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罪名還很名正言順,因為那幾人的確是被挾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左弗還真沒亂按罪名,真是殺得名正言順。
這一迴合,他又落敗了。
而且,更讓他絕望的是,張立民還得立刻歸鄉,再留在他這兒的話,被人看見,尤其是左弗,恐怕又要大作文章了。
畢竟,你安山侯收留一個被革除功名的人算什麽事?尤其這人的名字還被幾個「誣陷」的婢女指出了過,長期將張立民藏著也不是個辦法,所以隻好給些銀子讓人迴家。
這下可有趣了。
本來是想搏個功名前途的,結果不但沒搏到,反而將秀才公的功名也搏沒了,最後隻撈了兩百兩銀子,就這麽打發了。
張立民離開南京的那日,他望著巍峨的南京城久久,眼睛紅得似要滴血。
這就是權勢的威力嗎?
左弗,你可真狠!
然而恨又有什麽用?被革除功名的人迴到家鄉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如今的他,徹底又成了個白身,而且被革除功名的人,不能再行舉業,除去眼下這兩百兩銀子以及家裏一間屋外,他可真一無所有了。
這就是得罪左弗的下場。
她不會亂殺人,要你的命,但做出的事卻能讓人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這個時候,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同窗好友。
來投奔安山侯之前,好友就曾勸過他,莫要來,一來必會攪入山家與左家的鬥爭中,最後成為犧牲品。
可他不聽,他覺著自己的腦子足以應對這些。可此時此刻,他想著好友的話,忽然悟了。
原來,這世上,在有些人麵前,無論你怎麽使詭計都無用,因為他們強大得過分的力量可以直接碾碎你,而不用講什麽道理。
赤ll的現實讓他情緒幾乎崩潰,他怔怔望著南京城,然後眼淚不知不覺滴落了下來。
他成了棄子,素來待他和善的張氏以及倚重他的恩師並未替他爭取,甚至連掙紮下都沒有,便直接放棄了。
想到這裏,他不由笑了。
笑聲漸大,漸而癲狂,然後帶著滿臉的淚,滿心的恨與悔,黯然離開。
蕭瑟的背影被南京城巍峨的城牆掩去。
在這名利角逐的中心場,並沒有他張立民的位置,他不過就是個笑話。
王有根被放了迴去,趙慶帶著相好,妻子離開了南京,而莊氏則被限製不許去盧家村,不許見盧蟬兒,不然抓到一次就是三十大板,打死勿論!
這相當於後世的強製隔離了。
麵對著左弗這道政令,她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這一番整治,讓她徹底明白,在南京這一畝三分地上,隻要左弗還當著官,她再想打繼女的主意那是不可能的了。
得知消息的盧蟬兒當天就給左弗供了長生牌位,早晚祈禱,隻祈上蒼,願如此好官長命百歲,步步高升,永安康。
秀女的風波至此算結束了。而其他秀女也陸續選定,隨著恩科開考的日子臨近,秀女們也陸續到達京城,在走了一係列程序後,便入宮了。
沒過幾日,天子便選定了幾個女子,分別封為了賢妃,淑妃,莊妃,敬妃。
除此之外,又封了好幾個女子為才人,美人,婕妤。
大明的後妃製度等級較多,才人,美人,婕妤已屬下等了。
至於選侍,淑女啥的……
那真是墊底的,還不如幹清宮裏的清掃宮婢。名義上是主,但實際上,位份很低,跟宮女也差不了多少。
而剩餘的則選了一部分在後宮擔任雜役。現在宮裏的宮女許多都老了,而朱慈烺也考慮了左弗之前給予的建議,打算放這些宮女歸家,也好為自己撈一點仁慈的名聲。
而二十五歲出宮的建議,則打算這兩年就實行起來。其實,後宮負擔雜役的宮婢,太監一直是大明財政的負擔。而朱慈烺崇尚簡樸,所以也覺得左弗這建議不錯,讓宮女滿年齡就出宮,既顯君王仁慈,也好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又能徵召更年輕有活力的人進來,不至於在宮裏形成勢力。
而太監,他也打算進行改革。因為左弗曾給他過一本遊記,介紹了東瀛的風貌,聽聞這個倭國居然都沒太監這樣的生物,在驚訝過後,又覺一個小國尚且不行如此不人道之事,那麽大明也不能太落後了,不然不是要遭人恥笑。
而且,大明的太監也不安分,多少權監弄事,導致王朝根基受損,所以若是學東瀛的辦法,倒也是不錯的。
聽說東瀛幕府內,男子雖可以入大奧,但是都是有界限的,他們擔任一些重體力的活,但在女眷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由女子擔任,後宮雖有不少活,但身強力壯的女子也是能應付得來的。
正出於這樣的考量,所以朱慈烺還留下了一部分秀女添作宮婢,而且還打算再向民間徵召一些身強力壯的姑娘,在皇宮服役到二十五後,不但可以出宮歸家,屆時皇家也會給予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如此一來,不但能博得好名聲,也能減輕後宮宮婢為虎作倀的惡行。
畢竟,出去還是有望的,這樣給人死心塌地賣命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一些,那些宮妃少了這些人的助力,也能安分一點。
這就是帝王的視角,考慮問題是不一樣的。像左弗,她提出這意見,隻是單純的覺得宮婢關到死,老了幹不動活了,任由生死很可憐;而太監行業的存在也會催生許多悲劇,所以才提了這方案。
</br>
這一迴合,他又落敗了。
而且,更讓他絕望的是,張立民還得立刻歸鄉,再留在他這兒的話,被人看見,尤其是左弗,恐怕又要大作文章了。
畢竟,你安山侯收留一個被革除功名的人算什麽事?尤其這人的名字還被幾個「誣陷」的婢女指出了過,長期將張立民藏著也不是個辦法,所以隻好給些銀子讓人迴家。
這下可有趣了。
本來是想搏個功名前途的,結果不但沒搏到,反而將秀才公的功名也搏沒了,最後隻撈了兩百兩銀子,就這麽打發了。
張立民離開南京的那日,他望著巍峨的南京城久久,眼睛紅得似要滴血。
這就是權勢的威力嗎?
