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羅子啟連通報都沒來的及通報就直闖進皇甫夜寒的寢殿裏,皇甫夜寒正坐在榻邊上不知道望著什麽東西發愣,對於他的突然闖入有些不悅卻也沒有說什麽,剛才拿在手上的東西也悄悄收了起來。“怎麽了?”
“華王宮的使者都跑了!”羅子啟怕華王宮的人瞧出端倪,所以雖然派人盯著他們卻也不敢盯得太近,結果一個沒注意到就讓他們跑了。
“什麽?”皇甫夜寒向來沉靜的臉上也難得露出焦急之色,“立刻派人去追,務必把他們都追迴來!”華王宮的使者在宮裏白等了一天都沒什麽異樣,到了晚上卻突然連夜脫逃,一定是知道了什麽消息。元王後的死關係重大,如今他們道聽途說迴去報信,隻怕傳到華國會釀成大禍!
“已經有三支禦林軍去追了,我也即刻過去!但……若是他們一起倒還好辦,怕隻怕他們是分散迴去,這樣追起來就難免會有遺漏……”羅子啟一臉憂色,因為根據盯梢人的說法他們的確是分散離開。而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一起離開,盯梢的人才放鬆了戒心讓他們從眼皮底下跑了。
皇甫夜寒的拳頭一陣收緊,華國的使者都是探子出身,他們既然得到了消息要迴去報信再想全部抓迴來幾乎就沒有可能了:“那就不必再追了!派人通知禦林軍即刻迴來,已經抓到的使者也全部釋放,切記不要為難他們!華國那邊,我立刻修一封書信過去解釋。”
使者有抓有逃,即使能夠向帶迴來的人解釋明白,逃迴去的人也會先入為主的報告錯誤信息,到時候再解釋就是越描越黑了。
羅子啟也察覺到追人的舉動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心中暗自懊惱:“我這就派人把他們都撤迴來!等陛下把書信寫好我親自去華國送信,一定能趕在他們之前見到公主!”以他對元傾城的了解,若是他親自帶信去解釋,他們和使者之間元傾城一定會偏向他們!
皇甫夜寒麵露遲疑,但還是點點頭:“你先去安排,安排完了再迴來等我!”
在寧王宮這邊手忙腳亂的處理華國使者的事情的時候,華王宮那邊也正緊鑼密鼓的忙著封妃一事。先前元傾城托上官景軒調查宮女賀兒一事總算有了眉目,元傾城滿以為可以就此了結了父王的遺憾,可沒想到事情卻在玉璽蓋章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元朗,知道姑姑這麽晚了找你來是為了什麽嗎?”元傾城本來就對有些呆傻的元朗繼位一事有些不滿,現在他一繼位就公然阻撓封妃一事更是讓她氣憤不已,連第二天早上都等不及連夜派人召元朗過來問話。
元朗個性怯弱,見元傾城麵色不善更是嚇得連話都說不溜了:“朗……朗兒,朗兒不知……請姑姑明示。”
如果她的臉色再難看點,元傾城一點都不懷疑他會嚇得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雖然元朗受驚的模樣讓元傾城起了惻隱之心,可一想到華國的未來要交到這樣一個懦弱的君主手中,她還是沒辦法緩下臉色來。“你不必害怕,姑姑召你過來並不是要訓斥你。隻是聽上官殿下說,封妃的旨意你不肯蓋印,姑姑就是想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麽?”
“我……”白天的時候上官師父的確是找他蓋印來著,可哥哥說玉璽不能隨便用,任何事都要先問過他等他同意才能蓋印,他聽哥哥的話就沒有同意沒想到卻因此惹惱了姑姑,他要不要把哥哥招出來呢?不行,哥哥這麽做一定是為他好,他不能讓姑姑連哥哥也一起怪罪……
“是為什麽?”元傾城看他似有難言之隱,難道這孩子雖然外表呆傻,可心裏卻大有想法?
“是我不讓他蓋的!”元霄連通報都沒通報直接闖了進來,像模像樣的衝元傾城一作揖,“姑姑,是我不讓元朗蓋印的!”
