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委屈的萬鵬
很顯然,畢文謙跳脫的思維又一次超出了萬鵬的想像。那沮喪的表情不由翻成了哭笑不得的模樣。
“這一片兒,一磚一瓦,全都是我們中國的工人建起來的。怎麽可能在下麵藏什麽軍事基地?”
“哦,這樣啊。建得不錯,比國內大多數的住房都強……”
“文謙,到底在你眼裏什麽才算是了不起的?”萬鵬咬了咬牙,不禁脫口而問,那口吻裏既有點兒無奈,又有點兒委屈,“這可是從建築總公司三局請的專家,就是前幾年創造出鵬城速度的三局一公司,在整個東北的建築工人和退伍軍人裏調選組成的隊伍,我們好多人在遠東深入基層調研聽取普通群眾的意見,匯總起來邀請國內最好的建築設計師和蘇聯的計委專家兼顧各方麵的要求研討,連華華都參與進來了!花大力氣統籌打大會戰,不僅施工速度震驚了蘇聯人,竣工驗收的質量也無可挑剔,那些從莫斯科來的專家住進來之後都紛紛稱讚!這可是樣板房!結果,結果在你這兒,就是一個‘還成’?一個‘不錯’?文謙,你的要求到底有多高啊!”
看著萬鵬越說越委屈,畢文謙也覺得自己頗有點兒委屈——
我明明隻是說了實話好不好?隨便叫些在10年代中國一、二線城市住習慣了年輕人來,不吐槽這些樓盤太千篇一律就不錯了!
吉普車裏一片尷尬的安靜。
直到李秀秀把車開進了其中一棟樓的地下停車場,和看守的中國人交了證件,再開進去照著編號停穩了。後座上的兩個人都沒有開口的意思。
“畢經理,萬經理……要不,先下車?”
“你們先下去吧……我再和萬鵬說幾句。”畢文謙抬手擺擺,“萬鵬肯定知道路。”
待李秀秀和張曉霞都下車走遠了,萬鵬才木著臉說:“你用不著找些好話重新評價一遍。”
“我是那樣的人嗎?”畢文謙翻了白眼兒,再歎了一口氣,“……你具體說說這個建築群的內容吧。”
又是一陣安靜之後,萬鵬終於慢慢介紹了。
“這些房子,設計規劃分了八塊,按照九宮格布局。每一塊有16棟樓,通有十字形的公路,每4棟樓的區域中間有花園,籃球場等等公共設施場所,每棟樓16層,有地下停車場和電梯,1樓是食堂,2樓是室內體育場,3樓是電影院,4樓是音樂廳,5樓是舞會廳,6樓是倉庫和相關人員的住房,7樓以上住人,每層樓8戶,每戶麵積160平米,四室二廳一廁一浴一個陽台,通水通電通氣。樓頂是公共休息區。一共可入住10240戶。因為是專門給技術專家居住的,所以沒有廚房。現在的政策是結了婚的一家一戶,沒結婚的兩人合住一戶。每一戶都有一個停車位,我們現在在的這一棟,留給我們中國人自己住了。從正式組建設計組到現在,不過一年不到。選址和計劃同步開始,計劃好了規模就開始清理地基,同時開始設計式樣輪廓,打樁期內設計具體樣式……一步步都竭盡全力搶時間,要不是實行軍事化管理,要不是蘇聯的原材料簡直財大氣粗,要不是國內和遠東兩邊都鼎力支持,這根本不可能做到!”本是語速平緩的萬鵬越說越有了些激動,仿佛是在顯擺自家的孩子,“哪怕這樣,我們也隻修好了八塊裏的六塊,還有兩塊的,內部裝修並沒有做好,對遠東方麵的說法是要聽取入住專家的個人喜好風格來具體裝修。你來的路上,經過了兩塊,就是已經修好的,所以一路才安靜。剛才路過九宮格的正中心,你也看到了,一個大廣場,一棟大圓樓。計劃中那是一個綜合性大樓,其實是橢圓形的,包裹著裏麵的足球場,下麵幾層是商場,再上麵會是寫字間,或者其他什麽東西。這一片的居民的許多大型活動都將在這裏舉辦。但也有意見說這裏可以建成學校。不管怎樣,現在,除了足球場,其他的都還隻是一個架子,與其說是商場,不如說是生活物資的集散地。”
