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醫隻得扶著羅維迴書房,“這仗都打了三年,馬上就要到第四個年頭了,王爺,這仗什麽時候打完啊?” “快了吧,”羅維說道:“快了。” 羅維這一聲快了,油桐花落,盛夏到來,翠島的池塘那裏,紅蓮怒放,隻是與五月雪的油桐花一樣,沒有等到賞花人。夏過天轉秋涼,這一年大周的各地倒是風調雨順,迎來了豐收的一季,羅維以攝政親王的身份詔告天下,今年大周的秋稅都免了,背著國家打了三年惡仗的工農商們,終於等到了喘息之時。暮秋之後,冬季到來,上都今年的冬季時常下雨,隻是沒有再下雪。 這一年的除夕,羅維沒有吃上團圓飯,羅知意要帶著三年皇子一起過除夕,一直說自己不喜歡小孩子的羅維自然是推辭了,其他的家人和好友都不在身邊,看著趙福為自己擺了滿滿一桌的菜,羅維卻對趙福說:“這些賞給下麵的人吃吧。” “王爺,”趙福問羅維道:“今天是大年夜,您就沒有想吃的東西嗎?要不奴才把這香糯餅留下?” 羅維便看向桌上那碟香糯,突然對趙福道:“我想喝一碗南瓜粥。” 趙福搞不懂羅維怎麽突然就想起來喝南瓜粥了,但難得羅維開口點菜了,趙福忙就往衣錦園的小廚房路。趙福不能肯定小廚房裏有南瓜,他是打算好了,如果小廚房裏沒有,他就去禦膳房那裏問,如果宮裏今日就是找不到一個南瓜,他就帶著人出宮去找,總之這個除夕夜,他一定要讓羅維吃到南瓜粥。 一桌的飯菜都撤了下去,羅維又坐在了書桌後麵忙碌起來。 趙福在禦膳房抱了一個老南瓜,讓小廚房的大師傅熬一鍋南瓜粥來。 知道是羅維點名要吃的後,小廚房的大師傅忙就開始洗瓜、切瓜、熬粥,還問趙福道:“趙公公,王爺一個人吃得下一鍋粥?” 趙福就道:“今天我們就陪著王爺一起喝粥好了。” 大師傅點頭,今天是除夕,朝中放假,衣錦園沒有了往日的人來人往,卻在這個家家團聚的日子裏,顯得淒清了。有他們這些下人,陪著羅維一起過除夕也好,總歸不是一個人過年,說出去也光亮一些。 趙福將熬好的南瓜粥端給羅維的時候,羅維都已經忘了,他今天有那麽一陣突然想喝這粥了。 “王爺,”趙福說:“剛熬好的,您嚐一嚐吧。” 羅維望著麵前的南瓜粥,說:“原來真是切成丁的。” “王爺您說什麽?”趙福沒聽明白羅維的話。 “我以前自己做過,那時候我不知道這南瓜是要切成丁還是切成條的,”羅維說道。 “那王爺最後將南瓜切成什麽了?” 羅維笑著一搖頭,挖了一勺粥在嘴裏。 趙福在一旁問道:“還合王爺的品味嗎?” “還不錯,”羅維說道,都是南瓜粥,好像還是他那時在青山山穀,與嵐一起吃的那粥好吃。 第443章 龍玄歸朝 啟哲之戰,前後一共打了七年。 最後這場席卷了整個天下的戰火,以南詔國滅,歸於大周,北燕與大周瓜分東商大半國土為結局湮滅。 龍玄歸朝這一日,正是這一年的四月,上都城萬人空巷,百姓們全都扶老攜幼出北城相迎。 羅維帶著滿朝文武,遲於百姓們來到北門,看到眼前的人山人海,羅維也隻是眉頭皺皺,隨後就下了馬車。 百姓看到羅維到了,紛紛都猜測平章皇帝怕是很快就要到了,更是翹首以盼龍玄的歸來。 約一炷香的時辰之後,遠遠可以看到歸朝大軍的旌旗了,人群中就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羅維的注意力卻被不時從他眼前飄過的柳絮所吸引,沒想到上都城外的春光,多年來還是不變,每次春來,總是要飄飛柳絮。 “王爺,”趙福注意到羅維的漫不經心很久了,看著大軍離他們這裏越來越近了,便走上前幾步,悄聲對羅維道:“陛下就要到了。” 羅維這才往前方望去。