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初三,夜晚……


    剛登基的大周新君衛冉輕騎簡從,比孟珙提預料的提前一天抵達了伏龍關內,迎接他的是許崇明和孟珙……


    等衛冉一到城樓,早已恭候的許崇明和孟珙立即跪地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衛冉忙抬手對二人說道:“事從權宜,兩位將軍就免去這套俗禮吧,快和朕說說戰情如何了……”


    許崇明和孟珙起身後,將衛冉迎上主座後,立刻將伏龍關爭奪戰一五一十的說與他知曉。


    衛冉聽完後,微微點頭說道:“朕真沒想到戰事會如此的慘烈,對了,鎮國公人呢?為何沒見他前來見朕?”


    孟珙說道:“皇上,鎮國公已與兩日前率三千輕騎前去追擊高祥殘部,至今還未有消息傳來……”


    衛冉讚道:“鎮國公不愧是國之棟梁,時刻在為大周江山社稷分憂……”


    孟珙聞言,咬了咬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最後拱手對衛冉說道:“皇上,末將有件事想告知皇上與您……”


    衛冉道:“孟將軍但說無妨……”


    孟珙正待開口,城樓門外忽然一名侍衛傳來一陣唿喊:“啟稟皇上,大夏護國將軍元閔在門外求見……”


    衛冉道:“宣友邦上將軍前來覲見……”


    不一會兒,元閔就進入了門樓內,認出端坐在主案前的衛冉就是剛登基不久的大周新君後,立馬躬身行禮道:“今日能得見大周天子顏麵,在下不甚榮幸,元閔見過皇上……”


    短短的幾句話,讓人聽不出元閔有任何的激動情緒,讓孟珙和許崇明心下一陣不喜,認為這是對新皇的不敬。


    不過,衛冉倒是沒有在意,而是客氣的對元閔說道:“元將軍多禮了,朕還得多謝友邦出兵平亂,這份恩情,我大周必定永世不忘……”


    元閔笑道:“皇上言重了,夏、周兩國乃友誼之邦,何況李駙馬又誠懇相邀,可汗自是願意出兵了……”


    衛冉點頭,手一揮說道:“護國將軍就莫要再站著了,還是坐下說話吧……”


    元閔聞言也不客氣,大步走到左側一邊的椅子,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


    等元閔入座後,衛冉又問道:“護國將軍,朕有些事想不明白,可否請您與朕細講一番?”


    元閔迴道:“皇上請說,隻要在下知道的,一定替您解答……”


    衛冉說道:“護國將軍,據朕所知,我大周與貴邦之間似乎並沒有軍務合作,此次為何願意出兵解難呢?”


    元閔迴道:“不瞞皇上,我大夏之所以肯借兵與大周,隻有與李駙馬間談妥了條件……”


    衛冉笑道:“原來如此,那麽敢問貴國和鎮國公之間到底談妥了何種條件,朕很是好奇……”


    衛冉這話一出,站在他邊上的孟珙和許崇明麵露屈辱之色,尤其是孟珙,年輕的臉頰是不住的輕微抽搐……


    元閔沒在意二人的表情,隻顧開口說道:“皇上,李駙馬答應,待我夏國助大周收複京師之後,城內的士庶、土地歸大周,唯女子、財帛歸夏所有,五日之內,縱兵神都,任何人不得過問!”


    衛冉心中大吃一驚,暗道這種奇恥大辱的條件李宿溫怎麽會答應下來的?難道他不知道神都是大周的京師麽?要讓這些蠻夷進城的話,皇家顏麵何在?


    想到這裏,衛冉不動聲色地對元閔說道:“護國將軍,敢問這是你與鎮國公之間的約定,還是他與貴國國君之間的約定呢?”


    元閔說道:“自然是李駙馬與我大夏之間訂立的契約,若皇上不信,在下可以把契約附件交與您過目……”


    說著,元閔從懷中掏出那份協議,遞到了衛冉手中。


    衛冉接過後,飛速看完這份羊皮紙上的內容後,眉頭是微微一皺,努力壓抑內心竄起的憤怒,對元閔說道:


    “護國將軍,鎮國公與貴國訂立這份契約的時候,皇室是一點都不知情,不知可否換個條件……”


    元閔聞言眉頭一緊,對衛冉說道:“皇上,你的意思是大周想要毀約麽?”


    衛冉搖搖頭說道:“護國將軍,大周不會毀約,隻是貴國與鎮國公所談的出兵條件,先前並未與皇室商議過,如何能輕易作數呢?”


    元閔迴道:“皇上此言差異,鎮國公乃大周當朝駙馬,又如何不是皇室之人?若非有這層身份,你覺得我大夏會願意與李駙馬簽下這份契約麽?


    何況,皇上可以去軍中打聽打聽,這幾個月,我大夏精騎出兵以來究竟出了多少力?您覺得我大夏勇士就不值這個價麽?”


    衛冉一時語塞,他從元閔語氣中聽出了威脅之意,仔細斟酌過後,很快迴複道:“護國將軍請息怒,朕不是這個意思,隻是聽聞鎮國公提出這個條件,一時間頗感意外而已……”


    元閔拱手說道:“皇上,你方才所言李駙馬未跟皇室通報出兵契約,整個皇室都不知情?


