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交鋒(四)
“走穴?”
畢文謙當然知道這是什麽玩意兒,但這個時候自己,似乎……還不應該“知道”。他更不明白的是,萬鵬為什麽會在此刻提這東西。
“我以前也不知道這種事情。小雲在公安部走動的時候,聽說了這檔子事兒,也就多了解了一下。簡單地說,走穴起源於以前說相聲的行話,最近幾年,逐漸演變成了文藝界裏的一類事情。”萬鵬穩穩握著杯子,低頭吹了吹水,“指的是演員無視組織紀律,私自外出演出賺錢的行為。就小雲調查的情況來說,歌手這一塊兒倒還不多,其他圈子裏倒漸漸有點兒成氣候的感覺。我迴國之後一直在到處走動,前些時候順便約談了一個有代表性的人。”
“哦?”畢文謙有些好奇,“誰?”
“一個電影演員,叫劉小慶,和你可以說是老鄉,這些年在國內算是很出名了。”
畢文謙略有點兒囧,萬鵬說的是誰他一聽就知道了,但無論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沒什麽機緣看她的作品。
“……然後呢?”
“也許因為是通過八一電影廠的渠道,而且是約談的形式,她起初有些抵觸。後來知道我是文華公司的人了,才慢慢算是攀談起來。也可能……她是見我小她十幾歲,並且是認真看過她電影的人吧!據她的話說,她是從83年開始走穴的。起因嘛,是當時去香港合拍電影,《火燒圓明園》,還有《垂簾聽政》,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反正這兩部電影在國內的確比較有名。當時她獨自在香港,以內地正常的工資,在那兒的物價水平下……連飯都吃不起。隻能找同劇組的人要吃的,結果,不僅沒要到,還被羞辱了一番。”萬鵬始終看著手裏的杯子,“她說她當時大哭了一場,一邊說,一邊落淚。但哭過之後,仍然沒有辦法,人在八一廠,收入水平在國內倒可以說是不錯,但再出門一次,還是會吃不起飯。從此之後,她就開始了走穴的日子。”
認真看過她電影……畢文謙玩味兒地盯著萬鵬,卻看不到他的眼神。
“……你具體是個什麽想法?”
“整個文藝圈咱們管不了,雖然以文華公司目前的情況看,公司簽的歌手,不可能遭遇劉小慶那樣的窘境,但如果其他人走穴的漸漸多了,她們早晚會有麵對走穴的機會的時候。姑且先不說一般歌手,單是偶像歌手的合同,原則上會有嚴格的法律規定。而走穴這種事情,其實是徘徊在法律邊界上的勾當。文謙,你打算怎麽處理?”
終於,萬鵬抬頭正視過來,沉沉的目光裏似乎有一絲柔軟。
畢文謙也看著他,沉默了一會兒,忽然答非所問道:“那麽,對於劉曉慶走穴的案例,你有什麽看法?”
“我?”萬鵬愣了一下,旋即又低下了頭,“老實說……我對她有些失望。”
“哦?”