早先有戰報迴來,柳絮此時身上有傷,不會騎馬入城,羅維變沒想過他能在這裏看到龍玄,他的目光開始在離他越來越近的大軍中,尋找衛嵐的身影。衛嵐是領了先鋒營的,那他應該能在這最前排的大軍中看到衛嵐。 “王爺,”趙福又悄聲說道:“陛下在最前麵啊。” 羅維的目光這時也看到了龍玄,但隨即便又在到處找衛嵐的身影,他沒有接到戰報稱衛嵐受傷,為何他將這些將軍都一一看過了,就是看不到衛嵐?羅維突然就開始緊張,衛嵐還是傷了?龍玄故意瞞著自己?心中產生了這個疑問,羅維更是急切地在對麵的大軍中尋找著。 龍玄胸腹部到有傷,但臨近上都城之前,他還是堅持騎在了馬上。他答應過羅維,他會得勝歸朝,坐在馬車上,以一個病夫的姿態進上都北門,在龍玄看來,與他答應羅維的得勝歸來,大相徑庭。龍玄遠遠就看到了被朝臣簇擁著站在城下的羅維,沒有著官服,還是穿著厚實的外袍,那麽多的人站在那裏,羅維瘦弱,卻有主人的氣勢。龍玄細細地端詳著羅維,連羅維深紫棉袍上的暗花,他都看了一個仔細。 歡唿聲隨著龍玄離城的距離越來越近,而越發的高昂,等龍玄到了上都北城門下時,這歡唿聲到了最高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人們一起跪倒在龍玄的馬前,衝龍玄山唿萬歲。 “雲起,”龍玄看羅維也跪在了地上,忙就下馬。雙腳接觸到地麵時,龍玄的傷口處就是一陣疼痛,不過他此時顧不上這些,快步走到了羅維的身前,伸手就扶起了地上的羅維,“雲起,我迴來了!”龍玄對羅維大聲道。 羅維的目光清冷,他看了看麵前的龍玄,七年的征戰,龍玄瘦了,加上傷勢未愈,所以臉上還帶著病容。 “雲起?”龍玄被羅維的冷漠弄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陛下,迴宮吧。”羅維嘴角微微上彎,總算是露給龍玄一個笑容,淡淡地說道。 “你,”龍玄看了看身遭的群臣,百姓,拉起了羅維的手道:“你跟我一起坐禦攆迴宮去吧。” “我坐了馬車來,”羅維道:“跟在陛下的禦攆後麵就可以了。” “走吧,”龍玄握著羅維的手不放,“你就,就讓我好好看看你吧。” “陛下,這與理不合。” “我讓你坐的,誰敢說不合?”龍玄說道:“雲起,你不會為了一個座位,也要跟我在這裏說上半天吧?” 羅維看看周圍的文武百姓,他也做了這幾年的大周主人,這些人如今對他倒是不敢多看一眼。 “我帶你上去。”龍玄一直就拉著羅維的手不放,將羅維往步輦那裏拉著走去。 羅維被龍玄硬拉上了他為龍玄備下的禦攆,他心中對於找不到衛嵐,越發地生疑,看向龍玄的目光也就越冰冷。 “你不高興?”龍玄問羅維道。 “我大哥他們呢?”羅維問道。 “他們在中軍營,寧飛和,和衛嵐都在,”龍玄說道:“這下你放心了?” 羅維的目光移向身側,不再看龍玄。 龍玄耳中聽著他的子民們對他的歡唿聲,心卻不知怎地高興不起來。 禦攆走過上都的街頭,龍玄幾次想與羅維說話,隻是看羅維都在專注地看著禦攆外的風景,便隻得握著羅維的一隻手,陪著羅維一起看風景。龍玄離開了七年,羅維在宮中也一直沒有出來過,這兩人都是時隔七年,再看上都城的街景。春季正是上都城最美的季節,到處是綠樹和鮮花,對於就在上都長大的龍玄與羅維而言,這一切都是熟悉的,就好像他們與這座城,沒有消失這七年的時光。 “這裏我們以前好像來過。”龍玄指著路旁的一家店鋪對羅維道。 羅維順著龍玄的手指望去,是一家糖鋪。 “你那時最愛來這裏,我記得你說過,你最喜歡這家做的冰糖雪梨。” 兒時的事,羅維已經記不太清了,他隻是聽著龍玄說了,才依稀想起他迷戀甜食的那一段過往。 “我這次迴來,我們不如抽空再出宮吃一次冰糖雪梨?”