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元恪晉仰望著帳頂,思緒飄迴十年前,元傾國和皇甫旌還有上官景文三人之間的愛恨糾葛有如走馬觀花一般在他的眼前快速的迴放著,斷線的風箏、盛開的合歡花、宮闈裏的追逐聲、壽宴上的盈盈舞袖……那些愛恨與權謀交織,真假變幻莫測的場景在他的腦海裏越轉越快,最終止於一聲歎息。
“你和傾國雖是長相極為相似的姐妹,可個性卻截然不同。你任性驕縱,但本性軟弱天真,做事不善於心術權謀,而傾國則全然不同。她個性倔強又頭腦聰明,處事狡黠且善於玩弄權術,幾乎沒人猜得透她究竟在想什麽。”
“或許也正是因為她占盡了天下女子的優點,所以才造成了她驕傲好勝的性格。傾國從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如果誰敢在她麵前妄自充大結果隻能是自討苦吃。她十三歲那年已經出落的十分美麗,就連天朝的太子殿下都慕名到華國來求親,我雖然不把他放在眼裏但畢竟礙於身份不好直接拒絕就把他留在宮裏小住。傾國好像很對那個太子十分感興趣的樣子,一直纏著他講東講西,傾國的問題不難太子連著答出了好幾個問題,你姐姐興奮不已,以為自己碰到了天下最淵博的人,就派人叫來文武大臣一起聽太子講課。”
“等文武大臣都到了,你姐姐提一個問題大臣們不知道,再提一個還是沒人知道,傾國狠狠的訓斥了他們一頓,然後請太子作答,華國的群臣都答不上來太子又哪裏知道答案,窘的半天說不上話。你姐姐不動聲色,依舊整天纏著太子,又接連幾次設計讓太子出糗,太子終於麵子上抹不開,還沒等到立下婚約的日子就走了。”
“還有一個酸腐的文士,他屢屢上諫讓我約束華國女子的言行,你姐姐瞧不上他那股酸腐之氣,就派人叫他來說要聽他解釋自己的建議。傾國事先弄了一條蛇放在他的座子下麵,然後等他來了就正襟危坐的聽他講如何規範禮儀,等他說到“遇亂不驚”的時候傾國就讓訓蛇的人指揮蛇盤旋在那個文士的腿上,弄的他心裏發毛如坐針氈;等到他說“輕聲細語”的時候,就讓蛇鑽進他的衣服裏,那個酸腐的文士哪裏見過這種場麵,當即嚇得他放聲尖叫,什麽禮儀都顧不得了。”
“傾國見嚇得他差不多了,就派人讓事先打扮成宮女模樣的訓蛇女踩著小碎步上前溫柔的幫他把蛇取出來,然後又裝作不小心讓蛇掉到地上,文士受驚若狂,尖叫著抱住柱子不敢亂動,滿屋子的宮女都鎮靜的站在原地譏笑那個文士,你姐姐也坐在位上依舊談笑風生,看見文士的驚恐模樣還故作驚訝的問他何以失儀至此。”元恪晉說到這裏的時候,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態,這種得意的神色即使是說到他當年最風光的歲月的時候也不曾有過。
“類似這樣的事數不勝數,經常有大臣跑來跟我抱怨遭到公主捉弄,我樂得有這麽一個聰明過人的女兒,怎麽舍得為了那些人訓她,所以也就對那些抱怨左耳進右耳出,假答應從不管就是了!”
