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相談大曉琳(三)


    這一次,畢文謙又思考了很久。


    直到唱機裏的音樂放完,大曉琳起身去重放時,他才仿佛忽然想到了什麽:“大曉琳,你這是……哪兒找的音樂?”


    “在當地工作的人員臨時收集的,歐洲各國最近比較出名的唱片。大家都知道,你喜歡了解世界不同地區的音樂。”大曉琳重新放起黑膠唱片,把一旁的塑料唱片盒拿在手裏,低頭看了看,“這個是我隨便拿的……嗯,是一個瑞典的叫洛克賽特的樂隊的專輯,《look_sharp!》。怎麽了?”


    畢文謙沒有立即迴答,重新認真聽了起來。


    “walking_like_a_man,hitting_like_a_hammer, she''s_a_juvenile_scam。never_was_a_quitter,tasty_like_a_raindrop,she''s_got_the_look……”


    節奏明快有力,編曲頗有爆發力……沒錯,上輩子,畢文謙就聽過這首歌。


    算算時間,如果“曆史”照舊,再過些日子,這首歌,以及這個樂隊,大約會在美國一飛衝天。


    那麽,在這個有自己這個穿越者的世界線裏,一切,又會如何呢?


    遐想間,畢文謙似乎被音樂,也被自己,撩撥起了一絲豪情。


    “這歌不錯,也許會比現在更有名。”說著,畢文謙舉起手裏的空杯子,“大曉琳,幫我續個杯,我也試一次可口可樂。”


    沒錯,畢文謙從沒有喝過可口可樂——上輩子喝的都是百事,這輩子,一開始沒有那個經濟條件,後來,自己喝的都是白開水,除了偶爾的橘汁兒,就沒有喝過飲料。


    待大曉琳遞來可樂,重新坐定,畢文謙小小地喝了一口,感受了一會兒那碳酸飲料對舌頭的刺激。


    “大曉琳,你覺得,越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越南啊……我參加工作以來,更多是在美洲,我對越南的情況,了解倒不夠細致。”大曉琳稍微思索了一下,“至少……在黎筍的時代,越南一直有著通過侵略戰爭成為東南亞地區性大國的野心……”


    畢文謙輕輕搖晃著高腳杯,盯著杯子裏可樂泛起的小漩渦,以及震蕩起的氣泡,打斷了大曉琳的話:“那麽,目前國內,對於越南,有著哪些方向的看法?”


    “……總的來說,我們不希望和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打仗,但前提是他們必須放棄對外侵略的野心,以及和我們的敵對政策。”


    大曉琳斟酌了好一陣,說出口的,卻不是不同方向的看法,倒像是最大公約數。


    畢文謙盯著她看了幾秒,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又喝了一口可樂。


    “大曉琳,有幾點,你說得沒錯——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它的具體情況,卻不能那我們中國自身的脈絡去套用。就我所學習的曆史資料來看,越南在五十年代的土改,有著很多教訓。而在此之後,美國所謂的越南戰爭,不僅讓美國灰頭土臉,更讓當時的冷戰攻守易勢。問題是,在73年的《巴黎協定》之後,在大國都不參與的情況下,北方很順利地統一了南方——這一方麵給越南對自身實力的評估提供了虛高的溫床,另一方麵,也讓越南政府麵臨著一個很實際的曆史責任:對南方進行土改,或者說,完成全國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於一個對人民負責任的政府來說,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不僅不能立竿見影地產生經濟效益,反而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如果越南拿著蘇聯的無償援助安心謀求自身的改造,也許曆史將是另一番麵貌,可惜,黎筍為代表的越南政府的野心,讓這個國家把力氣花在了戰爭上。之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這場邊境反擊戰,對於我們中國來說,無關痛癢,即使讓兩山輪戰再持續十年,也是利大於弊。但對於越南來說,這場戰爭不僅消磨了它的曆史機遇,更讓整個國家陷入了崩潰的危險——蘇聯的援助雖然無償,但越南政府不可能把這些援助用在建設上——倉促而很不完整的南方改造難以放心地作為建設重心,而北方隨時籠罩在我軍出擊的攻擊範圍之中,更何況,隨時保持大規模數量的軍隊,剩下的勞動力必然會捉襟見肘。換句話說,這些年來,蘇聯的援助隻能堪堪保證越南得以維持戰爭持續,而不至於被迫承認戰敗,或者從內部崩潰。”


    “可現在,蘇聯不想援助了。越南也換上了一個不想打的領導人。那個地區,的確進入了曆史的分水嶺。”


    越南啊……上輩子,作為90後的畢文謙,對於那片土地,那個國家的印象,更多的,倒像是一個蹩腳的中國的模仿者,大到政治經濟製度,中到文化風潮,小到衣食住行。甚至,即使這個印象,也有些道聽途說。他對越南為什麽會如此模仿有過興趣,但具體的研究和思考,卻是穿越之後在四合院裏的事情了。


    “大曉琳,國內,對於越南的未來,真的沒有具體的不同意見嗎?”


    “那當然不是沒有。但值得對你說的嘛……”大曉琳低頭也喝了一口可樂,“倒是有這麽一件事情。”


    “什麽?”


    “公司裏的艾靜,現在不是全國聞名了嗎?但經理你也知道,軍委提出了軍隊要忍耐幾年的戰略規劃。軍隊口的預算少了,具體的軍種之間對經費的爭奪就多了。雖然之前的海戰,我們大獲全勝了,但如果要全麵鞏固戰果,我們目前的海軍,不僅在數量上感覺不足,也沒有足夠的經費——相比備戰備荒那些年給陸軍積累下來的物資底子,海軍的任何一項行動,都是花錢如流水了。所以,海軍方麵的領導,在之前的會議上痛心疾首,衡陳利弊,為海軍爭取經費,卻沒有什麽效果。而趁著這次海戰的勝利,以及艾靜的名氣,結合我們文華公司既定的戰略步驟,海軍口希望在最近,具體地說,就是這次歐歌賽之後,我們文華公司把那個計劃中持續宣傳歌手的電台辦起來,而首期的節目,至少是前幾期裏的一次節目,和他們合作,邀請他們那邊的專家,結合講述艾靜在慰問演出中的戰鬥經曆,向全國人民宣傳普及海軍的重要性。當然,如果經理你本人願意參加,他們就喜出望外了。”


    說到最後,大曉琳托著高腳杯,微妙地笑了起來。


    畢文謙也聽得囧然。但很快,他就迴過味兒來了,身子也不禁往大曉琳傾去了幾分。


    “……你是說,海軍希望鞏固戰果,把nsqd上屬於我們的領土保住?”


    “但沒有新的軍艦,甚至連充足的燃料都不夠的話……這些,就是奢談了。”大曉琳點點頭,又搖搖頭,“我是外事口出身的,對部隊裏的不同觀點,孰是孰非,沒有發言權,隻是如實地告訴你想了解的——國內不同的觀點。”


    聽著她仿佛置身事外的口吻,畢文謙心裏頗有點兒不是滋味兒。


    但看著大曉琳的臉,他卻無法埋怨起來——80年代的中國人,又有幾個真正認識到了南海對中國重要到了什麽程度呢?換句話說,前方一片迷霧的人,即使知道南海有多重要,在麵臨全局各方的困難時,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以及自信,才不會放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