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翅膀揮動(六)
二環路裏,王京雲慢悠悠地開著車,後座上的畢文謙坐在正中,捧著張靜林的保溫杯,一言不發。路燈光襯托著夜的安謐,車窗半開,風聲似有似無。
“你還真有膽量,當著鄧老的麵說中國不適合計劃經濟。我都嚇得不知道會發生了什麽了。”
“我隻說我認為是正確的話,而不是去想怎麽說會帶來個人利益。何況,這位鄧老,我都不知道他是誰。而且,我說的是80年代的中國不適合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和公有製經濟可不是等價關係。”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鄧老臨走時會語重心長勉勵你吧……”王京雲握著方向盤,車越開越慢,“以前你和我說過,你信任黎華,黎華信任鵬哥,而鵬哥信任我,所以你就信任我……現在,我開始有些明白,為什麽鵬哥會信任黎華,而黎華會信任你了。”
小轎車裏陷入了沉默。
“其實……你不必和我說這些。”
“不必嗎?好吧!”王京雲輕聲笑了笑,“那我問別的問題吧:你真的斷定,計算機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關鍵?”
“……那的確是關鍵,但那是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
“這話,我爸大概會愛聽。”
坐正身子,王京雲踩了踩油門兒。
接下來的幾天,畢文謙又迴歸了閉門不出的生活。他甚至連新出的報紙都沒看,廣播也沒聽,天天把自己關在錄音室裏,一遍遍聽著公司的歌手們演唱《黃土高坡》和《我熱戀的故鄉》,和她們討論怎麽理解,如何去唱,又和樂手們討論如何編曲,在他看來,這兩首歌在“曆史”上的編曲,都簡陋了些。
王京雲看在眼裏,什麽也沒說。直到星期六的晚上,萬鵬走進了錄音室。
“文謙,走,去辦公室。我們談談。”
穿過院子,隻見大槐樹下,小虎又在那裏盤著前爪,懶洋洋地瞅過來,那斑紋的身子仿佛又肥了一分。
陸衍已經迴家,東廂房裏的煤爐已經封火。畢文謙重新生了爐,拿起火鉗,往爐子裏添了點蜂窩煤,然後倒了兩杯水,一杯放到萬鵬麵前。
“雖然我不太在乎,但我本覺得80年代的京城的生活條件還是令人有些遺憾。但去了一趟邊區,原本是覺得不該抱怨,現在已經不想抱怨了。”
萬鵬自進了辦公室,就坐在辦公桌前的座位上,一言不發地看著畢文謙的動作。直到接過了杯子,才淡淡地問。
“文謙,你在害怕?”
“怕?”畢文謙遲疑道。
“自從黎華替你訂了報紙,你有時間的話,總是會看看的。但自從上個星期的節目之後,你……好像在逃避外麵的消息。”
畢文謙坐在黎華的位置上,盯著手裏的水杯,剛倒出來的水散發著熱氣:“……該說的,能說的,我都已經說過了。那些事情本就和我無關,也不該我和有關了。我可以標榜自己潔身自好嗎?”
聽了這話,萬鵬頓時哭笑不得了。
“你知道你開了多大的炮嗎?之前我才和你說,開弓沒有迴頭箭,結果你轉頭就開的不是弓,是炮,而且不是迫擊炮那種小口徑!”
“這麽說……”畢文謙把杯子捧到嘴邊,卻沒有去喝,“你們怪我做錯了?”
萬鵬搖頭:“怪你?沒人會去怪一個17歲的年輕人。”
“嗬嗬,這麽說,我終於不是‘小朋友’了?”
那笑聲,也不知是苦澀,還是樂天。
“但在一些人眼裏,你還是很年輕,在一些人眼裏,你還太年輕。”萬鵬看著畢文謙沉默的樣子,忽然有些不忍,“無論如何,自從你的節目之後,京城裏就再沒有學生遊·行了。有很多人認為你是首功,也有少數人不那麽認為。這次事件,主要發生在廬州、申城和京城。緊接著你在京城滅火之後,申城的大學生也很快被勸迴了學校。但在廬州,當地領導班子的應對,有些令人失望,甚至有人說他們的水平還不如一個年輕人。所以,又到了周末,大家決定把你上個星期的節目錄像,在廬州當地的電視台裏重播。”
“……那並不見得會有期望中的效果。”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功勞,當聽說京城已經沒有遊·行時,畢文謙心裏生出了一份曆史性的成就感,“《每周一新歌》是我在中央三台連續做了好幾期,才在京城有了一定口碑的節目,人們才會願意去看。就這麽直接投放去外地……”
“那就不需要你擔心了。”萬鵬臉上起了玩味兒的表情,“你這次的表現,以及作用,讓很多人對於你關於偶像歌手的提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社會中需要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正麵意義的人,而由流行音樂的途徑來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值得重視。雖然你想培養夏林當偶像歌手,但其實在國內,你自己,才更符合這樣的定位。”
畢文謙囧然:“……我可不想當偶像,那會很累的,我才沒有那麽多精力去擔負音樂之外的責任……都怪王京雲那家夥!”