介紹到這兒,萬鵬又忍不住委屈起來:“這些,在國內大多數地方看都看不到,想來在伊拉克人麵前也是拿得出手的。我才專門讓華華叫李秀秀帶你到這兒來,讓你好好看看。你倒好,一路上就沒正眼瞧過,看了也沒什麽表情,問了,你一臉的馬馬虎虎。好吧……我也不可能怨你,你要不是這樣,也不會覺得什麽問題都不是問題。”
殘念這聽完萬鵬的話,畢文謙醞釀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其實,你們的確很了不起了。我覺得普普通通,是從我看到的情況而言,但我沒有考慮過工期。半年前我聽劉甘美提過,你組織工人接受賒賬給蘇聯專家修高級別墅,我……壓根兒沒把這些樓房和高級別墅聯係起來。”
“哦……原來是這樣。”萬鵬的臉色終於晴朗了許多,“我們最初想的的確是建高級別墅。可架不住地圖頭趕人趕得多啊!而且,比起那些住了幾十年的赫禿子樓,我們這些雖然不是別墅,可也真的是很高級了。那些從莫斯科過來的專家住了之後,沒人不把赫禿子樓說成是鬼住的地方。”
噗……
“那些蘇聯人啊……赫禿子樓雖然沒有電梯,雖然是50年代的東西,但怎麽也不是鬼住的吧?”畢文謙啞然失笑,“要換成我們中國,要是人人都能在赫禿子樓裏有一間住,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萬鵬讚同地笑笑,順勢說:“是啊!我計劃著,我們在海參崴的基建搞好了,培養的好的建築工人,就分批迴國,以老帶新傳幫帶,盡快給自己人多修些房子。一方麵,我們國家那麽大,人又那麽多,現有的建築工人和施工效率,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一方麵,現在國內的商品房,貴到大多數底層的普通人基本就買不起……這幾年,那些人抓經濟,抓成什麽樣子了!以前我是不懂,越學習,越調查,越研究,越明白,我就越憤怒。”
說著憤怒,萬鵬的情緒卻是冷靜的。他抬手輕輕拍拍畢文謙的肩頭,然後打開了車門,先下了車。
“來吧,文謙!我的待遇比這兒的工人好,和蘇聯專家一樣,分配有一戶房子,不,我比專家還好,沒結婚就一人一戶了。畢竟,他們隻要工作十年,房子就是他們的了。而我這戶,本質上是屬於公司。不過,分了到現在,我也隻在裏麵住過一晚。四室二廳,一個人在裏麵,夜裏靜下來,隻覺得孤獨。正好,你來了,要不要和我一起住?”
“黎華呢?她也住這兒?”
“她在我隔壁。”
“那……”畢文謙思索著,慢吞吞地也下了車,“我和黎華住一戶吧!這兒可不是國內,我是秘密來的,能早些走就早些走。這一次,我和黎華……會談得很長。”
萬鵬琢磨了幾秒,低聲確認道:“很長?”
“很長。其中大概就會包括你關心的住房問題。”
“……是嗎?”
“隻可惜,你們修房子居然修公共食堂不帶廚房!赫禿子樓讓蘇聯家庭有了自己的廚房,你們這兒卻開曆史的倒車!我本想求黎華給我做獅子頭的!”終於,畢文謙還是忍不住吐槽了。
“這兒畢竟是蘇聯,這兒住的對象畢竟是蘇聯專家啊!每棟樓都配有至少專門的廚師小組,原則上是24小時值班。”萬鵬笑了笑,那笑容卻不見得陽光,“我們,是以當初蘇聯援建專家的待遇為思路的。當初赫禿子撤專家,我們留不住人,卻一定程度上留得住人心。當然……那時候的某些待遇,現在是不可能了。”
很顯然,畢文謙跳脫的思維又一次超出了萬鵬的想像。那沮喪的表情不由翻成了哭笑不得的模樣。
“這一片兒,一磚一瓦,全都是我們中國的工人建起來的。怎麽可能在下麵藏什麽軍事基地?”
