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活捉王京雲”


    一上午過去,廖昌詠耐住了寂寞,最終被畢文謙從錄音室裏叫了出來,一起吃了午飯,送他離開之前也把大神一郎的試題給了他一份。


    一切又歸於安靜之後,畢文謙迴到經理辦公室,繼續看起了材料,一邊看,一邊等待。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王京雲和張常委一起到了。把他們讓進辦公室後,畢文謙又去把陸衍叫了進來。


    “陸衍,你暫時坐我對麵,做記錄。記好了,公司留檔一份,給黎華一份。”


    說著,畢文謙給三個分別落座的人一人倒了一杯水,然後托著自己那杯,坐迴了自己的位置,視線偏往沙發,在王京雲和張常委之間來迴。


    “王京雲,聽說,你要去當什麽軍區書記了?”


    王京雲一愣,旋即低垂了臉,色彩不怎麽陽光:“……是黨·委代理第一書記。我的工作重心其實還是在京城。我的第一職務,始終是流行音樂司的秘書長。”


    “聽說,你個人並不喜歡這個職務?”


    “我個人的確有過意見。我是黨員,決議前充分討論,決議後堅決執行,本來就是組織原則。”王京雲說得坦然,卻又有些奇怪,“文謙,你今天突然找我和首長過來,到底有什麽事兒?”


    畢文謙沒有立即迴答,轉而看向了張常委。


    “張常委,前段事件,我聽王京雲說,對於84年的裁軍,您的見解是,裁軍需要有一個基本的思路,需要先研究透戰爭,再具體操作。原則上,我認為您的看法是對的。”畢文謙沒有理會王京雲驚訝的眼神,繼續對傾聽著的張常委說道,“可是,現實是從84年到現在,裁軍的行為已經發生了。大批官兵驟然轉業,必然對社會就業形式造成壓力,這也是近幾年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出現紊亂的一部分原因。而另一方麵,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戰爭,哪怕是大規模的戰爭,所需要的人員數量要求,始終會逐漸降低,而對於作戰人員的素質要求,卻將會顯著提高。裁軍的必要性,在未來,必然會一次次到來。”


    “所以,我在思考,與其等著被時代驅趕著一次次搞大刀闊斧地裁軍,我們中國還不如主動把裁軍搞成每一年的慣例。這既能滿足軍隊發展不斷提高戰鬥力的時代要求,也能夠降低裁軍對於地方建設造成的影響。”


    聽到這兒,一進門就保持著和藹笑容的張常委,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畢文謙啊,我來之前還以為你要說海選的事情,結果,你竟然主動說裁軍。你知道嗎?之前你在電台上,展望未來戰爭的形態,你那些話,已經在部隊裏討論過幾次了。除了那些持保留意見的,有的人,讚同你的看法,有的人,說你是外行,胡思亂想。更多的人,覺得你的思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不免有所誇張。”說著,張常委稍微調整了坐姿,做得更端正,鼓勵道,“也好,當初你在前線說你不打算參軍,現在難得你願意主動談,那我也好好聽聽。”


    胡思亂想嗎?


    畢文謙想起了上輩子聽說的,在沙漠風暴之後,許多中國軍事專家眼鏡跌碎的段子。在這個當口,有人不相信自己的描述,倒也不奇怪了。


    不過,這並不重要。


    “我說的,是我的想法,是否值得參考,需要你們這些專家去判斷。”畢文謙習慣性地繼續了低姿態的開頭,“就像張常委您說的,裁軍之前,需要先研究透戰爭,我對於未來戰爭的看法,你們大概都有所了解了。在這樣的基礎上,裁軍和提高整體戰鬥力並不衝突。在我看來,既然裁軍是這個時代必然發生的事情,那麽怎麽裁,就值得思考了。裁多裁少,才算合適,需要把控,誰留誰走,怎麽決定,得讓人服氣。怎麽服氣?部隊是一個相對單純而且目標直接的集體,能打贏的部隊,最值得留下來,以這個為標準,應該沒人有底氣反對。誰能打得贏?眼下,前線就有實際的磨刀石。但我去過那裏,雖然那裏是真實的戰場,但我不認為那裏真的算是磨刀。如果我們國家的一線部隊是以在那裏打贏為標準,那我們的國防,很快就會岌岌可危了。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部隊,應該看齊的方向,顯然隻有兩個潛在的對手,並且,我們需要著眼的,不是他們的今天,而是他們的明天。不然,我們就會淪入一戰之前的海軍競賽的困境——當一種最領先的戰艦設計好,在它從船塢完工正式試航之前,它就已經落後了。這顯然和我們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相衝突。”


    “所以,我參考了美國1980年建立的歐文堡的思路,具體來說,就是建立一支假想敵部隊,進行演習。”


    王京雲忽然插言道:“‘歐文堡’?你是說美國的那支所謂的‘紅軍’?”