“她的電影,我都看過。我能夠想像,一個在名滿全國的人,一出門,竟然連嗟來之食都討不到,會是怎樣的落差。所以我雖然很體諒她哭,體諒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的羞憤。但正因為她是名滿全國的人,我不能接受她哭過之後的選擇。我雖然不出名,但我也出過門,別說挨餓的時候,我連命都差點兒丟了……”
萬鵬的語速漸漸急促,卻沒有把話說完,突然仰頭把整杯水喝幹,然後直直地朝畢文謙看來,不再言語。
良久,又是張靜林過來打破了沉寂。
“畢文謙,我又唱累了,我出去休息一會兒。”
“好。先幫萬鵬續杯水。還有,出去看到王京雲,叫他休息好了,就過來。”
等張靜林倒好水走了,畢文謙才慢慢朝萬鵬說道:“自上而下地說,走穴是必須嚴厲取締的事情,有必要的話,殺雞儆猴也別手軟。但就像你說的這個例子,劉小慶以前本不走穴,連飯都吃不起了,她就開始走穴了。這表麵上是一個非典型的例子,因為全國能夠走出去的文藝工作者並不多。但認真想一想,這卻是一件很值得未雨綢繆的事情。”
萬鵬前傾著身子:“你說。”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與外界的交流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這是大的背景。而無論多還是少,文藝界裏能夠出去的人,總是以高水平的從業者居多。這些人,有著很大的名氣,她們的一舉一動,總會被關注,被後來者看在眼裏,很自然的,形成榜樣效應。自下而上地看,一方麵,像劉小慶這樣的人走穴而不被處理,知道的人多了,效仿者自然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像劉小慶這樣的人竟然走出去連飯都吃不起,這將造成物傷其類的影響……不,這遠遠不是一句物傷其類就能形容的。”
“單就這個案例來說,八一廠做得很不地道,或者說,非常僵化。香港我雖然沒去過,但我去過東京。我的飲食是黎華操持的,都是尋常人家的夥食,我隻問過一次,她隻含糊說那是令人肉疼的價格。那已經是我和她都劃賬接近千萬的時候了,我們自然不至於窘迫,但一個八一廠的演員,哪怕是全國知名的演員,工資待遇也不可能過於出眾,八一廠讓人家出去拍電影,就沒有考慮過當地的物價嗎?沒考慮過,那就是失職;考慮過卻沒有提前安排,那就是瀆職。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頂級演員,孤身出門被人家羞辱……現在到底是1987年還是1897年?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滿清王朝?”畢文謙的手懸在半空,終於還是沒有往把手拍下去,“……好吧,我在這裏再怎麽罵,劉小慶被羞辱的過往也不可能消失……無論如何,八一廠欠劉小慶一個交代。”
“而無論是八一廠,還是我們文華公司,作為管理者,盡量掌握員工工作信息是必然的需求。但在相對和平的時代,如果我們連員工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保障不了,我們有什麽資格,有什麽臉皮去管理人家,去要求人家?”畢文謙忽然嗬嗬起來,“黎華和我提過什麽八千人大會,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嗬嗬,行政管理層這些年倒是公款吃喝得越來越溜,還指望要求一線工作者潔身自好?這和國·民黨軍隊的高官在後方小別墅裏電話遙控指揮高叫‘給我上’有什麽區別?”
聽著畢文謙的話一句比一句激烈,萬鵬終於出聲打斷了:“文謙,我一開始就說了,我們管不了整個文藝界。更別說公款吃喝這種全國性問題了。”
畢文謙當然知道萬鵬說得對,很對。所以他起身端起了控製台上的杯子,背對著萬鵬,看著空無一人的錄音室。
“……所以,我很早就和你說了,需要公安部參與進來。這不僅是從製度上保障我們這個行業的商業銷售渠道,同時也是從政府的角度為所有從業者的收入站台。這既是給從業者的一顆定心丸,也是我們對從業者操守進行要求的基石。你說走穴的現象現在在歌手這一塊兒還不多,這很好,疾在腠理,不需要傷筋動骨的清理。無論將來常務副司長是誰,至少那三位老藝術家的操守,我是願意相信的。既然王京雲有希望去當秘書,至少,在我們這個份內的行業,我們不僅要徹底取締走穴的行為,更要讓管理者有取締的資格!如果做不到,那就從行政崗位上滾吧!”
萬鵬看著畢文謙的背影,臉上漸漸生起一點兒笑容。
“這肯定是會得罪人的事情。不過,雖然眼紅的人很多,但留心的人也多。這麽做,倒也理直氣壯,倒也能讓一些人望而卻步,知難而退。隻是,這樣一來,小雲肩上的擔子……”萬鵬忽然笑出了聲,“他大概會悄悄更惱你了。”
“走穴?”
