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四年(1651)德川家光去世,年僅十歲的德川綱吉繼位,結果沒多久就發生了浪人暴亂的事情。好在有強有力的大臣支持,所以才平息了這場戰亂。


    而隨著局勢的穩定,德川綱吉的生母阿樂(寶樹院)也生病去世。十歲繼位,不到一年雙親雙雙離世的德川綱吉深受打擊,尤其是他的智商還有些問題,再經過這樣的騷亂,其權利逐漸被大老酒井忠清掌握。


    所以,這些使臣要與之匯報的人並不是將軍,而是酒井忠清。


    使臣迴國的消息已傳遍了整個東瀛,今日使臣入大奧,所有的大臣自然全部來了,他們也很想聽聽大明的事。


    一番冗長的行禮問安後,吉綱西江清了清嗓子,將經過簡單報告後,然後跪在地上,一臉嚴肅地道:「將軍大人,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跟大明打好關係,他們的先進,富有實在太讓人絕望了。屬下在舟山附近島嶼上隔離時,親眼看見他們底層百姓也是吃白米飯,還有魚湯,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肉。」


    朝堂上議論紛紛,所有人都露出詫異震驚的表情。


    大明富有他們是知道的,可富有到這程度也有些匪夷所思了吧?連底層的下等人也能天天吃白米飯?


    「吉綱西江大人您確定您沒有看錯?」


    有人提出了質疑。


    吉綱江西搖著頭,「沒有,沒有,我很希望自己看錯了,但是入京後,我們可以隨意走動,我走訪了許多人,他們百姓都吃白米飯。他們的百姓告訴我,他們的水稻能畝產800斤,有的甚至能畝產1200斤,所以他們頓頓都是這樣吃。」


    「天!那個傳言是真的?那,那你可取來神種?」


    大將軍坐在上首,耳邊也是嗡嗡得響。


    他雖年紀小,還比其他人笨一點,但到底也不是白癡,也是按照將軍繼承人培養的。所以,聽到畝產八百斤的事竟然是真的,大明百姓都吃白米飯後,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嗨!在下幸不辱命,多次請求,終於讓大明鬆開,願向我們出口神種。不過他們說,神種會褪化,不能留種,所以每年都要再去買。」


    「會不會騙我們的?」


    「不會!」


    西江道:「我已經打聽過了,這是真的,據說那位女國公就是因為掌握了這個,所以朝上無人敢反對她,甚至大明的天子都要看其臉色……」


    「豈有此理。」


    一個大臣叫嚷,「這是想害我們日本!」


    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這位發了什麽神經,忽然來這麽一出!


    「諸位試想,若是我們都種了這種水稻,以後我們要是與大明不合,這位女國公就可以像威脅那些大臣一樣,用這一招來對付日本!」


    所有人都愣住了。


    是啊!


    有道理啊!


    可……


    西江忍不住道:「可我們為什麽會和大明不合?華夏與我東瀛一直關係良好,有這樣強大國家為倚靠,我們為何要跟大明過不去?」


    「這……」


    叫嚷之人語塞。


    「還有,難道我們要因為還未發生的事就讓國民餓肚子嗎?要是我們日本都種上這種神稻,我們的百姓也不用這麽辛苦了。」


    西江一臉嚴肅,「我親自拜訪了那位大人,那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她親口對我說,她的親衛中有許多東瀛人,她從我們這些同胞嘴裏得知,日本因地震頻發,生活艱難,一顆栗子都能成為奢望,這讓她十分難過。


    昔年徐福為始皇尋仙藥,最終就來了我們日本,所以日本與華夏不光是鄰居,還沾親帶故,是有血緣關係的。而且日本學習中華文化,中華素來不以血統論親疏,日本是中華最好的學生,所以她希望能幫助日本擺脫貧困……」


    「所以這些糧種是送給我們嗎?」


    西江撇了一眼提問的人,嗬斥道:「鹿久君,華夏有句話叫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那位大人的慈悲是你無法揣度的!」


    「那麽她到底打算怎麽幫我們?」將軍有些好奇地道:「這種子是要經過什麽特殊的處理嗎?比如打坐,念經?」


    西江連連搖頭,「那是屬於大明的國之重器,她沒有權利這樣做。不過,為了兩國百姓的福祉著想,她會將左學中一些知識與我們分享,教我們造船,與大明一同去貿易。」


    「出海?」


    所有人都愣了。


    「是的,出海。她說像東瀛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走出去是沒有出路的,而大明發現了幾塊無主之地,但他們國內勞力緊缺,她希望能與日本一起開發。」


    所有人都呆住了。


    大明如此大方?竟願與他們分享土地?


    「那,那地方離著日本遠嗎?」


    「遠,不過如果有大明飛剪船的話,幾日工夫便到了。」


    西江激動得道:「她說那塊地方足夠容納下一個大明,所以容納一點日本人根本不是問題。但是……」


    「但是什麽?」


    「但是她要我們簽下永不侵犯華夏的條約,若是將來違背,天皇一家要陪葬。」


    所有人愣了愣,忽然笑了。


    天皇?


    死就死好了,反正活著也隻是在浪費糧食罷了。


    現在的天皇很可憐,連宗教權利都被剝奪,日本還不是後來的日本,沒人將天皇當人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