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當真都怯戰嗎?
「左弗將呂宋占為大明之地了。」
孝莊忽然又道:「湯若望收到了一些友人寄來的信,因西夷挑唆呂宋人屠殺當地明人,左弗收到消息後就讓瓊州海軍出動了。據說,他們的武器先進到難以想像的地方,同樣有火炮火銃的西夷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而左弗也在呂宋犯下了天大的錯……」
孝莊輕輕撫過自己的指甲套,輕聲道:「聽說當地十室九空,土地被血染成紅色,左家軍為燒毀屍體甚至特意搬了一些火油過去,連老弱婦孺都沒放過。」
福臨不知自己老娘跟自己說這些做什麽。呂宋?跟眼下的事有什麽關係?
「素以剛正仁義著稱的大明鎮國公怎會幹出這樣滅絕人性的事?茹毛飲血之人難道不是人?」
見兒子一副不明就裏的樣子,孝莊心裏嘆氣。
老子的癡情是繼承了,可他爹的才幹卻是沒繼承到什麽。
「而此事大明所知之人卻是甚少……」
孝莊慢吞吞地道:「那些大明士大夫怕是不知左弗在呂宋幹了什麽,若是知道,怕是要群起而攻。」
她說完便是慢慢起身,居高臨下地望著福臨道:「皇帝,怒火隻會燒功德林,於事無補。打蛇打七寸,她左弗就很會打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皇帝,或許你該跟她學學。」
孝莊說完便是轉身離去。
走出了幹清宮,夕陽的餘光將她目光所及之處皆染紅。望著巍峨,金碧輝煌的皇宮孝莊慢慢垂下眼,手不由自主地抓緊。
若是多爾袞還在,大清的局麵會不會好一點?福臨猜忌多疑,性暴躁,實不是明君模樣,這樣的他如何能與大明相抗?左弗那等女子便是大明天子也拿捏不住,能收買人心也能狠下心來做事,將來這大清若是……
孝莊不敢想下去。
這是對祖宗的褻瀆,可她又忍不住去想。
大清入關了,可花花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卻沒一塊屬於大清。曾經的肥沃之地經過多年的開墾早已不堪負重,漢人也時有反抗,各大小滿洲親貴也各懷心思,早就失去了入關前的忠勇……
難怪成吉思汗的子孫入關不過八十來年就被趕迴了草原。花花世界迷人可卻也墮人心誌,多爾袞尚在時便在左弗手裏吃了大虧,如今鰲拜還在大明做苦力,能戰將領所剩無幾,若左弗執意北伐,誰能擋得住她?
漢人的衣冠猶在,聽說南麵蒸蒸日上,底下的漢人難道就沒點想法嗎?這些人昨日能投降大清,明日就能再降了大明,左弗……終是大清之患啊……
孝莊滿懷愁緒,走在皇宮的通道上時,她就不停在琢磨這事。左弗此舉難道是真心希望大清打過去嗎?或者說……是希望大清製造藉口好讓她打過來。
大明朝臣難道也不希望再開啟戰端,所以她才要這樣做?孝莊猜不準,左弗這人的思維很怪,看似直接的動作下總隱藏著深意,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她到底想做什麽……
想到這裏,孝莊默默嘆出一口氣,迴頭望了一眼幹清宮,又慢慢轉過頭,輕聲道:「迴宮吧。」
「是,太後……」
孝莊還是有些厲害的,其實左弗這樣做的確是有這樣的動機的。因為她發現,大明的這些臣子雖還時不時將北伐掛在嘴上,可做的事卻完全不像要北伐的樣子,包括朱慈烺。
按理說,如果心向北伐,那麽應該會時不時詢問下戰備狀況,可左弗發現大明的君臣對此事詢問甚少,甚至很少關心左家軍如今狀況如何,隻在暗中盯著。
這是不尋常的。這說明,大家防備她比防備清軍更重,或許是心裏還有擔憂,若主動北伐,誰來領軍?自己爹年歲大了,而且受過一次重傷,明顯不可能再帶兵打仗了。而左家軍屬於私兵,除了自己又有誰能指揮得動這群大頭兵?