“哥哥……”元朗一臉看到救星的樣子看著元霄,隨即又怯懦的看著元傾城,不確定她會不會責罰哥哥。
“是你?”元傾城一皺眉,自從元霄出現之後就什麽事都要摻一腳,她派人去找元朗過來的時候還特意囑咐避開元霄,他怎麽這麽快就得到消息了?
“姑姑,是我。”元霄倒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徑自挑了個緊挨著元傾城的位子坐下,“朗兒年紀尚小,還分不清是嗎人是真的對他好什麽人假的對他好,為了防止某些有心人士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利用朗兒,我就告訴他除非我看過同意了否則什麽印都不要蓋!,姑姑,我這樣做沒錯吧?”
元霄說著竟仿佛真的虛心求教般的直盯著元傾城看,元傾城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嗯,你的考量是也有些道理,可我總不會害他,你為什麽讓他連我也防著?”
“姑姑!這可是天大的冤枉!誰不知道這天下本來是姑姑的,我們怎麽可能連姑姑都防著?”元霄諂媚的一笑,“這不是朗兒年紀小,怕有人打著姑姑的旗號騙他嘛,所以我才讓他萬事先問過我。既然這真是姑姑的意思,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朗兒你愣著幹嘛,還不立刻拿出印來給姑姑蓋上!”
元朗聽哥哥發話了,急忙從懷裏左掏右掏掏出印來交給元傾城,連蓋印這種事都要時時處處受元霄的控製,元傾城臉色十分難看,卻不料元霄接下來還有話說。“額,姑姑?先王的兵符是不是得兩塊合在一起才能調兵來著?”
“是,怎麽了?”元傾城心裏一陣警惕,他突然問兵符做什麽?
元霄狀似不經意,可眼裏卻滿是精光:“據我所知,這其中一塊兵符在扈家人手裏,但不知道另一塊……在哪兒?”
“先王臨終前隻下詔說另一塊兵符已經交托到了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手裏,具體是誰我也不清楚,你突然問這個做什麽?”難道他也惦記兵權的事?
“沒什麽,隨口問問!朗兒剛剛即位,很多東西還不上手,我閑著沒事就幫他把東西查點查點。”元霄雖然嘴上說沒什麽,可臉上卻盡是失望之色。
“華王宮的使者都跑了!”羅子啟怕華王宮的人瞧出端倪,所以雖然派人盯著他們卻也不敢盯得太近,結果一個沒注意到就讓他們跑了。
“什麽?”皇甫夜寒向來沉靜的臉上也難得露出焦急之色,“立刻派人去追,務必把他們都追迴來!”華王宮的使者在宮裏白等了一天都沒什麽異樣,到了晚上卻突然連夜脫逃,一定是知道了什麽消息。元王後的死關係重大,如今他們道聽途說迴去報信,隻怕傳到華國會釀成大禍!
“已經有三支禦林軍去追了,我也即刻過去!但……若是他們一起倒還好辦,怕隻怕他們是分散迴去,這樣追起來就難免會有遺漏……”羅子啟一臉憂色,因為根據盯梢人的說法他們的確是分散離開。而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一起離開,盯梢的人才放鬆了戒心讓他們從眼皮底下跑了。
皇甫夜寒的拳頭一陣收緊,華國的使者都是探子出身,他們既然得到了消息要迴去報信再想全部抓迴來幾乎就沒有可能了:“那就不必再追了!派人通知禦林軍即刻迴來,已經抓到的使者也全部釋放,切記不要為難他們!華國那邊,我立刻修一封書信過去解釋。”
使者有抓有逃,即使能夠向帶迴來的人解釋明白,逃迴去的人也會先入為主的報告錯誤信息,到時候再解釋就是越描越黑了。
羅子啟也察覺到追人的舉動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心中暗自懊惱:“我這就派人把他們都撤迴來!等陛下把書信寫好我親自去華國送信,一定能趕在他們之前見到公主!”以他對元傾城的了解,若是他親自帶信去解釋,他們和使者之間元傾城一定會偏向他們!
皇甫夜寒麵露遲疑,但還是點點頭:“你先去安排,安排完了再迴來等我!”
