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的皮毛?」


    左弗摸著下巴想了想,感覺這問題還挺難迴答的。上輩子,在學校時的感觸還不是很深,可等工作後,麵對著各類難題,她感覺自己跟白癡也沒什麽差別。


    與普通人相比,他們或許可以稱得上學識淵博,可放到整個科學領域,他們不就是一群連皮毛都沒摸清的人麽?


    見左弗沉思,王啟年心沉了沉,道:「很難?」


    「隻是不好說啊……」


    左弗輕嘆了一聲,「不過現在我們也總結出了一點規律,若是將這些規律吃透,大概學個十幾年也差不多了吧。」


    「哈?」


    王啟年瞪大眼。


    都說十載寒窗苦,這聖人學問已經夠難的了,難不成這科學比聖人的學問還難?


    左弗咧嘴笑了笑,「這事真不好說,不過隻要我們肯做,就總能到達彼岸的。我設想是多開幾所這樣的學堂,招收適齡孩童,從小培養,等他們長大了,就能做許多事了。」


    「開辦學堂?」


    王啟年搖了搖頭,輕嘆道:「老夫往年在福建為官,也接觸過西夷人的傳教士,對他們的學問倒也頗有興趣。可這世上不是人人都像老夫這樣的,徐光啟西學頗為精通,可朝裏有幾個人容得下他?心學和理學之爭縣主知道吧?你這學問教教這些軍戶或許沒什麽人會注意,可若一旦動作大了,老夫恐你會遭人攻陷……」


    第123章 窮天子


    許是從心底覺得左弗這人還不錯,王啟年頭次有了一點掏心話。


    「縣主,這開學堂之事還是低調些好。我聽你父親說,你在江東門衛所內也開辦了學堂,那些都是軍戶的孩子,一般人也管不著,可若是你在民間宣揚這學問,恐怕……」


    「誰不服,便讓他打韃子去好了。」


    左弗的口氣一下變冷了,「揚州八十萬冤魂還未超生,我們大明一大半的國土還淪陷在外,若還要繼續玩黨同伐異的把戲,嗬嗬,與其當亡國奴,不如將這些人宰了!」


    王啟年的手一抖,忍不住驚嘆,「你個眉清目秀的女子殺氣怎如此重?!」


    左弗撇嘴,「王大人,我聽說你也是寒門子弟,這些年都在地方為官,你說,是咱們大明的百姓不好嗎?」


    「這……」


    王啟年蠕了下唇,道:「百姓大多淳樸,勤勞,雖也有自己的小算計,但那也是無可避免的。這人活著,為了活下去,總得算計下,可我大明的百姓大體是好的。」


    「那不就結了。」


    左弗道:「百姓沒有問題,那是什麽有問題?怪天爺?嗬,我們祖先曾衣不蔽體,茹毛飲血,可他們學會了鑽木取火,學會了縫製衣裳,學會了觀天分四季……難道,我們現在的境遇會比我們的祖先還差?!所以大明的問題不在百姓,不在天,而在管理!」


    「管理?!」


    「不錯!」


    左弗道:「若想辦成一件事,朝廷的舉措就必須得當,若是不得當,就是管理有失。比如說這貪腐……人之初,性本善……嗬,這話也就騙騙自己,我們呱呱落地時,想吃就吃,想拉就拉,哪裏想過善惡?誰的行為不是後天規範的?貪婪乃是人性,要將其完全毀滅那是不可能的!若僅僅依靠一個官員的自覺來維護法統,維護百姓,那無異於走鋼絲,千百年來,海瑞,包拯這樣的人又出了幾個?


    王安石變法,法是好法,壞就壞在了管理上!他以為天下每個官員跟他一樣,可視錢財如憤怒,天真,天真,太天真了!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權利不被監督,那麽就會被人性所掌控!」


    左弗一口氣說了一堆,口氣還頗激動,算是把這些日子對大明的不滿都給說了出來!


    實在操蛋好嗎?!


    軍人沒飯吃,軍屬在挨餓,子民餓得呱呱叫,這群士大夫在做什麽?崇禎死了,大明快亡了,揚州被屠城了,可他們依然在鬥爭……


    「當年太祖就是想到這點,才設立了錦衣衛。」


    王啟年苦笑,「可錦衣衛……縣主也看見了吧?後來又辦了西廠,可西廠……」


    「你們都是以人治人,而不是以法治人。」


    左弗道:「規矩定下了就是要執行的,不然也不過就是張紙罷了。」


    「這還不依託個人品德嗎?」


    「嗬嗬,想要完美是不可能的,但起碼可以多設點難關,多點監督,這樣他們也才可以收斂點。」


    「官官相護,您以為隻是百姓說說的?」


    王啟年頗為憤慨地道:「昔年老夫總角之時,便見族人被小吏欺壓。我王家祖上未有讀書人,三代往上都是貧農,那小吏將我伯父打傷,我伯父還未來得及跑到縣衙告狀,才出了村就被人轟了迴來,縣主可知,老夫家離著縣衙也不過幾十裏路,可就這幾十裏路,老夫的家人連一裏都走不出,這就是官場!」


    左弗沉默了。


    是的,沒有製度是完美的,這樣的事就是在後世也難以杜絕,可是……


    僅僅因為難,就要放棄自我麽?


    不!


    一個製度不完善可以慢慢讓他完善,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這個心。


    「所以我才要讓大家認字。」


    左弗緩緩道:「一個人讀沒讀書差別很大……」


    王啟年愣了下,「縣主是這心思?」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唐太宗說得這樣明白,可千百年了,就沒一個人明白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