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多事之春
歌交給張雪友之後,讓粟車寄了一份迴京城留檔,畢文謙就把這事情放下了。
接下來的幾天,繼續和章敏一起安心聽著這些年來香港發行的粵語歌,有什麽不清楚的,就讓她解釋。
直到28號,月底。一個明媚的星期天。
錄音室的門又一次被打開,但進來的不是粟車——出乎畢文謙意料之外的王京雲。
“你?怎麽來這兒……”
沒有立即迴答畢文謙的驚訝,王京雲先上下打量了一會兒坐在一旁的章敏:“……你就是劉甘美挑的章敏?長相的確還不錯。”
突兀的評價幾乎把章敏嚇了一跳,她弱弱地看向了畢文謙。
“他叫王京雲,是中國流行音樂司的秘書……長?”
解釋到後半句,畢文謙看向王京雲,口吻裏也添了點兒確認的疑問。
“文件已經下了。”王京雲淡然地點點頭,又看向章敏,“章敏,你先出去吧!我和文謙談些事情。”
章敏瞪大了眼睛,見畢文謙也對她微微點頭,便迅速起身離開了。
關好門,王京雲徑直走到畢文謙近前,把章敏坐的椅子拖到畢文謙正對麵,端正地坐好,雙手將公務包按在腹前,用那令人難以捉摸的目光注視著他。
最終,畢文謙先開了口:“劉姐姐說,在香港,所有人都得叫我畢經理。她強調的時候,章敏也在場。”
“我不是在香港的人啊!”王京雲看著畢文謙,嗬嗬地笑了兩聲,旋即斂容道,“我昨天,政·治體·製研究室正式成立了。黎華已經是副廳了。如果不出意外,會開完之後,就會調任巡視員兼煙tai市·委副書記。”
畢文謙縮縮身子:“這和我沒什麽關係吧?”
“你都人在香港了,能和你有什麽關係?”王京雲難以捉摸地笑著,“我隻是告訴你一聲罷了。煙tai的市長,和現在守在外麵的粟車一樣,是從哈軍·工出來的,算是老學長了;他和小曉琳一樣,做過技術員,做過工程師,也曾在電子計算機領域任過職;但是,他也在另一個隨著改革開放而誕生的公司當過總經理,雖然時間不長,卻從副廳一步躍過了正廳。也許,有些長輩希望黎華能夠在當地的領導班子裏,和這位市長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間接地消除一些貌似捕風捉影的傳言。但黎華的工作重心,好像在別的方向。”
一句句話,悠悠出口,王京雲的指節將牛皮的公文包摁出了幾個小小的坑。
“文謙,前些日子,國家出台了一個文件,叫《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製暫行條例》,以承包經營的合同形式,明確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嗯,換一句話說,就是重新確定了國家和企業之間的責權關係。黎華就這個文件,前後在中顧·委裏請教了很多人,其中就屬問會計師問得最多。她同時到處請教的,還有一年多前改革的廠長負責製的來龍去脈。”
畢文謙緊緊抿著嘴:“你到底想說什麽?”
“相比劉三劍主持文華公司的發展的風格,黎華做的事情,也許更為深入,但也更為靈活,更討離休幹部們的喜歡。不少長輩覺得,劉三劍是一個很有闖勁兒,很有原則的年輕人,香港這樣的舞台,更適合她展開拳腳。”王京雲大概沒有理會畢文謙的話,繼續一句句平淡無波地說著,“劉三劍主動向首長們匯報了你前幾天的談話。畢竟,香港這地兒,更是一個自力更生的舞台,談不上扶上馬送一程的情況。”
終於,畢文謙主動迎向了王京雲微妙的目光。
“劉三劍她真的……”
“文謙,這些事情,都和你無關。”王京雲打斷畢文謙的問題,強調了一句,繼續說了下去,“雖然文華公司在歐美的分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大曉琳作為分公司的經理,同時也是文華公司的副經理,是處級幹部——和當時的黎華一樣。這個,你是知道的。不過,黎華同時也始終是文華公司的黨·委書記,這應該屬於什麽編製,至今沒有明確。最近,煙tai市長曾經當過總經理的那個公司,想要跨越式地擴大公司規模和職能,和某些領導麵談了很多次了。他們知道最近國家即將醞釀完成的部門職能改革的風聲,想承接很多改革之後政府下放的職能,正在謀劃著以部級為構架,把公司的攤子鋪開。同樣的風聲,我們也聽說了。黎華這些日子,睡得很晚,起得很早。我答應了鵬哥,她在京城的時候,我得照看著她。但我勸不了她,我根本開不了那個口。”
“難道,你是為了……”
“文謙,你想舉辦圍棋比賽的事情,流行音樂司裏開會討論過了。這事情由我來抓。你那位彭姐夫的發小,可不隻是圍棋下得首屈一指啊!人家的橋牌也打得賊好。現在,全國上下,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圍棋,都正興著熱潮,兩方麵如果相得益彰,的確是好事兒。對了,就在今天,人·大常·委會上會提一個修改憲·法個別條款的建議;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存在和發展;並且,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從今以後,你在三裏屯買地的規劃,執行起來可以更方便了。劉三劍已經讓小曉琳做計劃,在幾年內把三裏屯除了涉外、行政以及公共用地之外的所有地方都買下來。雖然文華公司掙了很多錢,但要執行這個計劃,我們又不像某些人那樣肆意侵占人民的利益,這成本,會比想像中的巨大。雖然我的編製已經不在文華公司了,但在三裏屯買地的事情,是我首先執行的。我不希望這件事情漸漸變質,我也相信有你和黎華在,事情不會變質。但越是堅持,難免會把一些人在人民眼中襯托得麵目可憎,理所當然的,我們也會在他們眼裏越發麵目可憎。”
王京雲索性揚了揚右手,止住了想開口的畢文謙:“文謙,我原本以為,十三大之後,多少會有一段平靜的時間。我終究還是年輕了。1988年的春天,會是風起雲湧的景色。你,是看客——這是黎華的意願,我也充分尊重她的意願。”
於是你就千裏迢迢地突然跑來不厭其煩地說那麽多“和你無關”的事情?