龍玄問羅維道:“什麽人也不帶,就我們兩個人。” “我早就不愛吃糖了,”羅維說道:“陛下,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 龍玄語塞。 兩個人沉默地坐在禦攆上,看著眼前不斷變換的街景,龍玄猜想羅維的心思,隻是猜不到,而羅維隻是想記住他今天所看到的這一切。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他才能再出了那座皇宮。羅維看向了龍玄,這個人是否能看在,他替他守了這江山七年的份上,放他走? 皇宮的正門洞開,這座皇宮這時也迎迴了真正的主人。 龍玄握著羅維的手,坐著禦攆迴到了他的家,“雲起,”禦攆進入宮門的時候,龍玄突然對羅維道:“我活著迴來了,你,你對我笑一下吧,龍玄活著迴來了。” 羅維似是愣了一下,他方才沒有笑過嗎? 第444章 還是會心痛 太醫院的太醫,早就奉羅維的命令,在長明殿外候著龍玄。 羅維先於龍玄從禦攆上下來後,就對龍玄道:“陛下身上有傷,還是讓太醫們再看看。” 這句帶著關心意味的話,讓龍玄的心情好了一點,下了禦攆後,就道:“我隻是受了小傷,不礙事的。” “陛下的身體關乎社稷安危,”羅維側身站在了一旁,對龍玄說道:“臣請陛下進殿。” “你我之間,不必這樣分君臣的,”龍玄道:“你對於我,不是臣子。” 羅維的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是說了一句:“進殿吧。” 長明殿已經七年無人居住,但因為每日都有人仔細打掃,一直都是窗明幾淨,如同龍玄從沒離開過一般。 福到輕手輕腳地扶著龍玄躺在了龍榻上。 龍玄躺下後就喊羅維:“羅維,我……” “太醫呢?”羅維不等龍玄把話說完,迴頭喊跪在地上候旨的太醫,“快近前來替陛下看一下傷。” 幾個專治外傷的太醫忙就從地上爬了起來,快步走到了龍榻前。 龍玄由福到伺候著寬衣。 幾個太醫看到了龍玄胸腹處包紮著的厚厚紗布,還沒看到傷口,隻這傷的位置,就足以讓太醫們倒吸了一口冷氣。 龍玄不關心自己的傷,他知道這些傷要不了他的命,他隻是看著羅維,見羅維隻是背對著自己,往後走了幾步才站下,顯然是不要看他的傷。龍玄臉上的神色又黯淡了一些,卻也沒叫羅維近前來,裝可憐討羅維的同情,這種事他龍玄還做不出來。 “王爺,”趙福這時匆匆到了羅維的身邊,對羅維耳語道:“信王爺帶著文武大人們都在殿外了。” 羅維這才問龍玄道:“陛下,您準備何時見群臣?信皇叔帶著皇親大臣們都到了。” 龍玄道:“朕一會兒就去見他們,讓他們先去正殿外等著吧。” 羅維便衝趙福一揮手。 “這些年辛苦你了。”龍玄終於找到話題跟羅維再說上話了,私話他不肯與他說,國事這人不會不與他說吧? “陛下在外征戰才是辛苦。”羅維說著話,掩嘴又咳了起來。 “你這是受涼了?”龍玄馬上就問道:“怎麽咳嗽了?” “無事,”羅維咳了幾聲後,硬將這陣咳壓了下去,說:“小毛病而已。” “你怎麽還站著?”龍玄問羅維道。 忙就有跟著龍玄迴宮來的隨侍小太監,替羅維搬了一把椅子來。 羅維早就感覺身上乏力,看這是龍玄開口讓他坐下,便也不推辭,真就坐下了。 “你的臉色很難看,”龍玄看著羅維坐下後,才說道:“身子最近不舒服?” “臣的身子一直就是這樣。”羅維無所謂道。 “你,”龍玄歎了一口氣,把話又轉到了國事上,問羅維道:“常淩死後,這些年一直是趙鶴年管著京畿,他年歲大了,你就沒想過誰可替他?” “這個還是由陛下定奪吧。”羅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