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悄然離京
畢文謙沒有和張靜林解釋太多——他帶盒飯進來,隻帶了兩雙筷子,張靜林捏斷了,就沒辦法吃了。
“你自己有時間慢慢琢磨,現在,還是去重新找雙筷子吧。”
“啊……好……”
見張靜林應得心不在焉,畢文謙又強調了一句:“你隻吃了一半,別讓飯菜涼了。”
張靜林的視線始終在歌譜上:“我一會兒去食堂再吃點兒就好……”
“那怎麽行?這吃剩的難道就扔了?”畢文謙不禁搖頭,“你要這麽浪費,我怎麽敢讓你修改合同?”
張靜林終於不解地抬頭看著畢文謙,見他不像是開玩笑,才不太情願地折好手裏的歌譜,拾起旁邊的盒飯,起身嘟囔道:“那我去找筷子了……”
“去吧!可別餓著了。還有,加油!”
待張靜林出了錄音室,畢文謙自己靜了許久。
海選,大約算是結束了。
《櫻花大戰》,不是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情,或者說,搞動畫片,非己所欲。
但在這個時代,中國的動畫片水平的確是世界頂級水平,想要做出接近立竿見影的成績,想要有效而可行地改變世界,這的確是不多的選項中的一個。
改變世界,真是一件困難而作為穿越者近乎理所當然應做的事情。
來到這個時代,了解越多,經曆越多,畢文謙越發體會到其沉重和必要。
黎華,你將形成怎樣的看法?選擇走怎樣的道路?我能給你的,隻是一個方向,路,需要你去一步步走,直到走出一條新的世界線。
終於,畢文謙索性起身坐到了鋼琴前,新手彈起了點兒旋律,漸漸地,也信口輕聲唱著。
“……今日飲一杯愁滋味不醉不歸,明日城門外任誰來刀山火海,世人說什麽正邪兩派,你的手我也不會放開……”
幾天之後,11月6號,中國流行音樂聯賽第9輪,一個星期天。
上午時候,小曉琳迴到四合院,在畢文謙的窗前輕輕敲了敲:“經理。”
畢文謙放下手裏的書:“小曉琳?有事?”
“黎副經理決定在海參崴見你。”
“海參崴?”這似乎出乎畢文謙意料之外,“……為什麽?”
“她不適合中途迴國。她也不想讓外人知道,特別是那些西方國家的媒體。”
“她……在歐洲出了什麽事情?”畢文謙心頭一凜。
“沒,小心駛得萬年船而已。”小曉琳搖頭笑了笑,“你們也可以借此機會,見見萬經理。”
萬鵬……
“好吧,什麽時候走?”
“就今天,大概是飯點兒,有車來接你。你和張曉霞一起,順便多帶幾個盒飯去。”
畢文謙一愣:“這是……什麽操作?”
“嗬嗬,”小曉琳先是笑,然後雙肘趴在窗台上,慢慢解釋起來,“黎副經理想悄悄來,悄悄走,她自己不可能,那就換你悄悄了。恰好,最近有一係列人事調動,有人要從冀省去奉天,他覺得不遠,不想做火車,就自己帶司機和秘書開車上任,也算是沿途考察一下基層情況。他的行程比較適合,我們就安排他過來順路帶你一程。等到了奉天,有黎副經理這次帶在考察團裏的法語翻譯接你,你們再從奉天開車到海參崴。處於保密的考慮,你最好白天不要下車。”說著,小曉琳又自個兒笑了,“反正,你不是老喜歡吃盒飯兒嘛!”
噗……畢文謙總覺得自己某種意義上被算計了。這指不定就是陸衍出的主意——嗯,畢文謙就這麽主觀地認為了。
“……好吧,可為什麽叫個翻譯來接我們?”
