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麵對爛攤子


    對於那兩句在畢文謙上輩子因為曆史進程而越發著名的詩,究竟會在這條世界線發揮怎樣的作用,他選擇了不是可否的緘默。


    良久。


    “王京雲,還有其他什麽事情沒?沒有的話,我就繼續看這些檔案了。”依舊瞧著黎華座位背後那邊的牆壁,畢文謙懶洋洋地抬起手,在挪到桌上靠角落的那高高的資料堆上用指甲刮了刮,“所謂能夠吸引群眾注意力的階段性成果,就算能夠吸引那些不懂或者感覺不到生活艱辛的學生為首的群體,那些操持著家庭柴米油鹽的更大的群體,不可能因此忘了仿佛針芒在背的物價。我聽過,濱城那邊的市長,被群眾喊成魏四蛋,原因,是他努力保證濱城市民每個月每個人能吃上四個雞蛋——在一個計劃單列市,這竟然能夠成為一個市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政績……”說話間,他不禁迴憶起了上輩子生活的10年代的城市,哪怕是二、三線城市,哪怕是收入偏向於底層的人,也不必為了一個月吃幾個雞蛋做計劃……啊不,還是有不少退休大媽看了網上流傳的營養學之後念叨著計劃著不能吃多了——僅僅2、30年的距離而已,讓人禁不住喟歎,“王京雲,我不知道你是什麽想法,黎華也有些時候沒有迴來了。你們要怎麽收拾那些盲信西·方經濟學的高才們丟下的爛攤子?我足不出戶,沒有直觀的感受,如你所說,那些群眾寄到公司來的信,陸衍她們也沒讓我知道。但如果這都是真的,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是一個沉重的責任和負擔。立即止損不難,但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立竿見影的改善。我們總不能為了賄賂群眾,把發展重工業和高科技產業的資金,拿去擴大輕工業和農業產品。”


    “是啊……”王京雲漸漸坐正了姿勢,“我在中關村,黎副經理在濱城,鵬哥在東北,這些日子都不同程度地到基層調研過,聽取過群眾代表的意見。從4月開會以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始終是物價。你經常說的,有對比就有傷害,價格雙軌製催生的那些倒爺,在這幾年裏,讓群眾的感情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菜籃子工程才開始沒多久,就遇到了這樣的局麵……那些家夥從頭到尾就沒想過雪崩了,自己也會被淹沒。剛才首長有一句沒說錯,現在的局麵,隻是表麵有了安定的驅使。多數人願意相信黎副經理,但那隻是相信黎副經理是站在人民一邊,所以給了時間和機會,但問題,這堆爛攤子,始終還在。”


    “所以才說,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聽到王京雲這麽說,畢文謙臉上無意識地露起了笑容。


    “這話,等將來再說吧。”王京雲搖搖頭,卻又也笑了起來,“真要說英雄本色,黎副經理幾個月前就和鵬哥為了物價問題不斷交換著意見,鵬哥也盡自己所能,未雨綢繆了許多,這一次搶購風潮,東北的表現,可以說在全國鶴立雞群。”


    畢文謙一愣:“他……那時候鵬華公司的性質還沒被確定吧?”


    王京雲微妙地笑著:“雖然彼此的想法有所不同,但鵬哥畢竟有一個在人大的爺爺嘛!”


    ……好吧,王京雲說得很有道理,畢文謙隻能無言以對。


    兩個人在辦公室裏又沉默了很久,畢文謙也沒有真的伸手去翻那些檔案,王京雲也從隨身帶著的公文包裏翻出些材料,自個兒靜靜地看著。


    直到快到中午飯點兒了,王京雲才看看手腕上的表,把手裏的材料放了迴去,起身把公文包摁在腹前,對畢文謙說:“文謙,看時間,首長應該也大體參觀了一圈了。我去問問,他在不在這兒吃飯。不管吃不吃,首長是我領來的,我要負責送他。”


    “這樣啊……那你先幫我帶個盒飯來吧。”


    “你又吃盒飯?”王京雲下意識地搖頭,“小曉琳和小陸已經達成了共識,要盡量讓你多走出來吃飯,少吃盒飯……”


    “我知道,我知道。”畢文謙擺了擺手,“我是想,順便說一個針對現在的物價問題的解決框架……”


    王京雲猛地把公文包摁得幾乎變了型:“你有辦法?”


