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大雨飛揚黃風起,
塵土雲月無所倚。
喃喃待哺堂前燕,
淒淒憔悴鏡中伊。
桎梏繞身子牙憤,
畫地為牢文王激。
乘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滄海祭。”
再說羅張氏香草經過十來天的調養已經恢複了健康,可以幫兄嫂料理家務了。
頭幾天,張邦昌對待妹妹一家還是不錯的,但時間一長,免不了閑言碎語、殘湯剩飯,孩子們都暗暗叫苦不迭。
一天,羅張氏在廚房給哥哥一家做菜、蒸窩頭、熬稀粥。羅夢龍幫著打下手,他和了一大盆一半是玉米麵與高梁麵混合體,一半是蒸軟的胡蘿卜的麵團,他用刀切了不少幹菜,這些準備工作做完,又去挑水,將水倒入大鐵鍋,燒開後,用水調好的生玉米麵糊糊往鍋裏倒,一邊用大鐵勺在鍋裏攪拌。
突然從屋外刮來一陣風,把屋角上的塵土帶著蜘蛛網吹落到稀粥鍋裏。羅夢龍急著用勺把灰塵撈起盛到碗裏,本想倒掉,但他見到碗裏除了灰塵和蜘蛛網外,還連著一些稀粥又覺可惜,在母親的極力攔阻下,他還是連土帶粥,喝下去了。
這一幕後半場剛好被大舅張邦昌路過瞧見,就破口大罵:“缺了八輩兒德了!天下還沒見過你這樣的孩子,大人們都還沒吃,你先偷著喝粥,也不怕燙死!”
張家做菜,對鹽控製得很厲害,平時很少放鹽,像現在的孩子們愛吃巧克力一樣,羅秀麗幾個孩子非常想吃點鹽。
羅秀麗讓妹妹羅秀娟央求羅夢龍說:“哥哥,你在廚房幫忙時,能不能在鹽缽裏抓個鹽粒給我們吃吃?”
羅夢龍說:“那還不好辦,你等著。”他悄悄到廚房鹽缽裏拿了一個鹽粒,讓姐妹們每人舔了一口解解饞,最後自己也舔了一下,真好吃啊!
大家正吃得愉快,大舅張邦昌出現了,他大罵羅夢龍:“缺了八輩兒德了!從小看大,三歲看老,現在你偷鹽,大了難道作賊不成!?小心鹽吃多了變燕巴虎兒(按指蝙蝠)!”從此不許羅夢龍進廚房。
冬天到了,上將河主航道的兩側結了冰。河邊的打穀場平平的。羅夢龍用小木頭削了個“尜尜兒”,與小朋友們一起在打穀場上做打“尜尜兒”的遊戲。
張邦昌與同村中年漢子王連友在打穀場邊上聊天,看著羅夢龍。王連友說:“羅夢龍這孩子大了準有出息。”
張邦昌聽了氣就不打一處來,剛好此時,“尜尜兒”被打到中年漢子們的附近,張邦昌走上兩步貓腰拾起“尜尜兒”,他一邊晃動一邊指著“尜尜兒”給王連友瞧,說道:“缺了八輩兒德了!他大了的出息連做這‘尜尜兒’的料都不夠!他要是出息了,我這‘張’字倒著寫!”說完使勁一個揚手,將“尜尜兒”拋到了上將河裏,“尜尜兒”在冰上跳了兩跳,掉到了未結冰的主航道的水流裏,被衝走了。
這一幕幕的屈辱在羅夢龍的幼小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別忙!”羅夢龍想,“早晚我會讓你的‘張’字倒著寫!”