朝廷的兵……
好吧,情況雖說比過去好點了,可這些士兵依然缺乏戰鬥力,哪裏能跟左家軍相比?出去打架折損必然厲害,他們折損了,自己的勢力就更膨脹一分了,所以在董鄂妃的事傳來後,左弗就想借這個事試探試探,看看福臨會不會因為這個女人起兵?
即便不起兵,自己也沒什麽損失,而且還能挑動他們內部關係,所以怎麽看都是賺的,所以打下嘴炮也是可以的。
隻是她沒想到,孝莊這老太太這麽厲害,這麽噁心的話她都說出來了,大清居然沒什麽動靜,可見福臨是被他老娘給按住了。
嘖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啊!
而當那份她在呂宋大殺特殺的文章傳到大明來後,左弗都忍不住要為孝莊鼓掌了。
輿論戰嘛,情緒這種東西可不是為參與者準備的,那是為普羅大眾準備的。所以參與者不需要有情緒,隻需要根據政z需求去迴應就是了。
福臨這迴寫的東西明顯就高明多了,這要沒高人指點,就憑福臨那暴躁性子怕是怎麽也想不到這點的。不過清廷是從哪來得到的消息呢?左弗想起了歷史上那幾個傳教士,嘴角不由微微揚起。
湯若望麽?如果是他,那倒的確有可能。身為神聖羅馬帝國科隆(今德國科隆)的傳教士他的消息固然是靈通的,所以清廷會知道一些呂宋的事也不稀奇了。
嗯,很好……
神父就該好好傳教,參與什麽政z?立刻讓人出去散播小道消息,說要驅逐傳教人員,並提筆寫信給教會,大抵意思就是,你們的人不守規矩,參與華夏內政,予以嚴厲譴責,若是不給個說法,對不起,會將你們的人都趕走!並且你們以後休想從大明得到任何神藥!
</br>
「左弗將呂宋占為大明之地了。」
孝莊忽然又道:「湯若望收到了一些友人寄來的信,因西夷挑唆呂宋人屠殺當地明人,左弗收到消息後就讓瓊州海軍出動了。據說,他們的武器先進到難以想像的地方,同樣有火炮火銃的西夷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而左弗也在呂宋犯下了天大的錯……」
孝莊輕輕撫過自己的指甲套,輕聲道:「聽說當地十室九空,土地被血染成紅色,左家軍為燒毀屍體甚至特意搬了一些火油過去,連老弱婦孺都沒放過。」
福臨不知自己老娘跟自己說這些做什麽。呂宋?跟眼下的事有什麽關係?
「素以剛正仁義著稱的大明鎮國公怎會幹出這樣滅絕人性的事?茹毛飲血之人難道不是人?」
見兒子一副不明就裏的樣子,孝莊心裏嘆氣。
老子的癡情是繼承了,可他爹的才幹卻是沒繼承到什麽。
「而此事大明所知之人卻是甚少……」
孝莊慢吞吞地道:「那些大明士大夫怕是不知左弗在呂宋幹了什麽,若是知道,怕是要群起而攻。」
她說完便是慢慢起身,居高臨下地望著福臨道:「皇帝,怒火隻會燒功德林,於事無補。打蛇打七寸,她左弗就很會打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皇帝,或許你該跟她學學。」
孝莊說完便是轉身離去。
走出了幹清宮,夕陽的餘光將她目光所及之處皆染紅。望著巍峨,金碧輝煌的皇宮孝莊慢慢垂下眼,手不由自主地抓緊。
若是多爾袞還在,大清的局麵會不會好一點?福臨猜忌多疑,性暴躁,實不是明君模樣,這樣的他如何能與大明相抗?左弗那等女子便是大明天子也拿捏不住,能收買人心也能狠下心來做事,將來這大清若是……
孝莊不敢想下去。
這是對祖宗的褻瀆,可她又忍不住去想。
大清入關了,可花花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卻沒一塊屬於大清。曾經的肥沃之地經過多年的開墾早已不堪負重,漢人也時有反抗,各大小滿洲親貴也各懷心思,早就失去了入關前的忠勇……
難怪成吉思汗的子孫入關不過八十來年就被趕迴了草原。花花世界迷人可卻也墮人心誌,多爾袞尚在時便在左弗手裏吃了大虧,如今鰲拜還在大明做苦力,能戰將領所剩無幾,若左弗執意北伐,誰能擋得住她?
