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中國流行音樂聯賽來臨
黎華沉思了很久,卻沒有再追問什麽。
畢文謙卻忐忑了很久。
但從此之後,黎華就不再提萬鵬的事情了,仿佛從來就沒有提起過。
或許,就像她和王京雲,還有劉三劍,甚至陸衍都說過的——高考重要。
於是,畢文謙乖乖地安心天天陪著夏林複習了。
一旦專注於一件事情,時間過得不覺就快了。由於黎華決定了第一個代表文華公司登場,竇惟並沒有按畢文謙的計劃如期迴國。但合同,卻是按時簽了——這還是艾靜在吃飯的時候順口提的。
一切,直到流行音樂聯賽開賽的日子,才有了變化。
五月31號,星期天,端午節。
夕陽將落,正是晚飯之後。傅明軒一個人收拾著桌子,劉三劍叫住了照常迴正房繼續複習的畢文謙。
“經理。”
“嗯?”
“今天是聯賽開賽。”
“我知道啊!”
“你不想看嗎?”
“你們想我看嗎?”
畢文謙淡然的反問讓劉三劍微微臉紅。
“經理……你生氣了?”
“哪兒呢!你們都覺得我該重視高考,我雖然在想法上不以為然,但也知道,你們是為我好。既然如此,就順其自然了。就當我在放假了。反正也沒剩幾天了。”
陪著夏林,天天麵對中學的知識,對於畢文謙來說,與其說是複習,倒更像是在緬懷曾經的歲月。
哪怕並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教室。
“放假?”看著畢文謙淡然的模樣,劉三劍愣了愣,突然大笑起來,笑得渾身發抖,不禁跺腳,“……你竟然覺得高考複習是放假!也是啊……這才是我的經理啊!”
畢文謙就這麽看著劉三劍,一方麵有些無言以對,一方麵,似乎……自己在無意間裝了個逼?
良久之後,劉三劍終於平複了心緒,揚起手往四合院門口指著:“經理,一會兒就是聯賽開始了。你要不要去現場看?電視裏畢竟是一個小時的延播。”
“你……”畢文謙下意識地問,“希望我去看?”
“就沒有人反對過好不好?”劉三劍微微低著目光,看著畢文謙不太相信的表情,眼神幽幽,“你是這個聯賽的首倡者、締造者,自然有資格到場。”
畢文謙心念一動:“這是誰的意思?王京雲?黎華?還是音協?”
“別人,我說不準。這是我的想法。”
畢文謙眯起眼睛,看著一動不動的劉三劍,不久,他又偏頭看向正房裏正在書桌前複習的夏林,她正埋著頭,全神貫注。
“公司裏,除了隨黎華一起表演的人之外,還有哪些人會去現場?”
“沒了。”劉三劍輕輕搖頭,“流行音樂聯賽的消息,流傳得很廣。經理,你說青歌賽隻是青年歌手之間的比賽,並不能代表中國流行音樂的最高水平,這個說法,同樣傳得很廣。不僅,行業裏的人把這次比賽當成了國考,行業外的人,也各種討論著。為什麽王京雲會請你對最終參賽的隊伍名單做建議?為什麽最終的名單並不是完全按照你的建議來的?經理,你那麽聰明,你雖然不說也不問,但你肯定多少明白吧?可是,中國劇院那兒隻有那麽大,座位,說少不少,說多卻完全不多。整個京城人那麽多,想到現在看比賽的人,根本不可能安排。如果說因為借調的關係,為了上場而遞條子的現象,流行音樂司不好管也不必親自去管,那麽,漸漸的,為了弄到現場的門票而遞過來的條子越來越多的時候,流行音樂司就不得不管這件看上去的小事兒了。最後,還是王坤老師頂著壓力拍的板兒,這一屆流行音樂聯賽的門票不對外,現場觀眾全部由京城的音樂院校的學生組成,他們都是有投票資格的,而且也容易維持現場紀律。雖然始終還是僧多粥少,但起碼……局麵好了不少,問題也限製在了比較小的規模。”
劉三劍娓娓的話,畢文謙算是聽出味兒了。但他還是不解。
“既然如此,那我以什麽名義去坐一個位置?一線從業人員?”