    “在我們中國,假想敵部隊,肯定不能叫紅軍了。不妨叫藍軍好了。”畢文謙點頭笑笑,繼續說了下去,“一般演習,分為兩種,實兵演習和實彈演習。實兵加實彈,那就是實際的戰場。我的構想是,建立一個足夠大的軍事演習基地,讓全國各個軍區的部隊輪番來進行實兵演習。實兵演習的難題在於評判,所以,我們不妨讓每一支參演部隊在開始實兵演習之前,先自行來一次實彈演習。實彈演習的數據,將作為其在實兵演習中的判斷依據。而假想敵部隊的數據,則結合世界上每一支優秀部隊的最優點,甚至於,可以把一些目前還在研製中的先進武器的數據用起來。然後,讓我們的部隊作為紅軍,和作為藍軍的假想敵部隊進行實兵演習。演習不設計具體的劇本兒,總指揮部,隻下設一個評判部和一個意外部。所謂評判部,就是以演習雙方各自的戰鬥數據為基礎,對他們的具體戰術實施的戰果進行推演和判定;而意外部,則是專門針對紅軍一方了——我們都知道,戰場上總會發生很多難以預料的情況,這在演習場上很難一一體現出來,也就無法檢驗我們部隊的臨機應變能力,所以,就由意外部在演習中途給紅軍人為製造或者說通知一些實戰中的確可能出現的困難。”


    “很顯然,以實際裝備的數據為基礎的紅軍,麵對集全球最強大的部隊的優點甚至於未來科技於一身的藍軍,劣勢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說是極端困難,說不定一年裏輪番演習的結果是紅軍連一場慘勝都難求。但也隻有這樣,一方麵我們才能盡量調動、發揮、體現出我們部隊指戰官兵的主觀能動性,想辦法在最困難的局麵下,保家衛國,即使在絕對意義上打不贏,也能讓敵人意識到打贏我們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意識到對我們發動戰爭是得不償失;另一方麵,我們才能給全國諸多部隊的戰鬥力進行一個部隊內公開站得住腳的排序,到時候裁軍就按演習的成績,搞末位淘汰製。具體裁到誰頭上,各憑本事,要抱怨,也隻能怨自己。”


    張常委眯起眼睛,認真琢磨了一會兒。


    倒是王京雲先感慨了一句:“文謙,你這……好像和你對黎副經理談教改的思路,有些像啊!”


    畢文謙略囧著還沒迴答,張常委就接過了話頭。


    “……實彈記錄參數,然後實兵檢驗推演,全程不設劇本,各憑本事打假想敵……有意思,很有意思。還有嗎?”


    “關於部隊演習的層麵,我要說的就這些了。但相關可以衍生的東西,還有一些。”


    “哦?衍生的?就像拍一部《荀灌中原》之後衍生的各種事物?”張常委目光一動,雙手撐在膝蓋上,朝畢文謙點點頭,“說說看。”


    “張常委,您是老軍人了,您肯定知道信息的正確和迅速,對於戰場上的成敗的意義。我們現在的部隊,人員的精神麵貌,並不是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優勢。但人員素質和裝備的建設,卻相對落後於時代前沿。就拿我說的演習而例,總指揮部怎麽了解演習的即時情況,怎麽傳達信息?靠人跑?靠有線電話?還是靠對講機?無論是什麽,都不能真正確保演習場上發生的局麵第一時間被總指揮部掌握。在這個情況下,演習和真實戰鬥的差距,總會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是無法克服的差距。但如果,我們能夠用飛機甚至衛星時時刻刻全麵觀察演習場,通過計算機傳播信息,局麵,就完全不同了。”


    “很顯然,我們現在做不到。一沒那個錢,二沒這個技術。可以說,全世界都還沒這個技術。這既是我們的困難,也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以蒸汽機、內燃機為標誌的工業革·命會讓資·本主義迎來了春天,同樣,以計算機為標誌的信息革·命也會讓社·會主義迎來春天。這不僅適用於經濟建設,也適用於軍隊建設。現在是集中力量主要搞經濟建設的時期,部隊要發展,要跟上時代,要彎道超車,怎麽辦?短期內,甚至可以說比較長的時期內,部隊無法從國家財政預算中獲得過多的投入,而部隊絕對意義上的經濟獨立又是自我毀滅的禍根,那麽,錢,從哪裏來?為此,我也思考過。配套於剛才說的演習,我有一個思路。”


