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滾滾而來


    大曉琳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畢文謙也不好再去細問。但他不是總能立馬從口袋裏掏出辦法來的機器貓,能做的,也隻是讓大曉琳去那邊,然後,叫劉三劍收集近來關於美國的消息——新聞、雜誌,甚至劉三劍覺得適合的內部資料。


    踩著十三大召開的點兒,大曉琳飛走了。畢文謙也一連幾天,除了基本的練聲之外,把自己關在臥室裏,努力想辦法。


    到了月底,畢文謙終於仿佛“出關”了似的,叫陸衍通知劉三劍過來,自己安坐在經理辦公室裏。


    劉三劍在外麵辦事,當她興衝衝進辦公室時,畢文謙已經等了幾個小時了——與其說是等待,不如說是在看材料。


    “經理,你有辦法了?”


    “在這個時代,辦法,總是會有的。”


    畢文謙展露著穿越者獨有的霸氣的笑容,揚手示意劉三劍關門:“小曉琳呢?她沒跟你在一起?”


    “她今天去八一廠了,夏林錄的《胡同裏有隻貓》,你說的,拍個mtv,這事情,我帶她去過一趟。副經理在聯賽上公開講過,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和夏林的關係,也不需要我花多少口舌,八一廠那邊很樂意就應下來了。這mtv雖然還沒拍出來,八一廠那邊的領導就主動和明年春晚的劇組勾兌了,想結合夏林留在國內,並且主動進藏慰問演出的事情,結合這首歌的mtv,做成春晚的一個節目。後續的這些事情,和我們文華公司沒有直接關係,我就讓小曉琳負責了。”


    畢文謙稍微有些吃驚:“還沒拍出來就敢去說……這算不算欽定啊?”


    劉三劍微笑著看著畢文謙,過了幾秒,才悠悠地說:“這件事情,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政治的角度,都值得八一廠的人膽兒肥了。”


    “是……嗎?”這話說下去,就是畢文謙不想過多關心的了,於是,他轉移了話題,“好了,說正事兒。”


    “關於大曉琳那邊吧?”劉三劍亮了亮眼神,迅速摸出那硬膠殼子的筆記本兒,鋼筆帽兒反插,低頭端坐,“經理,你說!”


    看著她高大的身材,卻是乖學生似的姿態,畢文謙總覺得有些違合——不過,相處久了,倒也算是漸漸習慣了。


    也許,當他真的完全習慣的時候,劉三劍差不多也要離開京城了……


    “劉三劍,其實,去美國開唱片公司的事情,如果孤立地看,真的很困難。美國人不像rb人,中國的文化,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他們絕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哪怕是那些搞情報工作的,多數也就是一知半解。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人對中國的音樂,既不了解,也沒需求。而這個時代,美國政府自卡特總統以來,一直努力在和蘇聯爭奪價值體係的輿論製高點,這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性的影響……我們在這個時候,單純地去和美國的唱片業打交道,必然是費力不討好的。而大曉琳又嫌為了這點兒事以個人身份去和美國政府打交道,很不值得——事實上,我也覺得不值得。”


    “所以,我們得做一件讓美國人無法拒絕的事情,然後把唱片業的事情打包進去,順理成章。”


    畢文謙停頓下來,慢慢喝著水。劉三劍停了筆,抬頭看來,臉上很是不解。


    “美國人無法拒絕?經理,我知道,你肯定不會幹賣國的事兒,但這……”


    “你想哪兒去了?”