忽一日下午,從羅家莊那裏來了一輛膠皮軲轆帶布蓬的大馬車找到張邦昌家門口,宋永清帶著二兒子宋全從車上下來,與張邦昌寒暄並介紹趕車人伍泉,說是羅樹德先生派來接家眷的。
趕車人伍泉,長得高大、墩實,黑黑的,眼大無神的樣子,一身兒北方車把式的打扮。
他拿出羅樹德的一封信。
張邦昌將人接到家裏,羅張氏開始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後來她狐疑顫抖地打開信封,隻見信中寫道:
“香草吾妻:見信如麵。現托伍泉先生駕車前往接汝等,速來!樹德匆匆。”
羅張氏讀完短信高興得淚流滿麵,孩子們也都高興壞了。宋永清見到羅張氏後,兩眼發直地瞪著,羅張氏對他表示感謝,他才醒了過來。
張邦昌作了一頓豐盛的晚飯,貼餅子、鹹魚,大蔥、大醬,玉米麵的粥。
張邦昌咬著餅子,用蔥蘸醬,一邊嚼著一邊高興地說:“都別呆著,快吃快吃,照顧好客人,別客氣,別客氣!大宇市是個貓腰就能撿到銀子的地方,這下我羅兄弟在大宇市站住了腳,你們去肯定有好日子過,到時候別忘了大舅啊!”說著還激動得流下老淚。羅張氏隻是無聲地哭泣流淚,沒說一句話。
羅夢龍與宋全親密地談著,宋全說:“我不想在地裏幹活,你到大宇城後安頓好一定叫我。”羅夢龍應道:“現在八字沒一撇,到了大宇城看事做事,隻要情況如意,我一定把你叫去。”
飯後,孩子們與趕車人伍泉漸漸熟了,他們圍坐在伍泉周邊就問東問西:“大宇城大嗎?”
“大宇城離我們有多遠?”
“大宇城人對外地人好嗎?”
“大宇城裏外國人多嗎?”
“大宇城的樓有多高?”
老伍耐心地一一作答。
大宇城八國聯軍的租界地幾乎占了大宇老城約八倍的地盤,英國地、法國地、俄國地最大,其次是德國地、比國地、奧國地、意國地和日本地。從東火車站向南幾百米就是銀河。英法等八國在銀河岸上建起了碼頭。再往南幾裏地全是各國銀行,門前立著十幾根一個人抱不過來的大柱子,特別氣派。
猶太人正蓋著的豪華大樓高高的,要是仰頭望望,帽子都會掉的。中街花園門口兩邊筆直站立著兩位又高又黑的印度兵,一塊“華人與狗禁止入內”的大木牌直立在那裏。
再往西南,英國球場經常坐滿了足球觀眾,激烈的足球賽經常舉行,英國跑馬場熱鬧非凡,多匹不同顏色的純種馬被騎士駕馭著,狂奔在橢園的土跑道上,人們瘋狂地在賭球和賭馬,大宇市幾乎成了外國人的天下。
美利堅合眾國的租界地讓英國管著,等於沒占上地盤,於是提出各國在華利益機會均等的動議,清政府被迫接受。美國以保護各國在華利益為由,要在胡佛路一帶劃出兩塊地皮建造美國營盤和美國軍官別墅,清政府被迫答應。
這天,美國一個滿載建築器材和物資的船隊從太平洋駛進內海靠上大宇市大碼頭。
運棗船隊正在碼頭陸續卸貨,銀河上突起大風,兩條木船猶如脫韁野馬,衝向美國的船隊,一條木船撞到瑪麗亞號旗艦,自然是粉身碎骨,另一條卻擦邊而過幸免於難。好在都是卸完貨的空船,人員都被救起,損失不大。
但美國人不幹了。以中國百姓的木船碰了美國的瑪麗亞號旗艦為借口,被美國大兵攔截的幾十條中國船上的民工全部征來搬運美國船上的貨物。
由海港沿銀河水路再經陸路運到胡佛路美國營盤建築工地上,並讓這些農民兄弟在工地上做起了建築小工。
羅樹德較幸運,因長得文靜,又識字,美國兵在自己人員緊張的情況下,讓他統計木料、磚瓦等的出進。活較輕,飯量又小,還能過得去。但宋永清等一幫兄弟活又累,又吃不飽,又想家,再加上一些人大煙癮上來,真是痛苦萬狀。
過了近兩個月的這種生活,人瘦得變了型。先是宋永清失蹤了,美國兵沒有反應,後又有幾個人陸續失蹤。
自此以後,接連不斷的有人逃跑,到最後,跑得隻剩下羅樹德一個人,連同趕馬車拉磚的小夥子上將河東岸的伍泉,再也沒有別人了。
