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陳蕙嫻的八卦


    傍晚,一起吃過晚飯,畢文謙親自把陳蕙嫻送出了寫字樓。


    也許是因為保劍集團的聲威,沒有人舉著長槍短炮衝上前來,但在遠處,特別是隔著馬路的對麵,拍照的閃光燈,一時閃爍不絕。


    “陳姐,你會習慣這樣的關注嗎?”


    渾不在意地,畢文謙伸手虛指著周圍,溫溫地問著身邊的陳蕙嫻。


    陳蕙嫻撅了噘嘴,微微搖了搖頭:“……將來不知道。但現在,不習慣,也不喜歡。”


    “所以,你想離開香港,離開這個圈子。”


    沒錯,陳蕙嫻是看了劉甘美授意,不,應該是自己授意在香港公告的關於文華公司教育平台的聲明,起的北上求學的念頭。不過,這隻是一個方向問題。真正讓她決心離開香港歌壇,或者說娛樂圈的原因,卻和文華公司沒有關係。


    粟車說過,由於中國流行音樂聯賽的影響,87年的香港歌壇,是屬於參加了聯賽的香港歌手的——如果刨開內地的作品不計的話。而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甄霓和羅紋。雖然畢文謙上輩子所了解的所謂譚張爭霸,幾乎成了一個笑話,但對於他們各自死忠的歌迷來說,卻沒有本質上的改變。無論是一直屬於寶麗金的譚永林,還是中途從華星公司轉投寶麗金附屬的新藝寶的張發宗,在87年,都沒有在中國流行音樂聯賽登場的機會。而在香港,無線電視台或許是香港業內的巨無霸之一,但它下屬的華星公司,在香港流行音樂界卻遠沒有相應的影響力。


    於是乎,在香港本土的音樂獎項的評選過程中,華星公司之外的唱片公司們,頗有默契的起了不少盤外招。那些盤外招對路人粉並沒有太多效果,但對腦·殘粉卻很是管用。


    “曆史”上的歌迷鬥毆的橋段依舊,隻是規模小了許多。除了譚張之外,在整個香港充斥的爭名奪利的行業氛圍,同樣身在寶麗金的陳蕙嫻始終耳濡目染著,距離頗近。


    她不習慣,更不認同。


    這些,在劉甘美和粟車眼裏,或許都是小事兒,從沒和自己提過。但在香港土生土長並且入了行的陳蕙嫻的眼裏,卻不是小事兒。


    她知道譚永林和張發宗的私交不錯,卻對自己身外的亂流無能為力。她更看到了同樣身在寶麗金的張雪友進了文華公司。


    於是,本心懷忐忑的她,還是在忐忑中偷偷往寫字樓裏遞了申請。


    畢文謙授意的公告上說的是申請報考,陳蕙嫻也的確是那麽申請的,似乎,她對自己的學業略有自信。按照她的說法,自己一邊在唱片公司工作,一邊讀書,成績都能在學校裏保持中上水平,那麽正經花時間備考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迴想著陳蕙嫻在錄音室裏,在自己麵前,在邊玫人畜無害的微笑中借著紙筆的輔助,慢慢傾訴著心聲的模樣,畢文謙看著此刻和自己在寫字樓門外駐足的她,那微蹙的濃眉,臉上的煩惱。


    毫無疑問,向寫字樓投報考申請,陳蕙嫻是鼓了極大的勇氣的。


    當初在為了留在歌壇,她能夠和男朋友一起努力說服並不喜歡這一行的父親,承諾總有一天會出國留學。而在自己真的決定離開香港的時候,她北上的想法,卻連男朋友都不敢告訴。


    問題是,這真的能夠獲得理解嗎?


    且不說她父親會不會讚同,至少接受她北上京城的意願,單單是文華公司的教育平台並不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曆文憑……恐怕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香門第能夠接受的了。


    所以,在錄音室裏,畢文謙向陳蕙嫻坦誠了這一點,並且告訴她,就憑她在香港唱歌的成績,進入文華公司的教育平台已經不是問題,但如果想想被家裏人接受,或許可以考慮同時報考京城的別的名牌大學。


    問題在於,如果不走後門兒的話,陳蕙嫻,真的考得上嗎?


    畢文謙可以承諾想辦法讓她能夠參加國內的高考,但除此之外,他是不會再做其他什麽了,甚至,從莫須有的角度上講,如果國內相關部門之外了自己和陳蕙嫻是朋友,那他更得杜絕有人故意網開一麵的可能性了!


    這些,在錄音室裏,畢文謙同樣細細地告訴了陳蕙嫻。


    但似乎,陳蕙嫻並沒有氣餒,隻是提了一個稍微折中的想法——如果一清二北什麽的真考不上,在京城的大學裏,退而求其次是也可以的。至於“其次”的有哪些,她反倒是問起了畢文謙。


    好吧,她壓根兒是不知道國內高考填誌願以及相應的招生規則了——也許,就一個香港人而言,能夠知道國內有一清二北這樣的名牌大學,已經算是不錯了?


    對於她的意願,畢文謙給不了什麽承諾。


    甚至,除開這個名義上的“主線”,陳蕙嫻想知道的“支線”劇情,畢文謙同樣也沒辦法說得太細。


    “畢經理,我在香港,從懂事之後,願意認真談主義的人,一個都沒有見過。我也沒有過這方麵的思考。直到聽過了你說的那些話。原來,在內地,有那麽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在思考這些問題。你說他們有些人是智障,那我豈不是連智障都不如了?”


