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太丟份兒了
崔玉舒蹙眉,「如此恐會引起民憤吧?」
左弗笑了,「在這之前自然會先好好講道理,三令五申後還再犯的,必是要處罰的。」
「可這人有三急,這樣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所以才要造公廁。」
左弗道:「城裏空閑的地方還有許多,我這些日子就會將公廁造起來。這造城牆,修路,播種,造學堂,大人,我們的人根本不夠用啊!總不能將所有農夫都拉來幹這些吧?」
崔玉舒的眼已成了蚊香眼了,「這得花多少銀子?」
左弗笑了,「這惠民超市雖說是我弄的,可也借了公家的地兒,所以這裏所得理應有公家一半,這一半可用來改善民生。」
頓了頓又道:「我們修路,建牆需要用人,百姓手裏銀子多了,花錢也會變多。像如今的超市,也惠及了一部分商賈,這些商賈賺的錢多了,咱們的稅也能多收點,咱們錢多了又能繼續建設,如此循環下去,武進就會越來越好。」
崔玉舒琢磨著這些話,過了許久,才道:「聖人先師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今日聽小友一席話,受益匪淺,這樣淺顯的道理老夫竟是一直琢磨不透。以往,我總覺錢很重要,辦什麽事都要錢,可卻不知如何讓錢變多。再加之,這世道談錢……」
他笑著搖頭,「都說錢是阿堵物,可離了錢,家要滅,國要亡,宋雖弱,可立國三百一十九年,二度傾覆,卻無內亂,皆緣外患。」
左弗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道:「矯枉過正便會生禍害,聖人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見聖人並不反對人追求財富,隻是要取之有道。經商所得,能算不義之財嗎?商賈雖不事生產,可將貨物販賣兩地,所付出的體力,心力難道就不是勞動嗎?凡是不可打壓過甚,也不能放縱過甚,我們當官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安分守已的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也包括商賈。」
崔玉舒點點頭,「小友放心,老夫並非迂腐之人。在地方為官一輩子,知這商賈的作用,也知錢的作用。」
說著又是感嘆,「真想看看小友形容的那個武進,你那規劃圖老夫看了好幾天,想著若是咱們能在兩年內完成這些,那麽老夫告老還鄉也無遺憾了。」
說著便是自嘲一笑,「老夫當了一輩子的庸官,有這點功績裝飾,迴到家鄉也能理直氣壯地與家中父老說一聲無愧了。」
「會的。」
左弗用力點頭,「現在已沒什麽阻力了,隻要有老大人幫扶,我們一定能將常州變成新天地來!」
過了兩三日,常州日報以及衙門告示欄便出了告示:禁止隨手扔垃圾,禁止隨地大小便,禁止隨地吐痰。牛馬等牲畜入城,必須裝上糞兜,若無糞兜可在城門處購買,五文一個,童叟無欺。
這消息一出,民眾都恍惚了。
啥情況?
縣太爺被掉包了嗎?
怎麽會出如此不合情理的條規?
人有三急啊!
蔣一鳴坐在惠民超市的書籍區,在他麵前放了一張長案,上麵擺著今日的常州日報。在他周圍,還有好幾個這樣的人,都是來免費蹭看報紙和書籍的。
國人都是善於發現的,當這些讀書人發現惠民超市的書很便宜後便是蜂擁而來。而一些寒門子弟發現他們在這兒看書並不會驅趕後,便會天天來此看書。特別是這一區域擺上了案桌和椅子後,他們就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每天清晨,隻要惠民超市開門後,他們便會來這裏報紙和書籍。同時也會順便去書籍區一角買上一杯豆漿,大麥茶或牛奶以及一些點心。
這裏的東西都很便宜,一杯豆漿一文錢,大麥茶一文還可以續一杯。牛奶稍貴,要五文錢,但比起外麵小茶攤一碗粗茶都要三文的價格來比,又是極便宜。
點心價格倒是與外麵小攤販差不多,但質量比較上乘,都是用白麵做的,吃著味道也好。
他們雖貧窮,可還是要點臉的,能免費看書已是很好了,若不再消費點那也說不過去了。
所以種種原因加在一起,這惠民超市的書籍區倒成了一些讀書人的聚會場所。不要說這些寒門子弟,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會過來。請寒門子弟吃東西也成了常有的事。
人嘛,最重要是活得開心。在這小小的角落裏,大家不但能到海量的書籍,還能相互交流,討論時事,這樣的機會哪裏能錯過?每三天常州日報發行一次,這一天也就成了大家聚會的日子,不需要提前相約,到點就來。
而且說話也沒負擔。知縣老爺背景雄厚,那些紅蝦子不敢到這裏來亂躥,即便是混進來了,他們也沒膽量是擼那位主的刺毛。
在這兒可以暢所欲言,而不用擔心惹上麻煩。
今日依舊如此。蔣一鳴已是這群人中的領袖,他幾乎每天都來。書籍區對著窗口,有了玻璃,整個屋裏的光線都要比家裏好。若是遇上陰天,這裏還會擺上一種叫作太陽能檯燈的燈。
那玩意很古怪,但是很好用,這種燈超市裏也有賣,他已入手了一台,但總覺還是到這兒來讀書氛圍好。
小心地將今日的報紙鋪好,然後從上到下迅速瀏覽著今日的報紙內容。
過了一會兒,便是將今日報紙看完了。他抬頭看了看四周,見大家還在看,便是端起手邊的豆漿喝了起來。直到所有人都看完了,他才放下豆漿,問道:「諸位兄台,今日日報所說三禁之事如何看啊?」