夜色深深,風雨交加。旁邊高大壯實的伍泉鼾聲如雷,羅樹德孤身一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起嬌妻和幼子肯定在家望眼欲穿地等他迴歸,萬箭穿心。又想想自己已三十好幾,仍一事無成,仰人鼻息,比起祖輩,大相徑庭,感慨之致,落下淚來。
一天,羅樹德被一個美國大兵帶到用行軍帳篷搭的工棚裏。隻見一個美國軍官站在由幾個材料箱子做支架、上麵蓋上木板組成的大辦公桌旁,低著頭、弓著腰,用兩支胳膊支撐著桌麵在觀看桌上放著的建築藍圖。
他聽見有人進來,低著頭向美國大兵揮了揮手,大兵向他敬了個禮後,轉身離去了。
羅樹德眼前這位美國軍官長腿大腳碧眼鷹鼻,右手裏握著一個黃梨木煙鬥,煙鬥飄出的煙朵嫋嫋,陣陣散發著特殊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工棚。
“別人都跑了,你為什麽不跑?”大腳軍官突然操著山東腔的中國話發問,卻仍然低著頭看圖。
羅樹德聽後一怔,“原來他還是個中國通,中國話說得這麽好。”他想……。
“長官問話,為什麽不迴答?”大腳猛抬頭盯著羅樹德,顯然有些不耐煩,仍操著山東腔調發問。
“迴長官的話,”羅樹德有些生氣,也學著山東腔說,“不過你不是中國的長官,我隻能叫你先生。你問我為什麽不跑,我不明白,我在中國的地界兒,一沒犯王法,二沒幹缺德事,堂堂正正做人,我幹嘛要跑?”
“說得好,說得好!哈哈!……”大腳突然間大笑起來。
羅樹德本來就一肚子的氣,大腳這一怪笑,他覺著受到了莫大的汙辱,他高聲對著大腳喊:“別笑了!小心笑掉下巴砸了腳麵!”
大腳聽後,臉上的笑容肌肉凝固了,他用左手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仔細地想:“下巴會被笑掉嗎?”轉而又一捉摸,顯然聽明白了羅樹德這句話本是諷刺挖苦的真實含義。
他把煙鬥從右手轉移到了左手,然後撥出手槍用槍口指著羅樹德的腦門,“你想死!?”
正是:嬉笑怒罵不頂用,一槍一彈要了命。
若問羅樹德生死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塵土雲月無所倚。
喃喃待哺堂前燕,
淒淒憔悴鏡中伊。
桎梏繞身子牙憤,
畫地為牢文王激。
乘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滄海祭。”
再說羅張氏香草經過十來天的調養已經恢複了健康,可以幫兄嫂料理家務了。
頭幾天,張邦昌對待妹妹一家還是不錯的,但時間一長,免不了閑言碎語、殘湯剩飯,孩子們都暗暗叫苦不迭。
一天,羅張氏在廚房給哥哥一家做菜、蒸窩頭、熬稀粥。羅夢龍幫著打下手,他和了一大盆一半是玉米麵與高梁麵混合體,一半是蒸軟的胡蘿卜的麵團,他用刀切了不少幹菜,這些準備工作做完,又去挑水,將水倒入大鐵鍋,燒開後,用水調好的生玉米麵糊糊往鍋裏倒,一邊用大鐵勺在鍋裏攪拌。
突然從屋外刮來一陣風,把屋角上的塵土帶著蜘蛛網吹落到稀粥鍋裏。羅夢龍急著用勺把灰塵撈起盛到碗裏,本想倒掉,但他見到碗裏除了灰塵和蜘蛛網外,還連著一些稀粥又覺可惜,在母親的極力攔阻下,他還是連土帶粥,喝下去了。
這一幕後半場剛好被大舅張邦昌路過瞧見,就破口大罵:“缺了八輩兒德了!天下還沒見過你這樣的孩子,大人們都還沒吃,你先偷著喝粥,也不怕燙死!”
張家做菜,對鹽控製得很厲害,平時很少放鹽,像現在的孩子們愛吃巧克力一樣,羅秀麗幾個孩子非常想吃點鹽。
羅秀麗讓妹妹羅秀娟央求羅夢龍說:“哥哥,你在廚房幫忙時,能不能在鹽缽裏抓個鹽粒給我們吃吃?”
羅夢龍說:“那還不好辦,你等著。”他悄悄到廚房鹽缽裏拿了一個鹽粒,讓姐妹們每人舔了一口解解饞,最後自己也舔了一下,真好吃啊!
