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拔萃男書院
拔萃書院曆史悠久,已經有一百多年。拔萃書院恰如齊名,至少,在香港如此。拔萃書院的學生,不是品學皆優,就是富家子弟,更多的,是兩者兼具。書院分了男女校,而男校就在旺角的一處小山。
這些,都是章敏的科普。對於畢文謙來說,都像是參觀動物園的時候隔著一道玻璃牆一樣。
吃過午飯之後,畢文謙由粟車帶著路,一起散步般地出了寫字樓。
和下車時不同,畢文謙站在門口,四望了一下。
鬧市之處,背街的地方,寫字樓還沒有正式的標識,或者說,以前有過,現在,暫時沒有。
也許等劉三劍到了之後,這一切才會真正的發生改變……吧。
年少的章敏在氣質上還有一些青澀,和畢文謙上輩子在影視作品裏所知的形象,有著不小的差距,除了那已經定型的身段。
已經和夏林、張靜林這些人朝夕相處習慣了,畢文謙心裏本就比較淡薄的一些情結基本就隻是心裏的一絲情結。他叫章敏和自己一起,跟在粟車身後,慢慢並行,不時打量著她。88年香港流行的打扮,和京城有些區別,但對於從10年代穿越迴來的人來說,這樣的區別,不大。
直到看得章敏漸漸紅臉低頭了,畢文謙才在心裏稍微起了一個結論:章敏這樣子,還不如穿古裝。不如張靜林。
這不必說出來,就像章敏不敢問出來一樣。
畢文謙把注意力從章敏身上放寬到整個城市,幾乎是立馬之間,他就察覺了什麽——不遠處肯定有一家什麽店鋪,正播放著歌,錯不了,是陳蕙嫻的《傻女》。
一首他“應該還沒有”聽過的歌。
“章敏,這是什麽歌?”
粟車迴頭看看,畢文謙朝他揚揚手,一行人繼續慢慢走著。
章敏抬眼看了看畢文謙,又稍微低了低頭:“這是上個月新出的歌,叫《傻女》,在香港挺出名的。”
“是啊,一出門,就在街上聽到了嘛!”
“這也是時間上運氣不錯,趕在流行音樂聯賽完了正好發行。”走前麵的粟車慢了半步,也插言進來,他半偏著頭,隻靠前半個身位,口吻裏有些戲謔的感覺,“去年,香港街上,播放得最多的,是聯賽裏的歌。”
納尼?
畢文謙驚異地看向粟車。
這眼神引得粟車莞爾地笑:“畢經理,這是真的。不信,你叫章敏說?”
畢文謙果真又看著章敏。
“粟科長說的是真的。”章敏點著頭。
等等……
“科長?”
“啊,我目前是保劍集團保衛處的科長。”粟車的口吻裏又多了一絲靦腆,“說了嘛,我是負責安保工作的。”
畢文謙閉口沒有再說什麽,似乎陷入了一些思索。
直到一行人過了旺角道,進了晏架街,到了拔萃書院。
粟車一個人先去和守門的工作人員交涉去了,畢文謙和章敏,以及其他人停在校門口。
似乎,這並不是正門。
一排柵欄中間,一道灰石牆仿佛嵌在其中。背後,是翠綠的樹木,一條林間小道順著門口斜入進去。
那牆上,“拔萃男書院”幾個繁體字在上,然後是下麵一行字體更大的英文校名。
打量著,畢文謙頗有些不爽。但相比來路上,所遇到的拔萃男書院的指路標上,英文在上的模樣……雖然僅僅是這麽一個東西,畢文謙卻第一次明確而直觀地體會到劉甘美所說的,香港,畢竟還在英國的統治下的含義。
好吧,畢文謙不打算在此時此地說什麽。
沒有實際意義。
不久,粟車走了迴來。
“畢經理,咱們進去看看了。”
“這……就可以進去了?”
粟車又略靦腆地笑了起來:“畢經理,在你決定在這兒住幾天之前,劉經理就已經和拔萃書院溝通過了,我剛才不過是告訴他們,你提前來了。”
“啊?”畢文謙睜大著眼睛——粟車說得內容,可不是他口吻那麽輕巧,“粟車,我在香港的行程,已經擬定好了嗎?”
“哪兒能呢!我們都不確定你到底會住幾天。何況都傳說你喜歡宅在家裏看書。”粟車搖頭笑道,“畢經理,你放心,如果時機合適,我們會向你建議的。當然,如果你不感興趣,不去就是了。沒有人要求你在香港做什麽;在香港,也沒有人能要求你做什麽。”
又是這麽……霸氣測漏。
走進去,穿入林間道,很快,校舍豁然入眼。
今天是星期天,學校裏沒有上課,校園裏頗為清靜。畢文謙一行人走馬觀花著。或者說,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來這兒。
章敏的眼神裏有著新奇和羨慕,畢文謙卻沒有什麽感覺。
真要說的話,香港的任何一所中學,都不如京城四中什麽的,在畢文謙心裏更有概念。
他們既在看風景,他們也是別人的風景。也許,進入男校的章敏,和走在最後的統一著裝的人,比戴著墨鏡的畢文謙更使人遠遠駐足。但也隻是駐足,似乎沒人敢過來搭訕。
大約是瞧出了畢文謙眼裏並無波瀾,粟車也沒有過多的提什麽,直到大略走完一圈,一行人停在大草地邊,看著那些踢球的人時,他才問道:“畢經理,感覺如何?”