畢文謙當然知道這是什麽玩意兒,但這個時候自己,似乎……還不應該“知道”。他更不明白的是,萬鵬為什麽會在此刻提這東西。
“我以前也不知道這種事情。小雲在公安部走動的時候,聽說了這檔子事兒,也就多了解了一下。簡單地說,走穴起源於以前說相聲的行話,最近幾年,逐漸演變成了文藝界裏的一類事情。”萬鵬穩穩握著杯子,低頭吹了吹水,“指的是演員無視組織紀律,私自外出演出賺錢的行為。就小雲調查的情況來說,歌手這一塊兒倒還不多,其他圈子裏倒漸漸有點兒成氣候的感覺。我迴國之後一直在到處走動,前些時候順便約談了一個有代表性的人。”
“哦?”畢文謙有些好奇,“誰?”
“一個電影演員,叫劉小慶,和你可以說是老鄉,這些年在國內算是很出名了。”
畢文謙略有點兒囧,萬鵬說的是誰他一聽就知道了,但無論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沒什麽機緣看她的作品。
“……然後呢?”
“也許因為是通過八一電影廠的渠道,而且是約談的形式,她起初有些抵觸。後來知道我是文華公司的人了,才慢慢算是攀談起來。也可能……她是見我小她十幾歲,並且是認真看過她電影的人吧!據她的話說,她是從83年開始走穴的。起因嘛,是當時去香港合拍電影,《火燒圓明園》,還有《垂簾聽政》,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反正這兩部電影在國內的確比較有名。當時她獨自在香港,以內地正常的工資,在那兒的物價水平下……連飯都吃不起。隻能找同劇組的人要吃的,結果,不僅沒要到,還被羞辱了一番。”萬鵬始終看著手裏的杯子,“她說她當時大哭了一場,一邊說,一邊落淚。但哭過之後,仍然沒有辦法,人在八一廠,收入水平在國內倒可以說是不錯,但再出門一次,還是會吃不起飯。從此之後,她就開始了走穴的日子。”
認真看過她電影……畢文謙玩味兒地盯著萬鵬,卻看不到他的眼神。
“……你具體是個什麽想法?”
“整個文藝圈咱們管不了,雖然以文華公司目前的情況看,公司簽的歌手,不可能遭遇劉小慶那樣的窘境,但如果其他人走穴的漸漸多了,她們早晚會有麵對走穴的機會的時候。姑且先不說一般歌手,單是偶像歌手的合同,原則上會有嚴格的法律規定。而走穴這種事情,其實是徘徊在法律邊界上的勾當。文謙,你打算怎麽處理?”
終於,萬鵬抬頭正視過來,沉沉的目光裏似乎有一絲柔軟。
畢文謙也看著他,沉默了一會兒,忽然答非所問道:“那麽,對於劉曉慶走穴的案例,你有什麽看法?”
“我?”萬鵬愣了一下,旋即又低下了頭,“老實說……我對她有些失望。”
“哦?”