    “隻是一個框架……”


    “說說看!”王京雲一個大步靠到了辦公桌旁。


    急切的口吻,搞得畢文謙哭笑不得,他瞟了一眼王京雲,緩緩地說:“真的隻是一個框架,頂多隻能算是縫縫補補,不要抱過多的期待。”


    “有框架總比沒框架好。”說話間,王京雲已經繞過去坐在了黎華的位置上,手上已經多出了紙和筆。


    憋了好幾秒,畢文謙歎了一口氣,還是說了出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狀……嗯,頂多還是有那麽一點兒米,總之,這是難以改變的,也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去改變經濟戰略規劃。所以,既然價格雙軌製已經執行了幾年了,那就一定程度上繼續執行吧!我們能做的,是把有資格成為倒爺的群體改變。具體地說,我們可以先暫停國內非生活必需品的交易,規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迴到4月份的水平,同時,把普通人生活中可能購買的所有消費品的種類整理一下,通過報紙、電視新聞以及廣播,向全國人民公告,將把這些消費品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過日子必須的,以日用品為主;第二類,是家庭大件,民間一直有所謂的三大件,那些價格相比普通人的月收入顯得昂貴,但的確對普通家庭有用而且實用的產品,可以歸於此類;第三類,就是正常人生活中非必須的高端嗜好品,特別是奢侈品,以名牌煙酒為代表。”


    “今後,國家會努力保證第一類產品的物價在比較低的範圍穩定,迴歸暗補。而第二類產品的價格,會在國家的調控下,在今年4月的價格基礎上,漲很多,但肯定不會猛地漲個10倍這麽誇張,並且,隻要是沒有犯罪和處分記錄的人,都可以通過單位申請在兩年裏分期付款,把原價格平均到24個月,首付10%,剩下的90%在月工資裏扣。第二類產品的利潤,在扣稅之後,45%歸生產企業,10%具體承接分期付款業務的銀行,45%歸為第一類產品的暗補。至於,第三類產品,則繼續使用價格雙軌製,計劃內價格隻供應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黨員,並且每個人的額度要在相對寬鬆的前提下做出上限規範,除此之外,各級單位的先進個人都可以有計劃內價格的認購資格,依照不同奢侈品的稀有程度,設置先進個人的標準的不同高低。有認購資格的人,是花自己的錢買,還是單位和個人協商之後買,國家不管,買了之後,是自己用,還是賣出去,國家也不管,賣多少價格,國家還是不管,賣了之後個人和企業怎麽分錢,國家仍然不管。如果將來企業分級和工人水平考核的構想能夠實施,那在企業範圍裏,就用考核靠前的名次代替先進個人,作為認購資格的評判依據。”


    “把這些政策思路公布之後,決定哪種產品劃歸哪一類,權力交給群眾自己,自公布起,給群眾一個星期的思考時間,然後群眾可以到各自所在單位無記名提交意見,一個星期裏,都可以提交,沒有單位編製的個體戶,可以直接寄信給當地市或者區縣政府。之後,群眾的意見逐級匯總上報,中央以群眾意見的統計結果為基本結構,最終對三類消費品進行劃分,劃分確定之後,正式實行。而從公開征集意見,到正式實施三類劃分之前,這段時間的非生活必需品的交易,在供給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黨員之外的部分,暫時以省為單位進行劃撥配額,省內自行研究集散下一級分散方案,以區、縣公安局為主,當地計委為輔,兩者聯合負責國營,每日定額公開拍賣,各地每天的定額數據,既要向上匯報,也要公開廣播。拍賣的最終價格和計劃內價格的利潤差,7%歸公安部,3%歸計委,25%歸企業,25%作為稅收,40%添進菜市場裏米油菜肉等生活必需品的暗補。拍賣的場地要以群眾易於找到為原則,拍賣的過程以室外公開為原則,每一筆交易結果既要公開,也要記錄上報。這做起來,很可能會比較麻煩,可以以證券市場的二級交易市場的交易思路為基礎,各地因地製宜地探索有效高效的辦法,也算是一個讓人們提前熟悉證券市場的某些概念的機會。”


