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塊一斤的豬肉糜省了大家剁餡的功夫,且比在明朝買劃算多了。左弗這迴抄了幾個士紳商賈的家,收了不少銅板上來。這些銅板在淘寶可以賣到15-20元一個,而那些稀有的更能賣到幾百上千,甚至上萬的。


    所以她現在對銅板也看重起來了。因為嚴格說來,這算是古董,一文錢在明朝隻能買個雞蛋,但換成時空幣後卻是能換來一斤多豬肉或者十斤大米。


    這樣的逆差若不用,那她就真是傻子了。


    至於會不會造成泛濫?那才不是她該考慮的問題!等賣不動了,再將這些銅錢拿到現實世界用,她繼續倒賣黃金就是。


    所以一文錢能換一斤多豬肉,那自然也不用在現實採購了,反正真要全靠現實採購,以大明這生產力,那是怎麽也供應不上的。


    鄉民們吃得開心,鄉紳們則是一臉震驚。


    然後……


    他們就有些慚愧了。


    一群大老爺們竟還不如個女人,雖說這行為看著有些傻,可有這胸襟,卻也不得不敬佩。


    當真是做到了愛民如子啊!


    純粹的人走到哪都容易被人尊重,左弗的舉動讓這些鄉紳的敵意又少了些,有些人幹脆調頭迴家,又去拿了些銀子,精美瓷器過來。


    縣太爺這般誠心對待他們的族人,他們也不能太失禮了不是?


    隻是等他們到了衛所後,卻被告知左弗已經離去了。奔牛受災也很嚴重,她老人家還得趕到那邊去視察災情。


    一群鄉紳麵麵相覷,慚愧感又湧上心頭,不由拱手沖李想道:「這位小官爺,日後請代我等轉達縣太爺,若有用得上我們的地方,盡管言語。」


    李想笑笑,道:「你們知道我們家大人是什麽樣的人就好,那些搗鬼的事就別做了!我們大人也沒毛病!非要跟你們過不去!她老人家的事多著呢!下麵還想到各鄉開識字班,都不用你們花錢,你們別搗亂就行了。」


    鄉紳們又震驚了!


    「開識字班?就是開學堂嗎?」


    「也可以這麽說吧。」


    李想撓撓頭,「我們衛所裏每個人都要學認字,還得算數,大人說過,人生明理始讀書起,哪怕當個農民,多認幾個字,種出的莊稼都要比別人強。」


    他指了指自己的腦子,道:「我們大人說過,讀過書,這裏就不一樣了。讀書就是培養一個人動腦的過程。」


    一群鄉紳被這番話炸得暈暈乎乎的:讓農民也讀書?


    這莫不是瘋了吧?


    可待恍惚後,忽的就生出一絲敬佩來。


    一介女流竟有這等胸懷,當真是可敬可佩啊!


    這念頭一出來後,再想想李諗,便覺著這人死得不冤。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此人的夢想,一隻燕雀怎能知鴻鵠的遠大誌向呢?


    李諗輸得不冤啊!


    第192章 一人讀書,全家光榮


    轟轟烈烈的賑災行動在進行著,短短七天功夫內,左弗幾乎走遍了武進縣每一個角落,人也迅速瘦了下來。


    賑災是個體力活,雖不用她去搬磚,可統籌調配也極需耗心力。


    不過好在,老天爺也賞起臉來,天氣一日不一日好,雖是寒冷依舊,但連續的晴天過後,積雪基本消融了。


    雪災過去了,但重建工作還要繼續。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左弗出了一張告示,明確了工作時間,工作福利等相關事項。除此之外,工資也由周結改成了月結,每月十日便是發工作日。


    工作時間上,依然是每天工作四個時辰,夜班有夜班補貼,做六休一,並將一星期七天製度引入武進縣。


    而私下裏,她則武進縣展開了新的計量,度量單位。至於會不會被人說別有用心?這個她也隻能表示:你們愛咋想就咋想吧。


    她的知識來自於現代,許多已知的知識若要重新套用大明的計量度,那將是個無比繁複的工程,而且大明的量度還不夠精確,對於搞科研工作來說,這可是要命的!


    所以在處理完一大堆糟心事後,左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縣學內開了一個課堂,教授漢語拚音,數學,自然等課程。


    林立幾人跟著她有段時間了,因著底子好,經過係統化訓練後,現在教教小學數學完全沒問題。


    而漢語拚音他們幾個也是學的,不過比起鄉紳送來的那些子弟,這幾個傢夥顯然更偏愛理科。所以左弗也不麻煩了,就讓鄉紳子弟去教漢語拚音。


    而這些子弟在見識了拚音的厲害後,心裏再也沒想法了。在他們看來,這個東西若是由自己傳播出去,那自己以後還不得名留青史?


    孔老先生為何能名傳千古?還不是因為學生多嘛!


    而這拚音學上幾月後,便能認字,等學個三四年,尋常的根本就沒問題了。若是教人認字也能這樣量產,那得是多大的功德啊?!


    縣學裏搞了學堂,朝京門,小營前等衛所也不能落下。那邊房子都是現成的,因著難民大量湧入,這些衛所也趁機招了不少人,如此一來,生源就有了,開課不成問題。


    當然,除去這些正規學校,左弗還在各坊間租房,開設識字班,每一個鄉紳子弟都必須輪流去各坊間識字班值班,教鄉民們認字。


    一幹事宜一直忙到了十二月,這一日,各坊的識字班終於開班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