強忍著吐槽的欲望,畢文謙深吸了一口氣:“那麽,你這迴過來,到底是要幹什麽?”
“我嗎?”體會著畢文謙的口吻,王京雲細細看著他,忽然輕鬆地笑了,“我是中國流行音樂司的秘書長,這次過來,是邀請香港所有唱片公司的老板開個會,就緊接著的第二屆中國流行音樂的參賽細則,做最後的決定。無論是表決還是獨定,這兩天都會有一個結果。然後,我會帶著結果,以及香港方麵的代表,迴京城簽署正式的文件。”
好吧,這果然是足夠充分的理由。
“這個,和我有關係嗎?”
“這個,和你有沒有關係,隨你自己定。”王京雲嗬嗬地笑,“另外,劉三劍捎了兩個事情,要我和你說說。”
“什麽事兒?”
“一個,是張靜林的。她前段時間拍了個電影,在國內的反響還不錯。她申請選修相應的課程,具體是去中戲還是京影,還沒有定。而因著她那部電影,最近國內針對電影業的製度改革也吹起了風。雖然沒有明說,但中戲和京影都有領導希望張靜林在學習相關的課程中,以他們學校的師資為重心。那麽,這件事情,是由管理層決定呢,還是聽取張靜林自己的意見呢?另一個嘛,是艾靜的事情。她從奉天迴了京城,向黎華和劉三劍遞交了一個申請——她也想去前線慰問演出,但她想去的地方,不是兩山,是南海。”
歌交給張雪友之後,讓粟車寄了一份迴京城留檔,畢文謙就把這事情放下了。
接下來的幾天,繼續和章敏一起安心聽著這些年來香港發行的粵語歌,有什麽不清楚的,就讓她解釋。
直到28號,月底。一個明媚的星期天。
錄音室的門又一次被打開,但進來的不是粟車——出乎畢文謙意料之外的王京雲。
“你?怎麽來這兒……”
沒有立即迴答畢文謙的驚訝,王京雲先上下打量了一會兒坐在一旁的章敏:“……你就是劉甘美挑的章敏?長相的確還不錯。”
突兀的評價幾乎把章敏嚇了一跳,她弱弱地看向了畢文謙。
“他叫王京雲,是中國流行音樂司的秘書……長?”
解釋到後半句,畢文謙看向王京雲,口吻裏也添了點兒確認的疑問。
“文件已經下了。”王京雲淡然地點點頭,又看向章敏,“章敏,你先出去吧!我和文謙談些事情。”
章敏瞪大了眼睛,見畢文謙也對她微微點頭,便迅速起身離開了。
關好門,王京雲徑直走到畢文謙近前,把章敏坐的椅子拖到畢文謙正對麵,端正地坐好,雙手將公務包按在腹前,用那令人難以捉摸的目光注視著他。
最終,畢文謙先開了口:“劉姐姐說,在香港,所有人都得叫我畢經理。她強調的時候,章敏也在場。”
“我不是在香港的人啊!”王京雲看著畢文謙,嗬嗬地笑了兩聲,旋即斂容道,“我昨天,政·治體·製研究室正式成立了。黎華已經是副廳了。如果不出意外,會開完之後,就會調任巡視員兼煙tai市·委副書記。”
畢文謙縮縮身子:“這和我沒什麽關係吧?”
“你都人在香港了,能和你有什麽關係?”王京雲難以捉摸地笑著,“我隻是告訴你一聲罷了。煙tai的市長,和現在守在外麵的粟車一樣,是從哈軍·工出來的,算是老學長了;他和小曉琳一樣,做過技術員,做過工程師,也曾在電子計算機領域任過職;但是,他也在另一個隨著改革開放而誕生的公司當過總經理,雖然時間不長,卻從副廳一步躍過了正廳。也許,有些長輩希望黎華能夠在當地的領導班子裏,和這位市長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間接地消除一些貌似捕風捉影的傳言。但黎華的工作重心,好像在別的方向。”
一句句話,悠悠出口,王京雲的指節將牛皮的公文包摁出了幾個小小的坑。
“文謙,前些日子,國家出台了一個文件,叫《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製暫行條例》,以承包經營的合同形式,明確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嗯,換一句話說,就是重新確定了國家和企業之間的責權關係。黎華就這個文件,前後在中顧·委裏請教了很多人,其中就屬問會計師問得最多。她同時到處請教的,還有一年多前改革的廠長負責製的來龍去脈。”
畢文謙緊緊抿著嘴:“你到底想說什麽?”
