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左弗說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將他們的家底都調查了一番?


    朱慈烺冷著臉,左弗不提這茬還好,一提心裏那火就憋不住了。


    這些事自然不是左弗自己去打聽的,其實是他讓錦衣衛去打聽的。當然,左弗身為左大友的女兒會知道這些事也不奇怪。


    隻是,身為天子,縱然恨死了這群王八蛋,可卻也隻能忍著。總不能將人都殺光了,然後自己當光杆司令吧?


    在大明當了官,家人和自己就能免除所有賦稅和雜役。除去這些人外,還有那些勛貴,那些皇室子弟也享受這福利。


    這些人將大明的根基啃得都差不多了,百姓沒了活路,自然要出來造反。所以,聽到左弗要動手收拾這群人了,他那是十分高興,還未開始鬥,他已經站到左弗一邊去了。


    本來嘛!


    這天下是他的,他當然希望國家越來越好,就這一點上,無論他是多提防左家,可該用還是用,畢竟,誰希望將自己的天下給攪黃了?


    「我大明農稅各地不一,以蘇淞最重。撇去此例不談,其他地方農稅十稅二至三,如今陳大人一家十萬來畝地,僅此一家,我大明一年就少收多少稅銀?有人算過這筆帳嗎?」


    一大群文官臉發青。這個帳能算嗎?算起來不得把天子給氣死?


    「這,這是太祖定下的……古往今來,讀書人素來受優待……」


    有人小聲嘀咕道:「再,再者,皇室子弟所擁田地不是更多?」


    「這位小聲嘀咕的大人說得好!」


    左弗一拍手,「如今我大明皇室子弟在南邊者已所剩無幾,所以也不存在什麽拖累財政一說了!不過您倒是提醒我了!」


    左弗朝著朱慈烺一拜,道:「陛下,依臣愚見,這皇室子弟的優待也應取消!無論是誰,隻要有田,隻要從商就必須依法納稅!陛下,天下之地是有限的,農民負擔又過重,臣覺得陛下應減輕農民負擔,加重商稅!三十收一,著實低了!」


    「你,你這是要將天都捅破啊!」


    一個老頭哭嚎了起來,「陛下!左雲舒居心不良,喪心病狂,居是連陛下親人都不放過,眼裏滿是阿堵物,陛下,此人斷斷不能再為官了!還請陛下重罰!」


    「罰你個鬼啊罰!」


    一個勛貴跳了出來,「先帝是怎麽死的?!就是被你們這群文官逼死的!阿堵之物?!當年先帝就是錢才死得如此屈辱!個個說沒錢,等闖賊來了,我滴個娘唉!你們的錢當真是不少啊!足夠買上幾百萬畝地還有多餘了!你們這些人,當真不是人!陛下,我支持鎮國公,我願依法納糧,納稅!」


    「臣也願!」


    孫訓珽出列,「先帝之悲劇斷不能再發生!當年就是我輩貪婪,才讓韃子欺辱!臣贊成鄉紳一體納糧!」


    「臣也贊成!」


    「窮逼」們也紛紛出列,「我等願納稅!」


    一群大臣氣得鼻子都歪了!


    你們一群窮鬼,家裏至多幾百畝地,出來湊什麽熱鬧?!而且,現在因著有高產糧,真要計較出來,那得交多少銀才夠?!


    「陛下!」


    左弗又道:「如今我大明有高產糧,依臣看,以前的規矩也不合適,臣覺得這也應該改改,十稅一,甚至二十稅一也足夠養活朝廷與軍隊了。畢竟,經過多年摸索,如今畝產都在千斤以上,至於土豆紅薯那就更別提了!所以鄉紳一體納糧後,國朝用度足夠了。


    而且,臣還有一個提議。昔年,太祖問鼎天下時,物價便宜,官員發俸皆不發金銀,全是發米糧。隻是幾百年過去了,太祖定下的俸祿已不夠官員養活自身,故而臣提議,給官員加俸,以米糧金銀並行,如此不但可以減輕貪腐,還能盤活商市,讓農民手裏的米得以賣出,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一些中間派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


    納糧他們也不願。一大家子要養,如今今上對貪腐打擊力度又大,不知多少貪腐的官員已經被殺了頭了,若是再減去所有福利,他們還怎麽活?


    不過若是加工資的話……他們倒也樂見其成。就不知能加多少?


    朱慈烺眯起眼,想了想,便問道:「首輔怎麽看?」


    「陛下,鎮國公此乃老成謀國之言,我大明官員俸祿的確太少了。」


    錢謙益道:「太祖問鼎天下時,一鬥米不過幾文,大家還能湊合過。可如今米價不知翻了多少倍,官員家人又不得從事其他行業,隻眼下這點俸祿,的確過得甚是辛苦。」


    他頓了頓又道:「臣鬥膽說一句話,貪腐不絕與俸祿過低有極大關聯。官員沒有錢,就要想法盤剝小民,四下撈錢,若是俸祿足夠,不敢說絕對杜絕貪腐,但起碼能減輕一些貪腐。


    至於鎮國公說的鄉紳一體納糧,臣也是贊同的,臣也願依法納糧。隻是,畢竟我大明以士治天下,全部取消臣也覺不合適。所以,臣有個折中的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愛卿且道來。」


    朱慈烺也很想聽聽錢謙益有什麽辦法解決這事。畢竟要鄉紳一體納糧,想要實現,是絕對很難的。而且朝廷還要靠這些人辦事,也不能打壓過甚了。


    「正如鎮國公所說,如今高產糧就以稻米來說,畝產以達千斤以上,以一成年人,一日食用三斤米來說,一畝地所產也能吃上三百多天,這還是往高了算的。若是再加上土豆,玉米,紅薯等更多產量的副糧,一家人若有十畝地,便可足夠富足。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