弗反而會反了。


    左家軍這段時間武備已經提高到了最高等級,整個京城外都是左家軍的軍丁,而內部的錦衣衛也是態度曖昧。很顯然,要皇後這時對左家做出來什麽來的話,那真得將是一場天崩地裂的決鬥,而朝廷毫無勝算!


    左弗將皇後以及她那一家子的舉動看在眼裏,也不吱聲。待七七四十九日快滿時,她忽然讓人傳出消息,天子生前曾給了左弗密旨,皇後屬呂雉武瞾之流,若不安分,可誅之!


    這消息一傳出來,簡直嚇死了山芷嫻。她毫不懷疑這消息的真實性,因為在她的想法裏,她的丈夫就偏愛左弗的,為了保左弗的命,犧牲她算什麽?!


    見左弗主動放出消息,成克鞏等內閣大臣也順帶著暗示起這消息的真實性。畢竟,這是大事,朱慈烺不可能隻給了左弗密旨,這樣的事肯定也會跟其他內閣大臣說的。


    左弗手裏握著自己的命,這消息讓皇後惶恐不安!她怎麽也想不到,朱慈烺竟還留了這麽一手,難道在他心裏,自己就是個妖後嗎?!


    不安,恐懼以及嫉妒讓她的心靈扭曲,但是因著這份密旨她卻不敢輕易動彈。


    朝裏那些對左弗看不順眼的本也借著這個時機對左弗發動攻擊,可左家軍已經包圍了京城。麵對他們的質問,左弗一句「防止有人作亂」就掠了過去。


    現在有實力的就是王,麵對左弗強硬的作風,這些人哪裏敢真得跟左弗硬頂?他們要有骨氣,當年清軍打來時也不會想著要投降了。


    四十九日後,太子扶棺,百官在內閣首輔的帶領下送天子出宮,往陵寢而去。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隨著陵寢的閘門被放下,關於朱慈烺的一切都被塵封住,從此這世上隻剩下了隆武大帝的名,而再無朱慈烺這人……


    太子即位登基,按照慣例,今年依然要使用隆武的年號,直到新年元旦才使用他自己的年號。


    當然,這年號也要早早擬定起來,雖然天子駕崩令臣民心痛,但是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


    經過一番商討,最終新天子的年號擬定為承元。


    朱慈烺是在一片戰火中托起這個國家並將國家帶領向強盛,作為他的繼任者朱和墉自然要秉承父親的意誌,帶領國家繼續走向富強的同時,並完成北伐大業,開創新局麵!


    隻是太子年歲尚小,虛歲才八歲的孩子又怎能處理朝政?皇後便想垂簾聽政。這下好了,都不用左弗反對了,一群朝臣就直接罵上天了!大明就沒有過垂簾聽政的事,哪怕受寵如萬貴妃也不敢在政事多言一句。


    現在可好,你居然想跳出來垂簾聽政?是想學劉娥,學武則天嗎?!


    群臣一陣反對,皇後直接傻眼。


    她以為大明的規矩改了這麽多,她垂簾聽政也是可以的。可她哪裏想到,反對聲竟是這樣大,反而她憎惡的左弗卻是沒什麽表態,甚至還隱隱透出,若為朝局穩定,太後聽政也不是不可以,畢竟皇帝還小嘛!


    對於左弗這態度,山芷嫻還算滿意。到底還是給了自己幾分麵子,或者說,對於皇帝的生母她也不敢太過了。就是想起兒子跟她比較親,這心裏又鬧騰。


    張口「左先生」,閉口「左先生」,好像左先生說的都是真理一般,隻要自己想教育他,他就拿左弗的話來堵她。知道的這是自己兒子,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左弗的兒子呢!


    而且還不能多說,多說了就要拿朱慈烺的話來堵自己。左家於大明有再造之恩,是大明的功臣,他爹要求他善待左弗一家。


    所以山芷嫻心裏那個氣啊!


    這兒子是白生了!


    就向著外人!


    想想就怨朱慈烺!


    要不是他生生將他們母子分離,兒子怎麽會變這樣?


    其實也就皇後在乎,左弗是一點也不在乎。雖然教了朱和墉好幾年課,但左弗知道,這個孩子將來不必像他父親那樣辛苦,因為有些事朱慈烺活著時不好做,但他如今走了,那麽差不多就可以謀劃了。


    自己答應過朱慈烺,隻要自己活著一天就保朱家江山一天。但是,若實行君主立憲製的話,自己也不算失言。


    至於自己死後,或者隨著年代的變遷,皇室會不會消亡,那就是子孫後代的事了。在她活著的年代裏,沒有名義上的皇帝也會造成混亂,看看上輩子的歷史,清朝滅亡後的發展便知道了。


    民智還足以在這個時候實行共和,他們需要一個精神領袖。那麽,將朱和墉變成吉祥物就行了。當然,就算是實行君主立憲製,那也不會按照英國那套來,必須對其進行改良,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讓朱家皇帝保留君王的名義,但其他都將根據當下的情況,參考後世製度來設定。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