“啊?”萬鵬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好吧,小雲的確沒經你同意就做了一些宣傳,但那也不止是他自己的意思。畢竟,這個時代,很多人……”
“需要民族自信心。”畢文謙幹脆搶答了,“王京雲已經這麽說過了。所以我也隻是在嘴上埋怨一下。而且……他有那意願,怎麽不多宣傳黎華?怎麽不去宣傳夏林?”
“你怎麽就覺得沒有宣傳了?”萬鵬反問道,“華華人在日本,而且隻唱了一首日語歌。人們是知道她有了不起的成績,但終究還是離得有些遠。另外嘛……夏林軍訓的事情,其實也是上過軍報的。”
“呃……”畢文謙無言以對,幹脆低頭慢慢喝起水來。
看著他這樣子,萬鵬又忍不住笑了。
“你知道嗎?上個星期天,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幾乎整個京城的人都在看你的節目。那些大學生裏,有不少人是不再上街了,但他們對學校提出了申請,申請利用寒暑假時間,下基層做社會調查和實習,說是要向你學習。而你在電視上提出的幾點建議,也已經有人在討論醞釀。但這些醞釀,多多少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萬鵬刻意停頓了一會兒,卻見畢文謙沒有接腔,隻好自己繼續說下去,“國家各行各業都是需要人才的,大學生一直以來都是供不應求。就像你說的那樣,很多人對於提幹的事情很在乎;大學生雖然是幹部,但如果當真出台了政策,規定把下基層鍛煉的大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也許,會出現趨之若鶩的情況,這是會造成問題的……”
“萬鵬,你是在向我解釋?”畢文謙突然打斷了萬鵬的話,“有必要向我解釋嗎?”
“考慮到你在這次事件中體現出來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有人覺得,有必要和你溝通一下具體的考慮。”萬鵬沙沙的笑聲有些無奈,“雖然,我,華華,還有小雲,我們都知道,你其實更喜歡宅在家裏。”
“既然你們都知道……”
“很多事情,可不是我們這些年輕人說了算啊!”萬鵬歎了口氣,一口氣把杯子裏的水喝幹,“另外,華華叫我帶個話:你上個星期的節目,她已經看了。不影響你準備這個星期的節目。等明天你節目完了迴來,記得給她打個電話。”
二環路裏,王京雲慢悠悠地開著車,後座上的畢文謙坐在正中,捧著張靜林的保溫杯,一言不發。路燈光襯托著夜的安謐,車窗半開,風聲似有似無。
“你還真有膽量,當著鄧老的麵說中國不適合計劃經濟。我都嚇得不知道會發生了什麽了。”
“我隻說我認為是正確的話,而不是去想怎麽說會帶來個人利益。何況,這位鄧老,我都不知道他是誰。而且,我說的是80年代的中國不適合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和公有製經濟可不是等價關係。”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鄧老臨走時會語重心長勉勵你吧……”王京雲握著方向盤,車越開越慢,“以前你和我說過,你信任黎華,黎華信任鵬哥,而鵬哥信任我,所以你就信任我……現在,我開始有些明白,為什麽鵬哥會信任黎華,而黎華會信任你了。”
小轎車裏陷入了沉默。
“其實……你不必和我說這些。”
“不必嗎?好吧!”王京雲輕聲笑了笑,“那我問別的問題吧:你真的斷定,計算機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關鍵?”
“……那的確是關鍵,但那是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
“這話,我爸大概會愛聽。”
坐正身子,王京雲踩了踩油門兒。
接下來的幾天,畢文謙又迴歸了閉門不出的生活。他甚至連新出的報紙都沒看,廣播也沒聽,天天把自己關在錄音室裏,一遍遍聽著公司的歌手們演唱《黃土高坡》和《我熱戀的故鄉》,和她們討論怎麽理解,如何去唱,又和樂手們討論如何編曲,在他看來,這兩首歌在“曆史”上的編曲,都簡陋了些。
王京雲看在眼裏,什麽也沒說。直到星期六的晚上,萬鵬走進了錄音室。
“文謙,走,去辦公室。我們談談。”
穿過院子,隻見大槐樹下,小虎又在那裏盤著前爪,懶洋洋地瞅過來,那斑紋的身子仿佛又肥了一分。
陸衍已經迴家,東廂房裏的煤爐已經封火。畢文謙重新生了爐,拿起火鉗,往爐子裏添了點蜂窩煤,然後倒了兩杯水,一杯放到萬鵬麵前。
“雖然我不太在乎,但我本覺得80年代的京城的生活條件還是令人有些遺憾。但去了一趟邊區,原本是覺得不該抱怨,現在已經不想抱怨了。”
萬鵬自進了辦公室,就坐在辦公桌前的座位上,一言不發地看著畢文謙的動作。直到接過了杯子,才淡淡地問。
“文謙,你在害怕?”