“那當然也是一個說法。”劉三劍不由樂了樂,“其實,在現場的,除了音樂院校的學生,還有整個聯賽責任相關的人。比如,王京雲就會在場,隨時準備處理可能遇到的情況。經理,你是聯賽的首倡者,作為一個顧問到場,也是可以的。”
顧問……
畢文謙沉思了一陣。
“……我記得,開國大典的照片裏,不也沒有朱老總麽?”
“那你到底想不想去?”
劉三劍簡單明了的問題使得畢文謙再度糾結。
“……想。”
劉三劍捂著嘴,得意地笑。
“但我不能穿這一身了,得換衣服,不然鐵定被人認出來。”
自從黎華給畢文謙設計了衣服,隻要氣候合適,他就始終穿著。
劉三劍啞然:“你就沒有別的衣服了嗎?”
“有倒是有。但季節不合適。至於江州時的……多半顯得短了。”
看著畢文謙又一次糾結了,劉三劍忍不住提醒道:“經理,其實……你到了劇院,你會不會被人認出來,和你穿什麽衣服有必然關係嗎?”
“啊?”
“難道你在看比賽的時候也要戴墨鏡?那不是反而引人注意?”
劉三劍說得好有道理,畢文謙簡直無言以對。
“話說迴來,要是等到了比賽中途,你才突然被人認出來,那反而會對比賽進行造成影響吧?”
畢文謙徹底囧了。
“而且,自從你總在電視節目裏穿這身衣服,現在全中國好多年輕人都在效仿……”
“等等!”畢文謙突然打斷了劉三劍的話,“我雖然不經常出門,但偶爾也在胡同裏轉,從機場到四合院或者反過來,也多少走過幾遭。我怎麽沒見過你說的情況?”
瞧著畢文謙一臉的不信,劉三劍又捂著嘴笑了。
“你不知道,很正常。你這身衣服,的確漂亮,但上了年紀的人,總不會去穿吧?想穿的,都是年輕人。可黎副經理的設計,染色時的難度和成本都不低。民間自己做,往往畫虎不成反類犬。等你從東京迴來了,那天和我們提到了知識產權的事情。我想了一下,又和黎副經理合計了,用她的錢在一些大城市入股了一些紡織廠,想辦法把平均成本降下來。雖然比一般的衣服還是貴了許多,但至少不是大多數家庭負擔不起的價格了。就是這麽一段時間,那些衣服在全國,簡直賣瘋了。我和黎副經理都覺得,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製定和實行,也許應該在更寬廣的領域嚐試嚐試。這才多少天,就已經有地方出現了假冒效仿的偽劣產品了。”
貌似……為什麽有一種這個世界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圍繞著自己轉的錯覺?
“你們……忙得過來嗎?”
“是有點兒忙不過來。畢竟,我們文華公司的主業不是賣衣服,生產上了正軌之後,我和黎副經理都沒有直接關注了。這些事情,目前主要是由胡悅負責。”
恰好,陸衍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從西廂房出來,準備迴家。見畢文謙和劉三劍還在,湊過來插了個嘴:“經理,劉代表,我迴去啦!”
畢文謙連忙叫住她:“陸衍,等等。我問你,最近外麵真的有很多人穿和我一樣的衣服?”
陸衍聽了,眼神卻直接看向了劉三劍,兩人竟然微妙地相視而笑。
“經理啊!等你高考完了,你還是該平時出門走走。前線,你願意去;邊區,你也願意去;倒是京城,你除了練聲和跑步,還有去做節目,沒事兒你根本懶得動……”
“行了行了行了,你迴去吧!”
畢文謙擺著手,陸衍哈哈笑著走了。等她稍微走遠了,畢文謙才重新看向劉三劍。
“我……我這衣服,我這種喜歡宅在家裏的也就罷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不經髒了吧?”
“你覺得,會想穿這衣服的人,會因為不經髒而放棄不穿嗎?”劉三劍反問道。
“好吧……”畢文謙總覺得,自己一個穿越者,竟然被別人從自己身上發掘了生財之道……一種殘念的感覺不斷縈繞,“為什麽……我和黎華都沒有想過……你卻想到了?”
劉三劍迷迷地看著畢文謙,低頭輕笑不語。
“……好吧,我不是想要你自誇。”畢文謙轉而問了另一個問題,“我這身衣服,就算真的有很多年輕人想穿,雖然不經髒,但一個人也不可能買個十套八套吧?”