    畢文謙哭笑不得。好吧……有些事情,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確難以留意到,更難再去思考一下。


    “經理你說,我學習。”劉三劍又埋下了頭,鋼筆尖兒懸在紙上。


    “劉三劍,你知道嗎?1972年,尼克鬆來訪,他念念不忘想看一眼滾滾……哦不,是大熊貓。從此,熊貓外交的說法就甚囂塵上了。十幾年來,已經有不少西方國家因為和我們有了外交上的成果,而獲贈了大熊貓。但說實話,這事情,做得很糙。現在,有很多外國的環保組織在抗議熊貓外交了。他們抗議的原因,是認為商業性質的展出,對熊貓這個瀕危物種是一種傷害。”畢文謙一邊說著,一邊迴憶著上輩子在動物園,或者視頻裏看到過的滾滾們……以及10年代滾滾們出國“打工”的那些段子,不由歎了一口氣,“我記得,前幾年竹子大麵積開花,國內號召為大熊貓捐款來著,成琳還專門為此唱了一首歌,叫《熊貓咪咪》,對吧?相似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走出國門。”


    劉三劍似懂非懂:“經理……”


    “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甚至不需要說之一,也是瀕危的動物。作為中國,怎麽可以把大熊貓送人呢?把大熊貓送給外國,然後就任由外國人擺弄它們,這既是極大的浪費,更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大熊貓不能被當成貨物對待,我們應該主動禁止大熊貓的商業販賣活動,這既是態度,也是道德。我們得建立一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動和外國政府接觸,指責他們對我國贈送的大熊貓的生命照顧步驟,要求他們和我們,一起為了研究怎樣拯救瀕危的大熊貓而合作,一起為大熊貓做貢獻。而這樣的事情,理所當然地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大熊貓,喜歡上大熊貓,主動為保護大熊貓的事業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添磚加瓦。比如,我們可以讓一對雌雄大熊貓到美國最好的動物園去,由我們的飼養員一同出國,手把手教外國的飼養員如何和大熊貓相處,這些過程也對美國的遊客開放,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或者具體的動物園,每年為每一隻到來的大熊貓捐款100萬美元,或者更多,用於協助中國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良好運行。每對大熊貓出國十年,就要迴國研究體檢,如果在外國幸運地有所生育,新生的大熊貓也要送迴來,如果外國人希望把小大熊貓留在父母身邊,那麽他們就得每年為每隻小大熊貓捐款50萬美元。除此之外,那些到動物園看大熊貓的遊客,如果出得起錢,可以在飼養員的協助監督下,和大熊貓合影,更可以記名為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捐款,捐款最終由我們和外國動物園協商一個比例分攤……”


    畢文謙說得興起,簡直滔滔不絕。劉三劍越聽,越琢磨出味兒來了。終於,她忍不住出聲道:“經理,你這,說得比以前義正辭嚴,但實際上,比以前更……更掙錢了吧?”


    “話不能那麽說!”畢文謙微妙地笑著,“沒錯,按我說的套路去做,肯定能為大熊貓掙更多的錢。但這些錢,我們真的要都投入到大熊貓的繁育研究之中。我們這麽做,是能夠讓全世界的動物保護組織,主動為我們說話的。但是,你也知道,大熊貓是瀕危動物,不可能每個國家都能參與研究的。動物園的物質條件不行的,大熊貓不能去;動物園不能良好供應大熊貓飲食起居的,也不能去;對我們中國友誼不到位的國家,還是不能去。那麽,怎樣才算是到位的友誼呢?這第一次,我們可以讓大曉琳來把這個關。她以前的工作,也算是外交係統的了,這樣的事情,她本來就比較對口。而且,我們還可以為大熊貓做一首曲子,或者,和美國的音樂家合作來做——因由這次合作,我們可以和美國的唱片公司成立一個合資子公司,負責作品的發行。”


    “瞧,這不就順理成章了嗎?美國的唱片公司不止一家,我們可以公開做這件事情,讓普通的美國人看一看,究竟是哪一家唱片公司,對大熊貓的愛更多呢?”畢文謙順勢大喝一口水,朝著劉三劍大笑,“做事情,自己去求別人,總是很難。但讓別人求自己,那就簡單多了。”


    “經理……”


    劉三劍呆呆地看著畢文謙的笑容,眼裏是發自肺腑地佩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