“哦,這樣啊。建得不錯,比國內大多數的住房都強……”
“文謙,到底在你眼裏什麽才算是了不起的?”萬鵬咬了咬牙,不禁脫口而問,那口吻裏既有點兒無奈,又有點兒委屈,“這可是從建築總公司三局請的專家,就是前幾年創造出鵬城速度的三局一公司,在整個東北的建築工人和退伍軍人裏調選組成的隊伍,我們好多人在遠東深入基層調研聽取普通群眾的意見,匯總起來邀請國內最好的建築設計師和蘇聯的計委專家兼顧各方麵的要求研討,連華華都參與進來了!花大力氣統籌打大會戰,不僅施工速度震驚了蘇聯人,竣工驗收的質量也無可挑剔,那些從莫斯科來的專家住進來之後都紛紛稱讚!這可是樣板房!結果,結果在你這兒,就是一個‘還成’?一個‘不錯’?文謙,你的要求到底有多高啊!”
看著萬鵬越說越委屈,畢文謙也覺得自己頗有點兒委屈——
我明明隻是說了實話好不好?隨便叫些在10年代中國一、二線城市住習慣了年輕人來,不吐槽這些樓盤太千篇一律就不錯了!
吉普車裏一片尷尬的安靜。
直到李秀秀把車開進了其中一棟樓的地下停車場,和看守的中國人交了證件,再開進去照著編號停穩了。後座上的兩個人都沒有開口的意思。
“畢經理,萬經理……要不,先下車?”
“你們先下去吧……我再和萬鵬說幾句。”畢文謙抬手擺擺,“萬鵬肯定知道路。”
待李秀秀和張曉霞都下車走遠了,萬鵬才木著臉說:“你用不著找些好話重新評價一遍。”
“我是那樣的人嗎?”畢文謙翻了白眼兒,再歎了一口氣,“……你具體說說這個建築群的內容吧。”
又是一陣安靜之後,萬鵬終於慢慢介紹了。
“這些房子,設計規劃分了八塊,按照九宮格布局。每一塊有16棟樓,通有十字形的公路,每4棟樓的區域中間有花園,籃球場等等公共設施場所,每棟樓16層,有地下停車場和電梯,1樓是食堂,2樓是室內體育場,3樓是電影院,4樓是音樂廳,5樓是舞會廳,6樓是倉庫和相關人員的住房,7樓以上住人,每層樓8戶,每戶麵積160平米,四室二廳一廁一浴一個陽台,通水通電通氣。樓頂是公共休息區。一共可入住10240戶。因為是專門給技術專家居住的,所以沒有廚房。現在的政策是結了婚的一家一戶,沒結婚的兩人合住一戶。每一戶都有一個停車位,我們現在在的這一棟,留給我們中國人自己住了。從正式組建設計組到現在,不過一年不到。選址和計劃同步開始,計劃好了規模就開始清理地基,同時開始設計式樣輪廓,打樁期內設計具體樣式……一步步都竭盡全力搶時間,要不是實行軍事化管理,要不是蘇聯的原材料簡直財大氣粗,要不是國內和遠東兩邊都鼎力支持,這根本不可能做到!”本是語速平緩的萬鵬越說越有了些激動,仿佛是在顯擺自家的孩子,“哪怕這樣,我們也隻修好了八塊裏的六塊,還有兩塊的,內部裝修並沒有做好,對遠東方麵的說法是要聽取入住專家的個人喜好風格來具體裝修。你來的路上,經過了兩塊,就是已經修好的,所以一路才安靜。剛才路過九宮格的正中心,你也看到了,一個大廣場,一棟大圓樓。計劃中那是一個綜合性大樓,其實是橢圓形的,包裹著裏麵的足球場,下麵幾層是商場,再上麵會是寫字間,或者其他什麽東西。這一片的居民的許多大型活動都將在這裏舉辦。但也有意見說這裏可以建成學校。不管怎樣,現在,除了足球場,其他的都還隻是一個架子,與其說是商場,不如說是生活物資的集散地。”