畢文謙抿了抿嘴。
“……說是因為這裏出了中山先生,所以建議我來參觀的吧?但看了一圈,沒什麽和中山先生有關的東西啊?”
“那……大概是因為,中山先生隻是在這裏短暫讀過一段時間?”粟車想了一下,“我也是前幾天臨時了解的資料。”
“也就是說,把書院並沒有外人想像中的那麽以中山先生是校友為榮?”
粟車又思考了一會兒:“我也說不清楚。畢竟,還沒有迴歸。”
“出門之前,章敏說的,這是香港最好的中學之一。”
“而且是政府財政津貼的學校。”粟車微微點點頭,“雖然二戰之後的新校長努力淡化這學校的殖民主義色彩,雖然前兩年新任的兩個校長都分別是男女書院第一個華人校長。”
“好吧。”畢文謙歎了一口氣,“這就是你們建議我來參觀的原因?之一?”
“也許是吧……”粟車點頭又搖頭,“畢經理,我隻是一個新進來的科長,而且是保衛科的。很多事情,我了解得也不深。”
見他如此說,畢文謙便順勢話了個話題:“既然分了男女校,男校看了,女校呢?我們可以進去嗎?”
粟車稍微盤桓了一下:“……女校不在這兒,在佐敦道1號。走的話,要走好一陣。至於能不能進去,我也說不準。當初溝通的時候,考慮的也隻是男書院。”
“那……先過去看看吧!就當鍛煉身體了。”
畢文謙索性拍了板兒。
黎華總想做社會調查,而香港,80年代的香港,和10年代那種一國兩智的典範,應該是有所區別的。但究竟是什麽樣子,得親眼去看。
哪怕自己看得不夠深入。
“對了,粟車,你之前不是說香港也在街上放流行音樂聯賽的歌嗎?具體說說吧!邊走邊說。”
拔萃書院曆史悠久,已經有一百多年。拔萃書院恰如齊名,至少,在香港如此。拔萃書院的學生,不是品學皆優,就是富家子弟,更多的,是兩者兼具。書院分了男女校,而男校就在旺角的一處小山。
這些,都是章敏的科普。對於畢文謙來說,都像是參觀動物園的時候隔著一道玻璃牆一樣。
吃過午飯之後,畢文謙由粟車帶著路,一起散步般地出了寫字樓。
和下車時不同,畢文謙站在門口,四望了一下。
鬧市之處,背街的地方,寫字樓還沒有正式的標識,或者說,以前有過,現在,暫時沒有。
也許等劉三劍到了之後,這一切才會真正的發生改變……吧。
年少的章敏在氣質上還有一些青澀,和畢文謙上輩子在影視作品裏所知的形象,有著不小的差距,除了那已經定型的身段。
已經和夏林、張靜林這些人朝夕相處習慣了,畢文謙心裏本就比較淡薄的一些情結基本就隻是心裏的一絲情結。他叫章敏和自己一起,跟在粟車身後,慢慢並行,不時打量著她。88年香港流行的打扮,和京城有些區別,但對於從10年代穿越迴來的人來說,這樣的區別,不大。
直到看得章敏漸漸紅臉低頭了,畢文謙才在心裏稍微起了一個結論:章敏這樣子,還不如穿古裝。不如張靜林。
這不必說出來,就像章敏不敢問出來一樣。
畢文謙把注意力從章敏身上放寬到整個城市,幾乎是立馬之間,他就察覺了什麽——不遠處肯定有一家什麽店鋪,正播放著歌,錯不了,是陳蕙嫻的《傻女》。
一首他“應該還沒有”聽過的歌。
“章敏,這是什麽歌?”
粟車迴頭看看,畢文謙朝他揚揚手,一行人繼續慢慢走著。
章敏抬眼看了看畢文謙,又稍微低了低頭:“這是上個月新出的歌,叫《傻女》,在香港挺出名的。”
“是啊,一出門,就在街上聽到了嘛!”
“這也是時間上運氣不錯,趕在流行音樂聯賽完了正好發行。”走前麵的粟車慢了半步,也插言進來,他半偏著頭,隻靠前半個身位,口吻裏有些戲謔的感覺,“去年,香港街上,播放得最多的,是聯賽裏的歌。”
納尼?