    “最後強調一下,涉及這一次產品劃分的,隻能是普通人會用到的最終消費品,任何生產資料和生產原材料,都不能混淆進來。而且,公安係統有資格分到利潤,就有打擊國內奢侈品黑市的責任。至於從外麵走私進來的渠道,可以的話,就請保劍集團負責吧……而這一切,如果我們的規劃能力不足,短期內做不好,也許……可以一定程度上請遠東的蘇聯計委協助。”


    畢文謙說完了自己的思路,王京雲也很快低頭速記完了。但他沒有立即說什麽,繼續重新審視著自己剛剛寫滿的紙,添添劃劃了好一陣,才終於抬頭看來。


    那娃娃臉上,寫著一絲沉重。


    “讓保劍集團牽頭打擊外來走私,這是可行的。但由公安部打擊內部黑市……”


    “難道這有問題?”


    “不,我相信,公安部以及各個地方的公安局,一定會樂意接下這個任務。但是……”王京雲又糾結了一下,“這麽說吧!文謙,除了今天來的張常委,另一個參與到《櫻花大戰》的創作組裏的張常委,你還有印象吧?”


    “當然了。”畢文謙不太明白。


    “那位張常委,在一些年前,被一些人說成是什麽四大金剛之一。但事實上,他曾經就裁軍100萬的問題,說過這樣的話——‘不先研究透戰爭,不對未來打什麽仗、和誰打、怎麽打,有個基本的思路,就談整編,談精簡,談編製,談裝備,那是天方夜譚!一上來就喊,給我減掉100萬。為什麽?減誰?為什麽不是120萬,也不是80萬?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平攤。’並且,這些年來,他在自己負責抓的領域裏,常常和那些自以為懂經濟胡來的人針鋒相對。但別人是主流,又有人支持,他往往的結果,隻能是不舉手,不發言,保留意見。而在大半年前,軍·委裏有人提出來,說要給部隊一個政策,叫做‘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結果,部隊從此辦工廠、建礦山、搞公司,搞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更為高漲,一些按社會分工本不該由部隊幹的事,幹得更起勁兒了。那個張常委明確反對這麽做,在軍·委的常務會上說過,‘軍隊和政府經商,勢必導致官倒,官倒必然導致腐·敗。穿著軍裝倒買倒賣,是軍隊的恥辱,國家的悲哀。提倡部隊做買賣賺錢,無異於自毀長城。我們在軍·委工作的人,如果連這些都製止不了,這樣搞下去,將來發生了戰爭,該殺誰的頭?首先該殺我們的。殺了我們的頭,還要落下罵名、醜名、惡名!連屍首都要遺臭萬年!到時候,怪不得別人要打倒你!’”雖然腔調差得老遠,但那老幹部痛心疾首的姿態,王京雲卻模仿得頗像,“然而,這麽重的話都說了,當時也改變不了什麽。而現在,大的戰爭還沒發生,打倒的喊聲也還沒響起,但搶購風潮的嚴重性,所有人都看得真切。這一切的發酵,除了正在被清理的官倒,軍倒也難辭其咎。之前給了部隊一個政策的老領導,將要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也許,已經退居二線的張常委,會在今後再多為國家和人民肩負幾年重任,當然,這隻是也許,我也隻能在這裏說說。但無論結果如何,部隊的穩定,都是極其重要的,軍倒的處理,很難像處理官倒那樣至少在控製層麵上快刀斬亂麻。所以……如果真按照你的設想來,也許在不少地方,會因為軍倒的存在,執行起來打上一些折扣。”


    聽完王京雲的解釋,畢文謙默然許久。


    “……這些,就不是我能考慮的了。”


    “但至少,你提了一個框架。等送了首長迴去,我會盡快和其他人一起研究。”


    畢文謙指指王京雲,又拍了拍手:“既然你這麽說了,那就幫我弄個盒飯來吧!我懶得出去了。趁現在陸衍不在,趕緊的!”


    正在插鋼筆帽的王京雲手上一滑,在拇指背上染了一道墨水兒。哭笑不得的聲音,從經理辦公室傳到了窗外。


    “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