元傾城沒想到舉止端莊的姐姐在出嫁之前還有惡劣的一麵,聽父王講姐姐以前的趣事也不禁跟著父王笑起來。女子出不出嫁真的有這麽大的差別嗎?看姐姐出嫁前後的言行舉止,真是判若兩人。
“我寵她,就連她的驕傲也一起寵著,”想著後來的變故,元恪晉的神色又慢慢凝重起來,“可我卻忘了,一個人的棱角越是分明他的弱點就越是致命,傾國太驕傲,她越是驕傲就越容不得失望,一旦她寄予厚望的人讓她失望,那對她將是致命的打擊,可偏偏她最愛的兩個人最後卻都令她失望至極。”
元傾城一皺眉,暗自思忖著父王說的兩個人是否是指姐夫和上官景文。
“傾國以為是我迷戀上那個宮女金屋藏嬌才害死了你的母後,她對我心存怨恨卻又不肯明著說出來,我一直沒有對她解釋其中的緣由,她的個性也越來越陰晴不定。適逢皇甫旌在華國周邊連連犯境,我一籌莫展,你姐姐才主動對我提出一個要求,她幫我解了華國之圍,而我今後再也不能要求她對華國履行任何義務,我答應了她。”
元恪晉的神色有一瞬的黯然,元傾城明白父親的傷心,握緊了他的手給予無言的安慰。雖然父王沒有明說,但從他講姐姐小時候的事情時臉上的驕傲神色就能輕易看出,父王對姐姐的愛絕不少她一分,甚至或許來的更為深厚。姐姐那時候年少輕狂,竟跑去跟父王談條件,這一定狠狠的傷了父王的心。
“皇甫旌的**雖然不比華王宮當年,宮中卻也不乏各種美女紅顏,但脂粉接觸多了總難免心生厭倦,而你姐姐就抓住了這一點,派人將一隻帶著字條的風箏扔到白溪河裏,果然成功的吸引了皇甫旌的視線,把他引到華王宮來。”
“彼時你姐姐已經跟上官景文有了婚約,你姐姐似乎十分中意他的樣子,每次他來傾國都親自陪他,有時候逗他高興有時候又捉弄他,我雖然不太喜歡那小子,可看他被傾國捉弄的一身狼狽還對她服服帖帖的樣子也就勉強接納他了。”不管嘴上說的多麽開明,天下又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將別人的孩子收的服服帖帖呢?
“在你姐姐院子裏那棵合歡花剛剛綻開第一朵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國君應我之邀前來賀壽,上官景文因為是你母後外甥的關係所以早已提前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每天都跟著你姐姐四處閑轉,你姐姐見合歡花開了就讓上官景文爬到樹上去幫她摘下來,上官景文覺得他堂堂安國太子爬樹有失身份就有些猶豫,你姐姐見他遲疑不決賭氣就要親自上去,就在這個功夫皇甫旌恰好到了,從隨從那裏取過弓箭來,一箭就把花給射了下來。”
“你和傾國雖是長相極為相似的姐妹,可個性卻截然不同。你任性驕縱,但本性軟弱天真,做事不善於心術權謀,而傾國則全然不同。她個性倔強又頭腦聰明,處事狡黠且善於玩弄權術,幾乎沒人猜得透她究竟在想什麽。”
“或許也正是因為她占盡了天下女子的優點,所以才造成了她驕傲好勝的性格。傾國從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如果誰敢在她麵前妄自充大結果隻能是自討苦吃。她十三歲那年已經出落的十分美麗,就連天朝的太子殿下都慕名到華國來求親,我雖然不把他放在眼裏但畢竟礙於身份不好直接拒絕就把他留在宮裏小住。傾國好像很對那個太子十分感興趣的樣子,一直纏著他講東講西,傾國的問題不難太子連著答出了好幾個問題,你姐姐興奮不已,以為自己碰到了天下最淵博的人,就派人叫來文武大臣一起聽太子講課。”
“等文武大臣都到了,你姐姐提一個問題大臣們不知道,再提一個還是沒人知道,傾國狠狠的訓斥了他們一頓,然後請太子作答,華國的群臣都答不上來太子又哪裏知道答案,窘的半天說不上話。你姐姐不動聲色,依舊整天纏著太子,又接連幾次設計讓太子出糗,太子終於麵子上抹不開,還沒等到立下婚約的日子就走了。”
“還有一個酸腐的文士,他屢屢上諫讓我約束華國女子的言行,你姐姐瞧不上他那股酸腐之氣,就派人叫他來說要聽他解釋自己的建議。傾國事先弄了一條蛇放在他的座子下麵,然後等他來了就正襟危坐的聽他講如何規範禮儀,等他說到“遇亂不驚”的時候傾國就讓訓蛇的人指揮蛇盤旋在那個文士的腿上,弄的他心裏發毛如坐針氈;等到他說“輕聲細語”的時候,就讓蛇鑽進他的衣服裏,那個酸腐的文士哪裏見過這種場麵,當即嚇得他放聲尖叫,什麽禮儀都顧不得了。”
“傾國見嚇得他差不多了,就派人讓事先打扮成宮女模樣的訓蛇女踩著小碎步上前溫柔的幫他把蛇取出來,然後又裝作不小心讓蛇掉到地上,文士受驚若狂,尖叫著抱住柱子不敢亂動,滿屋子的宮女都鎮靜的站在原地譏笑那個文士,你姐姐也坐在位上依舊談笑風生,看見文士的驚恐模樣還故作驚訝的問他何以失儀至此。”元恪晉說到這裏的時候,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態,這種得意的神色即使是說到他當年最風光的歲月的時候也不曾有過。
“類似這樣的事數不勝數,經常有大臣跑來跟我抱怨遭到公主捉弄,我樂得有這麽一個聰明過人的女兒,怎麽舍得為了那些人訓她,所以也就對那些抱怨左耳進右耳出,假答應從不管就是了!”