    那現在,您應該也知曉了,在下隻想問皇上一句,您是同意這份契約還是反對呢?”


    “鎮國公既然是朕的妹夫,朕自然是同意他與友邦之間的協定了,更何況友邦出兵以來出力亦是不少,朕又怎好薄待爾等呢?”


    元閔起身說道:“有皇上這句話,那在下這心也就安了,天色不早了,就不打擾您休息了,告辭……”


    說畢,元閔行了一禮大步走出城樓門外。


    “可惡……”


    衛冉望著元閔離去的背影,沉聲低吟了一句。


    他真的很想嚴辭拒絕這個契約的合法性,但理性告訴衛冉如果自己真這麽做了,極有可能會讓眼下對大周的有利局勢被扭轉過來,衛冉不敢冒這個險。


    這時,衛冉耳邊忽然迴蕩起去年劉策凱旋入京,在慶功宴上劉策對自己說的一番話。


    在討論到如何治國的問題上,劉策說了一番話。


    “太子殿下,想要讓一個王朝的強盛,歸根結底還是以實力為依仗的,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謀略都無疑與跳梁小醜,


    就好比弱國與盛國交手,他不能輸,隻能以國運去賭,一旦失敗就萬劫不複,


    盛國則相反,隻要有強盛的國力為依托,縱使輸上十次百次,依然能屹立不倒,就算是耗也能將弱國耗死,


    這就是國力,一個王朝強大的根本,他是與治下億萬子民密切相關的存在,太子殿下,您覺得大周是強盛還是衰落呢?


    沒錯,大周地大物博、人丁眾多,可為何屢屢會被外虜欺淩,敗多勝少?最後不得不以和親送歲的方式求得這虛偽的和平呢?


    本軍督不懂什麽大道理,國力衰退不如異族之際,送錢送女人是迫於無奈之舉,應當以此為恥,奮發圖強,恢複國力,隻求將來一雪此恨,重振國威,


    但絕不是以虛偽的和平來繼續麻痹自己,認為這種恥辱的政策是理所應當,要知道,是戰是和的主動權沒有握在自己手中,是永遠換不來真正和平的……”


    現在細想起當初劉策和自己所言的話,衛冉覺得字字句句如雷貫耳,“國力”兩個字深深烙印在自己心頭。


    “等朕收複京師,驅逐高密後,一定要勵精圖治,將朝堂弊端全數掃清,讓大周在朕手中成為真正的強國!”


    衛冉目光堅毅,暗暗下定了決心。


    “皇上,您當真要答應元閔的條件麽?”邊上的孟珙忍不住問道,“神都可是京師,皇上怎能忍心看著京師的百姓深受胡奴之害呢?”


    衛冉歎了口氣說道:“孟將軍,此事朕自有決斷,你不必操心,和許將軍一起盡好自己的軍務吧……”


    孟珙聞言,隻覺得心裏仿佛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沉甸甸的異常難受,他從衛冉語氣中聽出,似乎是相當讚成李宿溫與夏國之間的協議,這讓他如何能接受?


    “報~~”


    這時,門外又傳來一聲急報。


    許崇明上前一步,對門外大聲喊道:“何事?”


    門外傳來迴聲:“啟稟將軍,李將軍迴來了……”


    “鎮國公迴來了?真是太好了,速速帶朕前去見他。”衛冉聞聽李宿溫的消息,立刻起身帶著許崇明和孟珙出城樓而去。


    此刻的伏龍關大門口……


    李宿溫策與馬背之上,衣甲淩亂,無精打采的步入伏龍關大門,身後跟著約三百多名騎兵,同樣是精神萎靡,幾乎人人帶傷。


    門洞兩側的士兵眼睜睜望著李宿溫的人馬入關,從他們的神色已經可以判斷這次追擊高祥殘軍是以失敗告終,讓本就沉悶的氣氛更加的壓抑了……


    李宿溫不敢直視兩側的士兵,在身邊李精忠的守護下,一起向自己營舍走去。


    “可恨~”


    等周圍沒有多少士兵關注的時候,李宿溫嘴裏憤恨的吐出這兩個字。


    兩天前,元閔拒絕借兵後,李宿溫親自從雍州軍中挑選出三千多名騎手,連同自己的親兵合計近四千人,不顧惡劣的天氣,奮不顧身的前去追擊高祥殘部。


    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高祥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迴轉神都,而是親自領一萬兵馬斷後,在半道上借助地形優勢對前來追擊的李宿溫展開反攻。


    李宿溫的追擊部隊一下子被打的是措手不及,加上大雨過後地麵更加泥濘不坎,騎兵的優勢反而成了累贅。


    在一番廝殺之下,李宿溫大軍在折損過半後,才勉強狼狽突圍,直撲神都方向而去。


    不過很快,李宿溫又遇到了前來接應的高密主力五萬人馬和本該撤退的三萬齊軍士兵,雖然在兩麵合圍之下他在李精忠等家將護送下成功撤退,但逃出來的也就不足三百騎,可謂是大敗而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烽火錄貳烽雲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的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的風雨並收藏異界烽火錄貳烽雲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