“黎副經理和你見過之後,行程安排是去法國。那個翻譯叫李秀秀,三十歲出頭,京語法語專業畢業,改革開放第一次招考公費留學生,她就考上去法國學了三年法國文學。後來在美國工作,這次黎副經理選擇隨團人員,李秀秀的爸爸就像黎副經理推薦了她。”小曉琳垂著目光,絮絮說著,“這次捎你去奉天的,叫嶽奇峰,是冀省no2,他是今年5月才被任命,原則上不適合這個時候平調。但今年下半年,你也知道,出的事情不少,人事變動比較多。他到奉天,是出任遼省的代理no2,那裏原本的no2是李真人,是濱城人,一直在東北學習、工作,也是技術員出身,也符合現在幹部年輕化的潮流。鵬華公司明確編製之後,很多工作和構想想要順利入手,也需要一些名正言順的配套機構和政策。中顧·委研究的意思是,可以以整個東北的格局成立一個班子,但考慮到建構初期的一些曆史事件,叫東北局的話,可能有些晦氣,更可能引出些風言風語,所以,在萬經理的建議和大家的醞釀下,這套班子暫時叫東北改革小組,由李真人代理組長,萬經理代理黨·委shu記。另一方麵,由嶽奇峰繼任,負責主抓那裏的公安工作。你也知道,水變油事件,讓公安係統出了醜,雖然涉事的級別不是太高,但整頓還是定下來了。畢竟濱城作為特區,治安水平也是經濟建設的基礎之一。”
靜靜聽小曉琳說完,畢文謙微微張著嘴,卻一時沒有說出話來。
“經理,你現在就準備一下吧!你這一兩年,來迴老穿黎副經理給你設計的幾套衣服,指不定出去就會被人認出來,還是換一身……”
“黎華給我的衣服,我當然要穿著了!”畢文謙下意識就是搖頭,“反正我又不下車。”
小曉琳啞然:“可你晚上總得住招待所吧?”
“我就睡車上不行嗎?”畢文謙執拗道,“大不了我多帶床被子……”
小曉琳簡直樂了:“我的經理啊!這可是11月了,你是往北走,你得帶多厚的被子?”
最終,畢文謙不得不向現實屈服。待張曉霞提著一大塑料袋的盒飯來接他的時候,他換了一身大院子弟常穿的雙排扣呢子軍大衣,手裏提著一個鼓囔囔的土藍色尼龍口袋。
“經理,盒飯我已經帶了……”
“不,我這帶的書。”
“書?”
“小曉琳不是說坐車出門,我還得低調,盡量不下車嗎?我總得想辦法打發時間……”
張曉霞盯著畢文謙手裏顯沉的尼龍口袋:“可這好像有點兒多了吧?”
“不多,就三部。一本《三國演義》,一本《三國誌》,一本《看,今天的蘇聯》。”畢文謙指指門外,“好了,接咱們的可是省裏的no2,別讓人家等久了。走!”
畢文謙沒有和張靜林解釋太多——他帶盒飯進來,隻帶了兩雙筷子,張靜林捏斷了,就沒辦法吃了。
“你自己有時間慢慢琢磨,現在,還是去重新找雙筷子吧。”
“啊……好……”
見張靜林應得心不在焉,畢文謙又強調了一句:“你隻吃了一半,別讓飯菜涼了。”
張靜林的視線始終在歌譜上:“我一會兒去食堂再吃點兒就好……”
“那怎麽行?這吃剩的難道就扔了?”畢文謙不禁搖頭,“你要這麽浪費,我怎麽敢讓你修改合同?”
張靜林終於不解地抬頭看著畢文謙,見他不像是開玩笑,才不太情願地折好手裏的歌譜,拾起旁邊的盒飯,起身嘟囔道:“那我去找筷子了……”
“去吧!可別餓著了。還有,加油!”
待張靜林出了錄音室,畢文謙自己靜了許久。
海選,大約算是結束了。
《櫻花大戰》,不是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情,或者說,搞動畫片,非己所欲。
但在這個時代,中國的動畫片水平的確是世界頂級水平,想要做出接近立竿見影的成績,想要有效而可行地改變世界,這的確是不多的選項中的一個。
改變世界,真是一件困難而作為穿越者近乎理所當然應做的事情。
來到這個時代,了解越多,經曆越多,畢文謙越發體會到其沉重和必要。
黎華,你將形成怎樣的看法?選擇走怎樣的道路?我能給你的,隻是一個方向,路,需要你去一步步走,直到走出一條新的世界線。
終於,畢文謙索性起身坐到了鋼琴前,新手彈起了點兒旋律,漸漸地,也信口輕聲唱著。
“……今日飲一杯愁滋味不醉不歸,明日城門外任誰來刀山火海,世人說什麽正邪兩派,你的手我也不會放開……”
幾天之後,11月6號,中國流行音樂聯賽第9輪,一個星期天。
上午時候,小曉琳迴到四合院,在畢文謙的窗前輕輕敲了敲:“經理。”
畢文謙放下手裏的書:“小曉琳?有事?”
“黎副經理決定在海參崴見你。”
“海參崴?”這似乎出乎畢文謙意料之外,“……為什麽?”