大家正吃得愉快,大舅張邦昌出現了,他大罵羅夢龍:“缺了八輩兒德了!從小看大,三歲看老,現在你偷鹽,大了難道作賊不成!?小心鹽吃多了變燕巴虎兒(按指蝙蝠)!”從此不許羅夢龍進廚房。
冬天到了,上將河主航道的兩側結了冰。河邊的打穀場平平的。羅夢龍用小木頭削了個“尜尜兒”,與小朋友們一起在打穀場上做打“尜尜兒”的遊戲。
張邦昌與同村中年漢子王連友在打穀場邊上聊天,看著羅夢龍。王連友說:“羅夢龍這孩子大了準有出息。”
張邦昌聽了氣就不打一處來,剛好此時,“尜尜兒”被打到中年漢子們的附近,張邦昌走上兩步貓腰拾起“尜尜兒”,他一邊晃動一邊指著“尜尜兒”給王連友瞧,說道:“缺了八輩兒德了!他大了的出息連做這‘尜尜兒’的料都不夠!他要是出息了,我這‘張’字倒著寫!”說完使勁一個揚手,將“尜尜兒”拋到了上將河裏,“尜尜兒”在冰上跳了兩跳,掉到了未結冰的主航道的水流裏,被衝走了。
這一幕幕的屈辱在羅夢龍的幼小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別忙!”羅夢龍想,“早晚我會讓你的‘張’字倒著寫!”
忽一日下午,從羅家莊那裏來了一輛膠皮軲轆帶布蓬的大馬車找到張邦昌家門口,宋永清帶著二兒子宋全從車上下來,與張邦昌寒暄並介紹趕車人伍泉,說是羅樹德先生派來接家眷的。
趕車人伍泉,長得高大、墩實,黑黑的,眼大無神的樣子,一身兒北方車把式的打扮。
他拿出羅樹德的一封信。
張邦昌將人接到家裏,羅張氏開始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後來她狐疑顫抖地打開信封,隻見信中寫道:
“香草吾妻:見信如麵。現托伍泉先生駕車前往接汝等,速來!樹德匆匆。”
羅張氏讀完短信高興得淚流滿麵,孩子們也都高興壞了。宋永清見到羅張氏後,兩眼發直地瞪著,羅張氏對他表示感謝,他才醒了過來。
張邦昌作了一頓豐盛的晚飯,貼餅子、鹹魚,大蔥、大醬,玉米麵的粥。
張邦昌咬著餅子,用蔥蘸醬,一邊嚼著一邊高興地說:“都別呆著,快吃快吃,照顧好客人,別客氣,別客氣!大宇市是個貓腰就能撿到銀子的地方,這下我羅兄弟在大宇市站住了腳,你們去肯定有好日子過,到時候別忘了大舅啊!”說著還激動得流下老淚。羅張氏隻是無聲地哭泣流淚,沒說一句話。
羅夢龍與宋全親密地談著,宋全說:“我不想在地裏幹活,你到大宇城後安頓好一定叫我。”羅夢龍應道:“現在八字沒一撇,到了大宇城看事做事,隻要情況如意,我一定把你叫去。”
飯後,孩子們與趕車人伍泉漸漸熟了,他們圍坐在伍泉周邊就問東問西:“大宇城大嗎?”
“大宇城離我們有多遠?”
“大宇城人對外地人好嗎?”
“大宇城裏外國人多嗎?”
“大宇城的樓有多高?”