“相比劉三劍主持文華公司的發展的風格,黎華做的事情,也許更為深入,但也更為靈活,更討離休幹部們的喜歡。不少長輩覺得,劉三劍是一個很有闖勁兒,很有原則的年輕人,香港這樣的舞台,更適合她展開拳腳。”王京雲大概沒有理會畢文謙的話,繼續一句句平淡無波地說著,“劉三劍主動向首長們匯報了你前幾天的談話。畢竟,香港這地兒,更是一個自力更生的舞台,談不上扶上馬送一程的情況。”
終於,畢文謙主動迎向了王京雲微妙的目光。
“劉三劍她真的……”
“文謙,這些事情,都和你無關。”王京雲打斷畢文謙的問題,強調了一句,繼續說了下去,“雖然文華公司在歐美的分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大曉琳作為分公司的經理,同時也是文華公司的副經理,是處級幹部——和當時的黎華一樣。這個,你是知道的。不過,黎華同時也始終是文華公司的黨·委書記,這應該屬於什麽編製,至今沒有明確。最近,煙tai市長曾經當過總經理的那個公司,想要跨越式地擴大公司規模和職能,和某些領導麵談了很多次了。他們知道最近國家即將醞釀完成的部門職能改革的風聲,想承接很多改革之後政府下放的職能,正在謀劃著以部級為構架,把公司的攤子鋪開。同樣的風聲,我們也聽說了。黎華這些日子,睡得很晚,起得很早。我答應了鵬哥,她在京城的時候,我得照看著她。但我勸不了她,我根本開不了那個口。”
“難道,你是為了……”
“文謙,你想舉辦圍棋比賽的事情,流行音樂司裏開會討論過了。這事情由我來抓。你那位彭姐夫的發小,可不隻是圍棋下得首屈一指啊!人家的橋牌也打得賊好。現在,全國上下,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圍棋,都正興著熱潮,兩方麵如果相得益彰,的確是好事兒。對了,就在今天,人·大常·委會上會提一個修改憲·法個別條款的建議;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存在和發展;並且,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從今以後,你在三裏屯買地的規劃,執行起來可以更方便了。劉三劍已經讓小曉琳做計劃,在幾年內把三裏屯除了涉外、行政以及公共用地之外的所有地方都買下來。雖然文華公司掙了很多錢,但要執行這個計劃,我們又不像某些人那樣肆意侵占人民的利益,這成本,會比想像中的巨大。雖然我的編製已經不在文華公司了,但在三裏屯買地的事情,是我首先執行的。我不希望這件事情漸漸變質,我也相信有你和黎華在,事情不會變質。但越是堅持,難免會把一些人在人民眼中襯托得麵目可憎,理所當然的,我們也會在他們眼裏越發麵目可憎。”
王京雲索性揚了揚右手,止住了想開口的畢文謙:“文謙,我原本以為,十三大之後,多少會有一段平靜的時間。我終究還是年輕了。1988年的春天,會是風起雲湧的景色。你,是看客——這是黎華的意願,我也充分尊重她的意願。”
於是你就千裏迢迢地突然跑來不厭其煩地說那麽多“和你無關”的事情?
強忍著吐槽的欲望,畢文謙深吸了一口氣:“那麽,你這迴過來,到底是要幹什麽?”
“我嗎?”體會著畢文謙的口吻,王京雲細細看著他,忽然輕鬆地笑了,“我是中國流行音樂司的秘書長,這次過來,是邀請香港所有唱片公司的老板開個會,就緊接著的第二屆中國流行音樂的參賽細則,做最後的決定。無論是表決還是獨定,這兩天都會有一個結果。然後,我會帶著結果,以及香港方麵的代表,迴京城簽署正式的文件。”
好吧,這果然是足夠充分的理由。
“這個,和我有關係嗎?”
“這個,和你有沒有關係,隨你自己定。”王京雲嗬嗬地笑,“另外,劉三劍捎了兩個事情,要我和你說說。”
“什麽事兒?”
“一個,是張靜林的。她前段時間拍了個電影,在國內的反響還不錯。她申請選修相應的課程,具體是去中戲還是京影,還沒有定。而因著她那部電影,最近國內針對電影業的製度改革也吹起了風。雖然沒有明說,但中戲和京影都有領導希望張靜林在學習相關的課程中,以他們學校的師資為重心。那麽,這件事情,是由管理層決定呢,還是聽取張靜林自己的意見呢?另一個嘛,是艾靜的事情。她從奉天迴了京城,向黎華和劉三劍遞交了一個申請——她也想去前線慰問演出,但她想去的地方,不是兩山,是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