漢人的衣冠猶在,聽說南麵蒸蒸日上,底下的漢人難道就沒點想法嗎?這些人昨日能投降大清,明日就能再降了大明,左弗……終是大清之患啊……
孝莊滿懷愁緒,走在皇宮的通道上時,她就不停在琢磨這事。左弗此舉難道是真心希望大清打過去嗎?或者說……是希望大清製造藉口好讓她打過來。
大明朝臣難道也不希望再開啟戰端,所以她才要這樣做?孝莊猜不準,左弗這人的思維很怪,看似直接的動作下總隱藏著深意,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她到底想做什麽……
想到這裏,孝莊默默嘆出一口氣,迴頭望了一眼幹清宮,又慢慢轉過頭,輕聲道:「迴宮吧。」
「是,太後……」
孝莊還是有些厲害的,其實左弗這樣做的確是有這樣的動機的。因為她發現,大明的這些臣子雖還時不時將北伐掛在嘴上,可做的事卻完全不像要北伐的樣子,包括朱慈烺。
按理說,如果心向北伐,那麽應該會時不時詢問下戰備狀況,可左弗發現大明的君臣對此事詢問甚少,甚至很少關心左家軍如今狀況如何,隻在暗中盯著。
這是不尋常的。這說明,大家防備她比防備清軍更重,或許是心裏還有擔憂,若主動北伐,誰來領軍?自己爹年歲大了,而且受過一次重傷,明顯不可能再帶兵打仗了。而左家軍屬於私兵,除了自己又有誰能指揮得動這群大頭兵?
朝廷的兵……
好吧,情況雖說比過去好點了,可這些士兵依然缺乏戰鬥力,哪裏能跟左家軍相比?出去打架折損必然厲害,他們折損了,自己的勢力就更膨脹一分了,所以在董鄂妃的事傳來後,左弗就想借這個事試探試探,看看福臨會不會因為這個女人起兵?
即便不起兵,自己也沒什麽損失,而且還能挑動他們內部關係,所以怎麽看都是賺的,所以打下嘴炮也是可以的。
隻是她沒想到,孝莊這老太太這麽厲害,這麽噁心的話她都說出來了,大清居然沒什麽動靜,可見福臨是被他老娘給按住了。
嘖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啊!
而當那份她在呂宋大殺特殺的文章傳到大明來後,左弗都忍不住要為孝莊鼓掌了。
輿論戰嘛,情緒這種東西可不是為參與者準備的,那是為普羅大眾準備的。所以參與者不需要有情緒,隻需要根據政z需求去迴應就是了。
福臨這迴寫的東西明顯就高明多了,這要沒高人指點,就憑福臨那暴躁性子怕是怎麽也想不到這點的。不過清廷是從哪來得到的消息呢?左弗想起了歷史上那幾個傳教士,嘴角不由微微揚起。
湯若望麽?如果是他,那倒的確有可能。身為神聖羅馬帝國科隆(今德國科隆)的傳教士他的消息固然是靈通的,所以清廷會知道一些呂宋的事也不稀奇了。
嗯,很好……
神父就該好好傳教,參與什麽政z?立刻讓人出去散播小道消息,說要驅逐傳教人員,並提筆寫信給教會,大抵意思就是,你們的人不守規矩,參與華夏內政,予以嚴厲譴責,若是不給個說法,對不起,會將你們的人都趕走!並且你們以後休想從大明得到任何神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