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三裏屯的美食街


    畢文謙沒有在黎華麵前具體地提《櫻花大戰》的人設裏關於革命的話題,那一談起來,指不定就收不了尾。


    甚至,還可能牽扯到別的事情。


    如果談話的不是黎華,而換成在創作組牽頭的陸常委,畢文謙恐怕又唯恐避之不及了。哪怕那是遲早避不過的事情。


    黎華真走的時候,如她那從不拖泥帶水的性子,點點頭,開門,隨手一帶,在門逐漸虛掩的短暫過程中,身影漸漸消失。


    這一走,不知道又是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歐洲啊……冷戰第一線的80年代的歐洲。


    經理辦公室裏沉寂了許久,直到一聲忽然的長歎,畢文謙稍微站起來,夠著身子,把黎華留在辦公桌上的名單拿了過來,重新又看起來。


    下午,等陸衍迴了四合院,畢文謙把她叫進了經理辦公室。


    “陸衍,有一個事情,你和小曉琳商量一下,盡快辦。”


    “什麽事兒?”


    “給,計劃書,雖然很不規範,隻能算草稿。就這麽個框架,具體的,你們決定。”


    “哦,我先看看……”


    9月底,或者說,9月30號,很快就到了。


    最後的決選比賽,場地選在了當初創作《荀灌中原》時戰士們模擬戰陣的大壩子。天氣預報沒有出錯,沒有太陽,也沒有落雨,預備著的大雨棚的裝備堆在角落,那紅藍白的尼龍布頗有“tg不土,戰鬥力五”的風範。


    幾百號人的比賽,即使壓縮在每人10分鍾,也不可能一天之內比完。按照小曉琳的計劃,原則上是從早上七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十點半,除開兩個小時吃飯和休息,每天大約60個人演出,但陸常委很厚臉皮地……嗯不,是很負責任地也要全程參與,為了照顧他的精力,流程變改成了從早上八點半開始,每天計劃50個人演出。


    大約,決選會持續整個10月上旬。


    數百人的比賽,衣食住行都要安排。服裝倒好說,這樣的比賽,選擇怎樣的穿著,本身就是解題的一環,文華公司作為東道不會也不適合幹涉。


    而飲食……


    畢文謙坐在不知從附近哪個學校或者機關借來的舊抽屜長桌拚成的主席位上,左邊是陸常委,還有他的警衛員,右邊,則是中森名菜,再右邊,則是在學校請了長假的陸衍。桌子上除了厚厚的資料,還有一個小鬧鍾——離八點半開賽還有將近二十分鍾。


    在他們後麵,還有兩排創作組的各方麵的專家,正興致不錯地各自談論著。


    所有人入座都沒有多久。多數人談論的,也不是即將開始的決選,而是……早上吃得如何。


    至少,身邊的中森名菜就一臉興奮。


    “社長,原來中國的早餐有那麽多好吃的!死闊以!死闊以!為什麽我們平時沒這麽吃啊?我打聽了,價格也不太貴啊!”


    雖然聽不懂中森名菜說的話,陸常委也能從那口吻和神態中猜出幾分,愜意而無聲地笑了笑。而畢文謙,對中森名菜搖了搖頭,慢慢解釋起來。


    “中森小姐,你說的不貴,並不是真的不貴。”


    “難道……他們騙了我?”中森名菜一愣。


    “不,事情是這樣的。今天,咱們一起去吃飯的那個食堂,是這幾天臨時改建的。你也算是文華公司的一員,自然是和我們同吃同住。吃好住好,是應該的,但那和奢侈沒有關係。可這一次決選,來的以中國和rb為主的整個東亞的人。除了直接應選的幾百個人,還有不少隨行過來的翻譯、單位領導、演出配戲的演員……這些人加起來,就成了幾千了。遠來是客,他們來去的路費我們沒有管,那麽,他們在這兒的吃住,我們就應該管好了。食堂的裝潢雖然簡陋,但做這些早餐的人,卻是從整個京城請來的師傅。不敢說每個人都能代表中國的水平,但絕對對得起這樣的海選的規模。你看到的各式各樣的好吃的,從食材的成本來說,以你的收入水平來說,的確不算太貴。貴的,是做早餐的人。全世界最頂級的餐廳,也不過如此。”


    畢文謙沒有騙中森名菜,但事情的全貌遠不隻如此。


    他交給陸衍的計劃書上的內容,是要在三裏屯建一條美食街。地址據說已經選好,也正在建設,為了不對決選造成噪音影響,工程的進度拉得很慢。這次海選,會全程錄像,但錄像並不公開——據說已經有不少人認為關於革命的見解是破題的關鍵,這種情況下,搞轉播甚至直播,難免有不可控的風險。何況,這還涉及一個比賽公平的問題。不過,關於決選的電視節目,也是有的——在小曉琳的聯係下,中·央電視台和nhk電視台臨時組成了一個采訪團隊,采訪這些參賽的選手,以及他們在三裏屯等待參賽的這些日子的生活——既然有人把進入決選當成是刷話題刷人氣的方式,那麽索性,就再助一把火好了。