左弗,你可真狠!
然而恨又有什麽用?被革除功名的人迴到家鄉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如今的他,徹底又成了個白身,而且被革除功名的人,不能再行舉業,除去眼下這兩百兩銀子以及家裏一間屋外,他可真一無所有了。
這就是得罪左弗的下場。
她不會亂殺人,要你的命,但做出的事卻能讓人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這個時候,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同窗好友。
來投奔安山侯之前,好友就曾勸過他,莫要來,一來必會攪入山家與左家的鬥爭中,最後成為犧牲品。
可他不聽,他覺著自己的腦子足以應對這些。可此時此刻,他想著好友的話,忽然悟了。
原來,這世上,在有些人麵前,無論你怎麽使詭計都無用,因為他們強大得過分的力量可以直接碾碎你,而不用講什麽道理。
赤ll的現實讓他情緒幾乎崩潰,他怔怔望著南京城,然後眼淚不知不覺滴落了下來。
他成了棄子,素來待他和善的張氏以及倚重他的恩師並未替他爭取,甚至連掙紮下都沒有,便直接放棄了。
想到這裏,他不由笑了。
笑聲漸大,漸而癲狂,然後帶著滿臉的淚,滿心的恨與悔,黯然離開。
蕭瑟的背影被南京城巍峨的城牆掩去。
在這名利角逐的中心場,並沒有他張立民的位置,他不過就是個笑話。
王有根被放了迴去,趙慶帶著相好,妻子離開了南京,而莊氏則被限製不許去盧家村,不許見盧蟬兒,不然抓到一次就是三十大板,打死勿論!
這相當於後世的強製隔離了。
麵對著左弗這道政令,她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這一番整治,讓她徹底明白,在南京這一畝三分地上,隻要左弗還當著官,她再想打繼女的主意那是不可能的了。
得知消息的盧蟬兒當天就給左弗供了長生牌位,早晚祈禱,隻祈上蒼,願如此好官長命百歲,步步高升,永安康。
秀女的風波至此算結束了。而其他秀女也陸續選定,隨著恩科開考的日子臨近,秀女們也陸續到達京城,在走了一係列程序後,便入宮了。
沒過幾日,天子便選定了幾個女子,分別封為了賢妃,淑妃,莊妃,敬妃。
除此之外,又封了好幾個女子為才人,美人,婕妤。
大明的後妃製度等級較多,才人,美人,婕妤已屬下等了。
至於選侍,淑女啥的……
那真是墊底的,還不如幹清宮裏的清掃宮婢。名義上是主,但實際上,位份很低,跟宮女也差不了多少。
而剩餘的則選了一部分在後宮擔任雜役。現在宮裏的宮女許多都老了,而朱慈烺也考慮了左弗之前給予的建議,打算放這些宮女歸家,也好為自己撈一點仁慈的名聲。
而二十五歲出宮的建議,則打算這兩年就實行起來。其實,後宮負擔雜役的宮婢,太監一直是大明財政的負擔。而朱慈烺崇尚簡樸,所以也覺得左弗這建議不錯,讓宮女滿年齡就出宮,既顯君王仁慈,也好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又能徵召更年輕有活力的人進來,不至於在宮裏形成勢力。
而太監,他也打算進行改革。因為左弗曾給他過一本遊記,介紹了東瀛的風貌,聽聞這個倭國居然都沒太監這樣的生物,在驚訝過後,又覺一個小國尚且不行如此不人道之事,那麽大明也不能太落後了,不然不是要遭人恥笑。
而且,大明的太監也不安分,多少權監弄事,導致王朝根基受損,所以若是學東瀛的辦法,倒也是不錯的。
聽說東瀛幕府內,男子雖可以入大奧,但是都是有界限的,他們擔任一些重體力的活,但在女眷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由女子擔任,後宮雖有不少活,但身強力壯的女子也是能應付得來的。
正出於這樣的考量,所以朱慈烺還留下了一部分秀女添作宮婢,而且還打算再向民間徵召一些身強力壯的姑娘,在皇宮服役到二十五後,不但可以出宮歸家,屆時皇家也會給予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如此一來,不但能博得好名聲,也能減輕後宮宮婢為虎作倀的惡行。
畢竟,出去還是有望的,這樣給人死心塌地賣命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一些,那些宮妃少了這些人的助力,也能安分一點。
這就是帝王的視角,考慮問題是不一樣的。像左弗,她提出這意見,隻是單純的覺得宮婢關到死,老了幹不動活了,任由生死很可憐;而太監行業的存在也會催生許多悲劇,所以才提了這方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