介紹到這兒,萬鵬又忍不住委屈起來:“這些,在國內大多數地方看都看不到,想來在伊拉克人麵前也是拿得出手的。我才專門讓華華叫李秀秀帶你到這兒來,讓你好好看看。你倒好,一路上就沒正眼瞧過,看了也沒什麽表情,問了,你一臉的馬馬虎虎。好吧……我也不可能怨你,你要不是這樣,也不會覺得什麽問題都不是問題。”
殘念這聽完萬鵬的話,畢文謙醞釀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其實,你們的確很了不起了。我覺得普普通通,是從我看到的情況而言,但我沒有考慮過工期。半年前我聽劉甘美提過,你組織工人接受賒賬給蘇聯專家修高級別墅,我……壓根兒沒把這些樓房和高級別墅聯係起來。”
“哦……原來是這樣。”萬鵬的臉色終於晴朗了許多,“我們最初想的的確是建高級別墅。可架不住地圖頭趕人趕得多啊!而且,比起那些住了幾十年的赫禿子樓,我們這些雖然不是別墅,可也真的是很高級了。那些從莫斯科過來的專家住了之後,沒人不把赫禿子樓說成是鬼住的地方。”
噗……
“那些蘇聯人啊……赫禿子樓雖然沒有電梯,雖然是50年代的東西,但怎麽也不是鬼住的吧?”畢文謙啞然失笑,“要換成我們中國,要是人人都能在赫禿子樓裏有一間住,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萬鵬讚同地笑笑,順勢說:“是啊!我計劃著,我們在海參崴的基建搞好了,培養的好的建築工人,就分批迴國,以老帶新傳幫帶,盡快給自己人多修些房子。一方麵,我們國家那麽大,人又那麽多,現有的建築工人和施工效率,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一方麵,現在國內的商品房,貴到大多數底層的普通人基本就買不起……這幾年,那些人抓經濟,抓成什麽樣子了!以前我是不懂,越學習,越調查,越研究,越明白,我就越憤怒。”
說著憤怒,萬鵬的情緒卻是冷靜的。他抬手輕輕拍拍畢文謙的肩頭,然後打開了車門,先下了車。
“來吧,文謙!我的待遇比這兒的工人好,和蘇聯專家一樣,分配有一戶房子,不,我比專家還好,沒結婚就一人一戶了。畢竟,他們隻要工作十年,房子就是他們的了。而我這戶,本質上是屬於公司。不過,分了到現在,我也隻在裏麵住過一晚。四室二廳,一個人在裏麵,夜裏靜下來,隻覺得孤獨。正好,你來了,要不要和我一起住?”
“黎華呢?她也住這兒?”
“她在我隔壁。”
“那……”畢文謙思索著,慢吞吞地也下了車,“我和黎華住一戶吧!這兒可不是國內,我是秘密來的,能早些走就早些走。這一次,我和黎華……會談得很長。”
萬鵬琢磨了幾秒,低聲確認道:“很長?”
“很長。其中大概就會包括你關心的住房問題。”
“……是嗎?”
“隻可惜,你們修房子居然修公共食堂不帶廚房!赫禿子樓讓蘇聯家庭有了自己的廚房,你們這兒卻開曆史的倒車!我本想求黎華給我做獅子頭的!”終於,畢文謙還是忍不住吐槽了。
“這兒畢竟是蘇聯,這兒住的對象畢竟是蘇聯專家啊!每棟樓都配有至少專門的廚師小組,原則上是24小時值班。”萬鵬笑了笑,那笑容卻不見得陽光,“我們,是以當初蘇聯援建專家的待遇為思路的。當初赫禿子撤專家,我們留不住人,卻一定程度上留得住人心。當然……那時候的某些待遇,現在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