老伍耐心地一一作答。
大宇城八國聯軍的租界地幾乎占了大宇老城約八倍的地盤,英國地、法國地、俄國地最大,其次是德國地、比國地、奧國地、意國地和日本地。從東火車站向南幾百米就是銀河。英法等八國在銀河岸上建起了碼頭。再往南幾裏地全是各國銀行,門前立著十幾根一個人抱不過來的大柱子,特別氣派。
猶太人正蓋著的豪華大樓高高的,要是仰頭望望,帽子都會掉的。中街花園門口兩邊筆直站立著兩位又高又黑的印度兵,一塊“華人與狗禁止入內”的大木牌直立在那裏。
再往西南,英國球場經常坐滿了足球觀眾,激烈的足球賽經常舉行,英國跑馬場熱鬧非凡,多匹不同顏色的純種馬被騎士駕馭著,狂奔在橢園的土跑道上,人們瘋狂地在賭球和賭馬,大宇市幾乎成了外國人的天下。
美利堅合眾國的租界地讓英國管著,等於沒占上地盤,於是提出各國在華利益機會均等的動議,清政府被迫接受。美國以保護各國在華利益為由,要在胡佛路一帶劃出兩塊地皮建造美國營盤和美國軍官別墅,清政府被迫答應。
這天,美國一個滿載建築器材和物資的船隊從太平洋駛進內海靠上大宇市大碼頭。
運棗船隊正在碼頭陸續卸貨,銀河上突起大風,兩條木船猶如脫韁野馬,衝向美國的船隊,一條木船撞到瑪麗亞號旗艦,自然是粉身碎骨,另一條卻擦邊而過幸免於難。好在都是卸完貨的空船,人員都被救起,損失不大。
但美國人不幹了。以中國百姓的木船碰了美國的瑪麗亞號旗艦為借口,被美國大兵攔截的幾十條中國船上的民工全部征來搬運美國船上的貨物。
由海港沿銀河水路再經陸路運到胡佛路美國營盤建築工地上,並讓這些農民兄弟在工地上做起了建築小工。
羅樹德較幸運,因長得文靜,又識字,美國兵在自己人員緊張的情況下,讓他統計木料、磚瓦等的出進。活較輕,飯量又小,還能過得去。但宋永清等一幫兄弟活又累,又吃不飽,又想家,再加上一些人大煙癮上來,真是痛苦萬狀。
過了近兩個月的這種生活,人瘦得變了型。先是宋永清失蹤了,美國兵沒有反應,後又有幾個人陸續失蹤。
自此以後,接連不斷的有人逃跑,到最後,跑得隻剩下羅樹德一個人,連同趕馬車拉磚的小夥子上將河東岸的伍泉,再也沒有別人了。
夜色深深,風雨交加。旁邊高大壯實的伍泉鼾聲如雷,羅樹德孤身一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起嬌妻和幼子肯定在家望眼欲穿地等他迴歸,萬箭穿心。又想想自己已三十好幾,仍一事無成,仰人鼻息,比起祖輩,大相徑庭,感慨之致,落下淚來。
一天,羅樹德被一個美國大兵帶到用行軍帳篷搭的工棚裏。隻見一個美國軍官站在由幾個材料箱子做支架、上麵蓋上木板組成的大辦公桌旁,低著頭、弓著腰,用兩支胳膊支撐著桌麵在觀看桌上放著的建築藍圖。
他聽見有人進來,低著頭向美國大兵揮了揮手,大兵向他敬了個禮後,轉身離去了。
羅樹德眼前這位美國軍官長腿大腳碧眼鷹鼻,右手裏握著一個黃梨木煙鬥,煙鬥飄出的煙朵嫋嫋,陣陣散發著特殊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工棚。
“別人都跑了,你為什麽不跑?”大腳軍官突然操著山東腔的中國話發問,卻仍然低著頭看圖。
羅樹德聽後一怔,“原來他還是個中國通,中國話說得這麽好。”他想……。
“長官問話,為什麽不迴答?”大腳猛抬頭盯著羅樹德,顯然有些不耐煩,仍操著山東腔調發問。
“迴長官的話,”羅樹德有些生氣,也學著山東腔說,“不過你不是中國的長官,我隻能叫你先生。你問我為什麽不跑,我不明白,我在中國的地界兒,一沒犯王法,二沒幹缺德事,堂堂正正做人,我幹嘛要跑?”
“說得好,說得好!哈哈!……”大腳突然間大笑起來。
羅樹德本來就一肚子的氣,大腳這一怪笑,他覺著受到了莫大的汙辱,他高聲對著大腳喊:“別笑了!小心笑掉下巴砸了腳麵!”
大腳聽後,臉上的笑容肌肉凝固了,他用左手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仔細地想:“下巴會被笑掉嗎?”轉而又一捉摸,顯然聽明白了羅樹德這句話本是諷刺挖苦的真實含義。
他把煙鬥從右手轉移到了左手,然後撥出手槍用槍口指著羅樹德的腦門,“你想死!?”
正是:嬉笑怒罵不頂用,一槍一彈要了命。
若問羅樹德生死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