    “之前王京雲說過,萬鵬在東北,聯合遠東經濟試驗區,以及rb的一些企業,展開了一個叫《方塊》的計算機遊戲的項目。這個計算機遊戲,之前在歐洲被非法生產出售過,一度賣得洛陽紙貴。我也順便看了看美國那邊的資料,計算機遊戲在那邊也一度非常火熱過。而現在的計算機的性能,其實還非常簡陋。美國的計算機企業家戈登·摩爾這麽估計過——如果價格不變,那麽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大約每隔18-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個說法雖然隻是估計,但也說明了,計算機性能的發展,將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的。”


    “所以,在將來,戰場演習,是可以用計算機遊戲來模擬的。這麽說也許有些兒戲,換一個說法就是,當計算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大,原本隻能作為遊戲的內容,將越來越逼真,逼真到可以作為一種練習的手段。應用於軍事訓練,也是如此。很顯然,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果在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的時候,把還不能取代戰士的實際練習的計算機遊戲,真的以軍事題材的遊戲的形式,不向一線戰士,而是向普通群眾發售,補償人們不能親身參軍的遺憾,那將會很有經濟前景,而這樣的軍事遊戲的相關數據,如果和我們部隊的一線官兵的實際數據掛鉤,那就可以成為一個合理的增加部隊軍費的渠道。”


    “比如說,我們設計一款射擊類的計算機遊戲。玩遊戲的人可以挑選一個人物模版,可以操控這個人,以單兵槍支彈藥為武器,和一些人組成隊伍,在一個模擬的環境裏和另一些人進行雙方對抗。不同槍械的數據,以真實情況來模擬,人物的具體數據,以我們實彈演習裏成績最優秀的戰士為模板。我們甚至可以這麽搞——這個計算機遊戲本身賣得很便宜,甚至可以免費發放,但一開始隻有一個數據非常平庸的人物模板,而想要一個優秀的人物模板,就得花錢了。這個人物模板,不僅有名有姓,是真實的戰士在實彈演習中比出來的。每賣出去一份,其收入的一部分,將劃歸這個戰士所在的部隊單位以及他個人。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軍費,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進群眾和部隊的聯係,還能促進和調動部隊單位和個人努力訓練的主觀能動性。而這其中的財務明細,可以由設計生產計算機遊戲的公司和總後聯合執行。而更重要的是,這樣做,能夠盡早的讓部隊以及社會,習慣於計算機發展對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當計算機模擬實際環境的技術真的有質變的突破時,所有人都能無障礙地融入新的時代。”


    “這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拿我設想的射擊遊戲來說,想要計算機做到靠譜的視覺表達,環境虛擬,彈道等即使數據的處理,等等細節……也許得努力10年才行。但我們必須提前籌謀。因為如果我們不做,別人本就技術領先,他們走在了前頭,我們追趕超越的難度,就更大了。”


    一席話侃侃說到這兒,畢文謙停下嘴,大氣地一口喝了大半杯水,左右看著王京雲和張常委,暢快地打了一個嗝。


    “用計算機技術模擬實際戰場……如果真的能做出來,那絕對是巨大的進步。”張常委琢磨了一會兒,忽然不禁說道,“你說的那個《方塊》,我也聽說過。從《方塊》那種效果,要達到模擬戰場的標準,差得……還太遠,一般人大概根本想不到一塊兒去。畢文謙啊,你真的覺得,10年就能做出來嗎?”


    “10年,肯定做不出來軍用標準的。我相信我們中國的專家的創造力,但技術工藝的積累和發展,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去走,特別是不存在老師的時候。不過,民用的標準的話,應該是挺有希望的。隻要我們穩健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發展。”畢文謙坦誠道,“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要成立一個沙漠治理實驗特區,還為此搞了一個軍分區,那就索性,把假想敵的演習場設立在那裏。總不能搞出一個名義上的代理書記,就真的隻需要混吃等死吧?我看過地圖,那兒有個朱·日和,有一個加強坦克師戰術演習場,可以以它為基礎,擴展建設起來。”


    見畢文謙看著自己,王京雲愣了幾秒,突然露出了驚嚇的表情:“畢文謙,你……不會是又要我去組建那個什麽假想敵部隊吧!”


    看著王京雲的臉,畢文謙哈哈大笑起來。


    “那倒也不錯啊!等演習慢慢摸索實踐,成為常態,說不定擁有未來科技的藍軍所向披靡,將來在中國各大軍區流傳起一句話來。”


    “什麽話?”聽出了畢文謙口吻裏調侃的味道,張常委也來了點兒興趣。


    畢文謙一拍辦公桌,高舉起拳頭,誇張一叫。


    “解放朱·日和,活捉王京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