在寧王宮這邊手忙腳亂的處理華國使者的事情的時候,華王宮那邊也正緊鑼密鼓的忙著封妃一事。先前元傾城托上官景軒調查宮女賀兒一事總算有了眉目,元傾城滿以為可以就此了結了父王的遺憾,可沒想到事情卻在玉璽蓋章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元朗,知道姑姑這麽晚了找你來是為了什麽嗎?”元傾城本來就對有些呆傻的元朗繼位一事有些不滿,現在他一繼位就公然阻撓封妃一事更是讓她氣憤不已,連第二天早上都等不及連夜派人召元朗過來問話。
元朗個性怯弱,見元傾城麵色不善更是嚇得連話都說不溜了:“朗……朗兒,朗兒不知……請姑姑明示。”
如果她的臉色再難看點,元傾城一點都不懷疑他會嚇得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雖然元朗受驚的模樣讓元傾城起了惻隱之心,可一想到華國的未來要交到這樣一個懦弱的君主手中,她還是沒辦法緩下臉色來。“你不必害怕,姑姑召你過來並不是要訓斥你。隻是聽上官殿下說,封妃的旨意你不肯蓋印,姑姑就是想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麽?”
“我……”白天的時候上官師父的確是找他蓋印來著,可哥哥說玉璽不能隨便用,任何事都要先問過他等他同意才能蓋印,他聽哥哥的話就沒有同意沒想到卻因此惹惱了姑姑,他要不要把哥哥招出來呢?不行,哥哥這麽做一定是為他好,他不能讓姑姑連哥哥也一起怪罪……
“是為什麽?”元傾城看他似有難言之隱,難道這孩子雖然外表呆傻,可心裏卻大有想法?
“是我不讓他蓋的!”元霄連通報都沒通報直接闖了進來,像模像樣的衝元傾城一作揖,“姑姑,是我不讓元朗蓋印的!”
“哥哥……”元朗一臉看到救星的樣子看著元霄,隨即又怯懦的看著元傾城,不確定她會不會責罰哥哥。
“是你?”元傾城一皺眉,自從元霄出現之後就什麽事都要摻一腳,她派人去找元朗過來的時候還特意囑咐避開元霄,他怎麽這麽快就得到消息了?
“姑姑,是我。”元霄倒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徑自挑了個緊挨著元傾城的位子坐下,“朗兒年紀尚小,還分不清是嗎人是真的對他好什麽人假的對他好,為了防止某些有心人士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利用朗兒,我就告訴他除非我看過同意了否則什麽印都不要蓋!,姑姑,我這樣做沒錯吧?”
元霄說著竟仿佛真的虛心求教般的直盯著元傾城看,元傾城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嗯,你的考量是也有些道理,可我總不會害他,你為什麽讓他連我也防著?”
“姑姑!這可是天大的冤枉!誰不知道這天下本來是姑姑的,我們怎麽可能連姑姑都防著?”元霄諂媚的一笑,“這不是朗兒年紀小,怕有人打著姑姑的旗號騙他嘛,所以我才讓他萬事先問過我。既然這真是姑姑的意思,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朗兒你愣著幹嘛,還不立刻拿出印來給姑姑蓋上!”
元朗聽哥哥發話了,急忙從懷裏左掏右掏掏出印來交給元傾城,連蓋印這種事都要時時處處受元霄的控製,元傾城臉色十分難看,卻不料元霄接下來還有話說。“額,姑姑?先王的兵符是不是得兩塊合在一起才能調兵來著?”
“是,怎麽了?”元傾城心裏一陣警惕,他突然問兵符做什麽?
元霄狀似不經意,可眼裏卻滿是精光:“據我所知,這其中一塊兵符在扈家人手裏,但不知道另一塊……在哪兒?”
“先王臨終前隻下詔說另一塊兵符已經交托到了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手裏,具體是誰我也不清楚,你突然問這個做什麽?”難道他也惦記兵權的事?
“沒什麽,隨口問問!朗兒剛剛即位,很多東西還不上手,我閑著沒事就幫他把東西查點查點。”元霄雖然嘴上說沒什麽,可臉上卻盡是失望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