畢文謙驚異地看向粟車。
這眼神引得粟車莞爾地笑:“畢經理,這是真的。不信,你叫章敏說?”
畢文謙果真又看著章敏。
“粟科長說的是真的。”章敏點著頭。
等等……
“科長?”
“啊,我目前是保劍集團保衛處的科長。”粟車的口吻裏又多了一絲靦腆,“說了嘛,我是負責安保工作的。”
畢文謙閉口沒有再說什麽,似乎陷入了一些思索。
直到一行人過了旺角道,進了晏架街,到了拔萃書院。
粟車一個人先去和守門的工作人員交涉去了,畢文謙和章敏,以及其他人停在校門口。
似乎,這並不是正門。
一排柵欄中間,一道灰石牆仿佛嵌在其中。背後,是翠綠的樹木,一條林間小道順著門口斜入進去。
那牆上,“拔萃男書院”幾個繁體字在上,然後是下麵一行字體更大的英文校名。
打量著,畢文謙頗有些不爽。但相比來路上,所遇到的拔萃男書院的指路標上,英文在上的模樣……雖然僅僅是這麽一個東西,畢文謙卻第一次明確而直觀地體會到劉甘美所說的,香港,畢竟還在英國的統治下的含義。
好吧,畢文謙不打算在此時此地說什麽。
沒有實際意義。
不久,粟車走了迴來。
“畢經理,咱們進去看看了。”
“這……就可以進去了?”
粟車又略靦腆地笑了起來:“畢經理,在你決定在這兒住幾天之前,劉經理就已經和拔萃書院溝通過了,我剛才不過是告訴他們,你提前來了。”
“啊?”畢文謙睜大著眼睛——粟車說得內容,可不是他口吻那麽輕巧,“粟車,我在香港的行程,已經擬定好了嗎?”
“哪兒能呢!我們都不確定你到底會住幾天。何況都傳說你喜歡宅在家裏看書。”粟車搖頭笑道,“畢經理,你放心,如果時機合適,我們會向你建議的。當然,如果你不感興趣,不去就是了。沒有人要求你在香港做什麽;在香港,也沒有人能要求你做什麽。”
又是這麽……霸氣測漏。
走進去,穿入林間道,很快,校舍豁然入眼。
今天是星期天,學校裏沒有上課,校園裏頗為清靜。畢文謙一行人走馬觀花著。或者說,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來這兒。
章敏的眼神裏有著新奇和羨慕,畢文謙卻沒有什麽感覺。
真要說的話,香港的任何一所中學,都不如京城四中什麽的,在畢文謙心裏更有概念。
他們既在看風景,他們也是別人的風景。也許,進入男校的章敏,和走在最後的統一著裝的人,比戴著墨鏡的畢文謙更使人遠遠駐足。但也隻是駐足,似乎沒人敢過來搭訕。
大約是瞧出了畢文謙眼裏並無波瀾,粟車也沒有過多的提什麽,直到大略走完一圈,一行人停在大草地邊,看著那些踢球的人時,他才問道:“畢經理,感覺如何?”
畢文謙抿了抿嘴。
“……說是因為這裏出了中山先生,所以建議我來參觀的吧?但看了一圈,沒什麽和中山先生有關的東西啊?”
“那……大概是因為,中山先生隻是在這裏短暫讀過一段時間?”粟車想了一下,“我也是前幾天臨時了解的資料。”
“也就是說,把書院並沒有外人想像中的那麽以中山先生是校友為榮?”
粟車又思考了一會兒:“我也說不清楚。畢竟,還沒有迴歸。”
“出門之前,章敏說的,這是香港最好的中學之一。”
“而且是政府財政津貼的學校。”粟車微微點點頭,“雖然二戰之後的新校長努力淡化這學校的殖民主義色彩,雖然前兩年新任的兩個校長都分別是男女書院第一個華人校長。”
“好吧。”畢文謙歎了一口氣,“這就是你們建議我來參觀的原因?之一?”
“也許是吧……”粟車點頭又搖頭,“畢經理,我隻是一個新進來的科長,而且是保衛科的。很多事情,我了解得也不深。”
見他如此說,畢文謙便順勢話了個話題:“既然分了男女校,男校看了,女校呢?我們可以進去嗎?”
粟車稍微盤桓了一下:“……女校不在這兒,在佐敦道1號。走的話,要走好一陣。至於能不能進去,我也說不準。當初溝通的時候,考慮的也隻是男書院。”
“那……先過去看看吧!就當鍛煉身體了。”
畢文謙索性拍了板兒。
黎華總想做社會調查,而香港,80年代的香港,和10年代那種一國兩智的典範,應該是有所區別的。但究竟是什麽樣子,得親眼去看。
哪怕自己看得不夠深入。
“對了,粟車,你之前不是說香港也在街上放流行音樂聯賽的歌嗎?具體說說吧!邊走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