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府邸被抄隻是一個開始,緊接著整個天都城內所有士紳富豪家中都慘遭劫難,無一幸免。


    成箱的書籍卷軸被楚軍士兵運往皇宮,等待它們的是被焚毀的命運。


    與此同時,從士紳家中抄沒的財產如山一樣,一車一車向國庫運去,初步統計,法鞅從天都各大世家抄到的金銀珠寶折合銀元達到了驚人的一億以上數額,這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當然,除了那些世家財產,還有這些世家貴族子女也一並被剝奪了所有權利,男的都被發配到青、湖各地從事繁重的勞動事物,女的就以姿色論輩擴充至“布洗院”內,等候未來淒慘的命運。


    對於這次“禁書”事件,法鞅對黃覆給出的解釋是詩詞歌賦隻會讓人喪失意誌,而那些世代聖訓的書籍卻容易讓人心生異心。


    “所謂書多必淫,淫則民強,民強則國弱,國弱而必亡,當杜絕書籍在大楚治下流通為己要,以免民強生亂。”


    這是日後法鞅在楚國大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言辭鑿鑿的論斷。


    這次“禁書”事件,讓黃覆在天都徹底站穩了腳跟,整個青州的世族門閥被清之一空,而那些抄沒的財帛田畝大大擴充了國庫,對未來的軍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不過,這件事隻在楚國治下士族間造成軒然大波,畢竟沒有迫害到草根階層的利益,甚至不少百姓也為此叫好,認為這些世閥人家早就該受此報應。


    然而,大楚的百姓實在太天真了,如果是劉策治下的子民看到這一幕,第一時間就會選擇趕緊舉家遷徙,趁著局勢未擴散開來之前想方設法迅速逃離,而不是在這裏對世族的遭遇津津樂道。


    因為劉策治下的子民經過多年的戰亂,以及教育的灌輸,對危機意識異常敏感,他們都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世家子弟都淪落至此,更何況他們這些沒有半點背景普通百姓呢?


    很快,法鞅在處理完青州各大世家後,終於將魔爪伸向了那些普通百姓,第一個開刀的就是商人。


    一月二十六日,天都一家綢緞莊內……


    “你們欠稅兩月不繳,已經嚴重違反大楚律令,相國有令,欠稅過時不繳者,家中妻女一律淪為娼妓,子嗣貶為奴隸,帶走!”


    軍官宣讀了這家綢緞莊的罪狀後,大手一揮,讓跟隨的士兵將老板的妻子以及一雙兒女強行拖走。


    “夫君啊……”


    “不要帶走我的妻兒啊,求求你啦,開恩吧,我的兒子才七歲,女兒才四歲啊,不能把他們帶走啊……”


    店掌櫃死死抱住軍官的大腿,聲淚俱下的哀求道。


    然而軍官一點不為所動,狠狠一腳踹開點掌櫃,惡狠狠地說道:“國法如山,誰也不能違反,若你再拖欠稅款不繳,下次你這店鋪也要一並充公!”


    話畢,官兵往他臉上吐了口口水,頭也不迴的步出店鋪。


    店掌櫃趴在門檻上,淚流滿麵,眼睜睜看著自己妻兒被那些虎狼一樣的官兵帶走,不經摧足頓胸。


    其實不是他不願意繳納商稅,而是法鞅把稅定到了一個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地步。


    商人繳稅必須出具賬本,經核查準確後以賬本上七成的收入按時繳納商稅。


    注意,這七成不是利益所得,而是連本錢也一並算入其中,這無疑就是要逼的商人走投無路。


    對與這一條,法鞅給出的說辭是:“商人重利而刻薄,太平時節,交易商物以次充好騙取百姓錢財,亂世時節囤積奇貨謀取暴利,


    此等不事生產,隻為利益等同奸詐無信,當以重稅高壓之,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說到底,法鞅此舉就是要打壓商人,甚至把商人貶為士農工商中最低一等的賤業,並嚴格規定商人不能穿戴絲綢,不能攜帶金銀,出行不得用馬車,就連飲食也是嚴格限製。


    當然奸商這一點隻是表麵說辭,事實上經過遠東之行後,法鞅深刻體會到那些走南闖北的商人,尤其是在海外經商的龐大商隊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將大量未知得信息帶到了遠東,再經劉策之手普及到各家各戶。


    人一旦對新鮮事物有了興趣,那必會努力去探索,這對初生的楚國十分不利,也對法鞅的變法相當不利,他就是要把這種潛在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中。