    反正,漢城奧運會,再過兩天,就結束了。男子100米決賽也如“曆史”一樣,從“世紀之戰”化為了“世紀醜聞”。當初在常·委會上的“預言”,也上了報。據說是為了針對民間對於國家隊各種“兵敗漢城”的輿論批評,甚至批判。


    “查出來了,就是興奮劑,查不出來,就是高科技!”——黎華走後的第二天,陸衍讀著報紙上引用的話時,眼睛是星星狀,聲音,也格外的大聲。


    奧運會的輿論熱度被降溫了,決選比賽也就貌似拿過了接力棒。


    除了中·央電視台和nhk電視台,國內的地方電視台,rb的各個放送網絡裏的縣電視台,隻要自己當地有人進入了決選,也就或多或少地派了人來跟蹤報道……嗯,他們稱之為助陣。


    幸好,文華公司一直以來都在三裏屯買地。這讓接待工作少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


    按照畢文謙的計劃書,決選比賽期間,參賽演員的吃住是免費的,但隨行的人就得自掏腰包——在中森名菜眼裏不算太貴的價格,其實已經不便宜了,特別是對於那些來自相對偏遠落後地區的人來說。不過,僅僅是這樣的利潤,無論是做計劃的畢文謙,還是在無意間已經“習慣”了暴利的陸衍和小曉琳,都看不上眼了。


    事實上,整個計劃的最終目的,有兩個——


    一個,是美食街的建立。三裏屯裏不僅有文華公司,同時也有許多大使館。那裏麵的人,至少消費能力是強於國內普通人的。而且,這本來就是一個免費宣傳的大好機會。如果不衍生性地宣傳點兒什麽,畢文謙總覺得有些虧,而在短時間內能夠拿出來,並且的確拿得出手,並且容易形成後續開發的……臨時能夠想到的,也隻有吃了。


    畢文謙對於吃沒有格外的欲望,但他上輩子也看過傳說中的《舌尖上的中國》,也知道其反響——吃文化的交流,無論是國內,還是中日,都是容易而適合的。


    而且,之所以價格不算太貴,就像畢文謙對中森名菜說的——眼下的臨時食堂的裝潢,根本談不上裝潢。而將來的美食街如果真的建好了……畢文謙當時對陸衍這麽說了:“要知道,京城是有不少消費能力不錯的外國人的,同時京城作為一個北方城市,特別是冬天,在飲食上能夠窘迫到連過年吃餃子都能成一種文化了。所以,建立這樣一條美食街,不僅能夠賺錢,更可能成為一個京城的景點。”


    沒錯,當一切都建設好之後,對外的價格,就將徹底改頭換麵了。


    於是,計劃的另一環,就在於價格的多軌製:將來的美食街裏的價格,如果是文華公司內部的人,將是非常便宜的低價;如果是一般的中國人,價格就會像中森名菜說的那樣,作為平價,貴,但也不太貴;而如果是外國人,那就將是一個感人,或者說喜人的高價了。


    這顯然在實際的操作中容易出現漏洞,所以如何區分顧客,畢文謙在和陸衍、小曉琳討論的時候,一意孤行地一刀切了——能夠流利地說普通話的,哪怕口音很重,就可以享受平價;有帶照片的文華公司係統內的工作證的,就可以享受低價。


    這樣的方案,雖然隻文華公司內部的事情,卻也不僅是文華公司的事情——至少,陸常委就解讀成了公有製下的資產貨幣化的探索。


    好吧,黎華帶走的兩盤磁帶,多半他是已經聽過了。他聽過了,和他相似的一批人,多半也都聽過了……


    也許,這便是陸常委此刻眼見著中森名菜激動的模樣時,那一臉輕鬆的笑容的含義。


    想著,畢文謙看著中森名菜漂亮的臉,說的,卻是另一個話題。


    “中森小姐,既然你決定不參加比賽了,也的確坐在了這裏,那麽,就請你當好這一次決選比賽裏,作為rb方麵的評委吧!雖然,擁有決定權的,是我。”


    ——這一決選比賽的評委有三個,畢文謙自己,陸常委,以及中森名菜。雖然陸常委和中森名菜彼此不易交流,但隻要拍板的自己能無障礙交流就足夠了。


    “社長,你放心吧!雖然我不覺得我真的有資格作為評委,但仔細想想,如果不是我,想要從國內選出另一個人來,恐怕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當然了,這就是我之前邀請你的原因。”


    “這也是我答應邀請的原因。”中森名菜朝著畢文謙默契地甜甜一笑,“如果是以前,如果是其他場合,一個23歲的年輕女孩子當一個全東亞都關注的比賽的評委,國內多半會出現各種閑話,但誰叫還有一個更年輕更有決定權的評委就在我旁邊呢?社長,雖然聽起來像是奉承話,但真的,有很多人都把你視為夢想而更加努力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