“怕?”畢文謙遲疑道。
“自從黎華替你訂了報紙,你有時間的話,總是會看看的。但自從上個星期的節目之後,你……好像在逃避外麵的消息。”
畢文謙坐在黎華的位置上,盯著手裏的水杯,剛倒出來的水散發著熱氣:“……該說的,能說的,我都已經說過了。那些事情本就和我無關,也不該我和有關了。我可以標榜自己潔身自好嗎?”
聽了這話,萬鵬頓時哭笑不得了。
“你知道你開了多大的炮嗎?之前我才和你說,開弓沒有迴頭箭,結果你轉頭就開的不是弓,是炮,而且不是迫擊炮那種小口徑!”
“這麽說……”畢文謙把杯子捧到嘴邊,卻沒有去喝,“你們怪我做錯了?”
萬鵬搖頭:“怪你?沒人會去怪一個17歲的年輕人。”
“嗬嗬,這麽說,我終於不是‘小朋友’了?”
那笑聲,也不知是苦澀,還是樂天。
“但在一些人眼裏,你還是很年輕,在一些人眼裏,你還太年輕。”萬鵬看著畢文謙沉默的樣子,忽然有些不忍,“無論如何,自從你的節目之後,京城裏就再沒有學生遊·行了。有很多人認為你是首功,也有少數人不那麽認為。這次事件,主要發生在廬州、申城和京城。緊接著你在京城滅火之後,申城的大學生也很快被勸迴了學校。但在廬州,當地領導班子的應對,有些令人失望,甚至有人說他們的水平還不如一個年輕人。所以,又到了周末,大家決定把你上個星期的節目錄像,在廬州當地的電視台裏重播。”
“……那並不見得會有期望中的效果。”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功勞,當聽說京城已經沒有遊·行時,畢文謙心裏生出了一份曆史性的成就感,“《每周一新歌》是我在中央三台連續做了好幾期,才在京城有了一定口碑的節目,人們才會願意去看。就這麽直接投放去外地……”
“那就不需要你擔心了。”萬鵬臉上起了玩味兒的表情,“你這次的表現,以及作用,讓很多人對於你關於偶像歌手的提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社會中需要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正麵意義的人,而由流行音樂的途徑來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值得重視。雖然你想培養夏林當偶像歌手,但其實在國內,你自己,才更符合這樣的定位。”
畢文謙囧然:“……我可不想當偶像,那會很累的,我才沒有那麽多精力去擔負音樂之外的責任……都怪王京雲那家夥!”
“啊?”萬鵬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好吧,小雲的確沒經你同意就做了一些宣傳,但那也不止是他自己的意思。畢竟,這個時代,很多人……”
“需要民族自信心。”畢文謙幹脆搶答了,“王京雲已經這麽說過了。所以我也隻是在嘴上埋怨一下。而且……他有那意願,怎麽不多宣傳黎華?怎麽不去宣傳夏林?”
“你怎麽就覺得沒有宣傳了?”萬鵬反問道,“華華人在日本,而且隻唱了一首日語歌。人們是知道她有了不起的成績,但終究還是離得有些遠。另外嘛……夏林軍訓的事情,其實也是上過軍報的。”
“呃……”畢文謙無言以對,幹脆低頭慢慢喝起水來。
看著他這樣子,萬鵬又忍不住笑了。
“你知道嗎?上個星期天,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幾乎整個京城的人都在看你的節目。那些大學生裏,有不少人是不再上街了,但他們對學校提出了申請,申請利用寒暑假時間,下基層做社會調查和實習,說是要向你學習。而你在電視上提出的幾點建議,也已經有人在討論醞釀。但這些醞釀,多多少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萬鵬刻意停頓了一會兒,卻見畢文謙沒有接腔,隻好自己繼續說下去,“國家各行各業都是需要人才的,大學生一直以來都是供不應求。就像你說的那樣,很多人對於提幹的事情很在乎;大學生雖然是幹部,但如果當真出台了政策,規定把下基層鍛煉的大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也許,會出現趨之若鶩的情況,這是會造成問題的……”
“萬鵬,你是在向我解釋?”畢文謙突然打斷了萬鵬的話,“有必要向我解釋嗎?”
“考慮到你在這次事件中體現出來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有人覺得,有必要和你溝通一下具體的考慮。”萬鵬沙沙的笑聲有些無奈,“雖然,我,華華,還有小雲,我們都知道,你其實更喜歡宅在家裏。”
“既然你們都知道……”
“很多事情,可不是我們這些年輕人說了算啊!”萬鵬歎了口氣,一口氣把杯子裏的水喝幹,“另外,華華叫我帶個話:你上個星期的節目,她已經看了。不影響你準備這個星期的節目。等明天你節目完了迴來,記得給她打個電話。”