    很快,天都的商人們在法鞅的高壓政策下苟延殘喘,大家都夾起尾巴做人,甚至直接放棄多年的商人身份,轉從其他行業。


    對此,大楚百姓依舊沒有說什麽,依舊天真的認為法鞅處置那些不法奸商是為了普通百姓著想,不住對他的政策叫好。


    可接下來,那些私塾學堂也沒有逃過一劫,在法鞅的嚴令下,天都城內所有的私塾書院幾乎一夜之間被封,所有士子手中的書籍也全部被收繳一空。


    對此,不少學子慷慨激昂的據理力爭,大言自己所學是孔聖之道,法鞅此舉等同是大逆不道。


    對與這些學子的抗議,法鞅用最簡單粗暴的手法處理幹淨,那就是將為首鬧的最兇的學子領袖全部拔舌,施以墨刑,近而將剩餘的學子關押數日後,就將這場風暴迅速平息下去。


    “儒學所推崇的詩書、孝悌、修善、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此乃禍國殃民之道,六藝之說實為六虱,我大楚當祛除此六虱,推翻儒術方能立足與世,


    大周有今日全拜儒學六虱所賜,看看太極殿上都是一群什麽人,全是一群隻會誇誇其談卻不務正業的阿諛奉承之輩,若有朝一日我大楚至此也必步其後塵,儒學當摒除永不用之……”


    這是法鞅在日後對提出異議的官員,慷慨激昂的迴複。


    世家被處理了,商人被打壓了,學生同樣被嚇怕了,整個天都城內人心惶惶,生怕有一日災難會落到自己頭上。


    然而在這種高壓氣氛統治下,依然有大部分百姓支持大楚,而這支持的占到了目前楚國治下九成以上人口。


    他們分別就是工匠和農戶……


    而對於這兩個群體,法鞅同樣沒有心慈手軟,直接大刀闊斧的向他們頒布了新的法令。


    法令規定,既已為工匠,那就注定是一輩子職業,隻能以打鐵為生,而且分工明細,比如鐵匠若打造剪刀,那你的鋪子就隻能打造剪刀,若打造農具,就隻能農具,若有發現有違法令一律處以極刑。


    至於那些礦工,注定一輩子隻能在礦上工作,沒有特殊情況一律不準專業,當然大楚朝廷會讓他們有一輩子幹到死都幹不完的重活等著他們,保證不會失業。


    而農民階層,法鞅破天荒的將那些從世家手中剝奪的土地分發給了他們,正當那些農戶喜極而泣之際,法鞅的律令隨後就至。


    律令規定,農戶必須兢兢業業種植莊稼,每畝地按規定繳納五成所得穀物,以一年四季為例(異界糧食生產周期較短),一畝地一石季收,就必須繳納兩石所得。


    而且除此之外,經濟作物的耕種有極其嚴格的規定,比如種植桑葉、茶葉以及煙葉等物就必須繳納所得九成,且要保證一年四季穀米收入不減,否則嚴懲不怠。


    至於農戶分工同樣明確,男耕女織不得越位,就算農婦也必須每年繳納數量高昂的布匹。


    除此之外,若農戶家中缺少耕地所需的農具或牲口可以問當地官衙租借,但必須在保證農具、牲口完好的前提下加收一畝地一成所得。


    如果農具損壞必須加倍賠償,耕牛若比出租前瘦了還會有極重的刑法,等於是異界版的畜生不如。


    (怕耕牛掉膘就隻能拿細料喂養,間接又導致了農戶收入減少)


    如此種種嚴酷法令,青、湖的農戶一年到頭基本是沒有半刻歇息的時間,隻能背負重擔在田地內忙活。


    但法鞅似乎覺得還是太過寬鬆,又製定了一年為期三個月的勞役去從事各種勞動或軍事訓練,似乎不把他們折磨死誓不罷休。


    當然,如果百姓超標完成朝廷所規定的一年指標,比如鐵匠多打造了幾十副剪刀,農戶一畝地守成增加了幾十斤的話,那是有賞賜的,這賞賜就是免除他全家一年的勞役。


    並且,法鞅還規定,若遇災荒時節,田地收成欠佳或生活所迫的話,允許百姓之間用土地交易,可以賣給朝廷,也可以賣給普通百姓。


    這可是連劉策治下都嚴令禁止土地買賣的,就算農戶有困難也會以低息貸款的方式助其渡過難關。


    但法鞅卻反其道而行,甚至為了變相鼓勵百姓用土地買賣,更是允許百姓,尤其是農戶參與賭博。


    這可是連黃覆都看不懂了,農戶沒了土地那還不造反麽?


    但法鞅卻是會心一笑,對黃覆保證道:“隻有這樣,百姓才會與楚國命運連成一體,為皇上建立一支虎狼之師做足充分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烽火錄貳烽雲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的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的風雨並收藏異界烽火錄貳烽雲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