“是啊!所以,隨著《風華正茂》的播出,買衣服的人開始漸漸少了。”劉三劍止了笑,抿了抿嘴,“很多女孩子……開始穿黎副經理的衣服了。”
黎華沉思了很久,卻沒有再追問什麽。
畢文謙卻忐忑了很久。
但從此之後,黎華就不再提萬鵬的事情了,仿佛從來就沒有提起過。
或許,就像她和王京雲,還有劉三劍,甚至陸衍都說過的——高考重要。
於是,畢文謙乖乖地安心天天陪著夏林複習了。
一旦專注於一件事情,時間過得不覺就快了。由於黎華決定了第一個代表文華公司登場,竇惟並沒有按畢文謙的計劃如期迴國。但合同,卻是按時簽了——這還是艾靜在吃飯的時候順口提的。
一切,直到流行音樂聯賽開賽的日子,才有了變化。
五月31號,星期天,端午節。
夕陽將落,正是晚飯之後。傅明軒一個人收拾著桌子,劉三劍叫住了照常迴正房繼續複習的畢文謙。
“經理。”
“嗯?”
“今天是聯賽開賽。”
“我知道啊!”
“你不想看嗎?”
“你們想我看嗎?”
畢文謙淡然的反問讓劉三劍微微臉紅。
“經理……你生氣了?”
“哪兒呢!你們都覺得我該重視高考,我雖然在想法上不以為然,但也知道,你們是為我好。既然如此,就順其自然了。就當我在放假了。反正也沒剩幾天了。”
陪著夏林,天天麵對中學的知識,對於畢文謙來說,與其說是複習,倒更像是在緬懷曾經的歲月。
哪怕並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教室。
“放假?”看著畢文謙淡然的模樣,劉三劍愣了愣,突然大笑起來,笑得渾身發抖,不禁跺腳,“……你竟然覺得高考複習是放假!也是啊……這才是我的經理啊!”
畢文謙就這麽看著劉三劍,一方麵有些無言以對,一方麵,似乎……自己在無意間裝了個逼?
良久之後,劉三劍終於平複了心緒,揚起手往四合院門口指著:“經理,一會兒就是聯賽開始了。你要不要去現場看?電視裏畢竟是一個小時的延播。”
“你……”畢文謙下意識地問,“希望我去看?”
“就沒有人反對過好不好?”劉三劍微微低著目光,看著畢文謙不太相信的表情,眼神幽幽,“你是這個聯賽的首倡者、締造者,自然有資格到場。”
畢文謙心念一動:“這是誰的意思?王京雲?黎華?還是音協?”
“別人,我說不準。這是我的想法。”
畢文謙眯起眼睛,看著一動不動的劉三劍,不久,他又偏頭看向正房裏正在書桌前複習的夏林,她正埋著頭,全神貫注。
“公司裏,除了隨黎華一起表演的人之外,還有哪些人會去現場?”
“沒了。”劉三劍輕輕搖頭,“流行音樂聯賽的消息,流傳得很廣。經理,你說青歌賽隻是青年歌手之間的比賽,並不能代表中國流行音樂的最高水平,這個說法,同樣傳得很廣。不僅,行業裏的人把這次比賽當成了國考,行業外的人,也各種討論著。為什麽王京雲會請你對最終參賽的隊伍名單做建議?為什麽最終的名單並不是完全按照你的建議來的?經理,你那麽聰明,你雖然不說也不問,但你肯定多少明白吧?可是,中國劇院那兒隻有那麽大,座位,說少不少,說多卻完全不多。整個京城人那麽多,想到現在看比賽的人,根本不可能安排。如果說因為借調的關係,為了上場而遞條子的現象,流行音樂司不好管也不必親自去管,那麽,漸漸的,為了弄到現場的門票而遞過來的條子越來越多的時候,流行音樂司就不得不管這件看上去的小事兒了。最後,還是王坤老師頂著壓力拍的板兒,這一屆流行音樂聯賽的門票不對外,現場觀眾全部由京城的音樂院校的學生組成,他們都是有投票資格的,而且也容易維持現場紀律。雖然始終還是僧多粥少,但起碼……局麵好了不少,問題也限製在了比較小的規模。”
劉三劍娓娓的話,畢文謙算是聽出味兒了。但他還是不解。
“既然如此,那我以什麽名義去坐一個位置?一線從業人員?”
“那當然也是一個說法。”劉三劍不由樂了樂,“其實,在現場的,除了音樂院校的學生,還有整個聯賽責任相關的人。比如,王京雲就會在場,隨時準備處理可能遇到的情況。經理,你是聯賽的首倡者,作為一個顧問到場,也是可以的。”
顧問……
畢文謙沉思了一陣。
“……我記得,開國大典的照片裏,不也沒有朱老總麽?”
