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越發有趣的世界


    這家夥,一定是假公濟私了吧,一定是吧!


    80年代的rb哪兒來的百合情結啊!


    好吧……根本不知道什麽《伊庫莎》係列,什麽《a子計劃》的畢文謙畢竟是一個圖樣圖森破的中國90後……無論如何,在畢文謙的心目中,工藤鏡香從一個“曆史知名藝人”兼“誌同道合”的仲島美雪粉兒,一下子就被掃成了智障少女。


    “……電視劇的事情,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以畢文謙的立場,或者說黎華所知的畢文謙的立場,或者說畢文謙所認為的黎華所知的自己的立場,他都不適合在這個時刻在這個話題上拿什麽主意。


    第二天,畢文謙起得很早,練聲之後就去了公司,找了一個有電視機的休息室,一邊等著寧之,一邊又把《風華正茂》的錄像帶翻出來,快進著看了不少工藤鏡香的鏡頭。


    之前隻是隱約覺得是這丫頭演技不錯,沒拖後腿兒,想不到……莫非也是自己演自己的流派?


    “經理,早啊!”寧之停在休息室門口,敲敲大開的門,“聽說你在等我?”


    “我讓黎華安心拍戲,歌迷遊·行的事情,我們來處理。”


    畢文謙把錄像暫停在工藤鏡香望著黎華的鏡頭,把遙控器放在茶幾上,偏頭打量了一眼寧之:“……你要做好準備,說不定今天你又要上電視。”


    “上電視……”寧之有些懷疑,“不就是學生遊·行嗎?又沒有什麽政·治目的,人數也不多……”


    “這麽說,你也覺得黎華想多了?”畢文謙拍拍沙發,“坐,坐我旁邊。”


    “咋了?”寧之聽話地坐好,嘴上卻還是不大信,“你真覺得……啊!經理,難道你想火上澆油?”寧之仿佛靈光一閃,“我以前聽說過,為了打響知名度,有些藝人事務所也喜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


    噗……這腦洞,好吧,畢文謙開始覺得寧之有希望作為一個唱片公司經理在rb搞得風生水起了。


    “我說,如果我真想把事情鬧大,昨天我就會叫黎華趕在警視廳和政府重視之前,連夜去現場帶節奏了。”畢文謙上下看著寧之的打扮,這兩天就沒有變過,明顯的胸不平何以平天下,“寧之,你是文華公司rb分公司的經理。你看問題的角度,應該格局更大一點兒,也應該更rb一點兒。”


    “啊?”寧之不大明白。


    “十幾年二十年前,rb政府就被學生運·動搞得很殘念過。我們不說什麽風聲鶴唳,至少,政府對學生上街的行為會很不爽,特別是在大使館眾多的地方發生,特別是被動作為當事人的黎華是一個中國人。所以,我們不應該直接的推波助瀾。但換一個角度去想,那些大使館的人肯定會去了解這次遊·行的訴求,這是他們職責之內的必然。那麽,當他們得知,遊·行單純的隻是為了一個歌手……好吧,黎華已經拍過電視劇了,就稱為藝人好了——為了一個藝人遭遇的不公而遊·行。這顯然是有些趣味兒的事情。這個藝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所謂的不公到底是怎麽迴事兒?要知道,這一切都算不得國家大事,看熱鬧不必嫌事兒大——如果這次事件作為新聞在別的國家有了報道,這對黎華將來走出rb會是很不錯的鋪墊。”


    寧之約莫是聽出味兒來了,長著小雀斑的鼻子微微聳動,眼睛眨眨:“經理,你是說,我們要‘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哈哈!差不多就是這意思吧!”畢文謙笑了一會兒,“不過,話不能這麽說。我們得秉著事無不可對人言的態度,把歌迷最樸素的心聲完整地讓整個社會知道,不至於他們的行為被討厭;並且,更不能讓事情被別的什麽人帶了節奏。”


    “節奏?什麽意思?”


    寧之不懂畢文謙話裏來自網絡時代的梗,畢文謙也沒有直接去解釋:“慢慢等待事情進展吧!你關注新聞,也派人去現場看著,有什麽新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我。我就在這兒。”


    “好。”


    寧之出去下命令了,畢文謙卻沒有繼續看錄像。


    或者說,他看著屏幕上的工藤鏡香,想的卻是別的人,別的事情。


    無論是黎華還是寧之,對於這次頒獎,以及頒獎之後的風波,著眼的都是事情本身,而作為穿越者的畢文謙,作為對流行音樂有所了解的穿越者的畢文謙,想到的卻遠不止表麵上的事情。


    在這個年代,藝術水平高低且不論,單是流傳以及輻射的影響力,rb流行音樂始終是東亞、東南亞的製高點。黎華擔心自己被拿迴國和鄧麗軍在rb的獲獎成就比較,然後使得一些人獲得莫名其妙的滿足,畢文謙簡直想笑,就像看到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


    真正值得畢文謙在意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不可能意識到的是——因為黎華的“橫空出世”,少年隊在rb的崛起被生生打斷了!


    寧之不至於在她並不在乎的細節上說謊——那些應援團的少女從少年隊的擁躉自發地轉投到黎華這邊,這不可能是寧之撞上小概率事件的個案。考慮到《風華正茂》令人咂舌的收視率,以及自《不認輸》發行以來黎華不止一次提到的買唱片的以年輕人居多的現象——rb人不是無限的,這個年代,即使放寬一些,全rb算得上年輕人的也隻有那麽幾千萬,除開不喜歡聽音樂、不喜歡看電視劇的人群,以及家庭經濟原因買不起唱片或者一家兄弟姐妹共買一張唱片的情況,300多萬的唱片銷量其實是非常恐怖的數字——這個時候,oricon榜的銷量統計,是把黑膠、cd、磁帶分開統計的,這個300多萬,其實隻是cd的銷量!


    此長彼消。


    少年隊作為一個在流行音樂史上值得有那麽一點兒筆墨的男子偶像組合,畢文謙上輩子寫論文的時候有所了解——怎麽可能不了解——他們本會獲得首屆rb金唱片大賞的最佳新人大賞,不僅在rb一度大獲成功,更是直接催生了灣灣將來幾乎照抄他們的小虎隊!


    沒有了少年隊的崛起,看這架勢,有黎華的存在,這個定位在年輕人群體的偶像組合也不可能達到畢文謙所知的“曆史”上的成就了。那麽,將來還會不會有小虎隊出現呢?


    無論是以資本逐利的尿性,還是灣灣流行音樂模仿或者說學習rb流行音樂的尿性……


    畢文謙總覺得自己看到了世界線偏離的顫動。就像一跟長長的竹竿,自己握的這一頭微微的顫動,到了另一頭……或許就是難以想象的震動。


    然而,灣灣的流行音樂行業,或者進一步,灣灣此刻的社會風氣,意識·形態,可能去學習一個在rb獲得成功的中國人嗎?


    世界,越來越有趣了。


    畢文謙享受著運籌帷幄之中的快感,隻可惜,這種快感隻持續了那麽一個白天——一到晚上,他又被打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