元傾城沒想到舉止端莊的姐姐在出嫁之前還有惡劣的一麵,聽父王講姐姐以前的趣事也不禁跟著父王笑起來。女子出不出嫁真的有這麽大的差別嗎?看姐姐出嫁前後的言行舉止,真是判若兩人。
“我寵她,就連她的驕傲也一起寵著,”想著後來的變故,元恪晉的神色又慢慢凝重起來,“可我卻忘了,一個人的棱角越是分明他的弱點就越是致命,傾國太驕傲,她越是驕傲就越容不得失望,一旦她寄予厚望的人讓她失望,那對她將是致命的打擊,可偏偏她最愛的兩個人最後卻都令她失望至極。”
元傾城一皺眉,暗自思忖著父王說的兩個人是否是指姐夫和上官景文。
“傾國以為是我迷戀上那個宮女金屋藏嬌才害死了你的母後,她對我心存怨恨卻又不肯明著說出來,我一直沒有對她解釋其中的緣由,她的個性也越來越陰晴不定。適逢皇甫旌在華國周邊連連犯境,我一籌莫展,你姐姐才主動對我提出一個要求,她幫我解了華國之圍,而我今後再也不能要求她對華國履行任何義務,我答應了她。”
元恪晉的神色有一瞬的黯然,元傾城明白父親的傷心,握緊了他的手給予無言的安慰。雖然父王沒有明說,但從他講姐姐小時候的事情時臉上的驕傲神色就能輕易看出,父王對姐姐的愛絕不少她一分,甚至或許來的更為深厚。姐姐那時候年少輕狂,竟跑去跟父王談條件,這一定狠狠的傷了父王的心。
“皇甫旌的**雖然不比華王宮當年,宮中卻也不乏各種美女紅顏,但脂粉接觸多了總難免心生厭倦,而你姐姐就抓住了這一點,派人將一隻帶著字條的風箏扔到白溪河裏,果然成功的吸引了皇甫旌的視線,把他引到華王宮來。”
“彼時你姐姐已經跟上官景文有了婚約,你姐姐似乎十分中意他的樣子,每次他來傾國都親自陪他,有時候逗他高興有時候又捉弄他,我雖然不太喜歡那小子,可看他被傾國捉弄的一身狼狽還對她服服帖帖的樣子也就勉強接納他了。”不管嘴上說的多麽開明,天下又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將別人的孩子收的服服帖帖呢?
“在你姐姐院子裏那棵合歡花剛剛綻開第一朵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國君應我之邀前來賀壽,上官景文因為是你母後外甥的關係所以早已提前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每天都跟著你姐姐四處閑轉,你姐姐見合歡花開了就讓上官景文爬到樹上去幫她摘下來,上官景文覺得他堂堂安國太子爬樹有失身份就有些猶豫,你姐姐見他遲疑不決賭氣就要親自上去,就在這個功夫皇甫旌恰好到了,從隨從那裏取過弓箭來,一箭就把花給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