“那你到底想不想去?”
劉三劍簡單明了的問題使得畢文謙再度糾結。
“……想。”
劉三劍捂著嘴,得意地笑。
“但我不能穿這一身了,得換衣服,不然鐵定被人認出來。”
自從黎華給畢文謙設計了衣服,隻要氣候合適,他就始終穿著。
劉三劍啞然:“你就沒有別的衣服了嗎?”
“有倒是有。但季節不合適。至於江州時的……多半顯得短了。”
看著畢文謙又一次糾結了,劉三劍忍不住提醒道:“經理,其實……你到了劇院,你會不會被人認出來,和你穿什麽衣服有必然關係嗎?”
“啊?”
“難道你在看比賽的時候也要戴墨鏡?那不是反而引人注意?”
劉三劍說得好有道理,畢文謙簡直無言以對。
“話說迴來,要是等到了比賽中途,你才突然被人認出來,那反而會對比賽進行造成影響吧?”
畢文謙徹底囧了。
“而且,自從你總在電視節目裏穿這身衣服,現在全中國好多年輕人都在效仿……”
“等等!”畢文謙突然打斷了劉三劍的話,“我雖然不經常出門,但偶爾也在胡同裏轉,從機場到四合院或者反過來,也多少走過幾遭。我怎麽沒見過你說的情況?”
瞧著畢文謙一臉的不信,劉三劍又捂著嘴笑了。
“你不知道,很正常。你這身衣服,的確漂亮,但上了年紀的人,總不會去穿吧?想穿的,都是年輕人。可黎副經理的設計,染色時的難度和成本都不低。民間自己做,往往畫虎不成反類犬。等你從東京迴來了,那天和我們提到了知識產權的事情。我想了一下,又和黎副經理合計了,用她的錢在一些大城市入股了一些紡織廠,想辦法把平均成本降下來。雖然比一般的衣服還是貴了許多,但至少不是大多數家庭負擔不起的價格了。就是這麽一段時間,那些衣服在全國,簡直賣瘋了。我和黎副經理都覺得,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製定和實行,也許應該在更寬廣的領域嚐試嚐試。這才多少天,就已經有地方出現了假冒效仿的偽劣產品了。”
貌似……為什麽有一種這個世界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圍繞著自己轉的錯覺?
“你們……忙得過來嗎?”
“是有點兒忙不過來。畢竟,我們文華公司的主業不是賣衣服,生產上了正軌之後,我和黎副經理都沒有直接關注了。這些事情,目前主要是由胡悅負責。”
恰好,陸衍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從西廂房出來,準備迴家。見畢文謙和劉三劍還在,湊過來插了個嘴:“經理,劉代表,我迴去啦!”
畢文謙連忙叫住她:“陸衍,等等。我問你,最近外麵真的有很多人穿和我一樣的衣服?”
陸衍聽了,眼神卻直接看向了劉三劍,兩人竟然微妙地相視而笑。
“經理啊!等你高考完了,你還是該平時出門走走。前線,你願意去;邊區,你也願意去;倒是京城,你除了練聲和跑步,還有去做節目,沒事兒你根本懶得動……”
“行了行了行了,你迴去吧!”
畢文謙擺著手,陸衍哈哈笑著走了。等她稍微走遠了,畢文謙才重新看向劉三劍。
“我……我這衣服,我這種喜歡宅在家裏的也就罷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不經髒了吧?”
“你覺得,會想穿這衣服的人,會因為不經髒而放棄不穿嗎?”劉三劍反問道。
“好吧……”畢文謙總覺得,自己一個穿越者,竟然被別人從自己身上發掘了生財之道……一種殘念的感覺不斷縈繞,“為什麽……我和黎華都沒有想過……你卻想到了?”
劉三劍迷迷地看著畢文謙,低頭輕笑不語。
“……好吧,我不是想要你自誇。”畢文謙轉而問了另一個問題,“我這身衣服,就算真的有很多年輕人想穿,雖然不經髒,但一個人也不可能買個十套八套吧?”
“是啊!所以,隨著《風華正茂》的播出,買衣服的人開始漸漸少了。”劉三劍止了笑,抿了抿嘴,“很多女孩子……開始穿黎副經理的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