    錄音室裏的陳蕙嫻,沒有半分開玩笑的表情。


    “我聽過你寫的歌,每一首都打聽來,認真聽過。中文的,日文的,都聽過。前段時間,當我心裏漸漸起了推出歌壇的念頭之後,我也迴頭審視過我唱過的歌,每一首都迴頭認真看過。我唱的那些歌,不是我自己首先想唱的,而是公司希望賣得好的。我的男朋友,是我的製作人,他叫丁羽,他非常為我著想,為了替我挑歌,經常忙到精疲力盡。我很感動,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但他挑歌的思路,永遠都首先是那首歌能不能賣得好。這幾年,我唱的歌,都是他把的關。有的,成績不錯,有的,成績不好,至少在香港是這樣。每次唱片賣得不好,他都很苦惱。我想勸他,但又知道他是為了我,我總開不了口。而你,畢經理,你的每一首歌,都是因為你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想。我隻是一個唱歌的女孩子,沒有你那樣的才華,隻能羨慕,還有點兒崇拜。比如,你唱的那首《離人》,和你們公司的女歌手唱的,很不一樣,都很不錯,都有自己的感情在裏麵。這樣的,每當我認真去感受你的歌,我都會心生羨慕。我也想唱這樣的歌,我也想這樣唱歌,但在香港,在寶麗金,沒有人那麽教我。也許,如果一開始就在文華公司,我寧願惹爸爸生氣,也不會承諾退出歌壇吧……”


    “畢經理,你寫的每一首歌,都是有原因的。而我在寶麗金唱的那些歌,有很多,都是公司從外國買來的曲子,然後找人填了歌詞,再由丁羽交給我。我沒有機會去問作曲的人,是因為什麽寫的曲子,也少有機會詳細去問填詞的人,是怎麽填出的那樣的詞,更不用說修改的權利了。我隻能看著到手的歌,憑自己的感覺去唱,唱了之後,錄好了唱片,就隻能等待唱片的銷量,有沒有突破白金。畢經理,你覺得,香港,真的有歌壇嗎?”


    “畢經理,聽說,夏林唱的那首《人間》,是你送她去軍訓的時候,就那麽抱著她,在她耳邊唱給她的,是真的嗎?”


    “畢經理,工藤鏡香唱的那首《星之所在》,就是黎華的電視劇結局的那首歌,真的是你們在江之島分手的時候,一起坐在海邊,你唱給她的嗎?”


    “畢經理,香港的報紙,昨天說你喜歡夏林,今天說你喜歡張靜林,明天說你喜歡工藤鏡香,都有鼻子有眼的,說來說去,大家漸漸都當成新的八卦,興趣都有,但都不去信了。那你,真的有喜歡的女孩子了嗎?”


    “畢經理……”


    陳蕙嫻在錄音室裏,慢慢地問了很多問題。


    畢文謙大多數都沒有迴答。


    有的,是短時間裏說不清楚;有的……這怎麽能夠迴答?


    何況,還有邊玫在旁邊啊!


    總是搞大新聞的香港記者,跑那麽快,趕著投胎啊!


    “陳姐,你說,你和家裏人約定了,最遲,明年你就一定去上大學。這個,你不想改變,我也不會改變。你隨時都可以來我們這裏,但我能夠對你承諾的,不多。我可以讓人現在就去寶麗金買斷你的合約,當然,如果考慮到你男朋友的意願,我也可以等到你那邊的合約結束之後在和你簽約。無論簽約之後,你會花多少時間讀書,或者備考,五年,十年,我都等得起。但除此之外,我無能為力。能不能讓你爸爸同意,能不能考上京城的大學,都需要你自己奮鬥了。”


    陳蕙嫻甜甜地笑。


    “有你這句話,我就有信心了!畢經理,你和梁先生說的那些話,我多少也聽懂了一些。你能在這一天,專門把我和梁先生一起邀請來這裏,已經讓我喜出望外……不,是受寵若驚了!”


    “嗬嗬,是嗎?”


    “保劍集團宴請四台山,張發宗受邀和你共坐一桌,之後的反應,我雖然興趣不大,但這一兩個月,也實在地見識著了。”陳蕙嫻微微歪著頭,眨眨眼睛,“梁先生隻能對你說一聲謝謝,我也隻能對你說一聲謝謝了。另外嘛……祝你在歐歌賽上,為中國人爭光!”


    “我會努力的。”畢文謙平淡地笑笑,轉頭看看馬路對麵,時不時仍有閃爍的光亮,“陳姐,到香港之前,劉姐姐說,在香港,有很多人喜歡我的歌,她希望我能為香港人寫一首粵語歌,所以,這段時間,除了準備歐歌賽,我也在認真和章敏學習粵語。今天你也見著了,我的粵語,談不上地道,但簡單的交流,倒也勉強可以了。但劉姐姐希望的粵語歌,我還沒有寫出來。這樣吧!今晚,我就寫。明天我會去歐洲,你到機場來送我吧!我把歌唱給你聽。如果你聽了喜歡,就由你來唱。無論是作為你在寶麗金的最後一首歌,還是作為你進文華公司的第一首歌,都可以操作。”


    “真的!”陳蕙嫻聞言兩眼放光,“我……我一定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