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清風不說,執法還嚴明。而且,搞民生經濟還十分厲害,還跟百姓一起幹活,時常上山下鄉的巡查,這樣的官你用哪個詞來形容的好?


    思來想去的,也隻有一句青天大老爺配得上了。


    索性,他們瓊州人也不怕被人笑話,被人叫蠻子也叫習慣了,幹脆就直接點,用黃金打一個匾送給這位青天大老爺,隻望她如這黃金般,一顆赤子之心永流傳,永不褪色。


    這樣一塊匾額要用黃金打造自然是極花錢的,但是他們這些年靠著左弗賺的錢也很多,且全府的鄉紳你家湊一點,我家出一點的,分攤到每個人身上其實也不算多。


    當然,這事他們也不是沒爭議過。畢竟,左弗不但以剛直出名,其兩袖清風的做派也是很出名的。直接送這樣一個金燦燦的東西,豈不是在羞辱人嗎?


    可爭了半天,他們最後想想,不用黃金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而且,左大人並不是迂腐之人,應該會收下這塊匾額吧?


    一群鄉紳在這邊忙活著,而那群入了左弗親衛隊的鬼子們也是開心得不行!


    居然可以跟隨大人去大明的京都了!這是他們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啊!而且大人高升了,以後有了上朝議政的權利,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地位也上升了,畢竟,親衛在他們的理解裏就是家臣的意思。


    主人升官,家臣地位上升,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隻是李桑好像不大高興,聽他那意思,京城一群人對他們的主上心懷不軌,甚至這迴還搞出百官叩闕的把戲來阻止他們主上成為兩廣的大名,所以這迴迴去,那些人必也是不安好心,會想法整他們的主上。


    看著李桑那抑鬱的樣子,木二等人下意識地抽出刀磨了磨。


    對他們來說,家主就是君上,誰敢搞他們家主,他們就跟誰拚命!畢竟,家主是給他們飯吃的人,端誰的碗替誰賣命,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更何況,他們的家主還如此仁慈,還將他們的家眷都接來享福,還給了他們戶籍,讓他們成為了大明人,與貧窮落後的東瀛徹底告別,這是何等的恩賜啊?!


    所以……


    對於去大明京都這件事,一群鬼子顯得很興奮。除了有想一睹大明京都風采的心思外,他們更多的是想去搞事情。


    聽說這些大臣都十分忠勇,那麽,就讓他們見識見識這些人的忠勇吧!


    左弗還不知這些鬼子腦子裏居然裝了這等想法,更不知李想那傢夥居然也會利用人了,她這會兒是忙得昏天暗地,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幾個人來用!


    要將這麽多事在短時間內做完,顯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夏收就要到了,忙完夏收,她還得將這一季的稅銀交上去。等忙完這些,還得清點各州縣的糧倉,銀庫,交接工作。


    帳,不能糊塗。


    雖說現在的官僚離任時都是一筆糊塗帳,但她可不想學他們,所以必須將各地的糧倉銀庫都盤點清楚了,明明白白地走。


    時間很快就到了七月底,左弗的事也差不多做完了。而就在這時,張景瑄也接到了聖旨,讓他迴南京,跟在魏國公一同協守南京。


    張景瑄接到任命後,根本來不及跟左弗告別,就被來宣旨的人催著上了船,迴京去了。


    任命來得如此突然,左弗與一群下屬頗有些摸不著頭腦。幾人湊一起商討了一番後認為,陛下此安排怕是大有深意。


    魏國公協守南京多年,如今讓另一個國公去分潤其權利,難道是因為魏國公與左家走得太近,陛下又起了平衡的心思嗎?


    可英國公與左弗走得也近,陛下就不怕英國公也向著左弗嗎?


    一群人商討了半天也不知天子是個什麽想法,這時才深切感受到了什麽叫作「帝心難測」。


    不過有點可以肯定的。


    天子此舉必是有平衡權利之意。且選英國公也不意外。因為英國公一門在以前就是協守北京城防的。隻是現在京都淪陷,所以才要與魏國公一起協防。


    不管如何,張景瑄若能迴去倒也不全是壞事。此人雖說忠君,但卻不是迂腐之人,且與左弗關係還頗好,若得他助力,那麽變法之事也能更順暢了。


    至於天子怎麽想的?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景瑄走了,左弗迴京的日子也越來越近。終於,當手頭所有的事務完畢後,在中秋前,左弗也踏上了迴京的旅程。


    這日,無數的民眾擁到港口,而鄉紳們也敲鑼打鼓的將那塊金牌匾送了過來。


    望著鄉民們手裏的萬民傘,左弗的眼再度濕潤。


    人活一輩子,誰不在追求被人念一聲「好」?


    她的初心是希望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不假,可當這些百姓以真摯迴報她的時候,她依然會感動,依然會生出一種自豪感來。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迴家賣紅薯。


    前世,她無父無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良好的社會製度改變了她的命運,知識讓她躍出了自己與生俱來的階級,她很能體會這些百姓的心情。


    曾經也隻是普通人的她在常州離任時,鄉民萬裏相送的場景她至今難忘。今日,這場景再現時,她依然不能自己,眼眶在瞬間就紅了。


    這些鄉民都是從瓊州各州縣趕來的。有的人為了送她,在一月前就踏上了通往府城的路。瓊州這些年的基建雖大有改善,可因著工業落後,許多地方的基建還是很差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