</br>
崔玉舒蹙眉,「如此恐會引起民憤吧?」
左弗笑了,「在這之前自然會先好好講道理,三令五申後還再犯的,必是要處罰的。」
「可這人有三急,這樣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所以才要造公廁。」
左弗道:「城裏空閑的地方還有許多,我這些日子就會將公廁造起來。這造城牆,修路,播種,造學堂,大人,我們的人根本不夠用啊!總不能將所有農夫都拉來幹這些吧?」
崔玉舒的眼已成了蚊香眼了,「這得花多少銀子?」
左弗笑了,「這惠民超市雖說是我弄的,可也借了公家的地兒,所以這裏所得理應有公家一半,這一半可用來改善民生。」
頓了頓又道:「我們修路,建牆需要用人,百姓手裏銀子多了,花錢也會變多。像如今的超市,也惠及了一部分商賈,這些商賈賺的錢多了,咱們的稅也能多收點,咱們錢多了又能繼續建設,如此循環下去,武進就會越來越好。」
崔玉舒琢磨著這些話,過了許久,才道:「聖人先師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今日聽小友一席話,受益匪淺,這樣淺顯的道理老夫竟是一直琢磨不透。以往,我總覺錢很重要,辦什麽事都要錢,可卻不知如何讓錢變多。再加之,這世道談錢……」
他笑著搖頭,「都說錢是阿堵物,可離了錢,家要滅,國要亡,宋雖弱,可立國三百一十九年,二度傾覆,卻無內亂,皆緣外患。」
左弗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道:「矯枉過正便會生禍害,聖人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見聖人並不反對人追求財富,隻是要取之有道。經商所得,能算不義之財嗎?商賈雖不事生產,可將貨物販賣兩地,所付出的體力,心力難道就不是勞動嗎?凡是不可打壓過甚,也不能放縱過甚,我們當官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安分守已的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也包括商賈。」
崔玉舒點點頭,「小友放心,老夫並非迂腐之人。在地方為官一輩子,知這商賈的作用,也知錢的作用。」
說著又是感嘆,「真想看看小友形容的那個武進,你那規劃圖老夫看了好幾天,想著若是咱們能在兩年內完成這些,那麽老夫告老還鄉也無遺憾了。」
說著便是自嘲一笑,「老夫當了一輩子的庸官,有這點功績裝飾,迴到家鄉也能理直氣壯地與家中父老說一聲無愧了。」
「會的。」
左弗用力點頭,「現在已沒什麽阻力了,隻要有老大人幫扶,我們一定能將常州變成新天地來!」
過了兩三日,常州日報以及衙門告示欄便出了告示:禁止隨手扔垃圾,禁止隨地大小便,禁止隨地吐痰。牛馬等牲畜入城,必須裝上糞兜,若無糞兜可在城門處購買,五文一個,童叟無欺。
這消息一出,民眾都恍惚了。
啥情況?
縣太爺被掉包了嗎?
怎麽會出如此不合情理的條規?
人有三急啊!
蔣一鳴坐在惠民超市的書籍區,在他麵前放了一張長案,上麵擺著今日的常州日報。在他周圍,還有好幾個這樣的人,都是來免費蹭看報紙和書籍的。
國人都是善於發現的,當這些讀書人發現惠民超市的書很便宜後便是蜂擁而來。而一些寒門子弟發現他們在這兒看書並不會驅趕後,便會天天來此看書。特別是這一區域擺上了案桌和椅子後,他們就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每天清晨,隻要惠民超市開門後,他們便會來這裏報紙和書籍。同時也會順便去書籍區一角買上一杯豆漿,大麥茶或牛奶以及一些點心。
這裏的東西都很便宜,一杯豆漿一文錢,大麥茶一文還可以續一杯。牛奶稍貴,要五文錢,但比起外麵小茶攤一碗粗茶都要三文的價格來比,又是極便宜。
點心價格倒是與外麵小攤販差不多,但質量比較上乘,都是用白麵做的,吃著味道也好。
他們雖貧窮,可還是要點臉的,能免費看書已是很好了,若不再消費點那也說不過去了。
所以種種原因加在一起,這惠民超市的書籍區倒成了一些讀書人的聚會場所。不要說這些寒門子弟,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會過來。請寒門子弟吃東西也成了常有的事。
人嘛,最重要是活得開心。在這小小的角落裏,大家不但能到海量的書籍,還能相互交流,討論時事,這樣的機會哪裏能錯過?每三天常州日報發行一次,這一天也就成了大家聚會的日子,不需要提前相約,到點就來。
而且說話也沒負擔。知縣老爺背景雄厚,那些紅蝦子不敢到這裏來亂躥,即便是混進來了,他們也沒膽量是擼那位主的刺毛。
在這兒可以暢所欲言,而不用擔心惹上麻煩。
今日依舊如此。蔣一鳴已是這群人中的領袖,他幾乎每天都來。書籍區對著窗口,有了玻璃,整個屋裏的光線都要比家裏好。若是遇上陰天,這裏還會擺上一種叫作太陽能檯燈的燈。
那玩意很古怪,但是很好用,這種燈超市裏也有賣,他已入手了一台,但總覺還是到這兒來讀書氛圍好。
小心地將今日的報紙鋪好,然後從上到下迅速瀏覽著今日的報紙內容。
過了一會兒,便是將今日報紙看完了。他抬頭看了看四周,見大家還在看,便是端起手邊的豆漿喝了起來。直到所有人都看完了,他才放下豆漿,問道:「諸位兄台,今日日報所說三禁之事如何看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