“她的電影,我都看過。我能夠想像,一個在名滿全國的人,一出門,竟然連嗟來之食都討不到,會是怎樣的落差。所以我雖然很體諒她哭,體諒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的羞憤。但正因為她是名滿全國的人,我不能接受她哭過之後的選擇。我雖然不出名,但我也出過門,別說挨餓的時候,我連命都差點兒丟了……”
萬鵬的語速漸漸急促,卻沒有把話說完,突然仰頭把整杯水喝幹,然後直直地朝畢文謙看來,不再言語。
良久,又是張靜林過來打破了沉寂。
“畢文謙,我又唱累了,我出去休息一會兒。”
“好。先幫萬鵬續杯水。還有,出去看到王京雲,叫他休息好了,就過來。”
等張靜林倒好水走了,畢文謙才慢慢朝萬鵬說道:“自上而下地說,走穴是必須嚴厲取締的事情,有必要的話,殺雞儆猴也別手軟。但就像你說的這個例子,劉小慶以前本不走穴,連飯都吃不起了,她就開始走穴了。這表麵上是一個非典型的例子,因為全國能夠走出去的文藝工作者並不多。但認真想一想,這卻是一件很值得未雨綢繆的事情。”
萬鵬前傾著身子:“你說。”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與外界的交流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這是大的背景。而無論多還是少,文藝界裏能夠出去的人,總是以高水平的從業者居多。這些人,有著很大的名氣,她們的一舉一動,總會被關注,被後來者看在眼裏,很自然的,形成榜樣效應。自下而上地看,一方麵,像劉小慶這樣的人走穴而不被處理,知道的人多了,效仿者自然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像劉小慶這樣的人竟然走出去連飯都吃不起,這將造成物傷其類的影響……不,這遠遠不是一句物傷其類就能形容的。”
“單就這個案例來說,八一廠做得很不地道,或者說,非常僵化。香港我雖然沒去過,但我去過東京。我的飲食是黎華操持的,都是尋常人家的夥食,我隻問過一次,她隻含糊說那是令人肉疼的價格。那已經是我和她都劃賬接近千萬的時候了,我們自然不至於窘迫,但一個八一廠的演員,哪怕是全國知名的演員,工資待遇也不可能過於出眾,八一廠讓人家出去拍電影,就沒有考慮過當地的物價嗎?沒考慮過,那就是失職;考慮過卻沒有提前安排,那就是瀆職。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頂級演員,孤身出門被人家羞辱……現在到底是1987年還是1897年?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滿清王朝?”畢文謙的手懸在半空,終於還是沒有往把手拍下去,“……好吧,我在這裏再怎麽罵,劉小慶被羞辱的過往也不可能消失……無論如何,八一廠欠劉小慶一個交代。”
“而無論是八一廠,還是我們文華公司,作為管理者,盡量掌握員工工作信息是必然的需求。但在相對和平的時代,如果我們連員工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保障不了,我們有什麽資格,有什麽臉皮去管理人家,去要求人家?”畢文謙忽然嗬嗬起來,“黎華和我提過什麽八千人大會,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嗬嗬,行政管理層這些年倒是公款吃喝得越來越溜,還指望要求一線工作者潔身自好?這和國·民黨軍隊的高官在後方小別墅裏電話遙控指揮高叫‘給我上’有什麽區別?”
聽著畢文謙的話一句比一句激烈,萬鵬終於出聲打斷了:“文謙,我一開始就說了,我們管不了整個文藝界。更別說公款吃喝這種全國性問題了。”
畢文謙當然知道萬鵬說得對,很對。所以他起身端起了控製台上的杯子,背對著萬鵬,看著空無一人的錄音室。
“……所以,我很早就和你說了,需要公安部參與進來。這不僅是從製度上保障我們這個行業的商業銷售渠道,同時也是從政府的角度為所有從業者的收入站台。這既是給從業者的一顆定心丸,也是我們對從業者操守進行要求的基石。你說走穴的現象現在在歌手這一塊兒還不多,這很好,疾在腠理,不需要傷筋動骨的清理。無論將來常務副司長是誰,至少那三位老藝術家的操守,我是願意相信的。既然王京雲有希望去當秘書,至少,在我們這個份內的行業,我們不僅要徹底取締走穴的行為,更要讓管理者有取締的資格!如果做不到,那就從行政崗位上滾吧!”
萬鵬看著畢文謙的背影,臉上漸漸生起一點兒笑容。
“這肯定是會得罪人的事情。不過,雖然眼紅的人很多,但留心的人也多。這麽做,倒也理直氣壯,倒也能讓一些人望而卻步,知難而退。隻是,這樣一來,小雲肩上的擔子……”萬鵬忽然笑出了聲,“他大概會悄悄更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