“她不適合中途迴國。她也不想讓外人知道,特別是那些西方國家的媒體。”
“她……在歐洲出了什麽事情?”畢文謙心頭一凜。
“沒,小心駛得萬年船而已。”小曉琳搖頭笑了笑,“你們也可以借此機會,見見萬經理。”
萬鵬……
“好吧,什麽時候走?”
“就今天,大概是飯點兒,有車來接你。你和張曉霞一起,順便多帶幾個盒飯去。”
畢文謙一愣:“這是……什麽操作?”
“嗬嗬,”小曉琳先是笑,然後雙肘趴在窗台上,慢慢解釋起來,“黎副經理想悄悄來,悄悄走,她自己不可能,那就換你悄悄了。恰好,最近有一係列人事調動,有人要從冀省去奉天,他覺得不遠,不想做火車,就自己帶司機和秘書開車上任,也算是沿途考察一下基層情況。他的行程比較適合,我們就安排他過來順路帶你一程。等到了奉天,有黎副經理這次帶在考察團裏的法語翻譯接你,你們再從奉天開車到海參崴。處於保密的考慮,你最好白天不要下車。”說著,小曉琳又自個兒笑了,“反正,你不是老喜歡吃盒飯兒嘛!”
噗……畢文謙總覺得自己某種意義上被算計了。這指不定就是陸衍出的主意——嗯,畢文謙就這麽主觀地認為了。
“……好吧,可為什麽叫個翻譯來接我們?”
“黎副經理和你見過之後,行程安排是去法國。那個翻譯叫李秀秀,三十歲出頭,京語法語專業畢業,改革開放第一次招考公費留學生,她就考上去法國學了三年法國文學。後來在美國工作,這次黎副經理選擇隨團人員,李秀秀的爸爸就像黎副經理推薦了她。”小曉琳垂著目光,絮絮說著,“這次捎你去奉天的,叫嶽奇峰,是冀省no2,他是今年5月才被任命,原則上不適合這個時候平調。但今年下半年,你也知道,出的事情不少,人事變動比較多。他到奉天,是出任遼省的代理no2,那裏原本的no2是李真人,是濱城人,一直在東北學習、工作,也是技術員出身,也符合現在幹部年輕化的潮流。鵬華公司明確編製之後,很多工作和構想想要順利入手,也需要一些名正言順的配套機構和政策。中顧·委研究的意思是,可以以整個東北的格局成立一個班子,但考慮到建構初期的一些曆史事件,叫東北局的話,可能有些晦氣,更可能引出些風言風語,所以,在萬經理的建議和大家的醞釀下,這套班子暫時叫東北改革小組,由李真人代理組長,萬經理代理黨·委shu記。另一方麵,由嶽奇峰繼任,負責主抓那裏的公安工作。你也知道,水變油事件,讓公安係統出了醜,雖然涉事的級別不是太高,但整頓還是定下來了。畢竟濱城作為特區,治安水平也是經濟建設的基礎之一。”
靜靜聽小曉琳說完,畢文謙微微張著嘴,卻一時沒有說出話來。
“經理,你現在就準備一下吧!你這一兩年,來迴老穿黎副經理給你設計的幾套衣服,指不定出去就會被人認出來,還是換一身……”
“黎華給我的衣服,我當然要穿著了!”畢文謙下意識就是搖頭,“反正我又不下車。”
小曉琳啞然:“可你晚上總得住招待所吧?”
“我就睡車上不行嗎?”畢文謙執拗道,“大不了我多帶床被子……”
小曉琳簡直樂了:“我的經理啊!這可是11月了,你是往北走,你得帶多厚的被子?”
最終,畢文謙不得不向現實屈服。待張曉霞提著一大塑料袋的盒飯來接他的時候,他換了一身大院子弟常穿的雙排扣呢子軍大衣,手裏提著一個鼓囔囔的土藍色尼龍口袋。
“經理,盒飯我已經帶了……”
“不,我這帶的書。”
“書?”
“小曉琳不是說坐車出門,我還得低調,盡量不下車嗎?我總得想辦法打發時間……”
張曉霞盯著畢文謙手裏顯沉的尼龍口袋:“可這好像有點兒多了吧?”
“不多,就三部。一本《三國演義》,一本《三國誌》,一本《看,今天的蘇聯》。”畢文謙指指門外,“好了,接咱們的可是省裏的no2,別讓人家等久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